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小夥辦網站曝光「毒食」:查10年內黑心食品

2020-12-20 快科技

2012年,復旦大學畢業生吳恆成立「流言研究中心」,教網友辨別精神垃圾,事實上,記者了解到,他建立的公益網站「擲出窗外」關注食品安全問題,比「流言研究」更有名氣,他在這個網站上製作的食品安全地圖,為很多人提供了「飲食參考」,引發了諸多網友追捧。

最近,吳恆出版的同名書在網上熱傳,原創並深度地展示了近十年中國出現的食品安全問題案例。這位80後年輕小夥子,有著簡單的夢想,他說,之所以關注食品安全方面的問題,是因為希望能盡一己之力,讓更多的人認識有毒食品,之後提高警惕。

網站成「毒食總匯」,組成可檢索的「地圖」

打開「擲出窗外」的網站,頁面上方浮現著不斷跳躍的標語「面對食品安全危機,你應有的態度」,在吳恆新出版的書裡,這句象徵著作者初衷的話語,同樣擺在首頁重要的問題。這是一個讓大眾了解食品安全的網站,也是一個新聞資料庫,可稱作「有毒食品維基百科」。

在網站首頁,「中國食品安全問題形勢圖」展現了從2004年到2012年所做的食品安全調查。食品安全地圖按行政區域劃分為34個部分,按省份收錄了各地媒體報導過的食品安全事件,組成「毒食總匯」,每一個都可以進行分級閱讀。如點擊江蘇地圖,可看到曾被媒體曝光過的黑心食品類別:蔬菜類、水果類、肉製品、豆製品、油脂類等食品,再從蔬菜類點擊進去,發現存在問題的食品有扁豆和芹菜。通過扁豆的連結,就可以閱讀到關於扁豆問題的曝光連結。

在這個地圖查詢頁面上,除了圖文展示,還有各種超連結。選定具體區域,可以直接閱讀這一地區關於食品安全問題的新聞,這些新聞按時間順序依次排列。

這些毒食曝光總匯,作為強大的資料庫,比較全面地展現了出現過的食品安全危機。記者看到,這個地圖作為一個索引,可以提供食品安全問題的地區查詢、食品名查詢、關鍵詞查詢等。「按圖索驥」的關鍵詞搜索以及食品單詞搜索,那長長的列表,讓人觸目驚心,難怪在微博上,有網友表示,看了這個地圖,整個人都不好了。「以前看到的食品負面新聞是片面的,支離破碎的,在這個網站上,可以系統全面地看到。」

這個網站上,網友可以下載統計的數據、素材。就是這個小而簡陋的網站,獲得了2013年第九屆德國之聲國際博客大賽全球媒體論壇獎提名。

召集志願者,建立食品安全曝光資料庫

這個網站的創始人吳恆是個80後,復旦大學歷史地理學碩士,他為食品安全問題所做出的努力,曾給他帶來「《南方周末》第四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年會年度特別關注獎」、「新華社『網事中國2011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提名』」等榮譽。

2011年,正在復旦大學讀研究生的他潛心於論文,作息不規律,趕不上食堂飯點,習慣叫牛肉蓋澆飯外賣。然而,一則「用牛肉膏製作假牛肉,多吃致癌」的報導,讓他陷入深深的不安全感中。他簡單搜索了食品安全問題的曝光新聞,竟發現各種食品安全層出不窮,很嚇人。於是想做點什麼改變現狀,而不是冷漠地旁觀。

當年5月,吳恆在人人網上發布了一篇「招募帖」,召集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建立一個食品安全資料庫。1天之內,徵集到了33位志願者,大多來自他的近2000名人人網好友,包括22位「80後」,3位「90後」,甚至還有一名高三的學生。

通過十幾天的通力合作,他們查閱到之前八年的一萬多篇食品安全報導,從中選取了兩千多篇做成記錄,並為每篇報導提取了事發地、涉及食品的種類、對人體有害的原因等關鍵詞,方便統計及查詢,製成資料庫。

就憑著這些熱情,網站日訪問量多數保持在一二百,為了省錢,吳恆選擇跟人合租伺服器,每年費用300元左右,一年後,網站引來眾人關注,伺服器癱瘓,志願者忙碌數小時,換成租金600元的新伺服器,才緩解了局面。

