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什麼時候開始好多甜品店裡都開始賣一種叫做蛋黃酥的甜品,賣價並不便宜,買來一個嘗嘗鮮,外皮是那種酥脆的,咬開外皮,裡面鹹香可口,一層豆沙包著一個大大的鴨蛋黃,豆沙本身是甜的,而蛋黃是鹹的,憑想像感覺這兩種東西搭配起來並不能好吃。咬上一口,但恰恰相反,甜鹹搭配,那種味道恰到好處,有些妙不可言。
蛋黃酥的外皮是用油皮和酥皮兩種麵團搭配起來製作的,油皮是用麵粉,水等等和成的,而油酥則是用麵粉和豬油這兩種材料做出來的。麵粉就用家裡吃的普通麵粉就可以,不要用高筋麵粉。材料裡面用到的豬油,可能有些人吃不習慣豬油的味道,也可以換成無色無味的玉米油,色拉油都可以,也有用到黃油的,但他們的起酥效果都不如豬油。豬油的效果最完美。
把蛋黃酥的油皮和酥皮的麵團和好後,蓋上蓋子靜置半個小時,這期間可以準備裡面的餡,豆沙可以用買回來的成品,但口感會偏甜一些,自己做豆沙可以控制甜度,不過做起來比較麻煩一些。把紅豆用水浸泡一夜,開始煮豆,泡好之後和水放入鍋中,摁下煮豆鍵就可以了,煮好了的紅豆水分特別大,放到炒鍋裡炒一下,有條件的話可以先放破壁機裡把紅豆打成很細膩的豆沙,然後再炒。根據自己的喜歡選擇加工方式。直接抄的可以吃出來有顆粒感,用機器做出來的特別的細膩。炒的時候根據自己的口味來加糖,一直不停的翻炒,避免糊鍋,直到豆沙變得很黏糊。用手能握成團就可以了。
鴨蛋黃可以用真空包裝的蛋黃,也可以用買回來的鹹鴨蛋,手工剝皮,去掉蛋清,取蛋黃待用。自己剝出來的蛋黃可以直接用來做蛋黃酥。真空包裝的蛋黃需要用色拉油浸泡或者表面噴灑白酒烤一下,烤到流油就可以了。用做好的豆沙包住一顆蛋黃,餡就做好了。
半小時過去了,開始做蛋黃酥外面的那一層酥皮。靜置好的油皮特別軟,這樣製作的過程不容易破皮。先分成大小數量相等的面劑,取出一塊搓成圓形。把油皮把手心裡整成圓形,把其放在油皮中間,輕輕地用油皮包住油酥,儘量不要漏出油酥來。摁扁擀成橢圓形,從上而下捲起來,每一個都這樣卷好,放一邊讓卷卷鬆弛一下,這樣下次卷的時候更容易操作。就這樣擀長再卷,前前後後一共需要三次。
做好的麵皮放手心裡摁扁,用手摁壓成圓形,也可以用擀杖擀成圓形,把準備好的餡放在中間,用手慢慢的用麵皮包住蛋黃餡,一定要包嚴實了,如果包不緊,後面烤的時候很容易裂開。做蛋黃酥一定要有耐心,不能著急。把每一個麵皮都包成一個圓圓的小胖子。之後別忘了撒上黑芝麻點綴一下。
烤箱打開,把做好的小胖子放進烤箱裡,開始烘烤。坐在烤箱旁邊觀察,會發現蛋黃酥慢慢的膨脹了一些,麵皮上的蛋黃液也變成了好看的淺黃色,聞到了陣陣的蛋黃香味,大約需要烤二十分鐘,這時候的蛋黃酥才最好吃。烤好的蛋黃酥趁熱切開一個,瞬間蛋黃有油流出來,這一步也是關鍵的一步,烤的火候不到位蛋黃不會流油。蛋黃酥趁熱吃最好吃,涼了以後的口感會差許多,不過在吃之前用烤箱或者微波爐加熱一下,又跟新鮮的一樣好吃了。做好的蛋黃酥儘量早早吃完,放置的時間太久也會影響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