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本工廠」亮相電視節 一天生產20集電視劇

2020-12-12 Mtime時光網

美劇流水線創作模式,挑戰「金牌編劇」?

 

  「堪比美劇」是近年常常聽到的一個詞彙。說一部電視劇好看,懸念迭起又沒有什麼邏輯漏洞,就會被粉絲套上「堪比美劇」的光環。在本屆上海電視節影視節目市場的一個展位中,一群年輕人稱他們的劇本幾乎都能「堪比美劇」,因為他們的創作方式和美劇一樣,走的是工業化流水線。幾個小組分工合作,有點負責審核邏輯,有的分配戲份,甚至精確到「形容詞組」、「動詞組」。他們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單獨某個人某個組寫劇本,我們不行,但是組合在一起,工廠出品的劇本品質不亞於國內知名編劇。」

 

  這個叫做「劇本工廠」的公司,今年第一次亮相上海電視節,也是業內第一個以美劇創作模式為賣點的編劇機構。對於目前憑藉個人積累搞創作的編劇而言,「工廠」模式的出現無疑將帶來一種刺激。影視研究學者則表示,「工廠編劇」的最大對手是圈內已經成名成家的「金牌編劇」,但很多金牌編劇也「不是一個人在戰鬥」,背後有自己的團隊或工作室。選「名聲」還是選「品質」,最終採納哪家的劇本,決定權在投資方和觀眾。

 

 一天可生產一部20集電視劇

 

   劇本工廠的展位在電視節影視節目市場中並不顯眼。相比請來大腕明星助陣,或者有精美海報的影視機構,產品只是「文字」的劇本工廠,展位顯得相當「簡陋」。現場唯一的多媒體設備,是一臺正在「念」劇本提要的MP3。不過,正是這個劇本工廠,卻號稱自己將為國內電視劇市場帶來新的創作模式。

 

  「你到了我們的辦公室,就能聽見噼噼啪啪下雨一樣的打字聲。」劇本工廠的「工頭」總編劇洪海濤告訴記者,劇本工廠的主力是20多個平均年齡20多歲的年輕人。開足馬力時,幾乎每天都能出一部20集電視劇二三十萬字的劇本。之所以叫做工廠,是因為他們的創作方式,與其說是寫作,不如說是「裝配」。

 

  劇本工廠的創作流程分為起頭、大五、小六、收水、結尾等幾個步驟。相應也形成若干個不同「工種」的小組。

 

  首先,工廠根據客戶的要求或者成員自己的想法,為一部電視劇起頭。有了主要人物之後,大家就給他編故事。「故事來源五花八門,可以是昨天晚上鄰居說的,也可以是坐在公交車上想出來的,每人寫一個故事500字。

 

  然後由專門的一組負責,把故事放進劇本大綱裡去。」洪海濤說。分集大綱形成後,就由一組負責寫「大五」,然後另一組接手寫「小六」。所謂大五是每集40分鐘的電視劇,必須有5處推動故事的矛盾。「小六」則是每個矛盾中必須有6個看點。一集5大矛盾30個看點,則保證電視劇幾乎每分鐘都有吸引人的地方。「小六用的故事很多就是之前每人寫的500字。這樣一集劇本就有1.5萬字的規模。這時,劇本就轉到了『收水組』」。收水組負責將劇本中的水分去掉,精簡故事衝突。水收得厲害時,1.5萬字的劇本曾被收到只剩幾千字。最後,調整組負責挪移組合全劇中的各個衝突,讓劇本不至於一塊太緊一塊太松。形容詞組和動詞組,則負責修飾語言動作。最後收尾前,邏輯組還將核對全部的劇情,避免出現前後矛盾。

 

  「去年11月我們註冊成立公司,之前我們幹的是編劇『槍手』,『客戶』中也有不少名編劇。」洪海濤表示,之所以從幕後走到臺前,是因為看到影視劇市場日漸成熟,也想闖一闖。打出美劇創作模式的旗號,是希望年輕的團隊在產業鏈的上遊創意環節立足。

