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西網/新餘頭條客戶端訊 袁思娟報導:分宜縣鈐西街道在統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和疫情防控過程中,堅持以「黨建+」為引領,試點推行「小區值日生」做法,讓黨員帶頭到所居住的小區當值日生,引領小區內全體業主自發參與小區治理,趟出了一套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的現代化基層治理模式,初步實現了「家事不出『區』,『區』事不出街,矛盾居民解」。目前,鈐西街道已在6個小區試點「小區值日生」做法,這一做法成功破解小區管理難題,實實在在為社區減負,讓小區居民有更多成就感幸福感獲得感。
共建一個家,把居民的「群聊」場所搭起來。
鈐西街道通過建立「小區值日生」專屬之家,暢通網格化管理機制,讓居民問題有反饋、關係有提升、服務有保障。利用小區公房設立「居民之家」,內設居民活動室、紅色先鋒廳、心靈驛站、城市頤養之家和業主委員會辦公室,將居民服務、糾紛調處、城市養老、示範展示等功能集於一體,每天都有小區居民自發組織到「居民之家」吹拉彈唱,居民感情在交流中漸濃。用心建家的同時要用心管家,鈐西街道在小區建立網格黨小組,選出能力強、素質高的黨員擔任黨小組長,逐級建立由業委會主任擔任小區網格長、業委會委員、樓棟長成體系的「小區管理服務群」,明確職責和制度。樓棟長分別組建各自樓棟微信群,形成一套垂直向下、反饋及時的高效管理體系。同時,這套管理體系能夠有效督促物業更好的解決問題,提高物業工作效率,緩解居民與物業之間的矛盾。
利用合理時間在小區設立「居民之家」坐班值守,接待居民群眾反映的問題或意見。該街道青山社區金華公園1號小區每天安排兩戶居民上午10時至11時在「居民之家」坐班值守,下午和晚上則在小區內巡邏1小時以上,既增強居民自主管理的主人翁意識,又將「群眾事」交給群眾處置解決,讓居民在反映問題中潛移默化形成自我監督管理的心理暗示。解決的問題將及時反映在回音壁和心願格子鋪,讓居民人人可見、可評判。
共獻一份力,把居民的「群主」責任擔起來。
活用激勵機制,順應市場經濟發展規律,讓居民爭先恐後「作示範、勇爭先」。鈐西街道借用該縣去年在農村脫貧攻堅中創新的「曉康驛站」積分模式,將居民值日認定為志願服務,實行志願服務積分;設定積分標準,居民可通過值日、疫情防控值守、志願服務、認領微心願等賺取積分,如每值日一天,可積2分。印製《志願服務積分小本本》,發放到小區每家每戶,方便居民登記對照。「值日生」積分定時公布在樓棟居民微信群內。
鈐西街道還充分發揮「兩新」組織作用,動員轄區商家企業配套建立「積分商城」,同時推出「商品優惠券」,目前首批已有8家企業響應。「值日生」每積10分,可參與兌換商城各企業優惠券活動,各商家定期在小區開展積分兌換。「五一」期間,已組織居民開展統一兌換活動,把抗擊疫情期間的積分集中兌換成優惠商品,並藉由商家贊助組織開展5000元獎品抽獎活動,讓居民在服務中樂享成果,商家在參與中收穫信譽。
對在「小區值日生」中表現突出的居民作為評選「最美分宜人物」「道德模範」和發展黨員的主要推薦人選,是黨員的優先納入黨內表彰和黨內關懷範圍,並作為民主評議黨員的重要依據。年底,將按積分高低評選「最美值日生」另行表彰獎勵。
共唱一臺戲,把居民的「群建」活動辦起來。
通過開展一系列志願服務活動,讓街道的居民真真正正為小區努力、讓小區變樣。開展小區值日生認領管護樹木活動,每戶居民認領家門口一顆樹木作為管護樹,由居民為管護樹重新起名,樹名中必須帶有至少1個家庭成員姓名中的字,並懸掛標識牌,認領家庭負責這顆樹木保護及周邊環境綜合治理,確保樹木健康、周邊衛生良好、車輛有序停放。
鼓勵居民開展疫情防控應急值守,徹底解決小區值守人員僅由黨員輪班、人員捉禁見肘的難題。通過疫情防控「大考」,居民的責任感和凝聚力普遍增強,鈐西街道青山社區黨總支部書記葉勇表示,現在如有突發情況,短時間內拉出一支100人的隊伍將不再是難事。
制定每月活動計劃,如環境衛生大整治、文體活動、認領微心願、最美值日生評比等各種活動,凝聚人心,促進交流。如二三月份結合疫情防控組織志願者隊伍,五月份結合國際勞動節開展環境衛生綜合整治行動,六月份結合六一兒童節開展微心願認領活動,為困境兒童送愛心。今年以來,已組織開展環境衛生大整頓10次,500餘名小區值日生積極參與。
小區值日生,將黨員承諾和示範帶動結合,將志願服務和促進消費融合,將自我管理和群眾監督整合,真正實現「黨員因帶頭示範而自豪、群眾因黨員示範得實惠、城鄉因黨員示範更美麗、旗幟因黨員示範更鮮紅」,為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現代化開啟了一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