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英大學生周均上課不足11小時

2020-12-14 新華社新媒體

【新華社微特稿】英國一項調查顯示,英國超過半數高等學校的學生每周平均上課時間連年減少,首次減至不足11個小時。

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英國高等教育非營利機構「高等教育發展」調查31所英國高校將近3萬名學生,發現學生無論是上課時間還是自學時間都減少,僅46%的學生每周上課不少於11小時,比三年前減少9個百分點;每周自學超過11小時者的比例由三年前52%減至44%,是這一機構2015年開始這項調查以來最低。

調查顯示,面授課時最少的學科集中在藝術和人文學科,如英語語言文學和歷史學。另外,27%的調查對象考慮過退課。

調查人員推測,大學生學習時間減少的部分原因是英國高校近年學費上漲,許多學生忙於打工賺錢。不過,打工學生比例從去年起趨於穩定。

英國教育部門先前批評多所高校課程設置「陳舊乏味」,教學投入減少。英國民眾則擔心高校先前擴招可能拉低大學生素質。(完)(王鑫方)

關鍵詞:高等教育發展(Advance HE)、面授課時(contact hours)

相關焦點

  • 調查顯示:臺灣大學生平均每天上網近三小時
    中新社香港二月二日電 臺北消息:一項針對臺灣大學生時間運用的調查顯示,大學生的自由時間越來越多,用於功課的時間則越來越少:平均每天花兩小時四十八分鐘上網,但準備功課只有兩小時四分鐘,平均一天睡眠七個半小時,大約有三成二的大學生表示「不喜歡上學」。
  • 調查:過半數受訪大學生課餘閱讀時間日均不足1小時
    【來源:中國新聞網】4月21日,一份高校師生閱讀習慣調查報告顯示,紙質書仍然是大學生的閱讀首選,此外,過半數受訪大學生課外閱讀時間日均不足1小時,電子產品的幹擾是最主要因素。分析所用數據的收集時間從2020年4月11日開始,到2020年4月17日結束,收回有效答卷共926份。 研究顯示,電子產品雖能輕鬆裝下浩如煙海的文字,但紙質書仍然是大學師生讀書的首選,其獨有的閱讀感受是其他媒介難以替代的。
  • 調查顯示香港學童上課時間過長 休息不足(圖)
    圖:香港小童群益會調查顯示,近八成受訪小學生認為學校側重考試和測驗。來源 香港《大公報》  中新網12月8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香港小童群益會一項調查顯示,近八成受訪小學生認為學校側重考試和測驗,但僅44%認同做法。
  • 在校大學生11%幾乎不讀書 48%每天上網超4小時
    23日是第17個世界讀書日,為了解大學生的閱讀狀況,本報對100名在校大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43%的大學生日均閱讀時間低於1小時,48%的大學生日均上網時間超過4小時。對於這個問題,43%的大學生選擇了「1小時以內」,28%的大學生選擇了「1-2小時」,18%的大學生選擇了「2小時以上」,另外有11%的大學生選擇了「幾乎不讀書」。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另一個問題「你平均每天上網的時間大約多久」,48%的大學生選擇了「4小時以上」,32%的大學生選擇了「3-4小時」,17%的大學生選擇了「1-3小時」,僅有3%的大學生選擇了「1小時以內」。
  • 調查顯示:八成大學生存在「手機依賴」,日均使用 5.2 小時
    近日,麥可思研究院發布的一份「中國在校大學生手機使用調查報告」顯示,超八成大學生存在「手機依賴」問題,日均手機使用時間超過 5 小時。      整理調查結果後顯示,82% 的大學生認為自己存在「手機依賴」問題。大學生日均使用手機累積時長為 5.2 小時,13% 大學生日均使用手機 9 小時以上,14% 大學生日均使用手機 7 到 9 小時。   報告指出,由於 18 點後高校普遍排課較少,夜間和臨睡前使用手機的比例較高。
  • 僅3.2%的大學生「從不熬夜」 晚上11點半睡被譏「老年人作息」
    一部分大學生又開始突擊複習、熬夜備考,網絡上甚至出現了大學生「熬夜修仙」的流行語。但是,大學生可不是僅在期末考時熬夜。近日,「騰訊教育-麥可思2017大學生睡眠情況調查」發布,顯示超四成大學生零點以後入睡,「玩電子設備」是學生熬夜的主因。1月9日,瀋陽晚報、沈報融媒從沈城一些高校了解到,各高校都會對本科生寢室準時熄燈,但很多學生並沒有因為熄燈而就寢。
  • 大學生讀書調查:近五成每天讀書不足半小時,小說最受歡迎
    那麼,大學生每天花多長時間用於閱讀?最喜歡讀什麼類型的書?近日,中國青年網校園通訊社圍繞大學生讀書話題,對全國864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近五成學生每天讀書不足半小時,超四成學生每月讀書不足一本,小說、名著、傳記最受學生歡迎,近六成學生對自己讀書的情況不滿意。大學生每天平均讀書時間比例。
  • 網絡調查:7成大學生希望老師上課「少點吹水」
