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
1、作為旅遊城市的西安,你最喜歡哪處景點?
秦兵馬俑或秦俑,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批中國世界遺產,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秦始皇陵以東1.5千米處的兵馬俑坑內。大雁塔位於唐長安城晉昌坊的大慈恩寺內,又名「慈恩寺塔」。回民街是西安最出名的一條小吃街,有很多種類的特色小吃。看來民以食為天一點沒錯,無論景點多美,吃還是第一位的,所以到西安旅遊的朋友回民街幾乎是必去的景點。西安城牆又稱西安明城牆,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廣義的西安城牆包括西安唐城牆和西安明城牆,但一般特指狹義上的西安明城牆。建於明太祖洪武十七年,初建於今廣濟街口,與鼓樓相對,明神宗萬曆十年整體遷移於今址。小雁塔位於唐長安城安仁坊薦福寺內,又稱「薦福寺塔」,建於唐景龍年間,與大雁塔同為唐長安城保留至今的重要標誌。陝西歷史博物館,中國第一座大型現代化國家級博物館,首批中國「AAAA」級旅遊景點,被譽為「古都明珠,華夏寶庫」。
2、西安唯一入選世界遺產的寺廟,玄奘法師埋葬之所,如今卻冷清至極
導語:西安唯一入選世界遺產的寺廟,玄奘法師修成正果後,在此留下佛身舍利,千年後卻冷清至極。西安除了自有的歷史文化底蘊、名勝古蹟以及美食小吃以外,還有一些世界級的文化遺產使得外國遊客為之驚嘆。今天小度為大家分享西安的一處唯一入選世界文化遺產的古寺廟!最初小度聽到玄奘法師埋葬於此還真的有些不敢相信,來到這裡心想著埋葬傳說中唐僧的地方,應該是特別很出名吧。興教寺是樊川八大寺之一。這裡的樊川是西安的樊川,杜牧的出生地。據說一千多年前,玄奘法師積勞成疾,圓寂於銅川的玉華宮,一開始他埋葬於白鹿原,因為白鹿原地勢比較高,從大明宮出來就能直接可以看見。當時的唐高宗每次出入大明宮,看到埋葬著大師的白鹿原樂極生悲,最後決定將玄奘大師的遺骨遷到樊川。後來興教寺因佛塔而建,這便是興教寺建寺的開始。玄奘大師從分析法相入手,以表達「萬物唯識」、「唯實真性」為宗旨,著《成唯實論》而創立法相宗被尊為初祖。這種樣式的寺廟山門非常特色,只有興教寺有。
3、利用漏洞虛開增值發票涉案45億 這16人被西安中院依法審理
8月1日,西安市中院公開審理一起特大虛開增值稅發票、逃稅案件,該案共涉案犯罪嫌疑人16名,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金額高達8.4218億餘元。該案前期警方偵查階段由於件部分事實不清、證據不足被退回補充偵查兩次,因案件重大複雜,曾延長審查起訴期限三次。該案涉及範圍廣,遼寧、北京、上海等11個省市的51家油品經營企業牽扯其中,涉案金額約達45.69億元,被告人通過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非法獲利共計約1.15億元,造成國家消費稅款流失共計約16億元。為逃避查處,被告人劉某、楚某樂還指使其他被告人故意銷毀相關公司會計憑證、會計帳薄。
4、西安城牆邊的小眾秘境,周邊景點人山人海,這裡少有人知
作為國內外知名的旅遊城市,古城西安好玩的地方很多。除了許多聲名遠揚的著名景點,其實還有許多小眾美景,也許就藏在你剛剛經過的哪條街巷,只是你不知道罷了。今天,小漁要為大家介紹一個城牆邊的小眾秘境,這裡人少景美沒門票,最特別的是,裡面還有兩株千年神樹。周邊除了西安明城牆,緊挨著酒吧一條街德福巷,隔著南大街對面就是書院門風情街,往裡一直走,就到了著名的西安碑林博物館。除了湘子廟,其它都是遊客耳熟能詳的景點。周邊一圈景點人山人海,更顯得這裡的清幽,恍如藏於鬧市的小眾秘境。比較特別的是,西安湘子廟是韓湘子入道之前的舊居,所以被視為我國湘子文化的發源地,有著特殊的地位。西安湘子廟始建於宋朝,千百年來,這裡一直香火旺盛,不過卻歷經坎坷。幾度遭遇戰亂被毀,又幾度重修。如今的西安湘子廟,是在本世界初於舊址上修復的,不過早已沒有當年的宏大規模,只剩下兩進小院。湘子廟不大,環境卻十分清幽。小漁第一次到湘子廟,是因為附近有一個著名的泡饃小炒店,當時和朋友一起來吃,意外邂逅了這個清靜地。
5、精細規整的漢代玉器:玉珌和玉劍首
玉劍飾玉珌西安市延興門M1出土。正視為梯形,斷面做梭形,玉鞘接觸面有圓形的凹洞,表面飾勾連雲紋,四周有弦紋邊框。玉珌:其一,1955年西安市西郊三橋皂河明渠工地出土。青玉質,正視呈長方形,四周有陰線邊框,邊框內飾勾連雲紋,精細規整。玉珌:其二,1956年西安市東郊韓森寨出土。白玉質,正面浮雕游離盤曲的子母螭虎紋,螭虎方頭,大鼻,陰線細眉上彎,身呈S形彎曲,尾端屈伸於璏體外。璏兩端和中部的紋飾看似獨立,實為一完整的獸紋。一端的獸面為其首,軸線為背脊,雲紋圖案為身上的斑紋,另一端的幾何紋是其尾部。玉珌:其四,1957年西安電力學校下水道工程施工時出土。正面為微弧外凸的長方形,兩端回卷,背有長方形銎,正面有凸起乳丁紋。20世紀50年代西安郊區出土的漢代玉劍飾中,最多的是玉璏,紋飾以勾連雲紋和螭虎紋為最常見。玉劍首:直徑4.6釐米。圓餅形,上飾勾連雲紋,中間以雲紋圍繞著菱形紋,菱形紋裡為斜格網紋,是漢代玉劍首上最常見的紋飾。底部平整,正中鑽一圓形凹糟,在其內側各鑽兩斜小孔,並與凹糟相互貫通,以便將其與劍末端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