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學子競風流⑤|內蒙古的律所來了一位同濟大學畢業生——首屆...

2020-12-11 同濟大學新聞網

宋健最終還是選擇留在了家鄉內蒙古的律師事務所工作。

乍聽到這個決定時,有同學不理解:「為什麼不留在上海?」在同學們眼中,班長宋健「優秀」「靠譜」「熱心」。他是同濟大學上海國際智慧財產權學院首屆WIPO(聯合國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智慧財產權法碩士項目班畢業生, 獲同濟大學、德國漢諾瓦大學和挪威奧斯陸大學3校碩士學位,還榮獲了2020年度「同濟大學優秀畢業生」等榮譽。

聯合國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同濟大學聯合培養智慧財產權法碩士項目課程結業典禮現場

頭頂光環的他,為何選擇回到家鄉?

宋健說,智慧財產權專業知識在內蒙古大有用武之地,他要做「蒙古馬精神」的弘揚者,在家鄉發展的新篇章上書寫自己的律師夢想。

上海國際智慧財產權學院首屆WIPO碩士項目班的學霸班長

三年前的夏天,懷著對同濟大學智慧財產權學科的嚮往,宋健從呼和浩特來到上海,參加同濟大學暑期學校。

第一次走進同濟大學校園,他就被四平路校區各具特色和底蘊的建築所吸引。聽老師講述同濟人與國家發展休戚與共、與科教事業心手相連、與上海城市發展相濡以沫的110餘年發展史後,他更是深切感受到了這所百年學府的文化特質和價值追求。

上海國際智慧財產權學院是同濟大學最年輕的學院之一。2016年11月,在WIPO、國家知識產權局和上海市政府的支持下,學院在同濟大學正式成立,致力於培養國際高端智慧財產權人才。智慧財產權學科朝氣蓬勃的發展景象深深感染了宋健。他說:「從那一刻起,我的心就與同濟大學緊緊地連在了一起。」

憑藉紮實的語言能力和專業功底,宋健如願成為上海國際智慧財產權學院首屆碩士研究生。2017年9月,天高氣爽,意氣風發的宋健再次來到同濟,開始了一段難忘的求學時光。

2017年9月對於上海國際智慧財產權學院來說,也是一個重點的時間節點。首屆WIPO碩士項目班開班,WIPO攜手同濟大學聯合培養智慧財產權法碩士。宋健再度過關斬將,順利成為首屆WIPO碩士項目班學生。

在WIPO項目班,宋健像海綿吸水一樣學習知識。中外教師、法官聯袂授課,他們在學習中國智慧財產權法的同時,還學習了智慧財產權相關國際條約和其他國家的智慧財產權法律和司法實踐。具有寬廣的國際視野和交叉學科背景,同時通曉國際規則的智慧財產權青年人才在這裡逐漸成長。

讀研期間,宋健一直擔任班長,做溝通師生的橋梁。「班上的同學們來自不同國家,文化背景差異較大,英文發音較為難懂,擔任班長對於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對於自己學業之外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績,宋健非常謙虛,「在老師和同學們的鼓勵和支持下,我的工作開展得很順利,為WIPO項目班的順利運行出了一份力。」

宋健和同學們參加上海智慧財產權國際論壇

WIPO項目班還為學生們安排了豐富的社會實踐活動。宋健和同學們參與了上海智慧財產權國際論壇,赴國家知識產權局和WIPO北京辦公室參觀……這些實踐活動讓他們對國際智慧財產權發展前沿有了更加直觀的認識。

獲得同濟大學、德國漢諾瓦大學和挪威奧斯陸大學3校碩士學位

研二那年,在導師宋曉亭教授的鼓勵下,宋健申請前往德國漢諾瓦大學和挪威奧斯陸大學攻讀聯合培養碩士學位。「宋老師經常對我說,要讀萬卷書,也要行萬裡路,出國學習不僅是學習知識,也是對人生閱歷的豐富。」