    原標題:網絡調查:7成大學生希望老師上課「少點吹水」  什麼樣的老師是大學生喜歡的老師?近日,一次由大學生發起的網絡調查顯示,「風趣幽默、課堂氣氛活躍」是最多學生認同的「好老師」特質,而「上課內容空洞無物,只懂侃大山」則是最令學生討厭的行為。
  • 大學生閱讀情況調查:超5成每天閱讀不足1小時 多用手機看書
    調查結果顯示,近9成學生喜歡閱讀,然而超5成學生每天閱讀時間不足一小時;「手機免費閱讀」成學生主要閱讀方式,超5成學生喜歡在宿舍內閱讀;小說散文、文學藝術和動漫幽默成學生最喜歡閱讀類型,超4成學生每月看1-3本書,「增長見識,提高文化修養」成學生閱讀主要原因;超5成學生認為自己的閱讀量較低,近6成學生認為因「沉迷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導致閱讀量缺乏。
  • 調查顯示廣東超六成青少年兒童睡不夠8小時
    調查顯示廣東超六成青少年兒童睡不夠8小時 課業壓力和電子產品最影響睡眠  被作業偷走被吼娃嚇跑的睡眠白皮書顯示:62.9%的青少年兒童睡眠不足8小時。受調查的廣東學生睡眠時長超過8小時人群佔比處於35%~40%之間。在調查中,廣東屬於作業較少的區域,半數學生表示三小時內可以完成作業。
  • 調查顯示大學生性行為戴保險套率不足四成
    省人口計劃委、省性學會等幾個單位的課題組在廣州大學城內選擇近1000名在校大學生展開調查,發現隨著性生理成熟的提前,大學生性觀念和性心理相應發展。然而在性安全上仍有明顯不足,在校大學生性行為戴套率不足四成。  調查數據和分析  你贊成戀人間發生婚前性行為嗎?
  • 調查顯示73.4%的大學生每天上網在3小時以下
    本報訊(記者馬北北)100%的大學生都觸及網絡。73.4%的大學生每天上網時間在3小時以下,但仍有3.4%的大學生上網時間過長,每天上網時間在5-6小時及6小時以上,有沉溺網絡的「宅男」、「宅女」之嫌……這是中國民主同盟北京市委員會進行的北京高校大學生網絡交往調查的一些數據發現。調查顯示,網絡文化改變了傳統的人際互動關係。
  • 日媒:調查顯示日本大學生約會比例創新低 「草食化」加劇
    據日本共同社11月22日報導,日本性教育協會2017年實施的全國調查結果顯示,有約會經驗的大學生比例為男生71.8%、女生69.3%,創過去40多年來的新低。該調查以全國大中學生共約1.3萬人為對象實施,親吻和性交經歷也在2005年達到頂峰後持續呈現下降趨勢。
  • 調查顯示:大學生壓力主要來源四方面
    新華網廣州1月24日電廣東省青少年工作領導小組24日發布的《廣東省青少年發展報告》顯示,目前壓力在廣東大學生中普遍存在,79.5%的大學生感覺有壓力,而壓力的主要來源是家庭期望、就業、考試以及理想與現實的矛盾等。
  • 麥可思調查報告:中國大學生月均生活費1212元 超三成嘆不夠花
    ——月均消費1212元,男生愛社交 女生愛美食 這份名為「大學生消費理財觀」的調查,採取網絡調查的方式完成,調查對象僅為在校大學生,收回2016年在校大學生的有效答卷共1289份。 調查顯示,在校大學生每月平均開銷為1212元(不含學費、家庭與學校間往返交通費)。
  • 中國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調查顯示大學生每天用手機超過5小時
    藍皮書課題組在北京、上海、天津、廣州、武漢、深圳、重慶7個特大城市進行了調查,主要通過人們對城市的了解、對城市生活的依戀程度來測量地域認同程度。調查結果顯示,上海民眾的地域認同程度最高,重慶和廣州則並列第二,其次分別為深圳、天津、北京、武漢。
  • 當代大學生月均花1197元?網友質疑調查真實性
    資料圖 新華社供圖這份調查數據由第三方教育質量評估機構麥可思研究院撰寫,數據基於對2019年在校大學生在消費理財觀念上的調查,總計回收有效答卷共3417份。調查數據顯示,2019年,在校大學生每月平均花銷為1197元(不含學費、家庭與學校間往返交通費)。2019年「雙11」期間,大學生平均花費1012元。
  • 調查顯示近九成臺灣大學生新學期計劃打工
    中新社臺北9月7日電 臺灣人力資源機構最新調查顯示,今年有約88%臺灣大學生計劃新學期打工,創近七年來新高。
  • 臺灣調查顯示:大學生英文程度達不到企業標準
    華夏經緯網7月5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一項調查顯示,臺灣大學生的英文程度普遍不佳,就連英文系畢業的學生,平均成績,也無法達到企業要求標準,引起各界關注。  因應國際化的需求,目前臺灣企業主,已經開始要求求職者,必須具備一定的英語能力。
  • 調查顯示:九成以上大學生參與過捐款等公益活動
    調查顯示:九成以上大學生參與過捐款等公益活動 2016-01-21 18:14:27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網北京1月21日電(記者 張希敏)中國扶貧基金會21日在北京發布《2015年度大學生公益現狀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