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女孩3天拼完500塊拼圖,愛玩拼圖的孩子,這5項能力太出色

2020-12-20 墨仔媽媽育兒

有個4歲的小女孩叫謝宛彤,她幹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那就是在《了不起的孩子》節目中,完成了3天拼完500塊梵谷拼圖這項艱巨的挑戰,看完她的拼圖視頻以後,我真是打心眼裡佩服這個孩子。

為什麼說這項挑戰頗為艱巨呢?

首先這個拼圖採用的是梵谷的畫作《星空》,按照一定的比例放大,這幅畫不像專門的拼圖那樣,拼接處是有明顯的圖案或者文字關聯,比如一塊拼圖上是狗的身子,另一塊拼圖上是狗的腦袋,小朋友一看就知道這兩個應該拼在一起,《星空》則是大面積的藍色和黑色的轉啊轉的線條,在找關聯的時候必然會困難加倍。

其次,這個拼圖有500塊,拼起來的尺寸是長6米,寬5米,堆在一個大房間的地上,對於成人來說,這麼大的拼圖拼起來也是頗為困難的,更何況是一個4歲的小女孩,滿屋子找拼圖特別耗費體力。

可是呢,這個小女孩硬是用了3天時間準確無誤得拼出了《星空》,所以說,這個小女孩真是厲害。

我想這個小女孩一定從小就喜歡玩拼圖,並且一直堅持不懈的練習才能達到現在這個水平。

拼圖能夠提升孩子這5項基本能力

玩拼圖是非常適合孩子的一項遊戲,從謝宛彤身上我們就能看到玩拼圖所帶來的優勢:

1、很強的觀察能力和分辨能力

拼圖的基本思路就是需要找到相關聯的兩個拼圖然後拼在一起,每個拼圖上都是不完整的圖案,孩子需要觀察這個拼圖上圖案的特徵然後從其他拼圖中找到「正確的另一半」,觀察拼圖特點、找出關聯拼圖,這兩個過程能夠很好的鍛鍊孩子的觀察能力和分辨能力。

尤其是對細節的觀察,比如通過顏色、形狀、類型來進行分辨。

在《星空》這幅拼圖中,大多都是顏色特別相近的線條,這就大大的增加了分辨難度,必須仔細觀察和對比才能找到正確的拼圖。

2、很強的邏輯推理能力

為什麼說拼圖是一項益智遊戲呢,這是玩拼圖是需要動用邏輯推理能力,而不單純是一塊塊試出來的,如果說只是十幾塊拼圖,一塊塊的試驗肯定能成功,但是500塊拼圖就不可能完全用這種笨辦法了。

謝宛彤先是用顏色將拼圖分類,《星空》這幅畫大體上是藍色、黑色這兩個色塊,這樣一分開就能將拼圖思路一分為二,緊接著找出整個拼圖的四條邊界,再拼那些特點非常明顯的部分,比如旋轉的月亮、星星、樹木。

整個拼圖過程就是不斷建立聯繫的過程,非常有助於開發孩子的邏輯推理能力。

3、非同尋常的專注力

在拼圖的過程中可以看到謝宛彤非常專注,沉浸在找拼圖的樂趣中,完全不會被周圍拍攝的工作人員所幹擾,在她的世界裡只有拼圖這件事情。

很多家長都在想如何鍛鍊孩子的專注力,其實方法很容易,那就是給孩子提供感興趣的遊戲和不被打擾的空間,讓他自己沉浸在遊戲中,充分享受這個過程。

出色的專注力是孩子學習、看書,甚至是以後工作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

4、堅韌不拔的毅力和抗挫力

在拼圖過程中,謝宛彤遇到了一些困難,黑色區域因為每一塊幾乎一模一樣而毫無進展,然後她流露出著急和想放棄的神情,但是在爸爸的鼓勵下,她只是喝了點水又重回戰場,繼續完成挑戰,她採用了爸爸的建議,使用笨辦法一塊塊的試,最終完成了整塊拼圖。

