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大畫幅雙反的攝影師——Peter Gowland》
人人都知道雙反相機最有名的廠商是祿來120雙反相機,但是最早的雙反大畫幅思路的設計者無法考證,之前我寫過一篇文章介紹了一位超現實主義攝影師Phillipe Halsman,就曾經改裝過幾部屬於自己的大畫幅雙反, 最早生產和銷售的大畫幅雙反相機就很可能是Peter Gowland設計的GowlandFlex了吧?!(純屬按照時間猜測,並沒有數據考證,但是他這一系列相機確實是很早就開始銷售了)。今天我們就隨著這部有歷史感的大畫幅雙反系列相機來了解一下攝影師,演員,相機製造家——Peter Gowland。
他是誰
Peter Gowland出生於1916年4月3日,2010年死於盆骨斷裂併發症。他的父親Gibson Gowland是一位好萊塢演員,曾經在1924年主演Erich von Stroheim的經典電影《Greed(貪婪)》,母親也是知名演員Sylvia Andrew。Peter Gowland在出生那年(大約6周大小時)就順理成章的出演了《The Small Magnetic Hand 》中的一個嬰兒(這是他唯一主演的一部影片,他前後出演了12部影片)。大約在他兩歲的時候父母離婚,他和父親一起生活,並且一直在好萊塢的演員圈中徘徊。母親在他15歲的時候送了一部摺疊相機,然後他偷偷的把相機帶入片場去拍攝演員。因此在20歲左右的時候他是第一位被批准在好萊塢俱樂部工作的攝影師。
完美組合
1941年12月7日,在日本轟炸珍珠港的那天,Peter Gowland和他生命中的另一半 Alice Adams,進行了人生第一次的約會。不久後他就和原本有男朋友的 Alice Adams私奔到了拉斯維加斯,並在北美航空做了一位攝影師。第二次世界大戰戰事升級時候,被應徵入伍之後,曾在德國建立了自己的攝影工作室。之後回到了加利佛尼亞, Alice開始嘗試出售peter的攝影作品。自1946年後,他們兩個就開始了長達50多年的攝影工作室生活。Peter Gowland負責拍攝和照相機設計工作,而他的妻子主要負責分類多達10萬張的照片,以及工作室日常的安排,作品銷售,以及相機的銷售的工作。
歪打正著的相機製造商
很多攝影師都一直在尋找自己方便實用的攝影設備,Peter Gowland也不例外,並且他經常動手拆修自己的相機,久而久之他開始改裝自己的相機。很快他自己就設計出來一些新型的相機。他設計的這些相機著實的滿足了他作為一個攝影師的需求,並且在他的有生之年中,設計並銷售了600多臺Gowlandflex相機。很多著名的攝影師都用過他設計的相機,其中包括Annie Liebovitz(安妮·萊博維茨), Josef Karsh(尤瑟夫·卡希), Dennis Manarchy(設計製造超級大畫幅那位), Arthur Grace(亞瑟·格雷斯), Arthur Elgort (亞瑟·艾爾高特 )和 Mark Laita(馬克·萊塔)。並且有眾多機構至今仍收藏著他設計的相機,例如聯邦調查局,寶麗來公司,伊士曼柯達公司和花花公子集團公司。可以看出擁有17部祿來的Peter Gowland對雙反相機的熱愛
1929年Peter Gowland的媽媽為他買的第一部相機是這臺價值127美元的127格式柯達摺疊相機,Peter Gowland曾經用他為父親拍過劇照。
Peter Gowland設計生產的著名的Gowlandflex上圖分別為,標準和廣角Gowlandflex,30周年輕量化Gowlandflex和8X10 Gowlandflex(旁邊有一個他跟120雙反的對比圖)除了笨重的雙反相機,Gowland還設計了口袋大畫幅和6X9畫幅技術相機
因為Peter Gowland服務過航空公司和軍隊,所以也自然的設計製作了航空快拍機。