 

金牌編劇,個性無人能敵

 

  工廠標榜的美劇創作模式,在美國的影視劇創作中已經存在數十年,舶來品模式是否能在國內市場成功,電視劇業內人士表示尚需市場檢驗。

 

  一位電視劇導演告訴記者,「劇本工廠模式的優點在於便於調整,可以隨時修改劇情。而且相比一位編劇,『組合拳』的創意、智慧、周密程度都可能更勝一籌。」不過另一位電視劇導演卻告訴記者,工廠出品的劇本很可能會出現雷同。一樣人員構成一樣的生產模式,編劇工廠的「原創產品」很可能會風格單一。

 

  與此同時,影視研究學者告訴記者,美劇創作模式「生產」的中國影視作品,其實觀眾早有接觸。「很多名編劇背後也有一個類似工廠的團隊或工作室在運作。」上海大學影視學院教授聶偉對記者說,「工廠編劇」要挑戰的最大對手是這些已經成名的金牌名編。以個人姓名為品牌的「金牌編劇」其背後是個人才情和寫作技巧的積累,尤其編劇的個性經歷,以及對人性的感悟和關照,都不是普通「流水線」能夠製造出來的。「流水線模式突出的優勢是對矛盾衝突、敘事方式的把握,但是講故事的技巧再好,依舊需要故事本身內容的充實感人。」

 

  參照海外劇本工廠的發展經驗,學者認為隨著影視產業的發展,國內的劇本工廠可能會有所增加。劇本工廠很可能會被影視製作公司收購,或者培養出自己的「金牌編劇」,重新走上個性領軍,班底護航的創作模式。「美劇式編劇模式並不能取消電視劇劇本的文學性,而文學性最終離不開的是個性。」

