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劉洋)今日(1月8日)上午,一位執行案件的代理律師在北京朝陽區不動產登記事務中心現場,用手機申請了律師調查令,不到十分鐘,法官在線審批通過,隨後律師據此從現場窗口順利拿到了被執行人的房產登記信息。據介紹,北京朝陽法院推出的律師電子調查令在全市法院尚屬首例。
律師在線填寫電子調查令申請。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老賴欠債不還 當事人提出房產調查申請
案件當事人任先生稱,被執行人王先生應償還其借款本金295萬元及利息等款項。此前王先生以其名下位於北京市朝陽區的某處房屋提供抵押擔保,並於2016年12月15日辦理了抵押登記。後王先生未能按期償還借款,任先生依據某公證處出具的公證債券文書,依法申請強制執行。
執行中,因王先生未在法定期限內履行還款義務,法院擬對其用於抵押擔保的房屋進行評估拍賣。後案外人王先生之父王某某到庭主張上述房屋為其所有,並稱其子王先生偽造死亡證明以繼承方式將上述房屋過戶到自己名下,並通過抵押的形式向他人借款。
鑑於上述情況,任先生的代理律師需前往朝陽區不動產登記事務中心,調查核實上述房屋的變更過戶、抵押借款情況。
律師在窗口出示調查令。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申請律師電子調查令可線上實時審批
「如果是以前可能沒有這麼順利。」中午,拿到了申請調查的內容後,任先生代理律師告訴新京報記者,傳統的律師調查令,申請、籤發均採取書面形式。申請書需要包含案號、案由、調查事項等,從提交到審核通過,到領取書面調查令,至少要跑兩次法院,一般幾天才能拿到,實踐中還常常出現因申請書內容不全、格式不規範造成的審核籤發周期長。
「如果律師沒有提前告知法官,在線申請後,法官後臺也能收到申請的推送,實時審批。如果遇到當事法官外出辦案的情況,他外出回來也可以直接審批,確保及時完成。」北京朝陽法院執行二庭副庭長侯世永介紹,如今的電子調查令相當於把上述繁瑣的手段挪到了手機端線上平臺(朝陽法院網際網路訴訟服務平臺),體現了一鍵申請、線上審核籤發、推送的便利。
對於電子調查令的防偽問題,侯世永介紹,法院為每一份籤發的律師電子調查令分配了獨一無二的防偽編碼,可有效防止被濫用。
據介紹,不僅僅執行階段,整個民事訴訟中都可以使用該律師電子調查令。目前,在3個月試運行階段,法院收到線上申請103件,審核籤發電子調查令96件,通過率93%,推動20餘起執行案件的執結,效率比傳統的籤發方式有所提高。
新京報記者 劉洋
編輯 潘佳錕 校對 李世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