出國前,宋健對於國外的學習有點忐忑。雖然在國內學業出色,但是能否真正適應國外的學習呢?語言能力和專業功底能否經得住考驗?宋健有點沒底。

留學生活真正開始後,他的顧慮很快被打消了。「在同濟大學,中外教師共同授課,中國學生和留學生一起上課討論,同濟的教學已經做到了與國際接軌。」

身在異國的宋健學習上得心應手。他撰寫的關於歐盟在線內容分享平臺之義務的論文獲得了國外專家的肯定,奧斯陸大學的教授更是給出A的成績,他順利獲得德國漢諾瓦大學和挪威奧斯陸大學信息技術與智慧財產權法學碩士學位。

在挪威留影

學習之餘,宋健還和同學們一起,遊歷歐洲11國,甚至進入了北極圈。

2019年8月,宋健學成回國。回國之後,他一方面著手完成同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一方面積極參加招聘活動,準備踏入工作崗位。2020年初,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讓他的這些安排都按下了暫停鍵。身在呼和浩特的宋健目睹「90後」「00後」群體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壯舉,為之動容,為之振奮。作為「90後」的一份子,他開始重新思索自己的就業選擇。經過深思熟慮後,他決定留在家鄉就業,將青春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

「回到內蒙古,並不意味著我的專業智慧財產權毫無用武之地。恰恰相反,內蒙古處於產業升級的關鍵期,正在擺脫傳統的靠能源產業發展經濟的思路和做法,智慧財產權專業在內蒙古大有可為。內蒙古的智慧財產權保護與沿海地區相比相對落後,但內蒙古的文學藝術、傳統老字號、地理標誌產品等資源較為豐富,有待開發和保護。」宋健這樣剖白自己的心跡。

立志做「蒙古馬精神」的弘揚者

決定留在家鄉實現自己的律師夢想後,宋健說幹就幹,和內蒙古超倫律師事務所聯繫後,成為該律所的一名實習律師。

自3月以來,宋健已參與了不良資產處置、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犯罪等案件的辦理。他說:「這是一家年輕的律所。在這裡,我有機會涉獵各類法律問題。」

宋健和律所在一起成長。擔任實習律師2個月後,宋健的名片上就多了一個頭銜——商標代理人。宋健告訴記者,在主任的支持下,他幫助律師事務所辦理了商標代理機構資質備案手續,為律所開展商標代理新業務。

律所工作會議

在工作的過程中,宋健愈發感覺到,同濟大學不僅僅教給了他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學校的學習永遠無法涵蓋律師工作的方方面面。法律規範也在不斷地更新,只有掌握法律研究方法,才能在碰到各類案件時遊刃有餘。」宋健這樣感慨。

帶教律師對他讚譽有加。帶教律師經常和身邊的同事說:「小宋身上體現了非常務實的『海派精神』,他不過於糾結理論,而注重法院判決中體現出來的規律。」這是因為在同濟,老師日常教學中大量運用案例分析的教學方法,學子已入腦入心。

律師事務所的工作充滿挑戰,沒有哪一天是完全一樣的,宋健每天在一張張A4紙上書寫著完全不同的案例和故事。他說:「我感覺我並不是一名『打工者』,而是一名『創業者』,每天都在學習新知識。我希望儘快完成從學生到律師的角色轉換,早日在工作中獨當一面。」

宋健向農牧民傳達「兩會」精神,宣講國家扶貧政策,解答農牧民法律問題

不久前落幕的全國「兩會」期間,宋健還跟隨律師事務所主任前往內蒙古武川縣、清水河縣、察右前旗等貧困地區,參加內蒙古廣播電視臺《新聞再觀察》節目錄製。他向農牧民傳達「兩會」精神,解讀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與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宣講國家扶貧政策,解答農牧民法律問題。

