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之不以道,適足以害之也

2021-02-11 大福地傳統文化教育中心

恭摘自蔡禮旭老師幸福人生講座《建立理智的人生觀》

第五章掌握理智人生觀的要點

愛之不以道,適所以害之也

深圳某一學校他們有個班叫尖子班,尖端的尖,尖子班的意思就是全校最頂尖的。尖子班裡面的尖子生,就是全校功課排第一、排第二的。有個家長她就很興奮,希望去找到這個尖子班的尖子生的媽媽,向她請教,如何把孩子教得這麼樣的優秀。這句話要修正一下,「優秀」要打括號,旁邊註解,這個優秀指什麼?分數考得高,不是真正人格優秀。

後來找到了,興高採烈在校門口對著這個家長就說我請你吃飯。就把她請到高級的餐廳去,去了之後,馬上就問她:「你教孩子教得這麼成功,可不可以跟我分享一下?」結果出乎她意料之外,那個家長回答她:「別提我女兒,我想到她就很生氣,想到她就煩。」把她嚇了一跳,尖子班的尖子生媽媽居然是連想都不想她,想到她就有氣。接著這個家長就說:「前幾天我在那炒菜,炒了兩道菜已經是滿頭汗,出來就跟我女兒講:『女兒,幫爸爸、媽媽盛一碗飯。』」她女兒已經吃起來了。那也不能怪她,她也沒學《弟子規》,怪誰啊?要怪我。有一次課程結束之後,「我們弘揚中國文化,要靠誰?」底下說:蔡老師!我差點沒有昏倒。要靠我們每一個人自己!「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其中「匹夫」是誰?(臺下:自己。)我又要再一次「聽思聰」,這個「自己」的聲音怎麼這麼小,要請誰?(臺下:自己!)。希望你們不是被逼的。

她跟她的女兒講,幫忙盛碗飯。結果炒到一半,探頭出來,沒有盛,又在那兒喊:「女兒,去盛一碗飯,你都還沒有盛。」之後,第三道炒好了,走出來,把菜放在桌上,「我就要求你給父母盛碗飯,你怎麼都不做?」接著她女兒連起都沒起身,把她的頭轉了九十度,去對她媽媽說:「憑什麼?憑什麼我幫你盛?」我們去細細思考一下,她為什麼成績這麼好?她的根本動力在哪兒?很可能是:我假如考第一名,你就要給我獎品,假如沒有獎品了,免談!「憑什麼叫我幫你盛飯?」孩子沒有孝心,只有功利的心,活活把父母給氣死。

上海有個很有錢的人,他的兒子四年級,考了第一名,給他買了一輛BMW,還附加個司機。明眼人一看,這個家庭完了,小學四年級就要BMW,請問他考初中的時候要給他什麼?你們都很有概念,你們都經歷過是嗎?真的,人都短視、無知,根本都看不到防微杜漸,都看不到這個往後的影響有多大,都無法推斷;都是用感情、意氣、好惡,而不是智慧。有很多商人對孩子,內心覺得沒時間陪孩子,他要什麼我就給他什麼,這哪兒叫愛啊?「愛之不以道,適足以害之也」,那是親手把孩子慣壞了、養壞了。

我們從這裡就看得到,假如不趕快在根上澆水,讓他根扎得非常的厚實、非常的深入;當他根很淺,長得又高,果實又很重,颱風一吹,會怎麼樣?連根拔起。為什麼說果實纍纍,為什麼說長得很高大會連根拔起?因為壓力一壓,根就拔起來。這個就告訴我們,孩子沒有德行,他的地位愈高,他的財富愈多,他「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機率就愈高。他假如只是個農民,還搞不出個大名堂出來,但是他在社會上的成就愈高而無德,這是兇多吉少之兆。但是很多家長這一點都看不透,很可能他的孩子要鋃鐺入獄的前一天,他還在那裡拍著胸脯說:「你看我兒子多厲害。」大家相不相信?真的,不是假的。

有一個醫生他當了院長,很有錢,然後玩弄權術,貪汙。他的母親也覺得很光榮,你看我兒子多棒!後來兒子東窗事發被抓起來,他的母親也生病了,躺在病床上在那裡不勝唏噓。剛好隔壁床也住了另外一個老人,而這個老人的女兒在教《弟子規》,每一天都來照顧她的母親。你看在當下,誰是幸福的人啊?當她的兒子當醫院院長,在那裡弄權一時,在那裡耀武揚威,你看現在落得如此的落魄。又看到別人家的女兒每天都來照顧自己的母親,那才是真幸福。

剛剛提到澆水要澆根,這個時候那個教《弟子規》的老師的母親,她本來還在嘀咕著,你怎麼都不去賺錢啊,都做這些公益的而已!現在一生病了,女兒這麼孝順,她就感受到,真的不一樣。

用心將聖賢文化帶給全世界,造福全人類,感恩學習!

