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張大伯給快報85100000來電:今天我們去青芝塢,發現門牌號很亂,16號過去是三十幾號,再過去是七十幾號。我找14號,找了半天找不到。我覺得門牌號要按一定的順序和規律排,方便找。
見習記者林琳核實報導:張大伯今年65歲,住在下城區,是個老杭州。前天下午,參加社區組織的黨員活動,他去青芝塢喝茶。
「我們先找到16號,以為14號應該就在旁邊,左看右看都沒有,後來跑了很多路才找到。」張大伯說,「我們本地人都迷路,更別說外面來玩的人了,這裡的門牌是不是該規範一下?」
保潔員陳大姐每天指路上百次
過去的青芝塢是典型的城中村,農居雜陳,環境髒亂。
2010年3月,西湖區靈隱街道啟動青芝塢整體整治工程,176幢農居全部進行了改建,道路兩旁都是一幢幢清雅的小庭院。
昨天下午有點小雨,我從玉古路拐入青芝塢,遠遠看,白牆黑瓦。往裡走了100多米,看到一塊印有「候鳥青年旅舍」的大石頭,這家旅舍就是青芝塢1號了。
旅店對面是家小飯館,門口標著「青芝塢16號」。飯館門口有位大伯正在剝板慄,他說:從這裡到第一個岔路口(通往石虎山路),道路北面是1到15號,南面是16到64號,越往西門牌號越大。南面房子多,前後錯落分布,所以沿街的門牌號都是不連貫的數字。
最奇特的是青芝塢74號,夾在38號和51號之間。老闆洪先生說,這裡原先是物業辦公室,辦公室搬遷後房子轉給了他,原來的門牌號也順便留了下來。
「外面來的客人順著七十幾號找,經常找不到,打電話來問,我只好親自出去接。」
走過第一個岔路口,門牌號變得更加「凌亂」了。清掃保潔的陳大姐說,她每天都會碰到上百個問路的人,既有外地客,也有老杭州。
統一規劃難度大
社區打算推出青芝塢手繪地圖
靈隱街道玉泉社區的王主任說,青芝塢的門牌號之所以「雜亂無章」,與當地的客觀環境有很大關係:「青芝塢屬於玉泉村,原本就是個自然村落,不可能像城區街道那樣編排有序。有的地方二三十戶人家聚集在一起,實在很難統一規劃。」
青芝塢整治時,社區也考慮過對門牌號進行集中整頓,但最終沒做成。「一來這裡的門牌號屬於戶主私人財產,變更手續複雜;二來青芝塢只有一條主幹道,分布在南北兩側延伸段的房屋即使改了號,也還是很難找。」
王主任說,青芝塢是休閒特色街區,為了方便遊客找路,會在路口多放一些導示牌。另外,社區正在設計一款手繪地圖,上面將標註各個商家的具體位置與門牌號碼,希望能更直觀、便捷地為市民、遊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