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淡然地,笑看春櫻望夏草,秋賞明月觀冬梅。
若是口渴,便以清泉、落霜餵水,與你同品香茗;若是餓了,採集鮮果、繁花,與你談笑果腹;若是疲乏,聽軒窗外雨打芭蕉的韻律,醉臥翠竹葦席。
也應了東坡先生那句「一蓑煙雨任平生」。
城市繁華依舊,可是心卻迷了路,總覺得不管在什麼地方,都沒有自己的家。它會漫無目的的去流浪,去彷徨,去尋那個有你的,叫做家的地方。
歸巢的鳥兒划過天際,山間的溪水也在潺潺流淌,流向江河湖海,我的心也想像鳥兒和溪水一般,流向那個地方。
梅花,總是給人以淺淺的微笑,仿佛那早已洞察先機的女子,不與百花爭豔,看似悠閒,卻傲立挺拔。
梅花,總會透露出淡淡的哀傷,在寒風冬雪中獨自美麗綻放,花瓣片片舒展,看似散漫,卻專注於心。
百花一季,大多早已化作了那護根的泥土。
素心若雪,何苦爭到衣帶漸寬且身心疲憊。
淡然如梅,希望能追求內心的自然與快樂。
人淡如梅,心同天地,納百川為血流,容風云為呼吸,
星空布為棋盤,清茶一杯,談笑無愁,多自在快意!
我們常常看到梅的傲骨,卻忘記欣賞在凜冽寒風中搖曳在枝頭的雅致和隨性。甚至雅致得有些懶散,隨性的近乎漠然,但這樣不好麼?
人活一世,前路漫漫,
在一次又一次的算計中疲累,
在一場又一場的風月中奔走,
在一年又一年的「做人規矩」中小心翼翼……
那何不讓心若雪,人若梅?
吟風於春,酌酒夜夏,醉月中秋,釣雪寒江。
當然,我所謂人淡如梅,並不是要消極於紅塵,但求暖心於自身。
堅守自己,取悅自己。
快或不快,時間總不會停留,毫無餘地可商量。
所以,希望我們都能讓自己活得盡興。
時光最易把人拋。
我喜歡「素心若雪,人淡如梅」,似乎有些微禪機。
「佛笑人心痴,人心不自知。」
可,又有什麼關係呢?
我快樂便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