  大福地傳統文化教育中心(www.chinadfd.com)微信號:chinadfd。添加微信方法:打開微信--點擊右上角+--添加朋友--輸入「chinadfd」,出現的界面再點擊「關注」;想閱讀本微信所有文章,請打開「大福地傳統文化教育中心」微信的右上角,再點擊「查看歷史消息」,即能閱讀本網微信平臺已發所有文章。

大福地傳統文化教育中心,主要面向社會進行傳統文化的普及教育,形式為免費地定期組織開展傳統文化學習班。學習班以學習《弟子規》、《太上感應篇》、《了凡四訓》等聖賢典籍和傳統文化論壇光碟為主,兼有學習傳統文化深受其益的老師們現場為大家分享,旨在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認識傳統文化,幫助人們找到一條身心和諧、家庭和諧、企業和諧 的和諧之道,最終實現和諧社會中國夢的偉大目標。

相關焦點

  • 陳菊欲留任 林濁水再勸:不要愛蔡英文愛到適足以害之!
    民進黨大老林濁水今天奉勸陳菊,「千萬不要愛蔡英文愛到愛之適足以害之」,都沒辦法在初選時讓力挺的人選不輸陳其邁那麼多了,有什麼能力挽住全臺狂瀾。林濁水今天在臉書表示,蔡英文支持度15%,陳菊在「立法院」卻說,民進黨都支持蔡英文。「民進黨整個都那麼不接地氣?那黨的前途會OK?『立委』想到2020都嚇得要命了。」
  •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與此同時把所有的知見,是精華也好,糟粕也罷,都一股腦的拋灑在這春日的豔陽裡,一絲不留,半點不牽。就像這春風一樣,爽快但不著痕跡。飄渺又如夢如幻!不好意思,講道德,怎麼寫成散文了!我們還是言歸正傳!接下來看一下本章的原文。
  • 學習用典︱利於國者愛之,害於國者惡之
    在說到希望企業家增強愛國情懷時,習近平總書記使用了典故「利於國者愛之,害於國者惡之」。  本期《學習用典》解讀:利於國者愛之,害於國者惡之。  原文:優秀企業家必須對國家、對民族懷有崇高使命感和強烈責任感,把企業發展同國家繁榮、民族興盛、人民幸福緊密結合在一起,主動為國擔當、為國分憂,正所謂「利於國者愛之,害於國者惡之」。
  • 6歲女童開車上路 父母邊叫好邊拍視頻:愛之適足以害之
    網友評論:無知的愛就是害!視頻來源:央視新聞移動網        視頻中,一名6歲的女童駕駛機動車上路,女童的父母竟一邊鼓勵一邊拍視頻「小路你都能開,你都能開高速了」,完全置孩子與他人安全於不顧!據女童的母親葛某交代,女兒駕車的視頻拍攝於8月6日下午5點,當天本是她駕駛車輛,後因女兒在後排座位上吵鬧不休,最後才讓孩子開了車。
  • 《論語·子罕第九》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二十九),「唐棣之華,偏其反而.」(三十)
    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第三十章「唐棣之華,偏其反而。豈不爾思?室是遠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遠之有!」段注:  此不曰往而曰之,許意蓋以之與往稍別。逝、徂、往自發動言之,適自所到言之。《說文》: 適,疾也。讀與括同。大家可以看一看,那個我們今天講的繁體字「適」,就是「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的繁體「適」。這個「適」,《說文》裡面提到是「之也」,這個動詞「之」,到什麼地方去。「吾欲之南海」就這個「到」的意思,對吧。
  • 《狼道》:狼之道就是人之道,用狼看懂人的生存哲學!
    在常人的眼中,狼是一種極兇殘狡詐的形象,頗不受待見。常常用狼來形容一些惡意的行為或品質,比如「狼心狗肺」「引狼入室」「狼狽為奸」等成語,足以見得人們對狼的惡意有多明顯了。一個每天渾渾噩噩、好吃等死的人,註定是一個碌碌無為之人。人也像自然界的法則一樣,「優勝劣汰,適者生存」。你若是沒有野心和進取心,在事業上註定是屬於食物鏈的最底層,是被人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的「小跟班」。一個人如果有野心,他就會不斷尋找機會、創造機會,竭盡全力地強化自己的能力,讓人看到他的才華和實力,堅持不懈總會有一天會取得成功。
  • 「釘選之子」,請尊「釘」道!
    )有時老師有情況不能直播,老師辛辛苦苦錄播的課,傳上去之後觀看的人卻寥寥無幾。尊其師信其道,不聽課會亂套,閉門造車更可笑,哪怕倍速看完,理解方向重點也會妙。他們一隻跟著一隻往前爬,哪怕七天七夜都不停歇,直到精疲力竭,盡數死去。其實花兒中間就有足以讓他們飽腹且喜歡的松葉,一直合群的毛毛蟲們卻沒有任何一隻試圖改變路線,這就是合群之人的可悲之處。人生苦短,歲月無常,刻意合群,不僅不能讓你得到你想要的,還會讓你喪失處於自己的判斷,其實,強者善於獨處,弱者方才扎堆。
  • 趙長春 | 以讀攻讀:鄭板橋不養鳥及其養鳥之道
    ——扯遠了,還說鄭板橋的不養鳥。鄭氏不養鳥,實為愛鳥。這種感覺,上升道傳統文化來講,就是所謂的護生思想。在儒家,就是惻隱之心和仁民愛物之心。在佛家,就是「一切眾生,與我同生於天地之間,同賦血肉之身,同稟知覺之性,同知趨吉避兇,貪生怕死「。在道家,就是敬天愛地、戒殺惡(勿音)生。在袁店河,就是「不能害秀命兒」。
