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信仰——天地君親師

2020-12-23 醉夢君

誰說中國人沒信仰!

中國人沒有信仰能夠存活5000多年嗎?說起信仰,可能大家都會想到『佛教』、『道家』、『儒家』等等,可是自幾千年前的夏朝到現在,咱們中國人的信仰就一直存在且沒變過。

中國人的信仰是什麼,天地君親師啊!我們拜天,拜地,拜父我們的父母,拜我們的君上,再到拜我們的老師。

咱們中國的文字很有意思,師父的『父』為什麼同父親的父『父』字一樣,你有沒有發現;那這兩個父字為什麼是同一個呢,有一句話叫做:「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天:在古代人的印象中,天是人間禍福的主宰,也是自然的支配者。天在能給人福澤的同時,也能給人災難,能降雨使得人們豐收,也能不降雨讓人們遭到饑荒。在《白虎通義》中也有記載:"王者所以有社稷何?為天下求福報功,……,古有國者必立社稷,社稷代表國家,以社稷的存亡,示國家之存亡"。這足以說明古人概念中的"天"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

地:人類的一切生存所需都取之於地,把大地比作母親,是再恰切不過的了。土地神也是中國民間信仰普遍的神之一,主要流行於漢族地區,部分受漢文化影響的民族也有信仰。土地神還屬於民間信仰中的地方保護神,是具有福德的善鬼神;在中國大陸,中華民國時期及之前,凡有漢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的情景。而現代祭祀土地神,多屬於祈福、求財、保平安、保農業收成之意。

君:從傳說中的伏羲女媧開始,炎帝、黃帝、堯、舜、禹、湯、到文、武、周公,這些人都是歷史的有道明君,把人們從茹毛飲血的蠻荒時代引導至人類文明時代,發明了各種生活工具,提高了生活質量,奠定了人倫大綱,為人類社會文明的發展,做了巨大的貢獻。

親:進入人倫者為親,旁系的不說,直系的就有很多。按照儒家的劃分,它屬於孝悌仁義的範疇,也就是說,對長輩要孝順,對同輩要友好,對朋友要寬容,對晚輩要慈愛,夫妻之間要有禮遇。所以,親包含親情、友情和愛情。

師:如果說父母孕育了人的肉體,那麼師就培育了人的心靈。這個師不僅僅是傳授文化知識的教師,而且也指心靈根源的精神導師,比如人們都熟知的孔子,孔子也在《大學》中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他給人們立下了格物致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觀。這些道理都是社會繁榮,國家穩定,民族昌盛的基石。