500塊拼圖拼了3天,足見這個孩子的毅力有多堅定,難以分辨的色塊,一次又一次的拼錯,都沒有讓她放棄,這是多麼強大的抗挫力。

換做其他孩子,可能會生氣,將拼圖扔得遠遠的,哭著說不想拼了。

5、出色的手眼協調能力

拼拼圖是需要手眼協調起來進行的一項活動,尤其是嬰幼兒階段,手眼協調能力的發展更加重要。

能準確的拿到眼睛所看到的那個拼圖,然後左手右手協作起來,精準的卡在一起,這需要無數次的嘗試。

我兒子墨仔第一次玩拼圖的時候,總是無法對準兩個拼圖,又或者是兩塊拼圖拿到手以後總是無法調整好正反面,費了很大的勁才把兩個拼圖拼在一起,這就是手眼協調能力還不足的表現,但是在玩過幾次以後,就可以熟練的拼起來了。

如何培養孩子玩拼圖的能力

墨仔也非常喜歡玩拼圖,現在2歲10個月,能夠獨立完成32塊拼圖,個人覺得,引導孩子玩拼圖可以這麼做:

1、由少到多、由簡到繁

給寶寶選拼圖,一定要按照由少到多、由簡到繁的原則,一開始入門級的拼圖需要選擇2塊對拼的拼圖,基本上就是一個圖案分成兩半,而且圖案一定要簡單好分辨,不能太複雜。

一般寶寶從 個月的時候就可以嘗試這種入門級拼圖,簡單的圖案符合寶寶的認知規律,比如動物、交通工具、生活用品、水果這四種常見類型,寶寶很容易就能辨認出來。

等到寶寶能夠很熟練的完成兩塊配對以後,再升級難度到3塊、4塊、6塊、8塊等,塊數越來越多,難度越來越大。如果一上來就給寶寶玩3、4塊的拼圖,因為圖形分塊數太多,就需要更強的觀察能力和辨別能力,難度係數太大,寶寶一玩就受挫嚴重,就不想繼續玩了。

所以,這種初級配對拼圖能夠幫助寶寶建立自信心,提升寶寶對拼圖遊戲的興趣。

2、入門級拼圖尺寸不能太大

每一塊拼圖的尺寸應該是可以讓寶寶拿在手裡剛剛好的樣子,太大他們抓不住抓不牢就無法進行下一步的「拼在一起」的動作。

這套拼圖的尺寸就恰到好處,可以讓寶寶左手右手各拿一塊拼圖,運用手眼協調能力,對準凹槽,完成拼圖。

3、家長要學會運用「腳手架」的理論引導寶寶玩拼圖

玩拼圖最終的目的是讓寶寶自己學會找關聯、找線索,所以從一開始玩的時候,家長不要越俎代庖,總是直接上手幫助寶寶拼,我們應該這麼做:

引導寶寶找關聯,比如這塊拼圖上有半個輪胎,那我們就找另外半個輪胎,鼓勵寶寶自己去扒拉著找,而不是家長直接找到給寶寶。在拼的過程中,寶寶一開始是無法找到準確方位的,他會轉半天都不知道怎麼拼,這個時候家長可以告訴寶寶,多換幾個角度試試,而不是直接出手給寶寶拼好,如果寶寶實在找不到正確方向,家長可以將拼圖的正確角度擺好,但不直接拼上,讓寶寶自己照著這個角度把拼圖推進去。如果發現寶寶找錯了拼圖,甚至是拼錯了,也不要急於糾正,而是等到最後他自己發現拼錯了自己修正,這個過程對於寶寶來說極為重要,學會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時肯定、鼓勵寶寶,每次拼完以後,家長可以鼓勵寶寶說:這次寶寶自己完成了拼圖,拼出了小汽車、小動物,我真為你感到高興。挑寶寶喜歡的拼圖類型來點燃他的拼圖興趣,比如墨仔特別喜歡小汽車,我就只買小汽車的拼圖,從2塊開始到現在的32塊,全是各種汽車,中間買過動物、水果之類的拼圖全部都閒置了。雖然墨仔的拼圖能力遠不及謝宛彤小朋友,但是玩拼圖給墨仔帶來的積極影響也是肉眼可見的,從一開始玩拼圖需要我引導,到現在,他自己獨立玩拼圖,邊玩邊說自己的思路,比如一幅拼圖中有3輛車,他會先找到其中一輛車的所有相關聯拼圖,拼好這輛車,再用同樣的方法拼出第2輛、第3輛,最後收尾整合。

