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暴漲200% 改名後兩日漲停 免稅生意究竟有多香?

2020-12-22 中國經營報

文/ 李丹

編輯 黃玉璐

「以前相對來說比較平穩,現在每天都在玩心跳。」

茜茜(化名)是一名日韓代購。受疫情影響,加上海南免稅政策發力,免稅品價格變動頗大。茜茜告訴筆者,價格波動不僅使得代購行業囤貨不易,很多已有庫存還都是賠本在賣,難做。

與韓國、日本、中國香港代購身處「窘境」不同,海南代購似乎逐漸在「業內」崛起。社交平臺上,不少網友紛紛用「打骨折」、「四捨五入等於不要錢」等字眼形容海南免稅產品。相關數據顯示,5月份,海南免稅品實現銷售額19.77億元,同比增長147.9%。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這廂,免稅品消費冰火兩重天。那廝,免稅題材在A股扮演起「當紅炸子雞」。

6月29日,中國國旅正式將公司證券簡稱變更為「中國中免」,以此突出免稅業務,連續兩日漲停,市值創新高。同月更早些時候,王府井股價異動大漲200%,後被證實公司已獲得免稅品經營資質,也就是所謂的免稅牌照。還是同一個月內,格力地產也被曝出將收購珠海免稅,集團股價被連拉8個漲停板......

搭上關係就能「起飛」。免稅,究竟是個多大的蛋糕?我國「吃」到了多少?在疫情和我國政府促進消費回流的雙重影響下,世界免稅市場格局又會如何重塑?

免稅業的未來 是中國?

免稅行業最早誕生於1947年的愛爾蘭。其理論基礎是,境外人員在本國逗留期間並未享受本國對應福利,因此將增值稅、消費稅等消費行為相關的稅賦予以退還。當前,免稅品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經批准免徵稅收(關稅、進口環節的增值稅、消費稅)的進口商品,一種是可退還或免徵消費稅、增值稅的國產商品。

圖片來源:網頁截圖

隨著業態的豐富和發展,「免稅」二字還逐漸承載起各國刺激消費、外匯創收、扶持本國品牌、促進旅遊業發展等多種使命。

免稅市場究竟有多大?從已有數據來看,2011至2019年,全球免稅銷售額年均複合增長率為7.38%,達到818億美元。新冠疫情以前,艾媒諮詢曾預計稱該數據在2020年將會達到977.5億美元。

而在全球免稅版圖中,亞洲市場已雄踞榜首多年。智研諮詢相關報告顯示,相對於較為昂貴的洲際旅行而言,東亞居民更傾向於在東亞內部旅遊,彼此都是對方重要的入境旅遊客源國。地緣優勢為免稅業發展奠定了良好的機遇,與此同時,相對高頻次的國內海島遊也進一步促進了離島免稅的發展。

申萬宏源旅遊團隊的研究報告顯示,離島免稅店、出入境口岸免稅店以及市內免稅商場是常見的三種免稅店業態。其中,離島免稅主要為了支持地方旅遊業,目前只在中國海南島、日本衝繩島、韓國濟州島和中國臺灣金門馬祖四個地區設立,是東亞地區的獨有業態。

2011年,亞洲(包括環太平洋地區)的免稅銷售額佔到了全球免稅消費的34.8%。彼時,亞洲一舉超越歐洲,成為全球第一大免稅市場。2018年,亞洲實現免稅銷售額383億美元,佔全球免稅消費額的49%,主導地位更加凸顯。

聚焦到亞洲市場內部。韓國在2009年超過英國,成為全球第一大免稅市場。而國外消費者,尤其中國消費者是韓國免稅近些年保持較快增長的主要推動力,佔其銷售總額的80%以上。

世界靠亞洲,亞洲靠韓國,韓國靠中國。按照這一邏輯,中國似乎是世界免稅行業發展的最主要力量。為此,中國旅遊研究院國際所所長楊勁松告訴筆者,國際免稅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必定是繼續「向東看」,或者更準確來說,是「向中國看」。圍繞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做文章、調整布局,將是免稅業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

為了搶回消費者,我國近些年也明顯開始發力。在楊勁松看來,無論是海南離島免稅、市內免稅店的推進、免稅牌照的進一步發放還是被業界熱議的國人免稅政策,都有助於促進中國消費者的免稅消費回流。曾有預計稱,若我國免稅滲透率提升,消費回流,到2023年,中國國內免稅市場將達千億元規模。

消費回流 誰的奶酪?

