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裡送鵝毛,禮輕情意重。」人和人之間送禮物,其實看重的是情意,而不是東西本身的貴賤。老一輩人節儉慣了,心裡總是對於貴一點的東西不捨得,所以很多時候難免會顯得寒酸。有些老年人送年輕人東西,為了圖便宜買假貨,往往會讓年輕人覺得沒有被重視,尤其是婆媳之間,送的東西稍有一點差池,往往會破壞彼此的關係。
孫冉嫁到這個家以後,才發現並不是每個老人都能像父母那樣開明,也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像父母那樣對待自己,掏心掏肺。結了婚以後,她突然開始想念以前沒有結婚的生活,因為現在一點也不自由,而且還是和婆婆在一起住,這一點是最讓她受不了的。但是老公堅持要跟老人住在一起,她胳膊拗不過大腿,只好同意。
婆婆這個人,別的沒有什麼缺點,就是太過節儉,節儉過頭了,孫冉就覺得在這個家過日子簡直就像是在地獄一樣,有時候甚至覺得自己就是個乞丐。比如說,婆婆出去趕集的時候,一定會佔人家點小便宜,少給幾毛錢也是開心的;買菜只買便宜的,稍微貴一點就不要了;孫冉和老公買點海鮮都要被說老半天。
時間長了,她都不敢在家吃貴的東西,到了周末就讓和老公兩個人出去吃一頓。結婚之前她以為只要自己脾氣好點,就不會有什麼矛盾,但是現在發現自己還是太嫩了。老人貪便宜這個心理,讓她很看不慣,尤其是最近發生的一件事,讓她對婆婆特別失望。她真的是不理解,老人又不是沒有錢花,幹嘛這樣子呢?
上個星期,是孫冉的生日,也是結了婚以後第一次過生日,她本來覺得婆婆再吝嗇,起碼也會送個東西表示一下,哪怕是一條圍巾什麼的。婆婆那天也是送東西了,還是一條金手鍊,當時孫冉收到的時候可開心了,還覺得自己是誤會了婆婆吝嗇,心裡挺愧疚的。
當時她還拍了個照片,發了朋友圈,還跟婆婆拍了個合照,準備洗出來。到了晚上的時候,她打開手機刷朋友圈,發現閨蜜在下面評論:你這個手鍊好像顏色不太正啊!假的吧!這個閨蜜家裡挺有錢的,也喜歡收藏首飾,眼光應該沒問題,雖然說話直了點,但是從來不說假話。當時孫冉覺得挺丟人的,也沒回復人家。
到了第二天,她拿著手鍊去金店驗了一下,結果人家說是假的。當時,她臉紅得跟猴屁股似的,趕緊拿著手鍊回家了,心裡更多的是失望。到家以後,婆婆在屋裡做飯,孫冉想著不能明說,否則婆婆會很生氣。就從包裡拿出了兩千塊錢,塞到婆婆手裡,說:「媽,這個錢你拿著,你節儉慣了,買的手鍊挺貴的。這些錢你留著自己花,要不給自己買個首飾也行,一定要買真的。」說完以後,老人不好意思了,但是最後也是沒有說出來自己買的是假的。孫冉這招以退為進,老人果然態度變了不少,還買了不少貴的菜,也不說小夫妻倆不會過日子了……
情感寄語:老人和年輕人之間總是存在一些代溝的,消費觀念上也會有很大的差別,所以說,如果不想產生過多的矛盾和誤會,儘量不要住在一起。婆媳關係不就是這樣嗎,遠香近臭,住的越近彼此就越看不慣對方。
(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