相關焦點

  • 從天地君親師到天地國親師的變化,中國人到底經歷了什麼?
    在每一個中國人家中都會掛著天地國親師這五字牌位。這五個字代表了中國人從孔子時代以來對於入世,處事哲學的的追求。天地國親師這五個字在過去是天地君親師。中間發生的變化是由君變成了國,那掛了數千年的君為什麼會被人們代之以「國」呢?
  • 中國傳統文化之天地君親師
    天地君親師,是中國儒家祭祀的對象,一般設"天地君親師之位""的牌位或條幅供奉於中堂,天地君親師的思想發端於《國語》,形成於《荀子》,在西漢思想界和學術界頗為流行,明朝後期以來,崇奉天地君親師更在民間廣為流行。隨著時代變化,部分地區也寫成天地國親師。
  • 你知道天地君親師分別代表什麼及祭祀的含義嗎?
    《漫談宗教思想教育信仰文化》系列之儒家文化第1回以前很多人家裡都會在堂屋裡設立「天地君親師」的牌位或畫像,在逢年過節或有什麼 祭祀活動,都會在堂屋「天地君親師」的牌位或畫像前進行,很多人都不知道為什麼要祭拜他們?它們分別代表什麼?
  • 天寬地闊,天地君親師的正確寫法,儒家思想在當今社會的大智慧
    「天地君親師」五字代表了人們心中最尊敬的五種信仰,但是你知道他的來源和正確寫法嗎?其中可是蘊含著大智慧呢!「天地君親師」的思想發端於《國語》,形成於《荀子》,在西漢思想界和學術界頗為流行。明朝後期以來,崇奉「天地君親師」在民間廣為流行。
  • 負責造神的職業:天地君親師的師
    ——蘅塘退士這個職業的「師」不是陸遊老先生「王師北定中原日」的師,而是「天地君親師」的師,也就是負責教書的那個職業。蘅塘退士上面那首詩裡不僅說到了讓他幹著後悔的職業(當官),還說了走上這個崗位的方法途徑——戴儒冠。
  • 在農村,不少人家中供奉「天地君親師」牌位,啥意思?
    在農村,我們經常會見到不少人在家中客廳的位置會供奉著「天地君親師」的牌位,有的是專門用一個牌子立在那裡,有的還比較講究,會用一個巨幅的字畫懸掛在牆上,旁邊還會有不少類似牌匾或者對聯之類的東西再加之襯託和裝飾。從位置來看,這個牌位往往是正對著大門而設立,而且非常醒目,往往進門第一眼就能看到。
  • 從天地君親師,到九儒十丐,說說教師的擔當
    隨歷史綿延起伏,教師在不同歷史時期地位上下變遷,有時天地君親師尊貴,有時九儒十丐卑賤,但無論何時,教師都是一個特殊群體,上通天地君王,下接平民百姓,思想精神則又貫天地古今,其教人知識才能,傳人理想道德,傳承民族文化這個職業內容從未改變。教師的職業擔當也從未改變。
  • 教師節:師是古代「五聖」之一,民間為何供奉「天地君親師」牌位
    自古對於師道的敬重,可以說是超過一切神靈的,已經提到了和「天地」同等的地位,所謂「天地君親師」為五聖,至今一直在民間的家庭中供奉牌位,這裡體現了對「師」的重視。尊師重教,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是和「敬天法祖、地德載物、忠君愛國、孝親順長」等終極關懷所在是一體的,以此為基礎,便有了「天地君親師」文化為載體的正堂牌位的敬奉。
  • 天地君親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古有天地君親師,老師的地位僅次於父母雙親,而在皇家,甚至連君王都要尊敬老師三分,可見老師地位之神聖。也因此,對於那些不負責任或者誤人子弟的老師,過去的懲罰也是非常嚴重的,今天就分享一二古籍中相關的記載,望誡之!更多古今異聞,盡在《山海異語》!
  • 「天地君親師」牌位上的「文昌天子」是哪位神仙?為何要供奉他?
    在古代和現在的西南等地區,家家戶戶都供奉有「天地君親師」的牌位,這是我國悠久的歷史下傳承下來的文化;至今每到逢年過節,或家逢風光喜事都會恭敬的禮拜。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這個牌位正中的五個字旁邊還會有兩列神仙名稱,常見的都有「文昌天子」這四個字,這是指哪位神仙?
  • 天道衰微:後自然時代,中國「天地君親師」的世界結構瓦解
    它具體表現為「天地君親師」的世界結構在根本上瓦解。首先是天崩地裂。在自然性時代裡,天地是人不可動搖的根基。人就生存在天地之間。但在後自然時代裡,天塌了,地陷了。所謂天崩地裂並非指一個事實上的天地的毀滅,它和隕石的降落和地震的發生風馬牛不相及。它是指天地雖然存在,但它們不再作為人的規定性。後自然時代的人們固然也生存在天地之間,但天地喪失了神聖性,沒有了任何宗教和道德的意義。
  • 薪火相傳,天地君親師;國之將興,貴師而重傅!
