#畢業論文#
受疫情的影響全國各高校都延遲了開學,但一些學校為了不影響畢業,已經遠程開展畢業論文相關工作。
一說寫論文,很多同學腦子裡空落落的,不知道寫什麼主題?也不知道怎麼寫?或者說不知道什麼主題是當下值得研究的?
如何選定論文題目?
如何開展論文,並搜集資料?
如何確定畢業論文研究框架?
如何閱讀文獻?
如何寫文獻綜述?
如何寫論文正文?
查重?
畢業論文答辯?
等等
全文較長,建議先收藏再看。
1.如何選定論文題目?
(1)相關主題的方向來源?
方法一:學科專業相關的主題
(看文獻找靈感)
方法二:導師研究方向的領域
(和導師溝通)
方法三:自己平時感興趣的專業領域主題
(興趣)
(2)怎麼找到該主題?
方法一:泡期刊文獻圖書館
去自己學院(有所學領域相關的期刊)圖書館,花1-3天沉浸式泡文獻。
按照該領域最權威的頂級期刊標準去看看大牛們最近都在研究什麼?
你對哪些專業名詞感興趣?
標註你感興趣的文章和作者信息等(做好記錄)、多家期刊對比看看該主題是否是你研究領域的熱點和有價值點、形成文檔(備註細節)。
方法二:知網找主題
怎麼找?結合目前的實際情況擬定儘量新穎的題目和方向。下文示範(以經濟管理為例)
方法三:參加各類專業領域的主題會議、研討會、專題討論會等找主題
方法四:關注對應專業的期刊、高校的研究生網站、雜誌官網等找主題
課題的研究項目衍生出來的主題,很多學者會分享他們發掘新穎新研究領域的好玩地方;
方法五:導師給定主題
(真香)
方法六:去學校列印店看看有木有想法
可能角落裡有草稿!
(別聽我瞎說,我也是道聽途說)
舉個例子
筆者研究的是經濟管理領域,那麼針對經管類的期刊,我要找新的研究主題,那我會直接去圖書館找一年內的:
中文期刊:經濟研究、管理世界、南開管理評論、中國工業經濟、管理科學學報、會計研究、金融研究、研究與發展管理等等等期刊。
英文期刊: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逐一翻閱做筆記(我喜歡紙質版本記錄,但電子檔更有助於後續增改),每天做個總結。
從看的文獻中發散思維,尋求變量的聯繫,思考你可以研究什麼主題,選出三個自己感興趣的主題。接著,將該主題輸入輸入到知網裡搜索,看看該主題研究趨勢,年限、篇數以及誰在研究,找到源頭和是否具有學術價值和實踐價值。
反覆操作,大概1-3天,整理出你覺得感興趣且算是新穎的主題去找導師溝通,讓老師從專業領域提供意見,將主題聯繫起來且提出專業的方向意見。
如果自己導師不是很「靠譜」,你可以尋求對應領域的授課老師的幫助。
一般老師人都是很好的,熱情禮貌多互動,說明來意尋求幫助,一般老師不會拒絕「好學」學生。
2.如何開展論文,並搜集資料?
(1)查找文獻的網站?
常用中文:知網、維普、萬方、百度學術、谷歌學術;
常用英文:谷歌學術、Sci-Hub、百度學術、IEEE;
常用圖書:知網、讀秀、圖書館。
關於英文文獻免費下載
sci-hub最好用DOI法,找到需下載的文獻,然後複製該文獻的DOI粘貼到sci-hub搜索框中,即可下載,非常精準。
(2)如何尋找代表性文獻?
請教導師當然是最簡單、有效的途徑。
方法一:首先查找並閱讀發表在一流刊物上的文章
方法二:查找權威教科書及其提到的某領域的經典文獻
方法三:查找學術權威發表的研究成果,著名學者的文章和研究
3.如何確定論文結構
如何確定文章的結構?
沒有千篇一律的規定,但本著研究科學的嚴謹和規範,必要的研究框架必須具備。
腦海中要清晰自己的研究脈絡和思路,若求快的話,可先打好框架,然後填入必要的內容。
論文框架具體內容要細化到各自研究領域中去,沒有統一的標準。
個人建議:找到專業領域內自己研究方向的幾篇優秀論文,仔細研讀論文行文框架、研究方法、數據收集和分析思路以及可獲得性的難度情況。
尋找到行業標杆的論文,根據自己的研究創新點突破一下,模仿中創新。
4.怎樣閱讀文獻?
