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用法律援助為農民工兄弟討薪「撐腰」

2020-08-26 司法部


隨著《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的出臺,湖南省司法廳認真做好新形勢下的農民工勞動權益保障工作,充分發揮司法行政機關在服務農民工工作中的職能作用,努力讓每一個弱勢群體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

幫助農民工通過正規渠道理性維權,避免權益遭受侵害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作和政治任務。據統計,2019年,湖南省共受理涉及農民工法律援助案件9843件,涉及農民工1萬餘人次,解答農民工法律諮詢30282人次。

農民工維權既重解決更重預防

如何引導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農民工依法理性維權,如何提供更便捷的維權方式,是湖南省司法廳一直思考的問題。

2019年5月初,湖南省司法廳下發充分發揮職能作用認真做好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的實施方案,在全省集中開展農民工勞動合同普查與體檢。

各縣(市、區)司法行政機關充分整合律師、公證員、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等法律服務資源,組成調查隊伍,以建設工程領域、勞動密集型加工製造、餐飲服務等行業為重點,深入到建築工地、項目現場、產業園區、企業一線和農民工集中居住地,對企業勞動合同與勞務用工情況走訪察看、了解實情,儘可能地掌握第一手資料。全省共派出司法行政工作人員和法律服務人員652人次,對2萬餘個企業和項目開展普查,提出意見建議1773條。

2019年,湖南省司法廳在全省部署開展公共法律服務集中宣傳活動,各級司法行政機關利用春節前夕等重點時段,通過發放維權手冊、開展專題講座、在公交車、廣場電子顯示屏投放宣傳廣告等方式,全方位宣傳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和相關法律法規,讓群眾知曉法律維權渠道,增強法律意識。此外,積極組織100餘名律師深入10個革命老區縣的鄉鎮,開展有針對性的「法潤三湘」公共法律服務志願者活動。

「三大平臺」護航農民工維權

2018年,通過3年的不斷摸索和實踐,湖南省司法廳正式全面構建省、市、縣、鄉(鎮)、村(社區)5級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農民工群體需要法律援助時,可就近選擇法律援助站點。

在市、縣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原有基礎上,湖南省司法廳還推進公證、司法鑑定、仲裁等法律服務資源進駐,為農民工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時提供更多選擇。此外,湖南省司法廳在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勞動保障監察機構、工會等場所設立法律援助窗口、工作站、公告欄等,延伸法律援助服務觸角,暢通維權渠道。

對涉及農民工法律援助案件,一律指派責任心強、辦案經驗相對豐富的律師承辦。完善法律援助異地協作機制,加強法律援助機構在轉交申請、核實情況、調查取證、送達法律文書等環節的協助配合,方便受援人異地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為使農民工群體享受到更方便、快捷、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務,湖南省司法廳打造「網際網路+」法律援助新模式,足不出戶便可及時申請法律援助和反映被拖欠工資的相關情況。

讓法律援助惠及更多農民工群體

「案件質量是法律援助的生命線,新形勢下案件質量要注重從『有沒有』向『好不好』的轉變。」湖南省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張英平介紹,為提高農民工群體對法律援助服務工作的滿意度,湖南省司法廳於2019年開展案件質量提升專項活動,全省各地法律援助機構針對案件承辦人員與受援人溝通不夠,缺乏風險告知等問題進行針對性整改。同時,通過申請、受理、審查、指派、聽庭、回訪和援務公開等制度,每年定期開展案件質量評估,不斷加強法律援助質量管理。

2019年,湖南省法律援助中心組織專業人員對全省14個市州市縣兩級所有法律援助機構隨機抽取案卷,從面談溝通、證據收集整理能力、與當事人討論方案、訴訟風險提示、法律文書規範性等13個單項指標進行評估。總共評估案件1362件,合格以上案件1352件,佔99.27%,案件質量總體狀況得到明顯提升。

下一步,湖南省司法廳將以學習宣傳《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為重點,進一步加強法治宣傳,提升全社會法治觀念,增強農民工依法維權意識。