奔走在遼闊的內蒙古草原,當悠揚而深沉的蒙古長調響起時,眺望東海之濱,宋健還是會思念上海、思念同濟。這裡有過他的青春:他在這裡成長,他在這裡走向世界,但是他更加堅信回家鄉是更正確的選擇。這片養育他長大的土地,舞臺更加寬廣,更加需要他一展所長、學以致用。

「我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的囑託,發揚『蒙古馬精神』,在工作中踐行『人民至上』的理念,維護委託人的合法利益,促進法律的公平與正義。」這名「90後」青年這樣立志。(文/喻娟) 


相關焦點

  • ...為現場每一位畢業生撥穗,歷時3小時!同濟大學2020屆畢業典禮以...
    ,破浪遠航」為主題的同濟大學2020屆畢業典禮在四平路校區一·二九運動場隆重開幕,典禮中溫馨感人細節隨處可見——為避免人群聚集,首次將畢業典禮安排在室外舉行,並通過多平臺直播;為避免陽光炙烤,畢業典禮傍晚時分開幕,延續到晚間;校領導為現場參加畢業典禮的每一位學子撥穗,撥穗歷時3個多小時;校長與畢業生同唱一曲《送別》,用深情的歌聲送別畢業生。
  • 畢業學子競風流④|學成歸故裡,青春獻家鄉——記機械與能源工程...
    在同濟大學求學期間,駱禮福申請了國家助學貸款,獲得了學校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發放的社會助學金和食堂夥食補助,順利完成了學業。本科學習期間,他先後兩次獲國家勵志獎學金,獲同濟大學優秀學生獎學金一等獎和二等獎,獲評同濟大學「優秀學生」和學院「勵志之星」,參與的創新項目獲校級一等獎。
  • 有一種甜是我們畢業了,同濟畢業典禮撥穗禮歷時3個多小時
    迎著晚風,同濟大學3300餘名在場畢業生身著學位服分批走上主席臺,與等待在那裡的老師握手、並接受撥穗。同濟大學黨委書記方守恩(左)、校長陳杰(右)為畢業生撥穗。本文圖片 同濟大學提供這是7月1日晚同濟大學畢業典禮現場,為避免人群聚集,學校首次將畢業典禮安排在室外舉行,並通過多平臺直播。畢業典禮於下午5時30分開幕,延續到晚間近10點。同濟大學黨委書記方守恩、校長陳杰率全體校領導出席典禮,並為現場每一位畢業學子撥穗,撥穗儀式大約持續3個多小時。
  • 同濟學子首屆卓越大學聯盟高校大學生數學競賽獲佳績
    在剛剛結束的首屆卓越大學聯盟高校大學生數學競賽中,同濟學子斬獲佳績。其中數學專業組獲得5項特等獎中的3項,並獲得1項一等獎;非數學專業組獲得特等獎1項,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      我校數學科學學院宋增春、王錦東、那旭陽等三位同學獲得此次數學競賽數學專業組特等獎,劉炳言同學獲得專業組一等獎。
  • 同濟大學物理科學與工程學院首屆研究生年會舉行
    11月24日,首屆同濟大學物理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年會於同濟大學衷和樓410會議室開幕。同濟大學物理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羊亞平教授,同濟大學本科生院副院長張宇鍾教授和同濟大學物理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張建衛教授出席本次年會。百餘名物理學院研究生參與此次年會,並展出優質牆報。
  • 哈工大新百年的首屆畢業生啟程遠航,祝哈深學子畢業快樂
    轉眼間又到了送別學子的時刻。在這個特殊的畢業季,哈工大新百年的首屆畢業生啟程遠航。7月6日上午,2020屆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在主樓廣場舉行。一校三區本碩博畢業生共聚「雲端」,在師生、校友和家長的見證下,完成了畢業前的最後一堂課。大會通過學習強國、人民日報客戶端等多個平臺進行同步直播。