根據文獻的貢獻大小, 採用不同的方法來閱讀。
(1)讀摘要和結論
很多經驗研究文獻有較大的重複性,量表、研究方法都沒有改進或改進較少,寫作的主要目的是測試不同情境下的理論適用性,有時結論大同小異。對於這類學術價值不大的文獻,讀摘要和結論即可。
(2)讀摘要、引言、發現和結論
大部分文獻在方法、模型構建或者樣本選擇方面會有一些獨到之處。對於這些文獻,應該認真閱讀介紹文章主要貢獻的摘要、引言、發現和結論四個部分。在閱讀過程中,要重點思考文章的創新之處與我們自己的綜述對象之間的關係 。
(3)通讀全文
上述兩種方法主要用來閱讀次要文獻。對於我們在前面提及的代表性文獻 , 就應該認真閱讀全文,包括引言、方法、數據、發現、結論各個部分。這類文獻通常是經典文獻,有時字字珠璣 , 需要認真體會 、揣摩作者的觀點及其提出的過程。
閱讀文獻時應該做好讀書筆記,把篇名、作者、出處、發表時間、頁碼等信息記錄下來。
筆記應包括以下兩方面的內容:
一是對文章觀點、方法等方面的總結 ,
二是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讀完足夠多的文獻,對筆記進行分類、匯總、分析、刪減和組合以後就可以得到文獻綜述的基本素材,並且能夠列出相應的參考文獻 。
5.如何寫文獻綜述?
對於要研究的問題,我們必須弄清:
前人是否說過
前人說過什麼
前人是怎麼說的
何人、何時、何地說過
如果我們能夠在文獻綜述的過程中回答好以上四個方面的問題,那麼就可以基本確定我們
要做的研究或要寫的論文的創新點、主要思路和擬採用的方法。
可以說,做好文獻綜述,研究工作就完成了一大半,剩下的問卷設計、實地調查、數據分析、論文寫作等工作便水到渠成。
寫文獻綜述的方法?
(1)按照綜述對象的不同構成部分。
(2)按照綜述對象自身的發生、發展順序。
(3)按照主要的研究範式、學術流派、研究視角或觀點。
(4)按照研究階段(時期),還有一些文獻綜述類文章以主要人物、研究方法等為線索來進行綜述。
寫好文獻綜述有幾點建議和注意事項:
(1)切忌只述不評
(2)確保準確 、清晰
(3)組織好材料 , 避免羅列 、堆砌
(4)縮小範圍 , 突出重點,認真讀文獻
6.如何撰寫論文正文?
到論文正文撰寫時,我建議你先把之前所整理的優秀論文從頭到尾再讀一遍,然後再根據自己的論文框架開始分章節撰寫。
從引言開始,你就進入到每一個章節的撰寫了,不會寫?沒關係,打開那些優秀論文,只看他論文的引言章節,看20篇你就會發現,原來大家都大同小異,只是研究內容不同,而邏輯和敘述的邏輯順序都是有章可循的,所以,你只要根據這個規律進行行文,在格式範圍內加入自己的想法,這就會省心多了。
然後就是第1章到第6章。其中國內外研究現狀、研究意義、論文結構等,你只要讀過50篇以上的論文,你就會發現,原來也都是大同小異的,所以,恭喜你,國內外研究現狀、研究意義和論文結構等各個章節你都已經搞定了。
最困難的就是中間的3.4.5章節了,這些章節是真的需要你根據自己的內容進行定製的,這沒有辦法,多花點時間,把自己的內容套用在別人的通用結構上,先不求辭藻多麼華麗,先完成再完美,先保證基礎的骨架結構的完整程度。
在撰寫3.4.5章節的時候,一定要有自己的實驗數據,也就是說你的論文一定要有數據支撐,如果沒有,那麼你就需要去尋求導師的幫助,或者去尋求往屆師姐師兄、同屆同學的幫助,如果你是做的實證分析,一定要有理有據,如果你是做的系統實現,一定要有實現了的系統,當然以你的情況來看,可能沒有時間去做系統了,但是也要求助網際網路,找到類似的源碼,跑一跑,按照自己的設計,重新設計下封面,實在不行,你試試Photoshop或者電腦上的F12鍵,總之,要把論文所需要的系統截圖、數據分析結果等內容,完完整整的展示出來。
當以上章節都完成後,再回過頭來,把摘要和第6章的總結和展望寫完,方法套路與上文類似,不要怕不會寫,不會寫的時候就停下來,讀優秀論文,沒有什麼不會寫是10篇優秀論文解決不了的,不行就20篇,直到你寫出自己的論文為止,不要擔心不會寫,當你認真讀完20篇相關論文之後,你一定會寫,你要相信我,實在還不會,你可以找我。
7.關於查重修改
好文章是改出來的,尤其是對於論文,更是這樣,論文寫完之後一定要修改,這裡的修改分為兩步。
第一步是行文修改,比如錯別字、不通順的語句、不學術的表達方式,這些可以找導師、同學一起修改。
這裡要記住一些點,比如論文中不要出現「我」,如果非要出現,請使用「本文」來代替,論文要多用陳述句,避免感嘆號、疑問句。
引用別人的部分,一定要規範化標記,這樣在最後查重的時候少很多麻煩事,不過個人不建議過多引用,因為你在引用過程中會造成重複,在查重的時候如果你引用不規範,就會被算作是重複率當中,所以,一定要謹慎引用。
然後就是第二步修改了。
如果說第一步修改是主動地,那麼第二步修改就完全是被動修改了,你要把你的論文放到知網等查重系統上去查重,查重完之後,會有一份詳細的查重報告,把其中重複了的段落和句子,用自己的話再重新說一遍。
注意:需要明確自己學校採用的查重系統是用哪個?要根據同一系統給的報告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