    天地君親師,自古以來,師徒關係就是人類社會非血緣關係中最特殊也最重要的一種!所謂薪火相傳,代代不息,正是有了一代又一代師傅們的默默付出,才推動了從古至今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在《師說》中亦曾解釋道: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而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思想也是自春秋戰國以來聖人孔子傳下來的儒家教育方針。
  • 薪火相傳,天地君親師;國之將興,貴師而重傅!
    天地君親師,自古以來,師徒關係就是人類社會非血緣關係中最特殊也最重要的一種!所謂薪火相傳,代代不息,正是有了一代又一代師傅們的默默付出,才推動了從古至今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
  • 中國人為什麼熱衷於過年呢?
         三.這是由中國人道德信仰決定的     中國人的道德信仰是什麼呢?那就是中華傳統文化中講的——「天、地、君、親、師」。中國人認為:天大、地大,人亦大。為了把人與天地區別開來,我們把天地升一級,把天暱稱為老天爺,把地暱稱為土地爺。把人的父親,尊稱為大。西方人把天人格化、神秘化、神聖化稱之為全知萬能的造物主——上帝。   (2)對大地的眷戀——感恩大地土地爺的豐富物產哺育滋養世間一切生物。
  • 活動預告 | 通州區圖書館帶你了解「天地國親師」的含義
    戰國時期的《荀子》有云:「天地國親師,傳道授業解惑;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有教無類,身教勝於言教由第十屆書香中國·北京閱讀季領導小組辦公室指導,通州區圖書館主辦的「解讀《荀子》——天地國親師的含義」帶你揭秘古人智慧!
  • 中國人沒有信仰嗎?為何說大部分中國人沒有宗教信仰?
    前段時間和友人聊到中國人的信仰時說到,中國人是沒有信仰的民族。你看不論是佛堂還是道觀,都會看到一個功德箱,燒的香也有高香和普通香的區別;而來拜佛或者拜道的人心理都是想的,你保佑我,家人平安,發大財等等。其實這裡可以看到,中國人並不是沒有信仰,而是把佛啊道啊看成是有大能力的「人」,通過向「他」賄賂從而幫助自己做到「自己達不到的能力之事」。
  • 中國人的「信仰」是什麼
    於是,信仰隨即變成了折服,甚至是跪拜和乞討。這種現象似乎不應該是合理的存在,信仰也就是在這種曲解中變了味道。甚至有人認為,不信宗教就是無信仰,好像信仰是宗教的專有名詞一樣,這也體現了宗教對人類信仰的吸引力之強。而實際並非如此,人對外在事物的信奉和敬仰都可稱為信仰,這其中當然包含了思想、人、事物以及宗教,它是人類人生觀和價值觀行為表現的一種,有追求則有信仰,只不過信仰有不同而已。
  • 在職場,誰是你的,你是誰的君親師?
    關於如何做好團隊管理,有一句總結叫「君親師」。第一點,是皇帝的君,指你在他們那兒得有權威,你說的話,人家得聽,完全沒權威,工作就沒法做了。第二點,是親人的親,光有權威不夠,得有親切感,像親人一樣,就像我剛剛說的私人關係,當然,你可能跟你的下屬不一定是那種私人關係,你更多是需要給他們工作上的照顧,這是你做為leader需要去承擔的。
  • 高志:中國人的信仰,從孝道中來
    但是崇拜和信仰是不同,崇拜有很多,可以變,信仰就一個。很多人都說中國人沒有信仰,我可不這麼認為」。「中國人什麼都信,佛教、道教、基督教等等;今天的中國人追名逐利,跟著錢跑,信仰的是權利和財富;中國人是沒有信仰的。」其實,這些尖銳的觀點並沒有正直說到中國人的心坎兒上,那中國人到底有沒有信仰,中國人的信仰究竟是什麼?高志 說:「中國人有信仰啊,而且中國人的信仰是全世界最厲害的。那中國人信什麼?中國人信仰母親!母親就是我的上帝」!
  • 中國人的信仰是什麼
    中國人的信仰中國人有信仰嗎?『有』。為什麼我們這樣肯定地回答呢?因為我們談起信仰,大多數中國人把政治信仰和個人信仰混為一談。認為馬列主義實現共產主義是中國人唯一信仰,傳承五千年文化的儒釋道思想是迷信,所以中國人就沒有信仰傳承的歷史根基,也就沒有信仰。把看命、算卦、風水、巫婆、跳大神等一系列糟粕的東西都歸罪於儒釋道,認為是儒釋道是迷信、是鎖住人民翻身的鎖鏈。由於人們對信仰的錯誤認識,『破除迷信』的口號響了這麼多年,誰還敢有個人信仰呢。所以,大多數有個人信仰的國度把我們中華民族稱之為『野蠻民族』。沒有信仰怎麼野蠻掛上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