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引領 科技賦能!「高新梁平」未來可期~

2020-12-15 澎湃新聞

創新引領 科技賦能!「高新梁平」未來可期~

2020-11-08 17:42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聚焦創新創業痛點、難點和堵點,圍繞全方位推進自主創新、改革創新,梁平區提出一系列具有突破性、引領性和針對性的重大改革舉措,研究出臺《關於全力攻堅突破一批重大改革項目的工作方案》等改革文件,推動改革項目 301個,中央主流媒體報導梁平經驗做法43次,改革工作獲上級肯定11 次。

航拍梁平工業園區科技孵化園。記者 熊偉 攝

梁平區設立種子基金2000萬元、科技型企業知識價值信用貸款風險補償基金1億元,高新技術企業引育資金5000萬元。修訂完善並及時兌現《創新驅動獎扶辦法》《專利資助獎勵辦法》《梁平區鼓勵企業上市融資獎勵辦法》等系列政策,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開展產學研協同創新,支持發展科技型企業,建立和高效運行研發機構、科技服務機構,支持開展研發活動和保護智慧財產權,充分激發企業創新創造活力,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重慶平偉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人在察看機器的運行情況。記者 熊偉 攝(資料圖)

多舉措打造創新高地

01

著力提升創新能力

梁平區始終把提升科技創新能力作為創建高新區的重要標準,堅持上下聯 動、部門協同、加大投入,大力推進大數據智能化創新,聚資源、強技術、壯主體、育人才、優環境,持續推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科技成果轉化,切實增強創新發展的內生動力。

天榮家具有限公司廠內外貌。記者 熊偉 攝(資料圖)

02

創新主體加快培育

培育科技型企業203家,佔園區企業總數的比例達到51.1%;有效期內高新技術企業64家,佔園區企業總數的比例達到16.12%;重慶OTC掛牌企業9家;園區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強度達到2.08%。

天勝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人在進行高頻變壓器繞線工作。記者 熊偉 攝(資料圖)

03

創新服務平臺加快構建

引進、構建專業研發機構及分支機構36個、科技服務機構及分支機構41個、法人化研發機構6個,孵化服務總面積23.2萬平方米。

封測產業基地。(資料圖)

04

創新人才加快引育

出臺《引進高層次人才若干優惠政策規定》,依託「重慶英才」等智力對接平臺,建立「科技引資引智」專業團隊,匯集兩院院士3名,引進高層次人才35名、A類海外專家1名,設立院士工作聯繫點3個,獲重慶「英才計劃」科技創業領軍人才2名,創新創業示範團隊6個,獲評重慶市首屆創新爭先獎先進個人1名。

捷爾士生產車間,技術人員正在檢查產品質量。(資料圖)

05

創新成果加快轉化

累計承863計劃等國家及市級重大專項、重點研發項目27項,每萬名從業人員擁有發明專利數達到25件,新產品銷售收入佔產品銷售收入總額比重達到35%。

碳化矽晶片。(資料圖)

創新引領成效凸顯

梁平區擁有高新技術企業64家,並已新申報10家。

高新技術企業數量佔園區企業總數的比例達到 19.8%。

具有研發活動的企業數量佔園區企業總數的比例達到21.9%。

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與園區地區生產總值的值達到2.08%。

大專及以上學歷從業人員達到5114人。

重慶欣維爾玻璃有限公司,工人在抓緊時間生產,該公司主要生產各類玻璃儀器,產品銷往國內和美國、德國等國家。 記者 熊偉 攝(資料圖)

建立「科技引資引智」專業團隊,引進高層次人才35名、A類海外專家 1 名,設立院士工作聯繫點 3個,獲重慶「英才計劃」科技創業領軍人才2名、創新創業示範團隊5個。