免稅消費會回流嗎?答案是肯定的,海南免稅銷售額的有關數據便是佐證。回流來自哪裡?這得看中國消費者在境外購買免稅品的消費機會在哪裡。

楊勁松告訴筆者,免稅消費的消費場景較多,比如出境目的地、重要口岸、國際樞紐機場、郵輪和飛機上,無論品牌還是免稅店,都會比較重視。而由於免稅行業已經進入寡頭壟斷市場,最終的消費額可能悉數流入寡頭集團的口袋。根據最新統計數據,包括瑞士Dufry、韓國樂天、韓國新羅、DFS和法國Lagardere在內的十大免稅集團佔據了超過50%的市場份額。

左手樂天,右手新羅的韓國免稅無疑是曾經的贏家。但疫情下,其過度依賴中國消費者的弊端也暴露無疑。畢竟,韓國一年近20萬億韓元的免稅銷售額都是由中國人貢獻。疫情以來,韓國多個機場免稅店關閉,市內免稅店紛紛閉店或調整營業時間,銷售額同比減少90%。

據韓媒報導,佔據韓國免稅行業半壁江山的樂天免稅店和新羅免稅店從6月23日起陸續線上銷售庫存免稅商品,50個品牌的進口奢侈品最低4折。4月中旬,韓國免稅店一度被曝面臨崩潰,或燒掉數十億產品。

圖片來源:網頁截圖

隨著海南離島免稅、王府井免稅店加入競爭賽道,中國免稅消費將悉數流回嗎?不盡然。常年關注免稅品的人可能注意到一個問題,在中國境內買到的免稅品和境外購買的免稅品在品類、價格上都會存在差異。最新款、限量款往往只存在於少數免稅店,且該現象幾乎在箱包、香化等所有品類中都存在。

據楊勁松介紹,這種現象根源自品牌的自我定位,以及對具體免稅店的評估和選擇。尤其對於奢侈品品牌而言,需要對對象市場的人群收入、消費喜好、店鋪位置等進行研究,以確保核心市場的認可度和忠誠度。

除對象國以外,奢侈品集團本身的議價能力也是重要考量。楊勁松告訴筆者,品牌和免稅集團的談判涉及雙方的要價能力和談判能力。如果品牌處於強勢地位,則會對免稅店定位、裝修風格、所處地理位置等提出要求。如果免稅集團本身更為強勢,就可以對商品品類、價格等要素提出更高的要求。

相較於其他大型免稅集團而言,我國的免稅業主要立足於本土,國際能力和影響力還不足,也是鑑於此,我國境內能夠買到的免稅品品類和價格還不能完全滿足消費者需求。

在楊勁松看來,品類、價格,外加消費習慣和服務品質等因素的影響下,即使國內的免稅品購買機會增加,也不能奢望免稅消費全部回流。「不是說當下境外去不了,就一定會到境內購買。」

免稅消費增長 空間幾何?

「我國免稅業的政策環境還有優化空間。」這裡的空間,也就是免稅業布局和業內熱議的國人免稅政策。

目前,我國有八個免稅牌照持有者,分別是中免、日上、海免、珠免、深免、中出服、中僑和王府井。從業務形態上來看,大部分是口岸、機場免稅店。機場免稅店通常是全球最為常見的免稅店形式,其銷售收入取決於機場出入境客流量,是兵家必爭之地。數據顯示,全球規模第一的Dufry集團,其90%以上的銷售額就來自於機場零售。

成於客流量,敗亦於客流量。新冠疫情下,機場免稅店的劣勢暴露無疑。楊勁松告訴筆者,中國免稅業未來的布局可以更多參考韓國形式,即通過發展市內免稅,獲得在經營規模、範圍、品類、時間和服務能力上的提升。

韓國於1979年率先推出市內免稅店政策。此後,韓國海關將國民出境免稅額度一再提升,至5000美元。其邏輯在於,先吸引本土居民進行免稅消費,再帶動全球旅客到韓國進行免稅消費,做大市場。

2000年,韓國免稅運營商推出網上免稅購物業務,有效釋放了本國人本土免稅消費的潛力。

2013年,韓國政府進一步放開免稅牌照,市內免稅店數量從之前的10家迅速擴張至27家。最新數據顯示,韓國市內免稅渠道約佔到了韓國免稅市場的80%以上。

圖片來源:智研諮詢報告截圖

除發展市內免稅外,在楊勁松看來,國人免稅政策的落地是行業增長的另一個「極具想像力」的空間。

2002年,韓國通過特別法,允許濟州島實行離島遊客免稅購物政策。韓國及濟州島居民在離島回韓國本土時,可享受免稅購物待遇。以此為鑑,我國海南島也推行了國人離島免稅政策。

最新消息顯示,7月1日起,海南島離島旅遊每年每人免稅購物額提高至10萬元人民幣,不限次數。

圖片來源:財政部官網截圖

在此基礎上,楊勁松告訴筆者,我國應該進一步將海南的政策用到內陸城市,推進國人免稅政策的實際落地,在促進消費回流的同時,更好地打造國貨精品。但迄今為止,國人免稅政策的落地還存在較大難度,需要多部委有效協調,審慎評估效果......

