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時務、知進退、善其身,有大智者總能在各種情勢中遊刃有餘

2020-12-14 造命者說

識時務、知進退、善其身,有大智者總能在各種情勢中遊刃有餘

識時務者為俊傑,意思是要認清形勢,認清當前世態的發展和時代的潮流,最重要的是認清自己所處的地位和位置,這樣才能做出與身份地位相適應的事情,才能在建立功業的同時保全自身。有些人總是不識時務,逆潮流而動,恣意妄為,瞎搞一氣,不考慮別人,也不顧念自己,最終只能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有這麼兩個人,以自己的所作所為深刻詮釋了這一問題。

第一個要說的是秦王嬴政的髮小燕國太子姬丹,當初兩人一起在趙國作人質,大家相處得不錯。待到嬴政即位,秦國越來越強大,姬丹又被安排到秦國當人質。但太子丹覺得受到的對待與自己發小的地位不稱,很不滿意,一怒之下逃回了燕國。

回國之後太子丹很是怨恨秦王嬴政,想要實施報復,於是徵求太傅鞠武的意見。鞠武建議太子丹西與韓、趙、魏三晉訂約,南與齊、楚聯合,北與匈奴媾和,賴此共謀秦國。太子丹說:太傅的策略雖好,但要實現它卻是曠日持久的事情,令人內心煩悶、焦躁,我可等不及。不久,秦國將領樊於期在本國獲罪,逃到燕國。太子丹接納了他,並讓他住下。鞠武規勸太子丹說:您這不是引禍上身嗎,趕快將樊將軍送到匈奴去吧!太子丹說:樊將軍走投無路,歸附於我,這本來就是我應當捨命保護他的時候了,請您還是考慮一下其他的辦法吧!鞠武說:做危險的事情來求取安全,造一些禍事還要祈求有福,謀略淺薄而致積怨加深,為了結交一個新的朋友,而不顧及國家將遭受大的危害,這是給國家拉仇恨、給自己惹災禍啊!太子丹對鞠武的勸說置之不理。

太子丹喜歡養一些俠客,聽說衛國人荊軻很有本事,便攜帶厚禮,以謙卑的言詞求見他。太子丹對荊軻說:現在秦國已俘虜了韓王,又乘勢舉兵向南進攻楚國,向北威逼趙國。趙國無力對付秦國,那麼災難就要降臨到燕國頭上了。燕國既小又弱,根本抵擋不住秦國的攻勢!我腦子雖然不很聰明,但是我想如果能得一位天下最大無畏的勇士,讓他前往秦國脅迫秦王,迫使他將兼併來的土地歸還給各國,是最好的了。假若不行,便乘機刺殺掉秦王嬴政。秦國的大將擁兵在外,而國內發生動亂,君臣之間必然相互猜疑。趁此時機,各國如能夠合縱抗秦,就一定可以擊敗秦軍。荊軻答應了充當刺客赴秦。太子丹對荊軻好吃好喝好玩地供著。

等到秦將王翦滅亡了趙國,太子丹聞訊後驚恐不已,便想讓荊軻趕緊去刺殺秦王。荊軻說:我空著手去,人家也不信我,也接近不了秦王。倘若把樊將軍的頭顱和燕國督亢的地圖奉獻給秦王,秦王必定很高興召見我,那時我才能夠刺殺他以回報您。太子丹說:樊將軍在窮途末路時來投奔我,我實在不忍心殺他啊!

荊軻於是私下裡會見樊於期說:秦國對待您那是殘酷至極,您的父母、宗族都被誅殺了,剩你個光杆活著也沒啥意思。我正準備去刺殺秦王,想借你頭顱一用,好接近並殺死他,也算為你報仇了。樊於期說:我早就想殺秦王報仇了!隨即拔劍自刎。太子丹聞訊急奔而來,伏屍痛哭了一會,無可奈何地用匣子裝起樊於期的頭顱。此前,太子丹已預先求取到天下最鋒利的匕首,令工匠把匕首燒紅浸入毒藥之中,又用這染毒的匕首試刺人,只需滲出一絲血,人就立即倒斃了。於是便準備行裝送荊軻出發,又派燕國的勇士秦舞陽當他的助手,二人作為使者前往秦國。