對於他為什麼去設計這樣一種大畫幅的雙反相機,實際上是跟他需要捕捉模特瞬間而來的。在傳統的view camera 取景的大畫幅相機,無論重量,調焦結構和對焦結構上都只適合拍攝靜止的物體。在之後的graflex類型的煙囪單反中,雖然機動性已經提高到了極致,但是對於Peter Gowland來說反光板抬起的一瞬間可能就影響到了他的抓拍。如果取景和拍攝不在同一軸上的話,他就可以準備好一切,取景並拍攝。也就是為什麼當時的祿來雙反可以風靡一時。但是時至今日,數碼後背,到連結顯示器拍攝等等,已經完全的日新月異了。Peter Gowland不但是個攝影師,更是一個發明家,他不僅僅限於設計生產照相機,對於他的工作室,他經常會設計一些奇特的場景。他認為:「如果你找到了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那你一生都沒有工作過。」為此他的家也就是他的工作室。像這樣的「家」他有三個。建於1955年的第三處工作室,是和著名建築師合作的可以同時使用日光和燈光的室外內工作室。標誌性的泳池和他周邊的環境令他創造了不少成功的作品。Peter Gowland用放大鏡和汽油桶製作的500W的攝影照明燈他的第二個「家」中,天台是一個轉動的8X8英尺的轉動背景臺,以適應太陽的轉動。閣樓有一個暗房,客廳則是一個肖像小工作室。
可以拍攝各種題材的「家」,可拆調整和拆卸的「大三角架」可以在泳池上調整需要的拍攝角度。
攝影人生
相對於設計生產相機,Peter Gowland最最中意的還是他的攝影。隨著二戰後時尚和新潮的發展,上世紀40-80年代是人像、時尚和魅惑攝影的頂峰時代。在他的一生中合作過包括花花公子在內的許多潮流雜誌。但是他和alice並不局限於此,他們寫了關於「怎樣拍攝」的攝影指南,被人稱之為「Gowland攝影指南」。alice和peter收集的自己工作室拍攝的1000幅雜誌封面。
攝影雜誌封面收錄的Peter Gowland的作品
獨特的技巧
Peter Gowland對時尚攝影有很多的經驗研究,他認為:舞者比其他各種職業的人更容易拍攝,他們隨意的去做自己的舞蹈動作,只要找到比較有景深的背景,例如藍天,沙漠或者工業背景,在拍攝這類題材時雙反比單反就更加快速的塑造。有時,還要加黃色到紅色的濾鏡來為黑白照片的增效。
流動的頭髮能給靜止的肖像增加流動感。先讓模特自己隨意的擺弄自己的頭髮,在模特的身後Peter Gowland常常會準備一臺閃光,當模特在低頭抬起或者髮型最佳狀態之前做預判,拍下流動的秀髮。
Peter Gowland特別的喜歡在例如Malibu海灣一樣的,有強烈的午後陽光的地方。他可以利用一些木板在模特身上映射出如同斑馬線一樣的效果,利用寒冷的海潮可以激發模特保持著持續的歡快心情,這對取景和拍攝的持續都是有所幫助的。當顯示女性婀娜的身材的時候,他又會等待傍晚前的光線,柔和的映射出皎潔的身影。這些自然光線,在他的攝影工作室裡也有相同的擬光設計應用。他的這些技巧,在我們現代攝影愛好者看起來已經是很常見的,但是在1940-1970年代來說,算是相當新潮的攝影技法,並一直激發著後人的靈感。
作品
每期,我和我的朋友們會一直討論著對於攝影的自我靈感和感觸,相信很多內容也是各位看官朋友遇到的,特此向大家分享我和我朋友們的攝影心得,或許有對有錯,但是藝術和攝影本身不就是很主觀的東西嘛?希望更多的朋友能參與到我們的討論中去,一起攝影一起快樂的進步。
這期主要也是介紹一位思維比較開闊的攝影的故事。Peter Gowland是一位 glamour攝影師,我只節選了一些比較容易呈現的作品,更多的照片可以自己去了解。更多關於他的信息可以參看alice和peter的個人主頁:
https://www.petergowland.com
以上圖片來自於網絡
原創文章如需搬運請註明出處
喜歡文章可以點擊下方↓關注我的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