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屈大夫,為了我們的端午三天假期貢獻了生命的偉大男人,很多人都以為屈原姓屈名原,其實不然,屈只是屈原的氏。古時候,人們有姓氏之分,屈原姓羋,沒錯,就是羋月的羋,羋是王族的姓,也就是說,屈原屈大夫原本是王族。羋姓有氏族三支,一支為熊氏,一支為景氏,一支為屈氏。
在歷史或者語文課本上,我們所認知的屈原,大多是個一心為國,但皇帝昏庸,最終將國家葬送,屈原投江,是一種愛國的表現,人們為了紀念他,才有了賽龍舟、吃粽子的習俗。也為如今工作中的我們提供了三天休息的假期,十分令人敬重。
然而,屈原真的是因為國家淪喪才投河的嗎,其實不然,屈原投江另有隱情,不是單純為了國家,而是為了他的愛情-楚懷王。沒錯,屈原是一個斷袖,分桃。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同志、同性戀,或者說是GAY。
《離騷》中有這樣一句『眾女嫉餘之娥眉兮,謠諑謂餘以善淫』,從字面上來解釋,就是說,女人們嫉妒我的美貌,說我天生善淫。可以想見,屈原的容貌即便是在女性中,也是佼佼者。(然而,在語文書或者歷史書中,多解釋為眾人嫉妒我的才華,於是構陷我。無論是哪種解釋,屈原都夠自戀的)。
而在『眾女嫉餘之娥眉兮,謠諑謂餘以善淫』這一句之前,還有一句,『怨靈修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翻譯過來就是:我怨恨君王太過於荒唐,不能明白我的心跡。也就是說『靈修』指的就是『君王』楚懷王了,要知道,在那時候,『靈修』這兩個字,代表的是對戀人的稱呼,屈原這裡稱呼楚懷王為『靈修』,可以想見他的心思。
很多女人爭寵於楚懷王,屈原才有了上面的這些想法,而楚懷王最終也移情別戀,正是那句君王』浩蕩『心了。
關於屈原是GAY的說法,其實在新中國成立之前就已經被提出了,提出者是古典文學方面的專家,並且得到了郭沫若先生和聞一多先生的認可。其認為屈原是』文學弄臣『,因為在那個時代,文學家根本就沒有獨立的社會地位,如果不依附於貴族,往往難以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