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荃一曲《悟空》一夜成名!為什麼?
因為他唱出了悟空的豪放不羈,無論是從歌詞,還是聲音,他似乎是唱出了悟空的靈魂。
初聽《悟空》時,只是覺得調不錯,可是在聽到「叫一聲佛祖,回頭無岸」時,是真被鎮住了,《西遊記》裡總是聽到那句「苦海無涯,回頭是岸,阿彌陀佛」,一句「回頭無岸」似乎定義了孫悟空的結局。
從大鬧天宮意氣風發的齊天大聖,到日夜被妖怪仗勢欺負的悟空,再到最後「修成正果」的鬥戰勝佛,佛門多了的只是只猴子,天地間少的卻是一股再無來者的熱血。
所以這首歌會得到人們的喜歡,是因為它唱出了人們青少年時期的一腔熱血與孤勇,可是人到中年,再去分析孫悟空,反倒不是這樣想的了。
真實的悟空,其實是一位大智者。我們姑且來看:
對於唐僧,他的成功靠什麼?靠信念,「只要我不死,就一定能取到真經」
對於悟空,他的成功靠什麼?靠能力與人脈,「我沒有辦法的時候,可以借力」
對於八戒,他的成功靠什麼?靠選團隊,「一路有人幫,有人教,有人帶」
對於沙僧,他的成功靠什麼?靠聽話,「我什麼都能聽話照做,想不成功都能」
在現實生活中,悟空這樣的類型是能走得更高更遠的,不僅能強化自己的能力,還能夠讓一路走來的各方神通來幫助他達成目標。
那麼在能力和人脈這兩個選項裡,悟空最為依仗的是什麼?
是能力
如果沒有強化自身能力的願望,他不會有拜在菩提老祖門下的機會;
如果不是自身實力過硬,打遍天下無敵手,他不會有硬扛三界的勇氣;
如果不是有一顆超越世人能力的決心,他不會成為三界各路神仙心中的噩夢;
如果他不是憑著自己的能力闖下了一片天地,在取經的路上,不會那麼容易獲得各方的幫助;
最重要的是,如果他沒有憑自己的能力驚擾了如來,他永遠都不會知道天到底有多高,那麼他能走的高度也就會受到限制。
所以,對於悟空來說,渴望力量是他的起點,獲得無上的力量才是他的目標。
而且成長路上所有的幫助都是有對等的回報的,如果不能以能力服眾,就必然得以勢壓人,對於草根出生的悟空來說,他沒有以勢壓人的條件,沒有以德服人的水平,那就只能以能力打得別人服他。
反觀現代社會,草根出身的人所佔的比例是最大的,一味地抱怨社會不公平,是於事無補的,只有擺正自身,不斷地提升自己,才能在這個社會佔有一席之地。
為什麼想寫這樣一篇文章,是因為無意中看到的一款勞士頓腕錶的圖片驚豔到我了,看到這款表,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戴荃寫的悟空,可是細想想,再去了解了下勞士頓,發現他們追求的並不是悟空的「孤勇」,他們認可的是悟空忠於實力基礎上的變勇。
這款表已經在十月份震撼上市,讓我們一起期待勞士頓帶給我們的無限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