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許多上班族而言,若工作單位沒有設立食堂,那每天的午餐就成了「世紀難題」。無論是到外面就餐或者是叫外賣,都會擔心發胖、不健康,且當下還處於新冠病毒肺炎的疫情時期,即使單位有餐食提供,也不能完全保證無感染的風險。因此,不少人都選擇自帶餐食。
但是,由於時間等問題,多數人會提前一晚準備好隔天的午飯,此時又會擔心隔夜飯有危害,害怕吃多會致癌。那麼,事實是否如此?
吃隔夜飯會致癌?也許沒有想像中那麼嚴重
人們所擔心的:「隔夜飯會致癌。」多數是指隔夜的蔬菜,尤其是綠葉蔬菜。部分綠葉蔬菜本身就含有硝酸鹽,而在存放的過程中,硝酸鹽可能會因為細菌的活動而轉變為有毒的亞硝酸鹽,且存放時間越長,亞硝酸鹽就越多。而亞硝酸鹽若在人體內與蛋白質形成致癌物亞硝胺,則可能會誘發癌症。
值得注意的是,通常隔了一夜的飯菜,其產生的亞硝酸鹽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可怕,它比醃製的蔬菜、熟食等都要少得多,因此自己帶飯並不會大大增加患癌的風險。當然,日常生活中若想吃得更加健康,食物的正確處理,以及中午帶飯的一些正確技巧還是需要掌握的。
上班族帶飯去公司當午餐,要注意什麼呢?
1、注意食物的搭配合理:想要吃得健康,還要學會用要搭配。一餐至少要保證有蔬菜、肉蛋類以及澱粉類的主食。這裡要提醒的是,土豆、山藥等是根莖類食物,屬於主食類而不是蔬菜。可以適當用根莖類食物代替部分主食,但是不當做蔬菜進食。
除了保證搭配的合理,還要保證種類的多樣。不要每天都重複著同樣的食物,避免攝入的營養過於單一。與此同時還能滿足嘴巴的「需求」,讓午飯吃得更香。
2、儘量選擇新鮮蔬菜:實際上,新鮮蔬菜所含的亞硝酸鹽是很少的。但是不少人為了方便等原因,平常喜歡囤積幾天的食材,尤其是在疫情期間。而這樣做不僅會導致蔬菜營養的流失,還可能導致食物的腐敗,以及產生更多的亞硝酸鹽。
建議新鮮蔬菜冷藏存放不要超過24個小時,儘量避免吃剩菜。有條件的還是建議早上再準備午飯,且蔬菜可以適當焯水在進行烹調,這樣可以較大程度地去除亞硝酸鹽。另外,帶飯的蔬菜可以選擇菌菇類、瓜類等,少選綠葉菜。注意烹調方式,儘量不要選擇涼拌菜。
3、飯菜注意分裝:許多人帶飯的時候,經常漏掉一個問題,經常會將飯菜都裝在一起,不分裝。建議最好還是把飯菜隔開裝,還要去掉湯汁,否則更容易產生細菌,還會串味,影響口感。
4、吃前要把飯菜徹底加熱:飯菜在吃前要徹底加熱,這樣可以降低病毒感染的風險。但是隔夜菜加熱最好不要超過一次,儘量新鮮做新鮮吃。肉類食品在吃前徹底加熱除了會流失部分維生素、礦物質,但還是能保留蛋白質等重要營養,且不像蔬菜隔夜會產生太多亞硝酸鹽。
另外,帶飯的時候,儘量避免選擇魚蝦蟹等水產品;要選擇新鮮的肉類,外面的加工肉容易導致鹽分超標,且還有些不法分子會用亞硝酸鹽對肉類進行加工,長期食用也會增加患癌的風險。當然,特殊時期防控仍不能鬆懈,排隊熱飯的時候一定要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吃飯前做好消毒工作,吃飯時減少交流、分享餐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