月光下的億聯商貿城 曾衛民/攝

梁平區融媒體中心記者 杜杭

原標題:《創新引領 科技賦能!「高新梁平」未來可期~》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集聚「中科系」創新資源,麒麟科技創新園未來可期|探尋南京高新...
    而高新園區,則是南京創新名城建設的主陣地。市121推進辦近期聯合荔枝新聞、我蘇網全面報導創新名城建設成就,本期推出系列深度訪談,與南京15位高新園區「掌門人」面對面;訪談展示今年高新園區創新成績和工作舉措,生動展示南京奮力革新的姿態,探討發展痛點、難點或堵點,並謀劃思考下一步計劃;巡禮創新成效的同時深入探尋高質量發展路徑。在「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五周年之際,交上一份屬於南京的「創新成績單」!
  • 西安高新:阿里雲創新中心開園
    7月29日下午,由西安軟體園發展中心、阿里雲創新中心、西安浙文創集團主辦,阿里雲創新中心(西安高新)承辦,西安高新區文化創意產業協會、浙文創·數創中心、陝西重構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協辦的阿里雲創新中心(西安高新)開園儀式暨「智能+」雲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軟體新城黨群服務中心隆重舉行
  • 科技創新為經濟發展賦能
    桐鄉新增23家嘉興市高新技術研究開發中心 科技創新為經濟發展賦能 發布日期:2020-08-05 08:38 信息來源:《今日桐鄉》 瀏覽次數: 「每年,我們都會按照不少於銷售收入5%的比例作為創新經費,投入新產品研發。目前公司研發人員佔比已超過10%。」沈國偉一臉自豪地說,近3年來企業已成功完成科技成果轉化20餘項,產品質量進一步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有效增強。成為嘉興市高新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對於企業而言,無疑是增強發展後勁的助推器。
  • 科技賦能 寧波健康險市場迎來創新加速期
    自寧波建設國家保險創新綜合試驗區以來,健康險相比財產險,市場一直不溫不火,如今突然爆發,迎來創新加速期,背後的推動力何在?未來的發展前景如何?記者為此進行了專題調查。科技賦能打開健康險應用「想像空間」「人還沒出醫院大門,理賠款已經到帳了!」看著手機上的提示簡訊,患者老吳還是感到有點不太真實:「去年從跑窗口轉到APP上提交理賠材料,已經將保險理賠時間大大縮短;沒想到這次更便捷,不用提交任何材料、無需另外申請,理賠自動『感應』、快速到帳。」
  • 英特爾推工業網際網路賦能計劃,協同創新引領智造未來
    英特爾宣布推出工業網際網路賦能計劃,並打造工業網際網路創新中心,攜手產業生態夥伴,以協同創新引領能源與製造業智能化轉型。「針對當前工業領域推動技術創新所面臨的挑戰,僅靠單方面的實力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生態鏈的高度合作與共享。秉承『水利萬物而不爭』的生態之道,英特爾推出工業網際網路賦能計劃,並打造了工業網際網路創新中心,助力產業合作夥伴培育、模擬、論證其新理念,將其落地為面向用戶需求的整體解決方案,充分釋放智能邊緣和雲的數據價值,引領產業智能化轉型。」
  • 科技成就經典 創新引領未來!盈峰環境第一屆科技創新總結表彰大會...
    同時,首屆科技節將成為我們科技創新的新起點、新徵程,將進一步激活創新因子,厚植創新氛圍,革故鼎新,創新驅動,譜寫科技創新的新篇章。當前,科技創新已成為國家戰略,國家對創新的支持力度將前所未有,科技創新的春天已經到來。用科技的力量改變行業、賦能行業,實現環衛服務行業的新能源化、無人化、智能化、數字互聯互通、是我們的歷史責任與擔當。
  • 創新市北丨集聚高端要素賦能產業鏈,打造生物科技產業新高地
    園區通過搭建集實驗室研發、技術產業化、資本加速以及行業標準制定於一體的一站式全產業鏈生態服務體系,賦能實體經濟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助力地方政府新舊動能轉換和產業升級,打造江北乃至全國創新高地和標杆科技產業園區。
  • 【科大南遷50年50人在高新】楊培榮:科技引領建築業數位化轉型
    每當我感到力不從心的時候,我就會去到校園裡走走,欣賞風景、啟迪智慧,和同學思想交流和碰撞,向老師求教指點迷津,同學的激勵和和老師的賦能,總是能夠讓我元氣滿滿的回到工作崗位繼續戰鬥。」除了楊培榮這個科大人,在公司層面,天恩科技與科大也有很深的淵源。一直以來,天恩科技與科大化學院都處於長期合作關係,合作項目包括X射線虛擬實驗升級開發、虛擬仿真平臺優化開發等項目。
  • 酒貝樂:以科技持續創新,引領產業未來
    11月12日,以「科技賦能產業,創新引領未來」為主題的2020智能新零售行業峰會在蘇州同裡湖拉開序幕。  本次峰會由中國商業股份制企業經濟聯合會主辦,上海酒貝樂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承辦。峰會現場邀請了中國商業股份制企業經濟聯合會秘書長李雪松、商務部原副部長周可仁、上海市商業聯合會會長蔡洪生、科技部全國科技振興城市經濟研究會會長胥和平、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民族發展研究所所長常波等眾多行業內人士出席。
  • 黨團引領、科技賦能、創新發展!蘇州市產業園發展促進會一周年慶典...
