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詐騙果斷選擇報警,接下來的事情就交由警方展開偵查。可是卻有人選擇百度上搜索到的網絡報警平臺、網絡警察來報警,結果,自然是「報警」的過程中再次被騙。1月11日,省公安廳發布最近一周典型電詐案件預警,提醒市民,提高反詐意識,一旦遭遇詐騙,第一時間撥打全國反詐專線96110報警。
網上報警被騙案例
2020年1月5日,蘭州新區居民王女士由於自己的朋友借款一直未還,於是在百度APP上搜索「詐騙後如何報警」,一個網絡連結裡有網絡警察及一個QQ號,王女士便添加QQ號,對方顯示報案平臺。對方向王女士說他們是網絡報警中心,王女士便向對方陳述了自己和朋友之間的借貸事宜,對方告訴王女士在微信中轉帳9988元後便可以為王女士催帳。王女士便按照對方的提示,在微信上通過對方提供的銀行帳號轉帳9988元,之後再也聯繫不到對方,才意識到被騙。
省反詐中心提示:自己被騙找警察,千萬不要相信網絡上所謂的「報案平臺」「私家偵探」等網上警察,更不能輕易向陌生人轉帳。
網絡代理被騙案例
2020年1月6日,蘭州市城關區居民李女士在家添加一微信好友,對方告訴李女士代售電話充值卡可以獲益,代理層級不同,受益不同。李女士選擇做省級代理享受三折優惠,便向對方指定的銀行帳號轉帳10000元。隨後,有陌生人添加李女士QQ稱:「 需要購買1650元的電話充值卡」,李女士成功做成一單。李女士又想升為總代理,便聯繫微信好友,對方告訴李女士,升級總代理必須繼續追加代理費,李女士便繼續向對方指定的帳戶累計轉帳62000元。但是李女士一直沒有收到對方寄出的電話充值卡,重新聯繫對方時,對方已經將她拉黑。李女士發現自己被騙,立即報警。
省反詐中心提示:你想賺錢沒有錯,但一定要謹慎網上做代理可能存在的陷阱。優惠幅度太大,必然會讓你加倍償還。
冒充QQ好友詐騙案例
2020年1月7日,天水市秦州區居民張先生報警稱:自稱是張先生的朋友「司小姐」添加他為QQ好友並聊天。對方以在國外無法購買回國機票為由,請求張先生幫助購買。張先生按照對方提供的聯繫方式,先後三次向指定銀行帳戶轉帳共計5萬元。隨後,張先生電話聯繫朋友司小姐詢問情況時,發現自己被騙,剛添加的QQ好友「司小姐」也已無法聯繫。
省反詐中心提示:遇到網絡好友要謹慎,涉及轉帳務必要通過電話或其他方式確認對方身份,不能隨意相信網絡好友說的話,隨意向對方轉帳匯款。
申領生活補貼被騙案例
2020年1月8日,金昌市金川區退休醫生張女士微信收到一條添加好友信息,備註為「貧困人員福利團」。聊天中,對方稱該平臺從事生活補貼申領工作,只要申請人按要求填報個人信息表,審核通過後就可充值,並可享受充值金額10倍的生活補貼。張女士三次向對方轉帳3000元,但並未收到任何入帳信息。張女士聯繫客服人員,對方稱3000元是最低充值額,不能給她發放生活補貼,且無法退款,只能選擇繼續充值翻倍金額。
省反詐中心提示:各種惠民政策均由政府部門官方發布,不要輕信陌生人花言巧語,更不要隨意轉帳。
冒充購物客服退款被騙案例
2020年1月10日,白銀市會寧縣居民孫女士在淘寶購買某款尿不溼後接到一陌生男子來電,對方自稱是「安舒寶母嬰」客服並稱其購買的尿不溼因螢光劑超標,不能正常發貨。讓孫女士選擇理賠並添加其QQ號,孫女士按照該男子的指導在支付寶中尋找理賠模塊未果。該男子稱,因其芝麻信用不夠,需刷新流水才行,孫女士便按照該男子的講述,通過支付寶掃碼分兩次向該男子提供的二維碼支付10000元和6763元。
省反詐中心提示:接到自稱購物客服主動理賠的電話時,請撥打官方客服電話或聯繫賣家核實情況,切勿輕信陌生來電,也可第一時間撥打96110諮詢。
蘭州晨報/掌上蘭州記者 張秀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