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的出臺,湖南省司法廳認真做好新形勢下的農民工勞動權益保障工作,充分發揮司法行政機關在服務農民工工作中的職能作用,努力讓每一個弱勢群體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
幫助農民工通過正規渠道理性維權,避免權益遭受侵害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作和政治任務。據統計,2019年,湖南省共受理涉及農民工法律援助案件9843件,涉及農民工1萬餘人次,解答農民工法律諮詢30282人次。
農民工維權既重解決更重預防
如何引導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農民工依法理性維權,如何提供更便捷的維權方式,是湖南省司法廳一直思考的問題。
2019年5月初,湖南省司法廳下發充分發揮職能作用認真做好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的實施方案,在全省集中開展農民工勞動合同普查與體檢。
各縣(市、區)司法行政機關充分整合律師、公證員、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等法律服務資源,組成調查隊伍,以建設工程領域、勞動密集型加工製造、餐飲服務等行業為重點,深入到建築工地、項目現場、產業園區、企業一線和農民工集中居住地,對企業勞動合同與勞務用工情況走訪察看、了解實情,儘可能地掌握第一手資料。全省共派出司法行政工作人員和法律服務人員652人次,對2萬餘個企業和項目開展普查,提出意見建議1773條。
2019年,湖南省司法廳在全省部署開展公共法律服務集中宣傳活動,各級司法行政機關利用春節前夕等重點時段,通過發放維權手冊、開展專題講座、在公交車、廣場電子顯示屏投放宣傳廣告等方式,全方位宣傳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和相關法律法規,讓群眾知曉法律維權渠道,增強法律意識。此外,積極組織100餘名律師深入10個革命老區縣的鄉鎮,開展有針對性的「法潤三湘」公共法律服務志願者活動。
「三大平臺」護航農民工維權
2018年,通過3年的不斷摸索和實踐,湖南省司法廳正式全面構建省、市、縣、鄉(鎮)、村(社區)5級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農民工群體需要法律援助時,可就近選擇法律援助站點。
在市、縣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原有基礎上,湖南省司法廳還推進公證、司法鑑定、仲裁等法律服務資源進駐,為農民工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時提供更多選擇。此外,湖南省司法廳在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勞動保障監察機構、工會等場所設立法律援助窗口、工作站、公告欄等,延伸法律援助服務觸角,暢通維權渠道。
對涉及農民工法律援助案件,一律指派責任心強、辦案經驗相對豐富的律師承辦。完善法律援助異地協作機制,加強法律援助機構在轉交申請、核實情況、調查取證、送達法律文書等環節的協助配合,方便受援人異地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為使農民工群體享受到更方便、快捷、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務,湖南省司法廳打造「網際網路+」法律援助新模式,足不出戶便可及時申請法律援助和反映被拖欠工資的相關情況。
讓法律援助惠及更多農民工群體
「案件質量是法律援助的生命線,新形勢下案件質量要注重從『有沒有』向『好不好』的轉變。」湖南省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張英平介紹,為提高農民工群體對法律援助服務工作的滿意度,湖南省司法廳於2019年開展案件質量提升專項活動,全省各地法律援助機構針對案件承辦人員與受援人溝通不夠,缺乏風險告知等問題進行針對性整改。同時,通過申請、受理、審查、指派、聽庭、回訪和援務公開等制度,每年定期開展案件質量評估,不斷加強法律援助質量管理。
2019年,湖南省法律援助中心組織專業人員對全省14個市州市縣兩級所有法律援助機構隨機抽取案卷,從面談溝通、證據收集整理能力、與當事人討論方案、訴訟風險提示、法律文書規範性等13個單項指標進行評估。總共評估案件1362件,合格以上案件1352件,佔99.27%,案件質量總體狀況得到明顯提升。
下一步,湖南省司法廳將以學習宣傳《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為重點,進一步加強法治宣傳,提升全社會法治觀念,增強農民工依法維權意識。
文章來源 | 湖南司法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