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今年3D列印行業業發展進發生了哪些大事件?
近年來,世界主要國家紛紛加大力度支持3D列印技術,全球3D列印產業高速發展。小到兒童玩具、耳環、紐扣,大到飛機、火箭中使用的高度複雜零部件,3D印表機已廣泛應用於諸多領域。今年整個產業發展進入了關鍵階段,發生了許多大事件,你都知道哪些呢?
智利研發3D列印銅口罩:銅離子殺菌無縫且防水
今年4月,智利利用銅離子的殺菌特性生產出了一款銅口罩,抗菌性能比一般口罩更好。據了解,銅離子可通過對微生物外膜的滲入,導致病原微生物體內重要營養物質的流失及細胞代謝的中斷,最終導致病原微生物死亡,因此被廣泛應用於消毒殺菌過程。
德國Urwahn通過3D列印技術來晶片製作電動自行車
4月,德國自行車製造商Urwahn Bikes宣布了一款名為Platzhirsch的3D列印電動自行車。為了使自行車電動,Urwahn Bikes與汽車零件製造商MAHLE的電子組件集成專家MAHLE ebikemotion合作,包括LED照明系統在內的電子組件幾乎看不見地隱藏在3D列印鋼框架中。後輪轂馬達集成在下管中,由電池供電,可在250 Wh的功率下提供長達80 km的行駛距離。
ExOne和匹茲堡大學使用金屬3D列印技術生產可重複使用的呼吸器
金屬粘合劑噴射3D列印機制造商ExOne和匹茲堡大學正在合作開發可重複使用的金屬過濾器,該過濾器可裝入塑料防毒面具盒中。ExOne的粘合劑噴射3D列印工藝可用於生產具有特定孔隙率的金屬零件,這些零件可有效過濾掉汙染物,同時保持空氣。利用其技術,該公司能夠開發兩種金屬的可重複使用的多孔金屬過濾器:銅和316L不鏽鋼。
中美成功驗證多種太空3D列印技術
2020年5月,新一代載人飛船實驗船在軌飛行的2天零19小時內,以航天五院為代表的團隊完成了多項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其中包括多種3D列印技術的太空在軌驗證。其中,中科院空間應用中心研究團隊研製的「在軌精細成型實驗裝置」,成功克服太空失重環境導致的列印材料流變行為,創新採用立體光刻3D列印技術對金屬/陶瓷複合材料進行了微米級精度的在軌製造,為我國未來在軌製造零件提供了技術儲備。
投資超1億元人民幣的寶馬增材製造中心正式開業
6月,總投資超過1500萬歐元的寶馬增材製造中心正式開業。該中心匯集了寶馬集團迄今為止所有關於該技術的專業知識,囊括了當今市場範圍內幾乎所有前沿的3D列印裝備和廣泛的技術門類。此舉將加強寶馬創新前沿的地位,促進其在汽車增材製造領域的發展。
以色列理工學院學生製作的3D列印飛機完成首次試飛
今年6月,來自Technion-以色列理工學院的學生和工作人員成功完成了A3TB(主動式空氣彈性飛機試驗臺)的首次試飛,這是一個用於研究飛機動力學和機翼靈活性的實驗裝置。據悉,這架無人駕駛飛機完全是3D列印的,並在3月舉行的第60屆以色列航空航天科學年會期間贏得了學生項目競賽。
光固化3D列印獲突破:國產4800萬像素數字光場晶片
2020年8月完成的國產4800萬像素數字光場晶片,為我國首款工業數字光場晶片,同時創全球同類型晶片單晶片最高解析度;並實現了自主設計、自主流片、自主測試、自主封裝、自主集成並完全掌握了的知識產權。數字光場晶片是可通過計算機數位訊號控制形成任意光場圖形的晶片的統稱,可以幫助人類通過信息技術實現任意所需的光場。
麻薩諸塞大學發明 「注射3D列印 」技術,將FDM速度提高三倍
8月,麻薩諸塞大學(UMass)洛厄爾分校的一位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的3D列印技術,融合了注塑的元素,提高了3D列印的生產速度,同時提高了產品的強度和性能。更耐用的假肢裝置、更堅固的飛機和汽車零件是潛在的應用市場。作為七種類型的增材製造工藝之一,FDM材料擠出成型技術,是將熱塑性塑料或複合材料的連續絲材通過噴嘴送入,被加熱後擠出,並在構建平臺上逐層沉積。
鉑力特中標4600萬元金屬3D列印項目,產業化應用加深加快
據中化商務電子招投標平臺11月消息,西安鉑力特中標北京動力機械研究所3300萬元高尺寸、大幅面雷射選區熔化成形設備和1300萬元中小規格雷射選區熔化成形設備項目。招標人隸屬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三研究院,具有明顯的航空航天背景。如此大金額購買相關設備,定是基於明確的應用需求以及對設備質量的絕對信心,而這種信心也定是來源於長時間的驗證。
專注3D列印藥物技術,南京「三迭紀」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
南京「三迭紀」已於11月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據悉,本輪融資由道彤投資領投,跟投方包括上海東富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效東及雲啟資本。本輪融資所募集資金將主要用於「三迭紀」3D列印藥物產品開發和中美註冊申報,以及大規模產線的建設。
德國科學家開發出能一步完成液體填充物體3D列印的新技術
12月,德國哈勒-維滕貝格馬丁?路德大學Wolfgang Binder教授和Harald Rupp研究員領導的一個團隊開發,利用了一個獨特的系統,包含了兩個3D列印頭。一個通過連續擠壓多層熔融聚合物來構建物體,另一個(噴墨列印頭)則用來儲存微小的液滴,這樣就可以讓物品一步完成全部的列印。
(文章來源:OFweek)
(責任編輯:DF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