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10日電 據臺灣《經濟日報》報導,大陸遊客赴臺個人遊的消費市場兩極差異大增。業者指出,平價旅館已打敗五星飯店與摩鐵(Motel 汽車旅館),成為背包客最愛。
隨著陸客赴臺個人遊開放城市逐步增多,背上背包就能赴臺旅遊的個人遊數量,大幅增加。這讓「卡」在中層價位的消費模式,反而進退兩難,因住宿費用佔陸客赴臺消費三分之一,轟動一時的高單價摩鐵,已不再受陸客歡迎。
大陸旅遊法實施後,造成「十一」長假大陸團客赴臺數量銳減;臺灣「觀光局」統計,陸客個人遊卻直線飆升,上半年更每日破3,000人次,創下開放以來紀錄,成長逾60%,個人遊成為赴臺遊主流。
未來陸客不跟團赴臺,坐地鐵到處走將更為常見。「姆提文創」經理何慧珊觀察,陸客赴臺客群兩極化消費差異大增。
陸客赴臺已是非常複雜的旅遊生態,何慧珊說,陸客赴臺個人遊已進入「進階版的體驗式生活」,有追求陸客赴臺「朝聖」的騎腳踏車環島夢,也有文藝青年的超深度旅遊。
旅店業者「品格子」經理黃振翔指出,陸客從原本只住五星飯店,跳過轟動一時的精品汽車摩鐵,直接換成「千元(新臺幣)有找」平價旅館。
黃振翔說,他們旅店感受到大陸客赴臺旅遊的氛圍濃厚,從此開始挖掘陸客大商機。
「抓到客人想省錢,只給必要的東西」,黃振翔分析,物超所值是最大需求,只給陸客所需的網絡、乾淨的隱私空間,其餘全部去除,他們旅社就連飲料販賣機都沒有設置。
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臺北辦事處主任滿宏衛認為,陸客個人遊的確帶來更多兩岸交流的體驗,臺灣旅遊產品日趨成熟,對兩岸影響越來越正面,這也是他期望推動的方向。
臺灣「內政部移民署副署長」何榮村曾表示,過去一年內曾兩次赴臺且無不良紀錄的個人遊陸客,將可發給多次籤的入臺證,預估一年後陸客個人遊人數將翻一倍,達100萬人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