拒接刪帖請求,維護一片淨土

三年時間過去了,吳恆利用業餘時間經營網站,並在各種「求刪帖」的呼聲中堅持了下來,非常不容易。

隨著網站走紅,創始人會遇到不同的誘惑以及壓力。「擲出窗外」在比較火的時候,遭遇了山寨網站,兩者相似度極高,該山寨網站抄襲吳恆的網站,因擔心此山寨版可能會利用「給錢刪帖」的盈利模式,對企業進行敲詐,吳恆連夜寫了辨別指南,點出兩者的區別在於域名不同。「公益網站是我們的定位,不會跟商業沾邊。」吳恆表示,也有不少商業機構尋求合作,都被他拒絕。「一年的支出只是伺服器的費用,600塊錢,可以靠我們自己支付。」

吳恆告訴記者,不少企業、單位發郵件過來,要求刪帖,直接被自己忽視。「網站是公益的定位,是為了更全面更自由地呈現信息,另一方面,公眾應該有知情權,不能因為個人原因而改變。」吳恆所學專業為歷史地理學,他對記者說,已經發生的便成歷史,妄圖去篡改歷史抹殺歷史,不如想辦法解決,以後將安全的食品呈獻給大眾。

吳恆告訴記者,並沒有將網站做大做強的打算。「如果有一天,網站找不到新聞資料添加,那麼說明我們的食品安全問題已經解決了。」

對食品安全現狀,吳恆覺得始終存在一個問題,那便是消費者的麻木。「很多人看了以後覺得無能為力,我也一樣充滿無力感,雖然在儘自己努力做出改變,卻對實際情況沒有太大印象,很多問題,都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現。並不是媒體曝光後就有轉機,所以也比較無奈。」吳恆表示,只是希望看到這個資料庫的人,能有一些風險規避的想法,在生活中關注食品安全,這便是網站存在的意義了。

