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個省份被稱為「雲貴川」多年,在文化、語言和飲食習慣上頗為相似。也許是雲南和四川的光輝太強了。說到旅遊,大多數人只記得「雲川」,卻忘了貴州。
其實貴州的風景絕對不會輸給前兩個省份。貴州省地貌多樣,分布有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四種基本類型,其中高原和山地最多,造就了起伏的山巒和靈動的流水,被譽為「八山一水一田」。
由於這種低調,貴州的許多景觀仍處於原始狀態,世界自然遺產在貴州隨處可見。《紐約時報》曾將其評為「世界上最值得去的52個旅遊目的地之一」。上榜原因是「正宗的中國山地部落還沒有成為大眾旅遊。」
六盤水位於貴州西部,是最具特色的城市之一。優質的地理環境造就了它宜人的氣候,即使在盛夏,平均氣溫也不超過19.5攝氏度。在這樣的氣候條件下,六盤水被中國氣象學會授予「中國酷都」稱號,是中國唯一以氣候特徵命名的城市。
去年七月,下了多天小雨,來到六盤水。感覺整個城市都放在一個天然的空調裡。夏日的陽光被剝去了悶熱潮溼的空氣和綠色的眼睛,讓人恍惚回到春天。這是第六次去貴州,這次旅行的重要目的是體驗六盤水的避暑路線。
推薦的旅遊行程是水城古鎮——牂牁(zāngkē)江——北盤江——烏蒙大草原——大洞竹海。我用了五天時間往回走,終於明白了為什麼會有「東方的瑞士看貴州,貴州的瑞士在涼都的說法。
大洞竹海主要由盤縣大洞和雲上竹海組成。最神奇的是,這裡三萬畝竹林裡的竹子,粗細長短差不多,俯視竹海時特別壯觀。當地人充分利用竹子。古老的傳統造紙,清澈的竹根水,醇香的竹根酒,美味的全竹宴.使它成為一個悠閒的養生秘密場所。
誰說只有內蒙古和新疆有草原?被盤州人稱為「坡上草原」的烏蒙山草原,是我國西南地區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高原草原,也是烏蒙山國家地質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草原與平地一鄉的差距約一公裡,使其成為「春暖花開,夏踏草,秋觀佛光,冬打雪」的獨特景觀。
站在烏蒙草原的山頂上看日出是每個遊客來這裡的必備之物。我也早起去爬磨盤山。當霧茫茫,紅日躍入雲端,真的很壯麗,草原仿佛掛在地平線上。
山區的氣候總是多變的,早上天空晴朗,下午突然下起暴雨。幸運的是,只出現在範靜山、峨眉山等少數地方的佛光,在雲長口觀佛走廊被我追上了。這是第一次在草原上看到佛光怪陸離的景色,前有濃霧,後有晴天。五顏六色的光暈鑲嵌著人物,讓人心動。面對這種情況,我想起了一句話「當風雲在一瞬間相遇,憑空移動成為神仙。」
北盤江大峽谷以喀斯特和丹霞地貌聞名於世,蜿蜒如龍,穿行在林雷蒙德之間。它有長江三峽的美景和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的壯麗。峽谷中有文化景觀,如鐵索橋、摩崖石刻、古驛道等。走在鐵索橋上,微微顫抖的戰慄讓人感到緊繃。
這裡不得不提一個地方:北盤江大橋,橫跨北盤江大峽谷。橋面到山谷的垂直高度為565米,相當於200層的高樓。它也是世界上最高的橋。從北盤江大橋俯瞰峽谷深處,絕壁雄偉壯觀。由於地廣人稀,原始生態環境保存完好,在長江三峽丟失的「兩岸猿聲啼不住」,在這裡輕易就能找回來
牂牁(zāngkē)江河位於六枝特區。司馬遷曾在《史記》中記載「夜郎者,臨牂牁江,江廣百步餘,足以行船。」河水流經前山的山溝,衝刷下來的巖石形成了獨特的風景,比山略暖,使這個地方充滿了熱帶甘蔗林,人們稱之為六盤水的小海南。
除了明媚的陽光和美麗的風景,爨河是滑翔的首選。老王山、九層山等山峰到爨河海拔相差500多米。抬頭一看,天空布滿了五顏六色的滑翔傘。帶著滑翔傘從山坡上跑下,腳下是措河的湖光山色,這種在天空中翱翔的感覺簡直太棒了。
貴州眾多古鎮中,六盤水水城古鎮歷史不長,始於清朝雍正十年,距今280多年。因四面環水而得名,是六盤水文化的發源地。
鍋爐,作為貴州小吃行業的肩膀,在古代城市比比皆是。在城市裡走來走去,所有的街道都在賣燒瓶、砂鍋燒瓶、活油瓶、扁燒瓶.最正宗的燒瓶都聚集在這裡,選餐廳吃飯不會踩雷。
水城古城最特別的店是「天下第一鍋」。店裡用的鍋直徑6.5米,可同時容納40人用餐,非常壯觀。盤子放在鍋的中間區域,烙東西的地方在曲面上。這個鍋不僅大,還能旋轉、冒煙、排氣。每個人都有自己專門烘焙食物的區域,有點像鐵板燒。
如果說成都是一個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麗江是一個讓人念念不忘的地方,那麼六盤水就是一個讓人一次又一次來的地方。既有入世後的多姿多彩,也有出世時的淡然。這種古樸是細細品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