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修分享丨針灸傳揚我們在路上
程氏針灸傳承中心-第四代傳承人-程凱201506013
IPC:學習中醫需要堅持,更需要帶領
共修內容:每日分享中醫學習內容,每周語音授課解惑,只要堅持,日積月累,必有所悟。表揚堅持每天進步一點點的同學。
感悟心得:
分享明天晚上語音課預習資料
【原文】
心主手厥陰心包絡之脈,起於胸中,出屬心包,下膈,歷絡三焦。
其支者,循胸出脅,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內,行太陰、少陰之間,入肘中,下臂,行兩筋之間,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
其支者,別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譯文】
手厥陰心包經,1.起於胸中,出來屬於心包絡,2.向下通過橫膈,3.從胸至腹依次聯絡上、中、下三焦。4.胸部支脈:沿著胸中,5.出於脅部,至腋下三寸處(天池·心包1),6.上行到膕窩,7.沿上臂內側,行於手太陰經和手少陰經之間,8.進入肘窩中,9.向下行於前臂兩筋(掌長肌鍵與橈側腕屈肌腱)的中間,10.進入學中,11.沿著中指到指端(中衝·心包9)。
12.掌中的支脈:從勞官(心包8)分出,沿著無名指到指端(關衝·三焦1),與手少陽三焦經相接。
【原文】
《靈樞·經脈》:是動則病,手心熱,臂、肘攣急,腋腫;甚則胸脅支滿,心中澹澹大動,面赤,目黃,喜笑不休。
是主脈所生病者,煩心,心痛,掌中熱。
【譯文】
本經有了異常變動就表現為下列病症:手心熱,前臂和肘部拘攣疼痛,腋窩部腫脹,甚至胸中滿悶,心悸,面赤,眼睛昏黃,喜笑不休。
本經穴主治「脈」方面所發生的病症:心胸煩悶,心痛,在掌心發熱的部位選穴治療。
程氏針灸文化傳承學員--陸海銓20150613
IPC: 老路悟養生3
共修內容:《黃帝內經》「善治者治皮毛」
感悟心得:剛才見一友面目已非往日,原來一場感冒中藥、西藥吃了沒有用,慢慢發展到化膿性扁桃體炎,最後高熱引起肺炎住院,大量抗生素引起肝功能受損。我聽完大笑,並不是幸災樂禍,原來和我五年前的一場感冒結果一樣,那時我比他還慘,因為醫院有熟人,我在扁桃體化膿高熱時就住院後馬上用了大量抗生素和激素,當晚大汗淋漓,第二就退熱,結果一查肝、腎功能全部受損。從此我起念從新拾起荒廢三十多年的中醫,重讀經典,開始了自我保健養生之路(我稱之謂老路),從此五年多來沒有用過一點抗生素,沒有去過一次醫院治病。道理很簡單,讀《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其次治六府,其次治五藏。治五藏者,半死半生也。」我們除了外傷(五勞七傷)以外大多數的疾病都是由外邪(風、寒、暑、溼、燥、火)先侵皮毛再入肌裡的,誤治後再由腑入髒。所以「上工救其萌芽」,表居八法之首,凡兼夾外邪諸症,急則治標,皆當以解表為先,開門逐盜,防用寒涼之藥閉門留寇。
又見《素問·皮部論》:「是固百病之始生也,必先與皮毛」,可見皮毛為外邪侵入的重要途徑,皮毛既是邪之進路,亦是邪之出路,開門逐盜可謂良策。所以《傷寒論》中的六經傳經起源於邪中太陽,很多頑疾的治療無論是巡經傳,還是越經傳,最後還是使陷裡之邪從表出而解,要回出太陽經解表而愈,更謂「邪陷入裡,雖百日之久,仍當引邪由表出裡,不死不休!」我讀有關程氏針灸治頑疾會先輕刺百會穴,我想像是否也會用陽中之陽的大椎、百會來驅邪出表的。
我的養生體會也是教訓之一是:被「六淫」中了,急治其表,阻斷病程,就難以形成大病,其中感冒(太陽受邪)最常見,千萬不要掉以輕心。
程氏針灸文化傳承學員--陸海銓20150614
IPC: 老路跟程凱學中醫4
共修內容:回憶第3次跟診(上)
感悟心得:第3次跟診程博士是在2014年8月23日上午,當值甲午年處暑節氣,雖然過了立秋但上海還是暑氣正當,上午共診病人13位,其中有個醫案讓我留下深刻印象,想和大家分享。
病例: 女士 44歲
主訴:經血淤滯,肩臂冷痛,胸悶氣短,失眠;最近感冒後咳喘難受。
四診:體型偏瘦,痘在下顎(在任脈主腎陽陰兩虛,津液不得上乘,心之火上炎,主火水未濟),左右面頰均有色斑(主肝鬱日久化火),
呼吸納氣短、喘(主肺氣虛,輸布無力、腎不納氣),
舌胖偏紅(主痰溼內熱),
左脈沉細無力(主氣血兩虛之裡證、肝鬱化火熱入營血)
右脈弦滑(主痰聚淤滯、肺滿氣逆、氣短咳喘)
辯證:肝鬱化熱,肺脾氣虛。瘀滯為主,不診為氣不攝血。
治法:交通心腎滋陰清熱、潤肺理氣(根據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而選擇先治標為主,擇機治本)
方藥:
中藥方劑:金銀花、連翹、射幹、前胡、地龍、杏仁、南北沙參、桔梗、枳實、天門冬、青黛、厚樸,防藥寒涼故加炙紫苑(滋陰清熱、健脾化痰、寬胸潤肺理氣)
配穴:針太衝、刺血關衝(配穴主清洩肝鬱之火)
針魚際、刺血少商(配穴主清洩肺衛蘊熱)
合谷透勞宮、太衝透湧泉(配穴主滋陰清熱,心腎相交,水火既濟)
巨闕、天泉(寬胸利膈、寧心安神、活血理氣、通脈止痛)
孔最、列缺、上巨虛、天突(宣肺疏風、潤肺理氣、通調任脈、寬胸利咽)
每次跟診程凱教授總能得到意外收穫。病人診前咳喘不斷,自訴病狀時一句話講不完就會被咳嗽打斷,針術中我看到給病人施以合谷透勞宮、太衝透湧泉配穴中,老師特意告訴我們意在心腎相交、滋陰清熱。片刻病人憂鬱的臉部已有所舒展,氣色也改善了,慢慢咳喘也明顯減輕了,我想這不就是《傷寒論》中辯少陰病脈證「心中煩,不得臥」經典的《黃連阿膠湯》的祈求效果嗎?我沒有見過後世醫家描述的服藥後「可使心腎相交於瞬間」的案例,但程教授的「人身上的《經方》配伍」讓我看到了「水火既濟」諸證悉平於瞬間的事實,病人離開診室時氣色改善,已經可以完整講話了。
歡迎成為程氏針灸文化傳承學員,和我們一起探究領略經絡穴位的奧秘。如果您願意,可以試聽一節程門解穴的全部在線課程,請加微信: riona_2004,註明:程門解穴+真實姓名。了解文化傳承班招生簡章可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
回複數字「01」「02」「03」「04」,查看對應的《程門解穴》課程:
第1講:《程門解穴》開講啦—風池穴
第2講:於平凡中現神奇的—合谷穴
第3講:湧泉應巔,善補腎精
第4講:然谷應咽,善瀉腎熱
第5講:肺經首穴,中府治裡
第6講:太溪應經,陰陽雙補
第7講:復溜應脊,補腎調水
關注我們,了解更多中醫知識
分享,健康就在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