荊軻抵達秦國都城鹹陽,通過秦王嬴政的寵臣蒙嘉,以謙卑的言詞求見秦王,秦王嬴政大喜,穿上君臣朝會時的禮服,安排朝會大典迎接荊軻。荊軻手捧地圖進獻給秦王,圖卷全部展開,匕首出現,荊軻乘勢抓住秦王的袍袖,舉起匕首刺向他的胸膛。但是未等荊軻近身,秦王嬴政已驚恐地一躍而起,掙斷了袍袖。荊軻隨即追逐秦王,秦王繞著柱子奔跑。這時,殿上的群臣都嚇呆了。秦國法律規定,上殿的群臣和侍從不得攜帶任何武器。因此大家只好徒手上前扑打荊軻,並喊道:「大王,快拔劍!」秦王嬴政拔出劍來,砍斷了荊軻的左大腿。荊軻肢體殘廢無法再追,便把匕首向秦王投擲過去,但卻擊中了銅柱。

荊軻知道行刺之事已無法完成,就大罵道:「此事之所以不能成功,就是想活捉你,強迫你訂立契約歸還所兼併的土地,以回報燕太子啊!」荊軻被分屍示眾。

秦王大怒,增派軍隊去趙國,令王翦率大軍攻打燕國。秦軍在易水以西與燕國和代王的軍隊會戰,大破燕、代之兵。沒過多久,秦將王翦攻克燕都薊城,燕國國君和太子姬丹率精兵向東圖保遼東,秦將李信領兵急追。代王趙嘉送信給燕王,要他殺太子丹獻給秦王。太子丹這時躲藏在衍水一帶,燕王便派人到衍水殺了太子丹,準備把他的頭顱獻給秦王嬴政。但秦王再次發兵攻燕。

第二個要說的是秦國大將王翦。當時,王賁攻打楚國,佔了十幾座城。秦王問將軍李信:「我想攻佔楚國,你說需要用多少軍隊呀?」李信說:「不過用二十萬。」秦王又問王翦,王翦說:「沒有六十萬人打不下來。」秦王說:「王將軍老了,怎麼這麼膽怯呢!」於是讓李信、蒙恬帶二十萬人攻打楚國;王翦稱病隱居到頻陽。

李信進攻平輿,蒙恬攻擊寢,大敗楚軍。李信再攻鄢郢,攻克了該城,於是率軍西進,到城父與蒙恬的隊伍會合。楚軍趁機尾隨在後,三天三夜不停不休,進而大敗李信的軍隊,攻入秦軍的兩個營地,斬殺了七個都尉。李信率殘部逃奔回秦國。

秦王嬴政大怒,親往頻陽向王翦道歉:「我沒有採用將軍的計策果然吃了敗仗。現在將軍你雖然患病,難道就忍心拋下我不管嗎?!」王翦仍推辭道:「我實在病得不能領兵打仗了。」秦王說:「別拿這事推脫!」王翦說:「如果一定要用我,非要六十萬軍隊不可!」秦王答道:「就按將軍說的辦吧。」於是王翦率領六十萬大軍徵伐楚國,秦王親自送行到霸上。王翦請求秦王賞賜他很多良田美宅。秦王說:「你就放心出徵吧,難道還要擔心日後貧窮嗎?」王翦說:「身為大王您的將領,雖立下戰功,但最終仍不能封侯,所以趁著大王現在看重我,請求賞賜田宅,好為子孫留下點家業啊。」秦王嬴政聽後大笑不止。

王翦率軍開拔,抵達武關,又陸續派遣五位使者向秦王嬴政請求賞賜良田。有人說:「將軍您向秦王討東西太過分了吧!」王翦答道:「不是這樣。大王心多猜忌,如今我把國中軍隊調撥一空,若不借求田宅這事表示堅決為大王效力,大王反倒要無緣無故地對我起疑心了啊。

王翦率大軍取道陳丘以南抵達平輿。楚王見王翦大軍到來,便出動全部兵力抵抗。王翦下令堅守營寨不與楚軍交戰。楚人多次到營前挑戰,秦軍始終不出。王翦每天讓士兵休息、洗沐,享用好的飲食,安撫慰問他們,並與他們共同進餐。這樣過了很長一段時間,王翦派人打聽:「軍中有做遊戲的嗎?」回答說:「軍士們正在玩投石、跳躍的遊戲。」王翦便說:「這樣的軍隊可以用來作戰了。」此時楚軍無法與秦軍交戰,正向東撤退。王翦即率軍尾追並發起突擊,大敗楚軍,直追擊到蘄的南邊,斬殺楚國將軍項燕,楚軍於是潰敗逃亡。王翦乘勝奪取楚國的一些城鎮,後來又俘獲了楚國國君羋負芻,滅了楚國。