相關焦點

  • 珍珠奶茶也淪陷 臺黑心食品連環爆
    本月臺灣連環爆出黑心食品的消息!5月13日,在「粉圓」、「九份芋圓」、「美濃板條」中驗出毒澱粉,5月15日新北市查出毒醬油廠家,5月21日查出一家有79年歷史的老字號義美食品廠使用已過期兩年的材料做點心,5月22日臺南著名的食品材料供貨商銘哲行被查出銷售過期原料。   黑心食品除了傷害民眾健康,也嚴重打擊了臺灣食品的形象。
  • 陝西省食藥監局曝光10起典型案件
    新聞通氣會向社會公開曝光了10起典型食品藥品違法犯罪案件。其中食品案件6起,藥品案件3起,醫療器械案件1起。陝西誠和藥業有限公司金茂分公司向他人出借藥品經營許可證案2017年7月,陝西省食藥監局查處了陝西誠和藥業有限公司金茂分公司向他人出借經營許可證案。經查,陝西誠和金茂公司向趙某某和李某提供藥品經營資質,並虛構藥品出入庫記錄及藥品銷售流向。2017年9月,陝西省食藥監局依法吊銷該企業《藥品經營許可證》。
  • 2019年315晚會曝光名單完整版 今年315曝光產品企業
    2019年315晚會曝光名單完整版 今年315曝光產品企業  【#315晚會曝光全名單#轉發】  1 醫療垃圾變身蔬菜網袋兒童玩具行銷全國;  2 蝦扯蛋等「毒辣條」生產車間滿是汙穢;  3 「神藥」將普通雞蛋化裝成「土雞蛋」;  4 易龍芯科機器人一天能打5000
  • 臺灣連續出現食品安全問題 毒澱粉擴散引恐慌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林曦】 下班在路邊買杯珍珠奶茶犒賞自己,小心裏面的粉圓可能是毒澱粉;在超市買的「義美小泡芙」是過期原料製作的;到五星級飯店吃飯總安全吧,也難說,原料商篡改標識把過期食材賣了進去。如今,臺灣人的生活如此危機四伏,島內輿論也不禁開始反思。更讓臺灣難堪的是,這些黑心食品可能已經流入大陸。
  • 珍珠奶茶淪陷、毒醬油害夜市 臺黑心食品連環爆
    毒醬油害夜市   5月15日新北市一江食品公司生產的雙鶴牌醬油被驗出「單氯丙二醇」,新北市衛生局查扣其生產的12項產品,結果在辣椒醬等9項產品中都查出「單氯丙二醇」。專家指出,「單氯丙二醇」攝取過量會造成細胞突變,引發白血病和肺癌。
  • 漢堡王被曝光,黑心商家賣過期食物,這種罪中國古代怎麼判?
    南昌漢堡王餐廳被315晚會曝光,說南昌多家漢堡王餐廳在售賣過程中隨意缺斤短兩少放食材(本應放兩片番茄的漢堡只放了一片)、更換保質期矇混過關銷售變質食物(用來做漢堡的麵包和雞腿過期了還在用)。多位食客反應漢堡王不新鮮,甚至有人吃了漢堡王后拉肚子。
  • 臺灣地鐵出現黑心食品路線圖 過期食品、地溝油成站名
    最近地溝油事件在臺灣持續發酵,食品安全引發不小關注,居然還有商家搭這種「負面」消息的便車。據東森新聞18日報導,臺北地鐵圖就趕搭這個「風潮」。北捷的手扶梯旁出現一張「黑心食品捷運路線圖」,上面寫的並不是普通的站名,而是過去曾爆發過的黑心食品事件。
  • 臺灣又現黑心食品醜聞 進口巧克力過期6年出售
    黑心食品恐怖,如果來自知名企業更加恐怖。臺灣排名前三的烘焙原料進口商力暐貿易公司把進口的過期原料和食品換貼新標籤照常出售,很多賣到五星級飯店或高檔食品廠。警方聞風抄查,居然在庫房發現標示2007年2月10日過期的巧克力,被改標為2013年4月18日,消費者如果2013年買回家,高價進口巧克力已過期6年。
  • 日本:阻擊「中國毒菜」10年
    12年前,日本為阻「中國毒菜」不惜發動貿易戰 4年後再出重拳,祭出「史上最嚴厲」招數 日本進口食品標準2006年再升級 堪稱世上最嚴但在實行「肯定列表制度」後,日本對當時世界上幾乎所有的1000多種農藥均設定了殘留限量標準,規定將所有的農藥都作為定期抽樣檢查的對象。同時,日本還對原來已經設立了殘留限制的農藥提高了限制標準。這一標準堪稱「世界上最苛刻的農殘比」。標準平均增加5倍多 進口一顆白菜要查幾百項指標
  • 打擊黑心食品 桃園成立眼鏡蛇專業食品稽查小組
    桃園縣衛生局全臺首創「眼鏡蛇專業食品稽查小組」,將深度追查縣內食材原物料來源。  東南網10月9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桃園縣衛生局宣示打擊黑心食品的決心,成立眼鏡蛇專業食品稽查小組,秉持源頭管理,針對地下工廠、合法掩護非法的不肖業者,進行突擊檢查。
  • 陝西曝光10起食品藥品違法案件 兩家火鍋店加工用地溝油
    1月16日,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公開曝光10起典型案件,包括網絡銷售假冒品牌糖果、假冒保健品、假藥及火鍋店使用地溝油等案件。據悉,2017年全省食品藥品監管系統立案查辦各類食品藥品違法案件10715起,移送司法機關案件179件,搗毀制假售假窩點18個,吊銷許可證9件,責令停業整頓247家,集中銷毀了一批價值55萬元的假冒偽劣過期藥品和不合格食品。曝光的10起典型案件中食品案件6起,藥品案件3起,醫療器械案件1起。
