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筆從廣州發往災區的捐贈物資都在嚴格的監管之下。資料圖片
昨日上午,廣州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蘇志佳帶隊前往市民政局,對廣州市抗震救災款物接收使用監管工作進行調研。蘇志佳指出,當前的抗震救災款物接收使用監管工作,既要繼續做好募捐工作,為支援災後重建做好準備;同時要進一步加大工作透明度,向人民群眾交個明白帳。要嚴格執行紀律,從快從嚴從重處理抗震救災款物管理使用中的違紀違法行為,誰想趁機發「國難財」,一定嚴懲不貸並公開曝光。
蘇志佳明確提出,要進一步加大工作透明度,向人民群眾交一個明白帳。各有關部門要將公開透明原則貫穿於救災款物管理使用的全過程,切實把抗震救災款物管理使用置於陽光之下,主動公開抗震救災款物的來源、數量、種類和去向,及時公布制定出臺的規章制度和開展監督檢查等情況,設立諮詢、舉報電話,適時舉辦新聞發布會,自覺接受社會各界和新聞媒體的監督。
談到救災款物的監管,蘇志佳提到要加大監管力度,提高救災款物管理使用效益,確保「零差錯」、「零隱患」。要加強對認捐後未到帳的款物的追要工作,以確保誠信。
廣州確保捐贈款物「零差錯」「零隱患」
汶川大地震牽動了每一名國人的心,面對災難,「不辱首善、奉獻大愛」的廣州人民,掀起了一輪又一輪的捐贈熱潮,面對如此龐大的捐贈款項及物資,它的接收與使用的監管如何,能不能保證市民所捐贈的每一筆救災款物都切切實實地送到災區人民的手上呢?
昨日,記者跟隨市紀委前往市民政局調研考察救災款物的監管工作,市民政局、市慈善會、市紅十字會等單位有關負責人向記者透露,在廣泛動員社會各界積極捐贈的同時,廣州市嚴把每一分錢捐贈款、每一件捐贈物的接收使用,從銀行工作人員直接清點入帳、審計部門進駐聯合辦公到每日在新聞媒體上公開滾動播報最新統計數字,確保做到「零差錯」、「零隱患」,對得起捐贈者,對得起災區群眾,並且經得起檢查,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四步盯緊救災款物
第1步:市民所捐每一分錢都要開票
對每一單捐款捐物都要開具正規收據,做到不漏開一張票,不少記一單貨。在接收捐款時,由定點銀行的工作人員來專門負責接收款項,工作人員都是以每兩人為一組,一人負責點數,一人負責開票,就算市民所捐的錢才幾塊錢,都一樣開票。
第2步:每天通過新聞媒體公布 市民可以隨時上網查詢
市民政局每天通過新聞媒體公布當天接收捐贈款物的總體情況,市民可以很清晰地了解到全市接收捐贈款物的總體情況。同時,將捐贈款物的詳細情況在公眾網上公布,市民可上網查詢每一筆捐贈款物的信息。
第3步:嚴格審批權限 每一筆捐款使用都有正式通知
每一筆捐款使用都由市民政局正式通知市慈善會,由局主要領導審批。
第4步:使用上統一管理、統一分配
一是捐贈款統一划轉到市慈善會,由市支援四川災區抗震救災工作領導小組有計劃地分配使用。二是捐贈物資統一送市捐贈站,再由市捐贈站按省民政廳統一安排發送到地震災區。(林洪浩 穗紀宣)
責編:馮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