燕國太子丹可謂不識時務到了極致。一起在趙國當人質對後來發達的秦王來說,能有什麼情分呢?秦王很可能以此為恥辱呢,你拿這個說事不是找死嗎。秦國很強大,秦王還是一國之主,你燕太子只是個弱小國家的太子,你自己也知道自己的國家都快被滅了,你這種身份地位憑什麼讓人把你當個大人物看待呢?受不了一點點自我感覺的屈辱(實際上就是人質應得的待遇),私自跑回去了,跑回去就跑回去吧,還不消停,要找回場子。

自己也知道不好辦,先找人問問有沒有辦法,太傅說的那些合縱之術,太子丹不見得不懂吧,畢竟要接班的人,可是這些被實踐證明效果不是很明顯的。太子丹也不大願意等,君子報仇一天都嫌晚,怎麼辦呢?整點妖的。先把樊於期給保了,至於這個人要怎麼用以後再說,報不了大仇先噁心秦王一下,至於國家如何,不在咱考慮之內。非要狡辯的話,我不收他,秦就不攻打我們了嗎?

太子丹也知道論國力、論謀略,想報仇、想保住自己地位的可能性實在太低,還得想別的辦法,就不走尋常路了,找個刺客辦了這事吧。荊軻這個人倒是與他一拍即合,不知道從哪裡來的動力,反正就想去乾乾這事。樊於期終於派上用場,他的頭可以使荊軻接近秦王。可惜最後還是沒有刺殺成功。我們這裡討論如果刺殺成功了會如何,因為歷史不容假設,事實就是事實,歷史就像時間一樣是一個線性的東西,而不是像未來一樣可以做種種假設。

後來,果然惹怒秦國,燕國被滅,自己也被殺了。太子丹所做的這些就是一個亡命之徒的所作所為,結交的荊軻也是一個亡命之徒。不把自己的命當回事,也不把別人的命當回事,為了自己心中所想,可以不顧一切。至於自己做的符合不符合邏輯、能不能真正的取得成功,這些都先放一邊去不管,我只管大膽向前衝。這樣的想法和做法真的是傷人又傷已。先是把樊於期給賣了,可以說是不仁不義,讓刺客去送死可謂不智。

反觀王翦就非常懂得識別大勢,順勢而為。關於攻楚國需要多少兵力的問題,王翦能夠不輕敵,客觀地分析雙方力量對比,得出正確的結論。在秦王不採納自己意見的情況下,及時引退,不亂說話,搞什麼以死勸說之類的,讓事實來證明。因為,他再說也沒人信,也沒人願意信。

事實證明王翦的建議正確之後,秦王把六十萬大軍交給他,可以說下了血本,王翦明智地看到,現在雙方的地位仍然是秦王在上,可自己手握的兵力卻是有點太重了,這時候就必須給秦王送一些自己的把柄,所以要了很多良田土地,也暗示自己的子孫都在秦都,自己不可能反。在君王信任的情況下,王翦才有主動性,作戰才不會被幹涉。

王翦到達作戰地點,卻始終堅守不出,這是懂得雙方的形勢對比,以逸待勞、避敵鋒芒的做法。沒必要在敵人氣勢正盛,而我遠來疲憊的時候作戰,所以先養精蓄銳。等到自己精力充沛、蹦蹦跳跳的時候,敵軍也到了疲憊的時候,這個時候的形勢對自己極其有利了,所以可以勝利。

所以,認清形勢,就是要認清雙方的力量對比和力量對比的變化,同時要把這種力量對比與雙方的地位相比對,做人一定不要太滿。一陰一陽之謂道,偏陰偏陽之謂疾。當自己處於強勢地位的時候不要表現得太強,當自己處於弱勢地位的時候,不要歇斯底裡來個大爆發,而要慢慢積聚力量。有一句話叫「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除了讓人感慨之外,還能如何呢?為了真正的禮義還好說,以卵擊石又有什麼意義?

總之,我們要根據形勢和力量對比的變化,選擇最佳的應對方式,潮流不可逆,力量不足時就退卻積聚力量,力量充足、時機到來時就出來做事,力量太足時,要想辦法削弱自己的威脅。只有明智地知進退,才能在各種情勢中遊刃有餘。