    青年人是燃燒的一代,充滿激情的一代,是發展的中的未來,也是產業發展源源不斷的創新力、推動力。應對當前的經濟形勢、周邊壓力,為確保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必須主動創新求變,用好用足剩餘空間,推動產業集聚和轉型升級,調整經濟結構、提升城市形象。為此,市產業園促進會組織行業力量,聯合產業園區、科技龍頭企業、高校、資本、產業服務商共同打造「新型都市工業發展中心」。
  • 清華經管EMBA「未來科技·賦能產業升級」論壇
    清華經管EMBA「未來科技·賦能產業升級」論壇 2020-11-20 19: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技賦能 恐龍園集團引領智慧文旅新時代
    受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邀請,文化和旅遊部文旅專家,江蘇省旅遊協會副會長,恐龍園集團董事局主席、執行長沈波出席活動,並在大會上作題為《科技賦能,打造數字微度假目的地》的主旨演講。  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各地政府和文旅企業也在積極探索化解大眾旺盛的文旅消費需求與高質量產品供給不足的矛盾。
  • 清華經管EMBA「未來科技·賦能產業升級」主題論壇召開
    為了更好地挖掘我國數字人才的紅利,彌補數字人才的短板,下一階段需要以數字技能為抓手推動勞動力市場和教育的供給側改革,大力加強產教融合,建立政府、教育機構、企業和勞動者四方共同參與的數字人才培養長效機制,加大力度培養既有行業技能又有數位化素養和技能的複合型人才,加速推動我國產業數位化進程和產業鏈創新。陳煜波教授用直觀化的例子闡述了數據驅動和數字經濟時代先進生產方式的重要性。
  • 科技賦能 創新引領 中信銀行昆明分行實現電子營業執照應用及註冊...
    9月24日,在雲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共同見證下,中信銀行昆明分行成功辦理註冊開戶一體化和電子營業執照開立銀行帳戶兩項創新服務業務,打通電子註冊和電子營業執照開戶兩個關鍵金融服務環節,幫助新設企業高效開戶,獲得了企業的高度好評。
  • 眾邦銀行李耀:「POWER」體系引領網際網路銀行科技賦能
    他同時指出,後疫情時代銀行業將會迎來新一波個人客戶流量紅利,面向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也會發生新的變化,銀行機構應該把握好這一次轉變,積極擴充科技能力,實現向未來銀行新境界的邁進。眾邦銀行又是如何構建科技能力體系,如何與科技企業合作,如何組建科技人才團隊呢?
  • 創新賦能城市未來,紫光海闊榮獲「2020智慧產城運營年度創新企業」
    紫光海闊憑藉在城市產業聚合、創新產業運營、人產城融合等方面的模式創新,榮獲「2020智慧產城運營年度創新企業」。該獎項是基於對引領行業未來發展趨勢,在商業模式上有優秀表現和重大創新,並對社會有突出貢獻企業的褒獎。本次獲獎再次彰顯了紫光海闊發展模式獲得了行業及市場的認可,折射出紫光海闊在打造智慧產城生態系統方面的顯著成效。
  • 為人才賦能——長江商學院Global MBA獨創新「燃料」
    我們一直在探索與創新,並始終在思考:傳統的MBA教育體系是否仍然適用於當今的商業世界?商學院MBA課程內容是否能為學生塑造面向未來的競爭力?傳襲百年的經典MBA教學方法是否跟得上瞬息萬變的商業發展步伐?
  • 科技創新賦能全球創作者 小影科技獲近4億C輪融資
    此輪融資將應用於持續研發包括音視頻處理技術、圖形圖像技術、視覺AI算法等核心技術,在創新產品矩陣建設、本地化團隊打造、深入探索全球用戶需求、提升用戶體驗等方面,持續為全球創作者賦能。回顧圖片編輯軟體的發展,直到今天仍然會有層出不窮的新產品出現受到追捧,登頂各大榜單,說明用戶的需求是可以被持續挖掘的,只要有創新和技術。也可以說是產品的不斷迭代激發了新的用戶需求並不斷製造視頻爆點。小影科技的使命是用科技跟創新賦能全球更多用戶創作和傳播美好。通過快速創新實現產品的差異化打法。
  • 科技引領高質量發展,共話乳業創新光明未來,乳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
    光明乳業結合行業發展規律和企業自身需求,發揮自身優勢和特色,主持和參與了一大批應用基礎和關鍵技術攻關項目,以及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擁有的國際發明專利數量在國內乳企之中處於領先地位,賦能光明品牌歷久彌新。趙國屏院士對乳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提出以下三點建議:一是聚焦前沿市場,在方法上獨闢蹊徑,走好創新路。二是突破目前的技術瓶頸,結合國內外前沿科技,實現理論到實踐的快速應用。
  • 科技引領高質量發展,共話乳業創新光明未來, 乳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
    光明乳業結合行業發展規律和企業自身需求,發揮自身優勢和特色,主持和參與了一大批應用基礎和關鍵技術攻關項目,以及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擁有的國際發明專利數量在國內乳企之中處於領先地位,賦能光明品牌歷久彌新。趙國屏院士對乳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提出以下三點建議:一是聚焦前沿市場,在方法上獨闢蹊徑,走好創新路。二是突破目前的技術瓶頸,結合國內外前沿科技,實現理論到實踐的快速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