  • 臺灣又現黑心食品 進口巧克力過期6年五星級酒店自危
    黑心食品恐怖,如果來自知名企業更加恐怖。臺灣排名前三的烘焙原料進口商力暐貿易公司把進口的過期原料和食品換貼新標籤照常出售,很多賣到五星級飯店或高檔食品廠。警方聞風抄查,居然在庫房發現標示2007年2月10日過期的巧克力,被改標為2013年4月18日,消費者如果2013年買回家,高價進口巧克力已過期6年。  咖啡果醬也過期  臺北市、新北市、高雄市衛生局會同檢調部門13日、14日在力暐公司的總部、倉庫等地展開清查,在位於新北市的倉庫發現過期食品原料,但已被放在銷毀區。
  • 江蘇太倉黑心肉鬆遭曝光 當地廠家幾乎全線停產
    10月26日,央視曝光太倉黑心肉鬆,在申城引起強烈反響。事發至今近十天了,當地作出了怎樣的反應?有關部門會出臺怎樣的整改措施?太倉肉鬆生產的情況究竟如何?昨前兩日,本報特派兩名記者到江蘇省太倉市一探詳情。
  • 鞍山:抽檢不合格的食品將在食藥監網站公示
    鞍山:抽檢不合格的食品將在食藥監網站公示 作者:姜帆 2018-04-10 10:52   來源:北方晨報     昨日記者從市食藥監局獲悉,為及時發現食品安全隱患,有效防範食品安全系統性、區域性風險,鞍山市食藥監局強化監督抽檢,同時針對抽檢合格、不合格的單位及標示生產者信息將依法在市食藥監局網站及政務網上進行公示。
  • 食藥監總局推出食安查APP 掃描條形碼可查詢食安信息
    中國網財經8月19日訊 據食藥監局網站消息,為了進一步方便公眾和食品生產經營者及時查詢抽檢信息,食藥監局組織開發了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查詢系統客戶端—食安查APP。食安查APP已於今日正式上線,公眾可以使用安卓和蘋果系統的手機、平板電腦等下載、安裝後使用。
  • 盒飯頻曝致病菌超標 「黑心盒飯」,全家管控失效
    然而,令消費者憤慨的是,這早不是全家第一次曝出食品安全事故。據央視報導,今年1月8日,第三方評測機構藍莓評測在微博視頻曝光全家便利店售賣過期食品,其涉及全國10座城市21家店。面對如此大面積的食品安全管控漏洞,全家僅以「藍莓評測文章內容不能完整反映事實真相」為由試圖敷衍。
  • 盤點315晚會揭開那層「遮羞布」後,露出的黑心企業
    011.漢堡王用過期麵包做漢堡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時有發生,如果不是此次315的曝光,我真的很難相信,向來以「味道為王雖然曝光後漢堡王中國立即發布了道歉聲明,但這並不能抵消該企業對消費者的欺騙和傷害,而且該聲明也是直接甩鍋給了「加盟店」,但此種說法,反而一點不能令人信服。當初漢堡王進入中國市場時,因其區別於麥、肯兩家逐漸本土化的商業模式,一度受到好評,但如今卻因急於擴張市場,導致出現如此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著實讓人噁心。
  • 央視曝光「毒奶粉」,這些黑心奶粉專坑中國娃,家長選奶粉注意了
    俗話說「病從口入」,奶粉安全對於孩子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為了謀取巨額的不法利益,有些黑心商家選擇在自己的奶粉中「動手腳」,使孩子的身體健康受到威脅。前段時間央視曝光了12批次不符合我國食品安全規定的進口「毒奶粉」,其中不乏一些銷量非常不錯的大品牌,比如雀巢、達能等等,是很多中國寶媽一直以來非常信賴的選擇,讓人觸目驚心。
  • 「毒童裝」「毒文具」「毒水」,央視曝光大盤點,家長快回家自查
    可是,孩子用這些「毒」產品,就可能會影響身體發育。接下來,我們就看一下央視曝光過的「母嬰毒品」吧!「毒童裝」「毒文具」「毒水」,央視曝光大盤點,家長快回家自查前陣子,淑芬就在超市購買了一箱紙巾,10包紙巾僅需15元,平均每包1.5元,是不是特別實惠?
  • 臺又爆黑心食品 義美食品使用過期原料生產泡芙
    網絡圖  閩南網5月22日訊 本月,臺灣已接連爆出「毒澱粉」、「毒醬油」事件,可這還沒有完。島內知名食品廠商「義美食品」昨日被查出曾使用上萬公斤的過期原料生產泡芙,目前臺各地方衛生部門已要求涉案產品下架,並開展詳細追查。臺當局表示,未來對於只求利益忽視食用健康的廠商,將加重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