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日本漫畫家菊池佑紀在推特上上傳了一組漫畫,這組漫畫記錄了一個鱷魚平凡又重複的100天。鱷魚的終點其實是沒有預告的,當這組四格漫畫結束的時候,點擊率已經超過了1000萬,每一個人都在關注著這隻100天之後會死亡的鱷魚君。
翻開《100天後會死的鱷魚君》,會發現鱷魚君的每一天,都被定格在了四格漫畫裡。鱷魚君每一天的生活是定格的,但是我們看過之後卻會發現,其實這就是我們每一個人每天生活的狀態,因此鱷魚君收到了這個世界上成千上萬的關注。
每一個人都想知道這個和我們一樣生活在地球上的鱷魚君最後會如何死亡,每個人也在鱷魚君每一天的普通生活之中尋找著屬於自己的影子。只不過,我不知道鱷魚君的故事,有沒有讓這個世界上的人得到一些生活的啟發?
每次上班,聽見同事們開始聊最近上映的電視劇、電影或者綜藝節目的時候,大家都是什麼樣的反應呢?是自己也跟隨所有人的目標一起看然後加入討論的行列,還是堅持自己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不管他們討論的如何開心熱鬧?
鱷魚君的同事會不會討論當下流行的電視節目或者電影故事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在鱷魚君的世界裡,我們可以知道他在倒數第100天的時刻裡,是看電視度過的。鱷魚君看的很開心,電視裡的節目是什麼我們看不到,但是我們能看到鱷魚君笑成花的模樣。
看鱷魚君就是看我們自己,因為鱷魚君的生活也不僅僅只是開心的看電視。鱷魚君看到電視網購會心動訂購;鱷魚君看到小雞闖紅燈過馬路會將小雞救下;鱷魚君會躺在草地上一天什麼都不做;鱷魚君會去看望自己生病的朋友;鱷魚君會因為好看的漫畫不知道結局而無比期待;鱷魚君也會因為鄰居的吵架而感慨;鱷魚君還會因為有喜歡的人,所以不知道到底要不要表白……
鱷魚君有我們所有人都有的優點,也有著我們所有人都擁有的缺點,因此當鱷魚君的故事在網絡裡發布之後,才會引起那麼多人的圍觀吧。因為所有人都知道這隻鱷魚君只會存活100天,所以所有人都想知道在這100天的時間裡鱷魚君會不會做點和平時不一樣的事情。
但是,鱷魚君自己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生命只剩下100天了,所以它在這100天的世界裡,依然按照自己一貫的生活習慣,度過了屬於自己的每一天:朋友生病了,去看一次又一次;面對喜歡的人,在選擇表白和不表白之間徘徊,最後居然辭了工作不告而別,自動選擇性失戀;無聊的時候會被老闆一個電話叫過去上班,亦或者和朋友們一起出門吃烤串~
我們大抵也是如此,重複又重複的過著屬於自己的每一天:早上起床急急忙忙的上班;一天坐在工作桌前為了工作而忙碌;到了晚上下班急急忙忙的擠上公交車趕回家;不工作的時候拿著手機日復一日的刷著網絡,偶爾和朋友們小聚一下吃吃喝喝玩玩鬧鬧……
有時候會感慨,時間去哪裡了呢?每天看著自己忙忙碌碌的度過,從太陽還未升起的時候睜眼出門,到太陽落下之後疲憊回家,我在回顧一天生活的時候總是會有此疑惑——我的時間去哪裡了?一天24小時,我好像做了很多事,可是仔細回憶卻發現又是一個重複的一天!
時間在哪裡?時間在我們珍惜或者不珍惜的時刻裡永遠的從我們身邊溜走了。它不跟我們任何一個人打招呼,它也不告訴我們屬於我們的時間到底有多少,它永遠孤獨的在自己的世界裡,來來往往,冷眼看著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人。
鱷魚君應該不會想到自己會在100天之後死去,但是鱷魚君卻在100天這一天看櫻花的路上遭遇了車禍。我看著第100天的鱷魚君走過的道路,卻發現這件事情其實鱷魚君在出現的第一天就做過了——鱷魚君選擇去救那個闖紅燈的小雞,不同的結局在於100天這一天鱷魚君遭遇了車禍。
既然死亡必定是人生的終點,那麼我們每一個人的人生,又應該如何度過呢?我曾思考過,如果鱷魚君知道自己會在100天之後死去,他會不會選擇一種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只可惜我們每一個人都無法得知這個未知的設想結果了,因為鱷魚君做了自己覺得本應該做的事情,然後離開了我們所有人的世界。
以百天為一個周期,我們每天都在走向生命的終點。和鱷魚君不同的是,我們能一遍又一遍在旅途中和朋友採集和分享快樂的漿果,又一次開啟探索新生的熱情。——《你的第一本抑鬱自救指南》任有病
鱷魚君的100天結束了,他的朋友們卻依然在繼續著屬於自己的生活。想到鱷魚君去看望生病朋友時說的那句「人不會那麼容易死喲」忽然覺得世事無常,因為我們以為的任何一件不可能發生的事情,都有可能隨時發生;而我們認為應該發生的事情,也許一直到最後的時刻都不會發生。
我們和這個世界,是相輔相成的存 在,我們無法控制世界世界也無法控制我們。時間和機遇,在某些時刻是我們可以選擇的對象,但活好當下卻是我們時時刻刻都能夠做出的最直接的選擇。我們唯有活好當下才不會因為突然的離去而抱憾。
沒有人知道自己會以一個什麼樣的方式離開這個世界,我也想像不出來自己未來的那一天會是一個什麼樣的模樣。但是,我卻知道明天和意外,我們任何人都不知道誰會先到!我們每一個人都是《100天後會死的鱷魚君》,但是我們每一個人又都只是我們自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