通過拼圖能看到他是是如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不禁感嘆到,家裡這一柜子的拼圖沒白買啊。

如果你正計劃著給寶寶引入拼圖遊戲,這套入門級的拼圖很適合你,4個主題(動物、水果、交通工具、生活用品)可供選擇,中英文雙語,掃碼可讀,文末下單即可。

我是嬰幼兒睡眠顧問墨仔媽媽育兒,專注分享嬰幼兒睡眠、大運動發展、母乳餵養知識,感謝您的關注、點讚、評論及轉發哦

相關焦點

  • 500塊巨型拼圖《星空》,4歲娃3天搞定:孩子的意志力要這樣培養
    原因無他,拼圖的難易程度下限很低,但上限卻是難以想像的,有些拼圖不僅圖案相似度高,而且拼圖數量極多,50塊的拼圖或許很快就能解決,但是500塊、1000塊呢?相信大多數孩子都沒有這樣的耐心把拼圖拼好吧。曾經在一檔叫做《了不起的孩子》的節目裡,有一個非常擅長拼圖的小女孩,她叫謝宛彤,參加節目時僅4歲,正是活潑好動的年紀。
  • 4歲小女孩3天完成500塊巨型梵谷星空拼圖,專注力強的娃很優秀
    4歲小孩子的專注力一般只能夠維持在12分鐘左右,但是這個小姑娘可不一般,她的專注力超出了自己這個年齡該有的專注力的好幾十倍:僅用了7個小時就拼完了500片的米奇婚禮圖,讓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為了考驗她,節目組給她出了一個連大人都覺得不可能完成的任務:3天之內復原500塊梵谷的星空拼圖,並且還是巨型拼圖。
  • 4歲萌娃3天完成500塊拼圖,獲張紹剛讚嘆,專注力咋培養的?
    important}4歲的時候,你在做什麼呢?,總是容易被各種有趣的東西吸引了注意力但是有一個女孩卻表現出超強的專注力,這個女孩叫做謝宛彤,她曾經參加過《了不起的小孩》這個節目,她用7個半小時把拼好一份有500片的米奇婚禮拼圖,全程安安靜靜的,沒有被外界影響一分一毫。
  • 4歲萌娃3天完成500塊拼圖,獲張紹剛讚嘆,超強專注力咋培養的?
    4歲的時候,你在做什麼呢?4歲的你或許沒有多大的專注力,總是容易被各種有趣的東西吸引了注意力但是有一個女孩卻表現出超強的專注力,這個女孩叫做謝宛彤,她曾經參加過《了不起的小孩》這個節目,她用7個半小時把拼好一份有500片的米奇婚禮拼圖,全程安安靜靜的,沒有被外界影響一分一毫。
  • 陪娃玩拼圖730天,我發現了這些鼓勵孩子進階的拼圖技巧
    以我們成人的眼光,這款拼圖太簡單了。超大的圖,還分了色塊,閉著眼睛都能玩。不過對於2歲的孩子,還挺難。因為他們並不知道拼圖是啥意思。到底要幹什麼。所以帶娃玩拼圖的第一步就是解釋拼圖的規則。等孩子熟悉拼圖是需要找到合適的圖片,旋轉到特定方向,就可以空出更多身體的部位。從缺1塊,到缺2塊、3塊,到完全自己拼。一開始玩拼圖,小孩和大人的方式完全不同。大人會知道顏色、知道邊對邊、知道可以對著原圖找線索等等技巧。
  • 小白買拼圖,首選多少塊?
    2020年我立了一個flag——拼好一幅拼圖。 關於拼圖,大家都知道拼圖可以培養人的邏輯思維能力,也能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很多朋友也表示拼圖玩著玩著是會令人上癮的,只要你完成的拼成功一副拼圖,那麼在後續的日子裡,也會想著持續做好拼圖。