相關焦點

  • 人,要知深淺,懂進退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1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
  • 知進退
    知進退   進與退,是一門高深的學問  如陶淵明,為了不與統治階級同流合汙,保持自己高尚峻潔的人格,潔身自好,退出仕途,退隱田園,在田園中尋找精神的安慰與寄託。這種「退」,就是智慧及情操的考驗與表現了。  反觀秦朝宰相李斯,位極人臣,但卻不知位高勢危,不思退位,結果被覬覦丞相權位的宦官趙高謀算。趙高一直覺得李斯是個自己當丞相的障礙,想除掉他,於是誣告李斯的兒子勾結義軍反秦。
  • 做事知進退,才是一個人最好的教養,人生的大境界
    人生固然要銳意進取,努力向成功進發,但很多的時候,還要知退,能退,更要善退。退讓很多時候,是前進的一種姿勢。善退,需要正確評價自我,甚至可以縮小自己,降低自己,在退時要多和賢者比,和德者比,和能者比,多看自己的局限和不足,見賢思齊,這樣才能心平氣和、心安理得地退下來。
  • 不會肆意妄為的星座,有分寸,知進退
    不會肆意妄為的星座,有分寸,知進退金牛座金牛是一個很拎得清的星座,會驕傲會自大的金牛幾乎是不存在的,因為他們本身就是比較內斂忍耐的星座,更多的時候會把 自己放在一個比較低的位置,而非比較高的位置。有時候,想得越多,外在行為就越是負擔,所以處女座在為人處世中,都特別的小心,並不那麼真實,除了極個別特別親密的人,處女座都是很有分寸的去對待。摩羯座一般來說,性格偏於內斂的人,大都比較有城府,是因為他們想很多,但是卻什麼都未表達,所以別人其實並不了解他們。
  • 《易經》:知時、知人、知進退,水鏡先生令人嘆為觀止的行止智慧
    曾經在網上瀏覽的時候,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說在《三國演義》這部經典名著中,到底誰才是這眾多智囊中的第一名,在一般人想來,這肯定是非諸葛亮莫屬啊。網圖因此之故,所以水鏡先生被網友們評為《三國演義》一書中最智慧的人,因為他能知時、知人、知進退,也符合人們心目中對古代那些隱士高人們的崇拜,因為在人們的心目中,那些隱士高人們都是可以做到
  • 察言觀色,知進退
    看臉色,有助於了解他人的情緒,人的情緒不同,面部表情更不同,學會察言觀色,是不可忽視的求人辦事之道,如果我們能察言觀色,懂進退,及時的分解,組合自己的言行,那麼求人辦事的成功率就會大大提高。說到看別人臉色,不能不看別人的眼睛,捕捉眼神,眼睛是人心靈的窗戶,人內心的各種感情,都可以從目光中看出來,一個人深層心理的欲望和感情,首先反映在眼睛和眼神上,視線的移動,方向,集中程度等都傳達出不同的心理狀態,觀察別人的眼神變化,有助於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讀懂人的眼神實際上就讀懂了人的內心狀況。
  • 如何讓生命進退自如
    崇高的理想雖不容易實現,但是人生是可以活出境界的,這種境界,可以是生命進退自如。讓生命進退自如,需要一定的經驗。俗話說:「學校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每時每刻,和命運較勁的處理人情世故,還有意外風險、病毒,這都是阻礙生命之舟泊港的「逆水」。
  • 善於交際的三大星座,很會處理人際關係他們總是八面玲瓏遊刃有餘
    導讀:善於交際的三大星座,很會處理人際關係他們總是八面玲瓏遊刃有餘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 既然選擇了遠方 便只顧風雨兼程我不去想能否贏得愛情既然鍾情於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誠 。水瓶座是一個智商非常高的星座他們非常喜歡鑽研各種事物天生對各種新鮮事物有著濃厚的興趣而且非常善於人際交往懂得利用自己的人際關係。只是他們缺乏耐心做事情常常是三分鐘熱度但只要他們能夠堅持做一件事情不論是在哪個領域成績都能好得驚人。雙子座:善於察言觀色所謂情商高就是很會為人處事懂得說話的技巧但情商高不是處事圓滑左右逢源用小心思和小技巧博得他人的好感為自己謀利。
  • 善知鳥校考特訓班招生
    最後,感謝善知鳥,感謝老師,感謝父母,感謝同學。祝願大家都能收穫一個自己拼搏的未來,青春不留遺憾。謝謝大家!但攻美院的時間有限,想要更針對性攻美院的我在網上搜到了善知鳥培訓學校,從網上得知善知鳥央清班成績卓著,帶著幾張畫十分忐忑的去試試看可否進入,我也十分感激孫老師給我一個專攻美院的條件,讓我可以再有一次拼搏的機會。正如我,由於各種綜合問題,幾乎無人在一開始就看好我,卻在3月28日大放光彩,取得了令人驚訝的成績。只要你努力,上天就不會辜負你。
  • 知人善用方能人盡其才