文章來源 | 湖南司法行政

相關焦點

  • ...助力農民工(蓬溪縣農民工討薪維權法律援助專項活動系列簡報一)
    按照中央、省、市、縣關於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系列要求,蓬溪縣司法局結合實際,制定具體工作方案,縣法律援助中心及各司法所深入開展「法援惠民生 助力農民工」活動周專項活動,為維護農民工合法保障權益「暖心助力」。
  • 河口區法律援助中心全力解決農民工討薪難問題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李夢雨 東營報導日前,河口區法律援助中心來了一批急切討薪的農民工,十多個人把大廳擠得滿滿當當。原來,這些人在仙河鎮某鹽場務工,由於企業虧損一直未拿到工資。在了解基本案情後,法援中心工作人員詳細告知農民工申請法律援助的程序及所需提供的證據材料,迅速開通綠色通道,本著優先受理、優先審批、優先指派的原則於當日完成申請、審批、指派程序,並與受指派的律師詳細溝通
  • 靈臺縣法律援助中心開通「綠色通道」助力農民工討薪維權
    近日,李某某等17人前來靈臺縣法律援助中心求助。談話間,他們情緒激動,多數人表示維權不成就去政府及相關部門討要說法。靈臺縣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員詳細了解得知,他們17人於2014年6月在縣內某道路工程項目建設中務工,工程完工並驗收後,勞務分包商未按約定支付勞動報酬,之後李某某等17人嘗試了多種方法討要工資,都以失敗而告終,至今未果。靈臺縣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員詢問並查閱了他們現有的證據材料後,積極引導和勸說他們要依法合理維權,並及時開通法律援助「綠色通道」,指派甘肅溪河律師事務所為他們提供法律援助。
  • 圖們江周刊丨為農民工討薪「撐腰」
    多萬元工資——為農民工討薪「撐腰」本報記者相文婷  近年來,每逢春節臨近,不少地方都會湧現工程建設領域的農民工討薪潮。  司法援助:無償援助為民討薪  「無償援助為民討薪,法律天平替民解難」。琿春市法律援助中心始終秉承著「法律援助不收費、法律諮詢不收錢」的理念,為老百姓服務。其主要法律援助的主要包括交通事故、家庭糾紛、債務糾紛等,法律援助的主要服務對象是農民工、殘疾人、老人、婦女、兒童、貧困、農民等群體,當這些群體需要獲得法律援助的時候,琿春市法律援助中心將無條件給予幫助。
  • 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 法律援助在行動
    農民工作為弱勢群體,討薪維權難較為艱難,始終是國家 近年來,旗司法局達來諾日司法所高度重視農民工討薪法律援助工作,充分發揮法律援助的職能作用,靠實責任,大力推進「法援惠民生·助力農民工」法律援助品牌建設活動,全面暢通農民工維權綠色通道,降低門檻、快速辦理,對農民工討薪、工傷事故賠償事項申請法律援助的,一律免於經濟狀況審查,實行當場受理、當場指派,確保應援盡援。
  • 平涼市靜寧縣法律援助中心開展農民工、殘疾人法律援助專項維權活動
    本網訊(通訊員 李娜)為進一步加強對農民工和殘疾人的法律援助供給力度,提高農民工、殘疾人群體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縣法律援助中心積極開展農民工、殘疾人法律援助專項維權活動。平涼市靜寧縣援助中心為農民工、殘疾人提供精準、便捷、優質的法律援助服務,今年以來共開展專項宣傳活動5次,發放宣傳資料800餘份,提高農民工、殘疾人對法律援助工作的知曉度和滿意度,擴大法律援助社會影響力。
  • 廣州創新法律援助手段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
    為切實保障勞動者依法獲得勞動報酬的權益,維護勞動關係和諧穩定,廣州市司法局農民工討薪維權「綠色通道」相關制度規定,凡是以「追索勞動報酬、工傷賠償」為由申請法律援助的,不論本地還是外地戶籍,均不用提交經濟困難申報材料;農民工所申請的法律援助事項在廣州市審理或處理,或者廣州市戶籍的農民工,其法律援助事項在廣州外審理或處理,均可在廣州申請法律援助,做到「應援盡援」。
  • 拉薩市司法局法援中心「十條措施」為農民工申請法律援助,農民工追索報酬糾紛「綠色通道」開通
    近日,張某等11名農民工因工資拖欠問題到法律援助中心尋求幫助,法律援助中心受理該案件後,為農民工追回30多萬元工資。10月29日,記者從法律援助中心了解到,為解決農民工討薪難問題,讓農民工拿著錢高高興興回家過年,法律援助中心設立農民工法律援助服務熱線12348和0891-6336149,為農民工提供免費法律諮詢;開通農民工法律援助「綠色通道」,對農民工法律援助申請優先審查和受理;設立農民工法律援助接待崗,抽調熟悉農民工相關業務知識的援助律師,專門負責接待農民工的法律援助申請和法律諮詢;對農民工索要勞動報酬和工傷損害賠償的法律援助申請
  • 不用出門,濱州免費為農民工、殘疾人等群體提供法律援助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30日訊 困難群眾需要法律援助,不用出門,通過「法援在線」綜合管理平臺,就可以提出申請;精準扶貧對象、農民工討薪、工傷案件,農村7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殘疾人等群體權益遭受侵害的,一律免予審查經濟困難狀況,免費提供法律援助……今年以來,濱州市法律援助中心圍繞信息、組織、服務採取的一系列創新舉措
  • 永寧縣司法局楊和司法所開展《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及法律援助法律政策知識宣傳活動