  • 拼拼拼!復購第二次還是後悔買少了,爆款拼圖的魅力,不服氣不行
    技能進階,抓住成長敏感期 不同年齡段,對應不同的能力敏感期,TOI拼圖的設計也是遵循著這一規律。1-3歲的幼兒處於動作敏感期。通過玩拼圖這一活動,不僅可以鍛鍊寶寶的手指靈活度、精細動作,還能提高寶寶對日常事物的認知能力。
  • 拼圖神童花2個半小時完成高難度拼圖作品,專注力太重要了
    這名5歲小女孩名叫小謝謝,她的專注力和觀察力驚人,4歲半時,挑戰了拼圖屆噩夢拼圖「純白地獄拼圖」,僅花了2小時25分鐘。正常成人初次嘗試要耗時4個以上小時。之後,媽媽繼續買了一些拼圖讓小謝謝嘗試,女孩對拼圖的興趣越來越濃,速度也越來越快。4歲時,小謝謝參加了綜藝節目《了不起的孩子》,節目組為了考驗小謝謝,特製了梵谷的《星空》巨型拼圖,限時3天完成。
  • 玩過上百款拼圖,我總結出這份超詳細的拼圖年齡對照表(收藏貼)
    孩子要學會用拇指和食指配合捏起拼塊、四面旋轉、不斷調整角度去拼接,同時需要眼手配合,才能準確完成拼塊凹凸面拼合的動作。超出孩子能力太多的拼圖,可能反而會增加孩子的挫敗感。當單個嵌入式拼塊玩的比較熟練之後,就可以逐漸嘗試這種2-3個拼塊的、有框木製拼圖,作為向紙板低階拼圖的過渡。
  • 4歲孩子7小時拼完500片拼圖,專注力「逆天」,網友:強
    一個4歲的孩子能做些什麼?事實上,一般家庭的孩子4歲的時候們應該瘋玩,但是就有這樣一個特殊的小孩子,年僅4歲就在7個小時內拼完了一副500片的拼圖。有一檔叫《了不起的小孩》的節目中,就有這樣一個小孩,她叫謝宛彤,在這整個的拼圖過程中,孩子的表現很讓人驚訝,專注到忘記了吃飯、喝水、上廁所。當年的牛頓也不過如此。
  • 拼圖 | 公文式拼圖,最好的進階拼圖,沒有之一
    隨著小豌豆的小朋友們陸續進入2歲這個玩具大換血的月齡,關於拼圖的各種問題接踵而來。我曾按照家長選購的視角寫了一篇關於拼圖的文章:相關閱讀:關於拼圖,你沒想明白的問題都在這兒了!原本,我對「孩子玩不玩拼圖」這件事情真的很佛系,但是小豌豆微信群裡2歲的娃就能拼36片拼圖的事實,對我多少有些刺激。
  • 分分鐘讓寶寶愛上拼圖,1-3歲拼圖指南!
    可以說拼圖需要寶寶有認真觀察圖片、判斷正確與否的能力,同時,也是鍛鍊寶寶手部靈活度、培養想像力的好遊戲。玩拼圖遊戲會使寶寶認真地觀察、思考圖案間的關係、用手拿著放在一起試等等,整個做完也算套複雜的工程了,所以,可以從很多方面給予寶寶良性刺激。」讓寶寶從1歲半到3歲期間多玩玩拼圖吧!
  • 拼圖、拼圖,拼過才能看到人生藍圖
    剛剛開始,在孩子爬行玩耍的時候,我們會給孩子介紹每種圖案中的名詞:比如這是小鳥、這是小汽車……等等,給孩子一些詞彙和圖形的對應認知;後來孩子稍大一點,理解能力更進一步,手部更有力量的時候,我們就把一個獨立的圖形拆分下來,讓孩子認識各種事物的局部名稱:比如這是小鳥的眼睛、這是小鳥的翅膀……然後讓孩子試著把局部重新拼擺組合到整體圖形上面。