  • 走進百年同濟大學,從醫學到理工科的歷史變遷,感受同濟學子風採
    現代的同濟學子你所不知道的同濟大學同濟大學作為985雙一流高校,雖然每年的生源質量都非常的好,但是綜合的高校排名卻很低,於是很多人就開始質疑同濟大學為何會受到全國考生的歡迎?上海市的地域因素只是其中之一,更重要的是同濟大學悠久的歷史和國際化的教學模式,同濟大學作為理工科高校,學科規模不大,但是擁有很多具有特色的學科,從曾經建校根本的醫學已經轉變為土木、交通、橋梁、汽車等多門就業非常好的強勢學科,更吸引考生報考同濟大學的原因是,擁有德意志血統的同濟大學有859門全外語授課課程,46個全外語授課學科,全國最強的德語教育基地就在同濟大學,每年去海外交流的學生就多大4500多人
  • 「雲上」畢業典禮 福州墨爾本理工職業學院迎來首屆畢業生
    東南網記者 陳楠攝東南網7月9日訊(本網記者 陳楠)今天上午,福州墨爾本理工職業學院首屆畢業生的「雲上」畢業典禮,以特殊、難忘的方式讓畢業生們收穫了滿滿的溫情和感動,這也是福建省唯一獨立設置中外合作辦學高校迎來的首屆畢業生。雖然本次畢業典禮沒有熱鬧的現場場景,但莊嚴隆重的畢業氛圍依然很濃厚。
  • 同濟大學附屬實驗中小學迎首屆新生
    正中央是同濟大學三人劃舟的校徽,校徽下面是一雙雙五彩的大手,託舉起數百學子五顏六色的小手印……8月30日,由同濟大學與嘉定區政府合辦的公辦初中、公辦小學——同濟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同濟大學附屬實驗小學,迎來首屆新生269人,其中初中六年級(預備年級)4個班122人,小學一年級4個班
  • 同濟大學唯美畢業照發布,每段同濟的故事,都屬於某個同濟人
    同濟大學是國內頂級大學之一,在同濟的幾年時光,從入學時的稚嫩清秀到畢業時的智慧漂亮,同濟大學的每個人都有各自的關於同濟大學的故事。圖中為同濟大學畢業生小姐姐在入學和畢業時的對比照片。每段同濟的故事,都屬於某個同濟人。
  • 從優秀走向卓越:西交利物浦大學首屆畢業生碩果纍纍
    累累碩果:超過10%的畢業生收到世界排名前十大學錄取通知  方磊並非特例,西交利物浦大學136名首屆畢業生「普遍優秀」,他們當中97%的同學將繼續在世界著名學府攻讀碩士或博士學位。「說西交利物浦大學這屆畢業生是全中國高校中最牛的一批畢業生,也絕不為過」,張鵬老師頗感自豪地說。  治學嚴謹:在這裡混文憑行不通  「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優異成績絕不是憑空得來,走進西交利物浦大學,即使在暑假,教室、自習室,你依然能發現眾多埋頭苦讀的莘莘學子。  「感覺這裡的學習比較緊張,學習氣氛比較濃厚。」
  • 同濟大學致2020高考學子的一封信(全文)!
    2020年的這個寒假註定成了一個難忘的寒假,在這些特別的日子裡,在防疫抗疫的行動中,同濟大學一如既往地與祖國的脈搏一起跳動,在與大家共度時艱之時,依然關注每一個寒窗苦讀十二載的學子,希望你們身體健康、學習進步。我們也期待並相信每一個嚴冬終會過去,每一朵花總會在不遠的春天綻放;我們也期待並相信大家會像我們的祖國一樣戰勝眼前的困難,在金色的秋天迎來自己滿意的收穫。
  • ...T恤,上海,校徽,畢業生,禮物,校友,母校,校訓,徽章,畢業,-上海...
    來看滬上這21所高校給畢業生送了啥禮物?    今年,上海21所高校的畢業生將收到母校精心準備的禮物  復旦的相輝校友章、交大醫學院的畢業郵筒、同濟的書籤、華東師大的花海、華政刻著姓名和學號的相框、上音的原創畢業歌,還有各種畢業衫、明信片……你離校那年,收到過什麼小驚喜?  To畢業生們:此刻,你是抱著怎樣的心情?
  • 2020年同濟大學「友誼杯」首屆舞龍比賽舉行