    為規範農民工工資支付行為,保障農民工兄弟按時足額獲得工資報酬,在轄區範圍內營造不能欠、不敢欠,學條例、守條例的良好氛圍,2020年9月17日上午,永寧縣司法局楊和司法所在南橋集市開展了以「切實維護農民工權益 真誠解決農民工問題」為主題的宣傳活動。
  • 縣法律援助中心開展農民工維權專項活動
    ,到了該收穫的時候,每年此時高青縣法律援助中心總是把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放在心坎上,如往年一樣,高青縣法律援助中心如期開展農民工維權專項活動,確保農民工維權案件「應援盡援優援」。活動具體實施情況如下:NO.1開通農民工法律援助「綠色通道」在法律援助中心專門設置農民工維權窗口,對農民工因追討工資、工傷事故賠償等事項申請法律援助的,一律開具「法律援助綠卡」,免於經濟狀況審查,當場受理,當場指派;對申請事項不屬於法律援助範圍的,實行「一次性告知制」,引導其向相關部門辦理。
  • 廣西北海:法律援助進工地 保障農民工權益
    11月30日,北海市銀海區司法局組織法律援助志願者走進工地,宣傳《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活動現場,法律援助志願者向農民工派發《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致農民工朋友的一封信》、申請法律援助指南等資料,現場普及有關籤訂勞動合同及農民工討薪的法律知識,介紹「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和綠色通道的政策知識,引導農民工遇到拖欠工資時運用法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 法援惠民生助力農民工討薪
    「太感謝了,感謝法律援助為我們提供幫助,快速受理案子,還為我們指派律師代理案子。」農民工石某說。,石某等人將希望寄托在了新城區法律援助中心。 近年來,新城區法律援助中心嚴格按照上級有關部門工作要求,不斷調低法律援助門檻,以開通法律援助「綠色通道」等方式,
  • 被拖欠工資20餘萬元 法律援助幫助討薪成功
    在一籌莫展之際,他找到了雨城區法律援助中心。雖未與用人單位籤訂勞動合同,但法律援助中心幫助其收集相關證據,認定了勞動關係並助其討薪成功。在工作之初,雙方未籤訂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自始至終也未為鄭某申報和繳納社會保險費。2019年7月,該公司出現嚴重經營困難,公司負責人失聯,拖欠了鄭某及當地多名農民工的工資,並導致部分農民工被迫離職。鄭某作為最早進入該生態農業觀光園工作的員工之一,更是被拖欠了20餘萬元的工資。鄭某向雨城區法律援助中心尋求幫助。
  • 司法部發布2019年度法律援助維護農民工權益十大典型案例
    十大案例有三個顯著特點:一是討薪案件多;二是群體性案件多,前兩類案件均為8件;三是涉案金額大,其中有的案例,通過法律援助律師的努力爭取,為農民工追回勞動報酬近千萬元。胡佔山說,希望通過案例的發布,讓外出務工的農民工朋友提高防範意識、了解法律援助,在打工過程中,做到預防在先,提前防範,遇到法律問題時,注意保留各種證據,增強維權意識,能夠主動尋求法律援助的幫助。
  • 法律援助讓我感到民生溫暖
    實在沒辦法,我去了法院打算提起訴訟,而法院工作人員在了解情況後,向我介紹了城鄉困難群體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建議我申請法律援助,有專業的律師和工作人員能幫到我。  半信半疑中,我來到樅陽縣法律援助中心。這裡的工作人員告訴我,針對困難群體、弱勢群體的維權難題,城鄉困難群體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可以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 嘉禾法院為30名外地農民工維權討薪
    紅網嘉禾分站(通訊員 李勇軍 雷豐利)「討薪多年終於有了結果,這下我們踏實了。感謝嘉禾法院,感謝李法官。」近日,嘉禾縣人民法院審理了涉案金額達200萬元的14起系列勞務合同糾紛案件,為30名外地農民工維權討薪,獲得了當事人的高度讚揚。
  • 桐城市法援中心:主動介入,助18名農民工討薪
    為儘快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難題,近日,市法律援助中心冒著酷暑,主動上門服務,為18名農民工討薪維權,較好地維護了受援人的合法權益。前幾天,市法律援助中心接到某家庭農場18名農民工的「討薪」訴求後,立即施援。
  • 律師提醒:農民工討薪要注意留存證據
    臨近年末,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多發。辛苦工作一年,卻拿不到工資,討薪是農民工心中永遠的痛。然而,許多農民工缺乏維權知識,面對討薪不知所措。近日,就有不少農民工撥打西藏商報新聞熱線諮詢相關討薪問題,為此,記者採訪了拉薩市法律援助中心相關負責人。
  • 農民工欠薪求助有新渠道!尋求法律援助一律免於經濟困難條件審查
    不知不覺「中國法律服務網」上線已經有一年了,在5月20日的「一周年」新聞發布會上,司法部部長傅政華正式宣布,中國法律服務網新增農民工欠薪求助網上綠色通道,開通中國法律服務網英文頻道和全國法律服務電子地圖,三項新功能在中國法律服務網現在正式上線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