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8 17:42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聚焦創新創業痛點、難點和堵點,圍繞全方位推進自主創新、改革創新,梁平區提出一系列具有突破性、引領性和針對性的重大改革舉措,研究出臺《關於全力攻堅突破一批重大改革項目的工作方案》等改革文件,推動改革項目 301個,中央主流媒體報導梁平經驗做法43次,改革工作獲上級肯定11 次。
航拍梁平工業園區科技孵化園。記者 熊偉 攝
梁平區設立種子基金2000萬元、科技型企業知識價值信用貸款風險補償基金1億元,高新技術企業引育資金5000萬元。修訂完善並及時兌現《創新驅動獎扶辦法》《專利資助獎勵辦法》《梁平區鼓勵企業上市融資獎勵辦法》等系列政策,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開展產學研協同創新,支持發展科技型企業,建立和高效運行研發機構、科技服務機構,支持開展研發活動和保護智慧財產權,充分激發企業創新創造活力,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重慶平偉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人在察看機器的運行情況。記者 熊偉 攝(資料圖)
多舉措打造創新高地
01
著力提升創新能力
梁平區始終把提升科技創新能力作為創建高新區的重要標準,堅持上下聯 動、部門協同、加大投入,大力推進大數據智能化創新,聚資源、強技術、壯主體、育人才、優環境,持續推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科技成果轉化,切實增強創新發展的內生動力。
天榮家具有限公司廠內外貌。記者 熊偉 攝(資料圖)
02
創新主體加快培育
培育科技型企業203家,佔園區企業總數的比例達到51.1%;有效期內高新技術企業64家,佔園區企業總數的比例達到16.12%;重慶OTC掛牌企業9家;園區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強度達到2.08%。
天勝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人在進行高頻變壓器繞線工作。記者 熊偉 攝(資料圖)
03
創新服務平臺加快構建
引進、構建專業研發機構及分支機構36個、科技服務機構及分支機構41個、法人化研發機構6個,孵化服務總面積23.2萬平方米。
封測產業基地。(資料圖)
04
創新人才加快引育
出臺《引進高層次人才若干優惠政策規定》,依託「重慶英才」等智力對接平臺,建立「科技引資引智」專業團隊,匯集兩院院士3名,引進高層次人才35名、A類海外專家1名,設立院士工作聯繫點3個,獲重慶「英才計劃」科技創業領軍人才2名,創新創業示範團隊6個,獲評重慶市首屆創新爭先獎先進個人1名。
捷爾士生產車間,技術人員正在檢查產品質量。(資料圖)
05
創新成果加快轉化
累計承863計劃等國家及市級重大專項、重點研發項目27項,每萬名從業人員擁有發明專利數達到25件,新產品銷售收入佔產品銷售收入總額比重達到35%。
碳化矽晶片。(資料圖)
創新引領成效凸顯
梁平區擁有高新技術企業64家,並已新申報10家。
高新技術企業數量佔園區企業總數的比例達到 19.8%。
具有研發活動的企業數量佔園區企業總數的比例達到21.9%。
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與園區地區生產總值的值達到2.08%。
大專及以上學歷從業人員達到5114人。
重慶欣維爾玻璃有限公司,工人在抓緊時間生產,該公司主要生產各類玻璃儀器,產品銷往國內和美國、德國等國家。 記者 熊偉 攝(資料圖)
建立「科技引資引智」專業團隊,引進高層次人才35名、A類海外專家 1 名,設立院士工作聯繫點 3個,獲重慶「英才計劃」科技創業領軍人才2名、創新創業示範團隊5個。
月光下的億聯商貿城 曾衛民/攝
梁平區融媒體中心記者 杜杭
原標題:《創新引領 科技賦能!「高新梁平」未來可期~》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