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標準化一直以來是一些大型的連鎖餐飲火鍋所追求的,一個連鎖店它可能對於廚師的刀工以及火候要求不是特別高,但是對於產品的持續穩定輸出確是首要。
洋快餐,肯德基,麥當勞的標準化,讓中式餐飲看到了想要連鎖發展複製,就必須要突破的一個技術就是菜品標準化。
餐飲火鍋菜品的標準化一直在進行
一些經典的川菜,麻婆豆腐,魚香肉絲,水煮肉片等,早些年都已經有人做過標準化。做的比較成功的標準化菜品,還是一些單品餐飲比如烤魚類,雞公煲類,麻辣燙冒菜。
1.火鍋標準化之路
之前的火鍋都是火鍋店各自為戰,每家火鍋店有自家火鍋店的炒料師傅。那個年代連火鍋鍋底都沒有做標準化,更何況是火鍋菜品呢,即便是一些比較有名的連鎖品牌。比如:當年的譚魚頭火鍋也是廚師炒火鍋底料。
2.火鍋底料生產工藝標準化
火鍋連鎖品牌店的火鍋底料進入工廠化生產大概是在2010年左右,出現規模的。各大品牌的連鎖火鍋店的快速複製發展。很大一部分程度是依賴於火鍋底料,規模化,流水化,標準化的生產。
3.火鍋底料配鍋標準化
我相信現在大多數的火鍋店,後廚已經不再需要大廚,徹底實現無廚化。火鍋鍋底標準化表格都貼在牆上,即便是沒有從事過廚房的工作人員,只要能夠認識字能夠使用克稱,就能夠打出一鍋標準的口味穩定的火鍋。
3.火鍋菜品的標準化難在哪裡
按理說火鍋菜品標準化比中餐還要好做和簡單, 但是在巫建看來,火鍋菜品要想在色,香,味,意,形各方面都達到標準化。
一些小火鍋店不能做到,能夠做到的大型連鎖火鍋店太少,原因很簡單火鍋部分食材原本就不夠標準,中小火鍋店且採購不穩定。比如:鴨腸,黃喉,毛肚,這些食材貨源不穩有時候每次都會質量不一樣。在加上大多數店只注重了口味的標準,忽略了菜品的標準化。
總結
火鍋店標準化還有很長一段路,需要我們在火鍋戰線上的火鍋從業者們繼續努力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