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在很多老一輩的傳統思想觀念裡,只有順產才是最佳的生育方式。
事實上,無論是選擇順產還是剖腹產這都是要根據準媽媽的身體指標來決定的,不是準媽媽能夠自己選擇的。
當準媽媽的身體出現了一些狀況,例如:胎位不正、臀位或者是橫位,就需要接受醫生的建議,選擇剖腹產。
相比較順產,剖腹產也有很多好處
1、剖腹產可以避免側切和撕裂
很多人鼓勵準媽媽順產是認為只有經過產道擠壓的寶寶才會更聰明,這完全是謬論。
不僅如此,在順產的過程中,如果寶寶的頭部過大或者是媽媽的骨盆腔較窄,就會發生y道撕裂。
通常醫生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會進行側切。
無論是側切還是撕裂,在媽媽分娩結束後,醫生還需要進行縫合,而選擇剖腹產的準媽媽就不用受這個罪。
2、順轉剖更痛苦
有些媽媽在順產的過程中會出現開指緩慢、羊水過少等問題,導致產程無法繼續,順不出來就只能去進行剖腹產手術,這樣的話媽媽就等於遭了兩次罪。
所以,與其執著於順產,不如直接剖腹產,避免了順轉剖的風險。
3、剖腹產產程快
在順產過程中,通常伴隨著宮縮痛,折騰著十幾個小時都是很常見的,而這個等待開指的過程也很煎熬。
醫生還會隔一段時間進行內檢,而那種酸楚只有媽媽知道。
相比較而言,剖腹產的產程會比較快,一般45分鐘就能順利取出寶寶。
4、可以提前選擇手術時間
剖腹產只要在懷孕滿39周後就可以自己選擇手術日期,不用挨到預產期。
這就可以有效地避免「扎堆」生孩子的情況,也就不會出現因為產婦太多而導致的混亂。
剖腹產產後的護理,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1)儘早下床活動
剖腹產產後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排氣。
在剖腹產手術時腹腔內難免會進入少量的空氣,如果媽媽在手術之後遲遲不肯下床活動,就不能促進腸胃活動,便容易發生脹氣,甚至腸粘連。
所以,在手術完成的24小時後,媽媽一定要起床活動,嘗試慢慢的走路,早日排氣,同時對產後的恢復也很有益處。
2)合理膳食
剖腹產媽媽在手術後會消耗很多的能量,還要餵養寶寶,所以特別需要注意飲食方面。
媽媽剛開始進食時需要吃一些方便消化的食物,排氣後就可以吃一些營養豐富的食物,可以多喝一些湯水類來補充熱量,吃一些水果來補充維生素。
但是不吃像豆類、紅薯等容易產氣的食物,這個會使媽媽容易腹脹。
3)傷口護理
媽媽在手術之後,身體的免疫力此時較低,需要特別注意傷口的護理,以免發生感染。
不僅如此,還要注意個人衛生,可以用溫水擦拭全身,保持身體潔淨。
而產後的媽媽還要排惡露,一定要及時更換衛生巾,保證生殖部位的清潔和乾燥。
媽媽們有權利選擇自己以何種方式生產。
然而,很多悲劇都發生在順產時,寶寶不能及時產出,家屬又不同意進行剖腹產手術。
在這個危急關頭,如果媽媽這時候還有意識,萬萬不能妥協,因為這個決定將承擔自己的和孩子的生命,絕不能退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