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人友善是修養,獨來獨往是性格。」也許用這話來形容那些看似不合群的人是再好不過的了。
人是社會性的,需要參與社會,並且在社會中實現自我的價值。
社會性包含著多個特徵,比如利他性,協作性,依賴性,以及更加高級的自覺性。
「不合群」可能有些人覺得是這個人不懂得融入社會,那麼這樣的人勢必在以後的發展中會遇到很多的問題,甚至會遭遇生活的瓶頸期。
當然「不合群」還有另一些解釋,那就是不參與某一部分人的群體。
這也就是今天我們要探討,此類不合群的女人,她們為什麼在婚姻裡往往都嫁得很好呢?
下面通過心理學的維度來告訴你理由。
獨立的性格
不合群的女人性格特徵大都表現為獨來獨往的。她們不會輕易的去依附於別人,更不會隨波逐流,這樣的女人思維上更自主,所以在行為上也表現的有些獨來獨往的。
前些天看了一場TED演講,聽了一個例子覺得感慨挺深的。一個25歲的女孩去找了心理專家哭訴,她說當她看著身邊的人都結婚的時候,自己挺迷茫的,不知道要怎麼辦,所以找了人就嫁了。
可是好景不長,剛結婚三個月他們就離婚了,她發現這個人根本不是她想要的。
獨來獨往的女人之所以會嫁得好,是因為她們不將就。有些女人覺得別人怎麼樣,我就得跟著做什麼。
這就好比是玩搶凳子的遊戲,當別人都有座位的時候,你就著急的從身邊拉了一個凳子,可是人生真的不能這麼隨意。
高度的自覺性
獨來獨往的女人,往往自覺性更高,她們很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緒,更懂得控制自己的行為,總之她們真的很自律。
大學時候一個宿舍裡是四個人,一轉眼二十多年過去了,這四個人的命運可以說很不一樣。小靜是宿舍裡不合群的那一個,別人周六日在宿舍躺著看手機,她去圖書館。
別的女生每天把自己打扮漂漂亮亮的去約會,她早就跟著老師去醫院裡抄方子。後來大五那一年,她開始了自己的研究生的日子,而其他的三個女生畢業了,卻面臨著失業。
婚姻是需要等價比的,也就是我們俗話說的「什麼樣的人自然找什麼層次的人。」嚴於律己的女人,才更加清楚自己要什麼,這也正是她能夠嫁的幸福的原因。
自我價值的選擇
一個人明白什麼適合自己,她們更懂得在這紛繁複雜的人際關係下,選擇如何實現自我的價值。
人格是人在後天學習中逐步提高和塑造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時候寧可選擇獨自一人的行走,也不要因為孤單就隨他人墮落。
自我價值的選擇和實現,也就決定著她對於婚姻和生活的一個選擇高度。
一個女人是否嫁得好,就在於她本身的擇偶觀,以及個人的價值。二者是決定著她未來伴侶的性質因素,獨立,自律,恰恰是那些喜歡獨來獨往的女人所具備的性格,這也正是她們在未來的日子裡能夠幸福的一個原因。
參考資料:《大眾心理學》《婚姻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