相關焦點

  • 業內稱上半年電視劇達上萬集 無完整劇本仍開拍
    首都廣播製作業協會會長尤小剛稱,他從廣電總局獲悉,今年上半年的電視劇產量已經超過15800集,建議不要盲目投資。  新劇扎堆宣傳火爆  今年的節目展一改去年的蕭條景象,北展內人頭攢動,很多公司早上9點就把演員拉來造勢,各種發布會一直排到下午5點。今年還有一大特點是北展內設展,北展外賣片。很多影視公司開幕前一天就在附近酒店設立臨時辦公室。
  • 鄭州師範學院教師趙明河40集航天報國題材電視劇本《追日月》獲...
    記者近日從中國文聯網和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網獲悉,全國重點現實題材電視劇劇本創作計劃第五批擬資助作品名單已經公示。鄭州作家日月河創作的40集航天報國題材《追日月》,在本批擬資助作品名單的6部重點現實題材電視劇劇本公示之列。全國重點現實題材電視劇劇本創作計劃,是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推動現實題材文藝創作,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于欣賞優秀現實題材電視作品的需要,經中宣部批准,於2017年底正式啟動。
  • 電視劇《我不是特工》掀起偶像諜戰風暴 將亮相上海電視節
    《我不是特工》掀起偶像諜戰風暴 將亮相上海電視節  華龍網6月9日15時訊(記者 董進)近日,由重慶電影集團主投主控的偶像諜戰電視劇《我不是特工》經過緊張的後期製作已完成成片,正式進入宣傳發行階段,該劇將在2017年6月中旬參展上海電視節,預計在明年與觀眾見面。
  • 四部電視拿了三大電視節7個視後,網友盛讚孫儷挑劇本的能力
    獲獎時孫儷幽默自薦「好劇本砸向我」。其實網友們發現,近4、5年帶孩子的她,只接了兩部劇,這麼多年孫儷接的劇本並不多,但是部部堪稱精品。四部電視拿了三大電視節7個視後,她也成為80後首位視後大滿貫,網友贊孫儷挑劇本的能力。《玉觀音》, 第5屆中國金鷹電視藝術節最具人氣女演員獎,第22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受觀眾喜愛的電視劇女演員獎。
  • 40集電視連續劇《大繡莊》劇本研討會在長沙舉行
    2019年12日21日商報訊(融媒體新聞中心首席記者 王益群)「40集電視連續劇《大繡莊》有基礎有底氣有機遇,可以成為湘繡題材的史詩性作品和新的名片!」「劇本具有史詩潛質,從1858至1949年,跨越了晚清、民國、新中國成立等歷史階段。
  • 電視劇本《中國糧》「農墾人」座談會在齊齊哈爾工程學院舉行
    9月5日-6日,電視劇本《中國糧》「農墾人」座談會在齊齊哈爾工程學院圖書館603會議室召開。>曹理事長在向來賓簡要介紹學校發展歷史與應用型課改的同時,認為電視劇本他祝願與會人員心情舒暢,創作出我省電視劇的精品力作。
  • 《雪海》亮相上海電視節 打造新型偶像抗戰劇
    騰訊娛樂訊日前,2015上海電視節隆重開幕。由紫金城(北京)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優勢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重慶電影集團、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聯合出品的大型抗戰連續劇《雪海》也參與了此次電視節。6月8日,電視劇《雪海》亮相上海電視節。  該劇的出品單位立志打造品質精良的抗戰劇,而該劇的製片方在抗戰劇領域又有著深厚的基礎和豐富的經驗。著名導演金沙對該劇也有著極其嚴苛的要求,加之演員的精湛演技,在今年的春推會上,電視劇《雪海》8分鐘的片花一亮相就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和成績,並吸引了不少電視臺的的觀望。
  • 1010部劇本亮相推介會 「網上劇本超市」成常態
    1010部劇本亮相推介會 「網上劇本超市」成常態 2015-12-16 12:24:571010部作品亮相,「網上劇本超市」受青睞。圖為劇本作者與製作公司洽談。 劉子暢 攝    第三屆北京劇本推介會正在京舉行,將持續到12月19日。1010部作品亮相,「網上劇本超市」受青睞。圖為觀眾現場體驗網上劇本超市平臺。
  • 「黃金瞳」獲首爾國際電視節長篇電視劇金鳥獎
    8月28日,2019首爾國際電視節(SDA)頒獎禮在韓國首爾舉行,愛奇藝獨家播出的原創劇集《黃金瞳》獲得長篇電視劇競賽單元最高獎項「金鳥獎」。據悉,來自中、日、英、美等數十個國家的優質電視劇入圍本次電視節主競賽單元,而《黃金瞳》成為本屆唯一一部入圍主競賽環節並獲獎的中國劇集。
  • 于震亮相首屆中加電視節 儒雅出席榮獲最佳男演員