    12月22日,2020年同濟大學「友誼杯」首屆舞龍比賽在位於愛校路旁的足球場舉行。在前期進行的11場體驗活動中脫穎而出的17支隊伍200多名學生參加了比賽。此次比賽旨在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由同濟大學體育運動委員會主辦,體育教學部、校團委承辦,學研工部、新生院、各學院、龍獅運動協會協辦,充分展示同濟學子昂揚的精神風貌和出眾的綜合素養。出席嘉賓為祥龍點睛,表達了對祖國富強和同濟輝煌的美好祝福。
  • 7位畢業於成都七中的學霸介紹同濟大學,分享他們的故事!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金融系博士畢業,經濟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金融學類專業教指委委員,上海市金融碩士教指委委員,上海市金融學會理事,成都市政府特聘專家,同濟大學金融碩士教指委主任,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科評定委員會副主席,歐洲管理博士教育聯合會執行委員會委員。上海高級金融學院SAIF的EMBA導師。上海市金融碩士同濟-東證創新實踐基地負責人。曾獲上海市科學技術獎(2013)。曾經在哈佛大學商學院訪問學習。出版有學術專著2部,教材5本。
  • 中國文化大學首屆畢業大陸學生
    據臺灣媒體報導,中國文化大學6月6日舉辦畢業典禮,首屆大陸籍法律系畢業生殷康妍在致詞時表示,感謝文化大學對陸生們的照顧和幫助。  據報導,在音樂聲下,畢業生穿著學士服進行校園巡禮,回憶在學點滴。
  • 同濟大學各省錄取分數,衝擊一流985大學,畢業生直接落戶上海
    同濟大學同濟大學的歷史可謂是相當輝煌,最初是由一位德國醫生所創辦的德文醫學堂,後來又合併了共學堂定名為同濟大學,是中國最早的國立大學之一。不過在52年的院系大調整中同濟大學損失不小,特別是去了根本的同濟醫學院(現為華科同濟醫學院),但也吸收了不少名校的土木等相關院系。所以同濟大學的土木相關專業在國內絕對是最頂尖的。
  • 同濟學子,請收下蘇州的滿滿誠意!
    同濟學子,請收下蘇州的滿滿誠意!,為在校大學生提供實習實踐的崗位,為畢業生提供就業發展的舞臺。蘇州真誠期待各位同濟優秀學子走進蘇州、了解蘇州、選擇蘇州。我們將以精準的服務和良好的生態,讓大家感受這座城市的溫度,讓大家在這座城市大展宏圖。也衷心希望以此次活動為契機,與同濟大學進一步加強合作,攜手並肩,同走創新之路,共創發展大業。蘇州創新創業環境推介
  • 天津大學研究生院(青島)首屆畢業生順利畢業
    半島網7月2日消息 6月30日上午,天津大學研究生院(青島)在會議室召開了2020屆畢業生座談會。參加本次座談會的有天津大學青島海洋技術研究院理事長劉耀昌、天津大學區域發展研究院黨工委副書記王春玲、天津大學區域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宋敘言、天津大學青島海洋技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鹹良、天津大學青島海洋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宋立斌,以及精儀學院、機械學院張博偉、黃超、王源江、翟勝、何曉峰、尹雲龍部分畢業生代表。會議由宋立斌副院長主持。
  • 南方科技大學首屆畢業生低調畢業15人被世界名校錄取
    如果說南科大是中國高校改革的試驗田,首屆教改實驗班的學生就是這塊試驗田培育出的第一批作物。沒有教育部授予的文憑,手握南科大自授學位的他們,畢業後去向如何?昨天,錢江晚報記者獨家獲得的一份「南科大首屆教改實驗班畢業生升學錄取名單」,截至時間到2015年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