    結合人才發展的趨勢,不斷調整人才評價的方向與內容,精簡整合評價過程,讓人才對工作有更為深刻的認識與更為明確的發展目標。 新時代要有新作為,而新作為離不開人才的支撐。古人云:「知人善用方能人盡其才。」人才評價是人才發展體制機制中極為重要的一環,善於發現人才、了解人才、發展人才是國家走向繁榮富強的重要推動力。人才評價機制的優化將會幫助國家發現更多人才,也能讓更多人才有機會施展自己的才華。
  • 做好管理者,要有知人善用的能力
    而這裡第一位的是知人善用的能力。最近讀的《蘇世民:我的經驗和教訓》,裡面有「25條工作和生活原則」,值得借鑑。其中第2條:最優秀的高管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磨礪的結果。他們好學不倦,永無止境。要善於研究你生活中取得巨大成功的人和組織,他們能夠提供關於如何在現實世界獲得成功的免費教程,可以幫助你進行自我提升。第25條:每個人都有夢想。盡你所能幫助別人實現他們的目標。老闆也要支持中層管理者,成為知人善用的高手。
  • 被曲解的成語:識時務者為俊傑
    現代人也常常說,為了你的前途、事業、家庭、子女等等考慮,你就應該「識時務」。「識時務為俊傑」語出《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儒生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傑。」時,甲骨文(止,行進)(日,太陽),表示太陽運行。
  • 做個知進退,愛自己的人!
    水滿則溢,月滿則虧,凡事都要有限度,否則,一旦過度,只會帶來傷痛。 異性之間相處,即使關係再近,感情再好,也要矜持一點,千萬不要事事主動。
  • 生活中有禮感的星座,掂量著生命的重量,懂得進退,令人深思
    中國人經常關注一個「度」單詞,並且喜歡對任何事情保持適度的看法,正所謂「多多益善」,很多時候,事情一旦越過邊界,不管有多少,其實都會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因此一個人懂得如何接受善是最恰當的禮節。然而這種禮節感並不好權衡,也不容易把握,但一旦完成,就令人深思,你知道如何衡量生命的重量,如何進退,如何舉止得體,如何做得恰到好處,如何討人喜歡,如何令人羨慕。接下來,讓我們看看哪些星座可以做到這一點。
  • 知天下,也知其不可而為之 | 陳曉明教授在北大中文系畢業典禮上的演講
    如今天下大勢,風起雲湧,政治、科技、文化、宗教、種族都處於激烈的變革中,不管我們把它表述為「命運共同體」,或者是「文明的衝突」,或者是地緣政治,或者是後冷戰格局,北大中文人對天下要有一種認識,有一種情懷,要有自己的價值觀,自己的清醒認識。尤其是當今中國,按一些學者講,也是處於千年之變局中。
  • 挽回中,如何選擇進退是你的必修課!
    還有那些明面上對你很好,情緒一激動就各種暴力行為的,你也不要覺得他能改。能對女人動手的男人,往往也很難控制自己的脾氣,如果他一而再再而三的動手,也就是說,他連你的安全都沒辦法保證,他如何能夠真心疼愛你一輩子?
  • 【處世哲理】人際交往中的進退策略
    有一個窮人到富人家去討飯。    我們從中也懵懂知道了:在處理事情和問題上,可以不按正常邏輯思維,用非邏輯思維來處理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使處理的事情在這種非邏輯思維前提下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 習近平總書記引經據典談反腐:將教天下 必正其身
    、「將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總書記講話引經據典,可謂深入淺出,中國網記者盤點如下。鋤一害而眾苗成,刑一惡而萬民悅總書記指出,嚴懲腐敗分子,加強追逃追贓工作。「鋤一害而眾苗成,刑一惡而萬民悅。」我們堅持有腐必懲、有貪必肅。
  • 恃寵而不驕的星座,明事理且知進退,稱得上是戀愛達人
    文 | Miya在戀愛中,能夠被戀人寵愛,被戀人偏袒是一件尤為幸福的事情,有些人可能會因此而飄飄然,但是還有些人卻能恃寵而不驕,那麼這種明事理且知進退的星座是哪幾個呢?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雙魚座:感情中寵辱不驚雙魚座可以算得上是十二星座中最懂得戀愛套路的人了,或許很多人對他們都存在一定的誤解,覺得他們在戀愛中容易恃寵而驕
  • 古人言:有錢能使鬼推磨,下一句更殘酷,揭露人性醜陋,少有人知
    其中,裡面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句是"有錢能使鬼推磨",簡簡單單的7個字,卻蘊含著深刻的人生道理,耐人尋味,這就是古代智慧的魅力所在。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經常會聽到有人說這一句話,意思是說:只要有錢,就可以駕馭鬼怪,也就是金錢至上的理念,不得不說,這是一種十分扭曲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