    網易娛樂3月6日報導 近日,2019首屆中加電視節頒獎典禮在加拿大多倫多隆重舉行。此次電視節是加拿大首次承接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官方授權的大型頒獎禮,旨在促進中加影視文化藝術的交流和傳播。
  • 陳佩斯父親陳強病重 「苦笑」助陣上海電視節
    作為中國電視產業的重量級聚會與交流平臺,上海電視節不僅四處湧動著明星潮,其中耐人尋味的競爭也仿佛是一場「擂臺」,權力與實力的較量也在悄然展開。  陳強病重  陳佩斯展現苦惱人的笑  昨晚的上海電視節開幕式由滬上著名主持曹可凡搭配今年央視春晚一炮而紅的80後女主持李思思主持。
  • 聚焦光影 未來可期,聚禾影畫亮相第25屆上海電視節
    今日,為期四天的第25屆上海電視節電視市場落下帷幕。本屆電視市場展吸引了百餘家展商參展,上千部新劇參與展示和交易。作為行業內多棲發展的專業影視公司,聚禾影畫攜眾多優質項目亮相上海電視節·電視市場板塊,聚焦光影,未來可期。
  • 《甜蜜》亮相坎城電視節 勵志人生突破自我
    法國當地時間4月7日,由閻建鋼導演執導的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甜蜜》亮相第56屆春季坎城電視節,現場概念海報色調清新亮麗,極富都市感,也代表了該劇現實主義題材的基調。《甜蜜》講述了由海清飾演的田蜜歷經丈夫破產去世、一夜背負巨額債務等磨難後,沒有逃避推脫,沒有自我放棄,反而勇敢承擔、反思人生、重振旗鼓。從落魄主婦到自信女強人的人生蛻變,堪稱中國女版《當幸福來敲門》。
  • 張靚穎優雅助陣中美國際電視節 首唱電視劇《洋嫁》主題曲
    張靚穎優雅助陣中美國際電視節 首唱電視劇《洋嫁》主題曲 來源:人民網-娛樂頻道  2015年05月12日11:14 人民網北京5月12日電  (賈卉一)日前,張靚穎攜手電視劇《洋嫁》劇組受邀前往洛杉磯參加中美國際電視節,活動現場,張靚穎身著 Barbara Bui 2015秋冬黑色拽地禮裙優雅亮相
  • 《壯士出川》亮相電視雙節 國產抗日劇收視口碑雙贏
    人民網北京6月19日電 (艾雯) 日前,第十七屆上海電視節在上海展覽館盛大舉行。熱熱鬧鬧的展廳裡,電視劇《壯士出川》劇組的一眾主創:導演花箐,主演林江國、衣珊、石安妮、王子伊、王大宇、劉冠成一一登臺,現場氣氛十分火熱。
  • 第26屆上海電視節落幕 《破冰行動》獲最佳中國電視劇獎
    康玉湛 攝   中新網上海8月7日電 (繆璐王笈康玉湛)第26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綻放」頒獎典禮7日晚舉行,其中《長安十二時辰》《都挺好》獲得第26屆上海電視節國際傳播獎,《破冰行動》獲得最佳中國電視劇獎。
  • 專家研討電視劇本《太陽出來了》
    在慶祝建黨100周年電視劇本《太陽出來了》研討會上,著名作家、編劇王朝柱說。45集電視劇《太陽出來了》是為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周年而創作的重頭大戲。近日,由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辦的慶祝建黨100周年電視劇本《太陽出來了》研討會舉行。
  • 「藝術總監」于和偉有點嚴:兩集電視劇劇本討論了19個小時
    對一部電影、電視劇來說,藝術總監這活兒聽上去有點虛,但近年資深演員出任藝術總監的又的確不少:去年有張嘉譯出任藝術總監的《白鹿原》就斬獲了上海電視節的白玉蘭獎。現在才因飾演曹操而名聲大振的于和偉也「接班」了——正在東方衛視熱播的緝毒劇《獵毒人》,于和偉就不僅出任了男一號,還做起了藝術總監,並且還不是一般的嚴。
  • 高希希任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評審會主席 評出優秀電視劇應有三個標準
    2019年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將於6月10日在上海隆重開幕,本次白玉蘭獎評審會主席由國家著名導演高希希擔任。他指出,好劇一般都由人物帶動故事,而不能讓人物成為故事的玩具,因此,電視劇把人物塑造好是最重要的;其次是細節把握,細節既是歷史的表情,又是成敗的關鍵。他覺得,即使是微小的細節也不容忽視,因為它決定著人物的成敗。
  • 影視公司掘地三尺搜尋優質劇本,上海電視節這一題材成搶手貨
    正在舉行的上海電視節上,現實題材作品炙手可熱,供不應求。現實題材的爆發,已經從政策引導和扶持,轉變為市場自發行為,有影視公司掘地三尺搜尋優質劇本,作為稀缺資源的優質現實題材版權價格出現了水漲船高的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