  • 老子《道德經》第八十一章天之道、注釋、譯文、導讀及解析(收藏版)
    善者不辯①,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②,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注釋】①辯:有口才,會申辯。②積:積蓄,貯存。【譯文】真實的話不漂亮,漂亮的話不真實。行為善良的人不善於用言語自辯,愛用言語自辯的人不一定善良。有真知灼見的人知識不一定廣博,知識廣博的人沒有真知灼見。
  • 什麼是「忠恕之道」?
    提到「忠恕之道」,大家可能就會聯想到古人的「忠君愛國」,認為是封建的愚民思想,其實這是對儒家思想很大的誤解。那麼究竟什麼才是「忠恕之道」?
  • 禁亂之愛(四十八)惠如
    《禁亂之愛》(四)點此查看《禁亂之愛》(五)點此查看《禁亂之愛》(六)點此查看《禁亂之愛》(七)點此查看《禁亂之愛》(八)點此查看《禁亂之愛》(九)點此查看《禁亂之愛》(十)點此查看《禁亂之愛》(十一)點此查看《禁亂之愛》(十二)點此查看《禁亂之愛》(十三)點此查看
  • [習近平最新用典]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
    中國之聲特別策劃《習近平最新用典》,梳理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和文章中引用的經典名句。今天的《習近平最新用典》,解讀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時使用的「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解讀嘉賓:陝西師範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曹勝高。
  • 充滿愛的「待客之道」未有窮期
    2020年8月8日至12月31日,「與愛同行 惠遊湖北」持續146天,全省所有A級旅遊景區對全國遊客免門票開放,累計接待遊客逾7000萬人次。這場以感恩之心惠待天下客的旅遊活動,讓全國遊客深切感受到了湖北人民的真誠和愛的回饋。
  • 天之道,利而不爭,人之道,爭而不為,人為什麼總逆天而行?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的這句話我們可以從幾個層次的意思來理解。首先,老子說「聖人不積」,意思是說「聖人」不可以追求、積累財富,而財富只是一個人在人生修行過程中的副產品。一個人,人做好了,事做好了,即便不去刻意的追求財富,財富也會向你走來。
  •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其本質還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你不是壞嗎?那麼,我就把你關起來,讓你失去自由,讓你比別人難受一陣子甚至是一輩子!報應! 讓你在那個幾平方米的小地方去「反省」,使自己在沒有自由,又身心疲憊之情況之下,知道「作惡是要付出慘痛代價的」!報應!
  • 知人善處:不離不棄的交友之道
    與人相處,首先守住自己心靈的這塊聖地,不自欺欺人,得失隨緣。人格不足以為朋友而自己引以為朋友,說明自己不知人,智慧不夠。知人善處,才是不棄不離的交友之道。子夏之門人問交於子張。子張曰:「子夏云何?」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
  • 光明日報哲學版:中國哲學之道
    中國的哲學,氣傲煙霞,勢凌風雨,反思縱橫,中得心源,鉤深致遠,唯變所適。它將中華文明智慧的曙光,照射在哲學史上,使東方智慧之愛,尤為鮮豔燦爛。天人與主客中華民族是善於思考的民族,是追求愛智的民族,為人類文化貢獻了具有非凡才學的智者,有致廣大的學術家,盡精微的思想家,極高明的哲學家,道中庸的政治家。
  • 【薦讀】不懂交談之道,則難懂交友之道
    如果雙方的識見懸殊,那就好像下棋讓子,玩得總是不暢。  要緊的是雙方的境界能夠交接,倒不一定兩人都有口才,因為口才宜於應敵,卻不宜用來待友。甚至也不必都能健談:往往一個健談,一個善聽,反而是最理想的配合。  可貴的在於共鳴,不,在於默契。
  • 《哪吒之魔童降世》:成見足以改變一個人,而愛卻使人勇往直前!
    在今年的暑期檔中,《哪吒之魔童降世》這部動漫電影可以說是最大的票房黑馬了,上映至今票房已經突破31億,位列中國影史票房總榜第七位,而且目前票房還處於上升中。不論是從票房還是觀眾評分上來看,這部電影都有著優異的成績,是一部高質量的動漫電影。
  • 教養孩童走當行的道: 猶太的教養藝術(上篇)
    ·指正的重點是對事不對人,不要過分強調孩子的過失,因為錯誤已經發生,應該放在如何幫他改正上,畢竟責備的真正目的是改正。·指正之前,應先說孩子的優點,孩子對大人的指正會心悅誠服,更易於接受。·父母指正孩子時,態度要和善,切勿咄咄逼人,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