  • 英拼圖迷用一年拼完巨幅拼圖發現缺失4個零件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朱盈庫】據英國《鏡報》10月7日報導,家住英國南部懷特島的男子傑裡米•貝克-迪姆(Jeremy Baker-Deam)痴迷拼圖遊戲,近期,他花費一年時間拼完一幅巨幅作品,結果發現這套拼圖的4個部件缺失,這讓他沮喪不已。
  • 萬人奧運拼圖拼完「2008」
    拼圖被分成三個部分,中間的主體部分是一張飄浮在蔚藍星空的世界地圖,上面醒目地標註出了歷屆奧運會的主辦城市,當然還包括即將舉辦2008年奧運會的北京。上部分和下部分均為紅色底板,分別標有白色的「Beijing2008」和「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的北京奧運會主題口號。  家住地安門的劉先生在工作人員的協助下拼完一塊後還不過癮,又拿起第二塊放到了拼圖臺上。
  • TOI圖益拼圖+國潮拼圖,鍛鍊孩子的最強大腦
    家長可在1秒內為孩子選擇最適合的拼圖。TOI進階拼圖是基於寶寶的認知特點而研發的拼圖,如1.5歲的寶寶對事物的認知能力有限,所以主題為簡單動物。但4歲+孩子對世界的認知已經很豐富了,所以選取了生活、探險、童話等主題。不同年齡的孩子有著不同的敏感區。比如2歲的寶寶,對形狀和顏色敏感,而4歲左右的寶寶對秩序十分敏感。
  • 大學生設計出最難拼圖,僅有29塊組成,竟然有人花了3周才拼完
    淺香遊目前是日本秋田公立藝術大學的4年級學生,Jigsaw 29是他3年級時的一份作業。(圖/翻攝秋田公立藝術大學網站)   其實拼圖主要的就是打發時間,當然它更有助於動腦及邏輯思考。通常拼圖越多片,要花的時間就越多。不過,日本一名大學生設計了一款拼圖,全部只有29塊,竟然有人花了3個星期才拼完,究竟是有多難拼?
  • 孩子不愛玩拼圖,可能是前期引導沒做對!分類分層引導很重要
    這幾天從幼兒園回家,南南又開始玩拼圖,之前囤的一些拼圖差不多全被消耗光了。大家都知道孩子玩拼圖好處還挺多的,比如鍛鍊觀察能力、思維能力等,但是呢,並不是每個孩子都喜歡拼圖。一般來說,家長如果想引導孩子玩拼圖大都會經歷這幾個階段:一、填坑式拼圖這類拼圖適合帶著1歲半左右的孩子玩,再小的孩子可能沒有配對的意識,孩子到了一歲半左右,已經有了一定水平的認知能力,小手的靈活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這時候可以嘗試讓孩子玩填坑拼圖。
  • 拼圖大追問:什麼樣的寶寶可以玩拼圖?
    拼圖,公認的兒童益智玩具之一。拼圖下單分分鐘,但是要在合適的時機給寶寶引進拼圖~ 寶寶什麼時候可以玩拼圖? 1、有肩膀穩定性和手眼協調能力 比如,孩子可以準確地拿起想要的拼塊並能順利放在想要的位置。
  • 你的一歲寶寶玩拼圖了嗎?1-3歲入門拼圖選擇指南
    等到孩子玩熟練後,這個拼圖玩具還有一種增加難度的升級玩法,是悠悠媽自己發明的,我們可以直接指著空白的凹槽問孩子:「這是什麼?」 或者把所有的拼圖塊正面朝下放置,然後要寶寶找:「綿羊在哪裡?哪個是救護車?」 我記得當時悠悠一歲半的時候可以全憑背面的輪廓來判斷圖案。還可以把拼圖板倒著放,也是增加難度的一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