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木蓮媽媽,原創內容
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魯迅
沒有不愛玩玩具的寶寶,這似乎是孩子的天性。作為家長的我們,該如何給小天使們挑選合適的玩具呢?很多家長習慣給孩子批發玩具,一買就是一大堆,其實很多玩具都不適合寶寶玩耍。
《嬰兒行為與發展》雜誌曾發表了一項新的研究結果,研究人員表示,當孩子周圍的玩具更少時,幼兒玩耍的時間更長,創造性更強。
也就是說,少給孩子一些玩具,更能激發孩子身上的隱藏的優點。根據寶寶的性格和氣質,選擇適合他的玩具,才是重中之重。
同事家的小女兒非常可愛,小小年紀就能看懂人的眼色,把人哄得特別開心。最關鍵的是,小姑娘對數字特別敏感,一開始我們還以為是遺傳因素,畢竟媽媽是位會計。
後來我們才了解到,媽媽一直給孩子玩數獨和拼圖,因為這些玩具可以鍛鍊孩子的思維能力。拼圖、多米諾骨牌、數獨......這類玩具,特別適合善於思考的寶寶玩。
這類寶寶善於察言觀色,可以通過大人的臉色判斷具體情況,非常機靈。這些表現,證明寶寶有很開闊的思維、很靈活的大腦。可以通過益智玩具的鍛鍊,開放更多可能性。
如果你家寶寶十分好動,那就給他選擇一些運動類玩具吧。以前我給寶寶買了好多繪本和圖書,以為這些色彩豔麗的書籍會吸引孩子,讓他安安靜靜的呆在家裡。
但理想很封面,現實卻很骨感。我家寶寶屬於好動類型的,根本對這些書本不感興趣。後來我就給他買了兒童足球、兒童排球,有了意想不到的收穫。
事實證明,選擇合適的玩具,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買了一堆不合適的,只能壓箱底,還不如一個合適的球類玩具。對於好動的寶寶來說,運動類玩具是不二之選。
不僅可以鍛鍊身體,還能讓孩子多動動,培養體育天賦。也許你家孩子就是下一位體育健將!
很多家長都覺得,自己的寶寶特別溫順乖巧。不僅可以自己在家玩玩具,還非常的懂事,就是有一點內向,但是也不妨礙成長。
事實上,這種想法是大錯特錯的。我朋友家的閨女就是這樣的,一開始不愛說話,家長忙於工作也沒有理睬,結果竟然漸漸發展成了社交恐懼症,一件別人就開始哭,就算不哭也不說話。
其實,家長們可以早早發現的異常表現。如果你的孩子非常內向,可以買一下語言類玩具給孩子玩。比如說能發出聲音的玩偶、能唱歌的娃娃等等。
這些玩具可以讓孩子更加開朗,增加孩子說話的機會,家長們就不用擔心孩子太封閉自我啦。
我們經常能收到很多家長的私信,說自己孩子太任性,實在不知道該怎麼哄。買玩具的時候,一買就是一大車,不給買就坐在地上不走了。
想買點東西討孩子歡心,但也不知道他的脾氣喜好,實在是太難了。其實這類孩子最適合,就是親子遊戲。
大部分孩子的任性都是想要讓爸媽關注,如果家長可以抽出一點時間來陪伴孩子的話,孩子可以玩的開心,也可以慢慢變得乖巧懂事。
千萬不要覺得給孩子買玩具就是有效陪伴了,真正的陪伴是跟孩子進行心靈的溝通,用愛去建立彼此的橋梁。想走入孩子內心,就要花出時間陪伴。
如果你家寶寶性格沉穩、非常乖巧的話,那你一定是最幸福的爸媽了。這類孩子給父母省心,爸媽也會非常的輕鬆。
我大學室友的孩子就是如此,但她也有疑問,不知道該給這樣的孩子準備什麼玩具。他家是男孩,但是膽子有點小,而且比較依賴父母。
我室友擔心,這樣下去會不會養成孩子懦弱的性格呢?其實,如果選玩具選錯了,真的會讓孩子變得懦弱,尤其是男孩。
爸媽們可以給這類型的孩子準備一些早教繪本。首先他們性格安靜,可以安穩的自己看繪本。其次,繪本裡的內容,非常適合做早教。
女孩們可以看一些花草動物類的繪本,看童話故事。男孩們可以看勇敢的故事繪本,看十萬個為什麼,可以培養自己的勇氣,儘快成長為小男子漢。
給孩子選玩具也是門學問,家長們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有一條原則我們一定要牢記:玩具不求多,但求合適。願每個孩子的童年都開心快樂,無憂無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