(編輯 黃玉璐 校對:翟軍)

相關焦點

  • 多家房企盯上免稅行業免稅牌照究竟有多香?
    免稅藍海紛爭不斷一超多強局面仍難撼動中國免稅行業「一超多強」局面持續已久。目前,國際免稅市場的模式主要有兩類,分別是免稅購物和退稅購物,而我國以免稅購物為主。從渠道分類來看,我國免稅經營渠道主要有四類,分別是離島免稅、口岸免稅、運輸工具免稅和市內免稅。
  • 紅星資本局丨蹭免稅概念,股東建議兔寶寶改名「中國中兔」 最「妖...
    近期中國國旅更名「中國中免」後股價暴漲,如果真來個「中國中兔」乍一看還挺像。不過兔寶寶董秘趕緊謝絕了這個建議,稱「公司暫無相關計劃」。投資者建議公司更名後差點漲停近期,免稅概念成了A股「當紅炸子雞」,沾上題材就大漲,造就了多隻牛股,包括王府井、中國中免、格力地產、凱撒旅業等。
  • 漲停攻略之:改名=改運!
    但一隻股票的名字,卻對股價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今天看到一則消息:粵港澳大灣區即將開展「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 沒想到一個做海外網紅直播的公司居然漲停了,只因它的名字叫——跨境通。
  • 一飛沖天 「免稅概念股」到底有什麼魔力
    來源:蘇寧金融研究院作者: 黃大智、桂豆豆 從海南免稅島到免稅店、從企業到市場,免稅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關注。疫情之下,日韓免稅店由曾經「會下金蛋的鵝」變成了如今的「燙手山芋」。與之相反,國內的免稅生意卻迎來了高潮。
  • 一飛沖天,「免稅概念股」到底有什麼魔力?
    來源:蘇寧金融研究院作者:蘇寧金融研究院研究員黃大智、實習生桂豆豆從海南免稅島到免稅店、從企業到市場,免稅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關注。疫情之下,日韓免稅店由曾經「會下金蛋的鵝」變成了如今的「燙手山芋」。與之相反,國內的免稅生意卻迎來了高潮。
  • *ST皇臺「回歸」:股價暴漲300% 退市前夕胡潤富豪接盤連拉11個漲停
    今日開盤,皇臺酒業股價暴漲234.7%,持續拉升大漲268%後,因觸發漲停限制,盤中被兩次臨時停牌。截至發稿,皇臺酒業股價報30元/股,大漲301.61%,成交額超3億元。「不死鳥」*ST皇臺「回歸」早盤暴漲超300%白酒行業一句俗語:北有皇臺,南有茅臺,因此皇臺酒業有著「「西北茅臺」之稱。恢復上市前,*ST皇臺成功摘帽。
  • 「暫不含免稅」!海汽集團再度澄清,上次股價漲了400%,這次如何?
    上一次,越澄清,股價越漲。繼6月份集中發布股價異常公告、澄清沒有免稅業務後,海汽集團再發公告,表示公司目前與「免稅」無關。這一次,又澄清了,股價將會如何?連續兩個交易日漲停的「兩連板」海汽集團,引起了免稅題材的整體「躁動」。同花順題材分類中,海汽集團以2天2板的成績奪得了免稅店概念股的「人氣龍頭」。當日免稅店板塊上漲1.64%,海汽集團、格力地產漲停,王府井、中國中免等前「免稅龍頭」跟漲。
  • 免稅牌照什麼意思 王府井股價為何狂漲
    在百貨企業還處在疫情後的業務恢復期時,王府井因為一則獲得免稅品經營資質(下稱「免稅牌照」)的公告漲停了,而更令投資者們不解的是,自5月以來,其股價累計漲幅已經近130%。在此背景下,6月10日晚間5點多,微信公眾號「Transmedia止觀」發布了一則署名為「張冬晴」的推文,實名舉報王府井或存在內幕交易。在指出自4月27日起,王府井成交量持續急劇放大、股價連續大幅上漲等情況後,該文章表示,希望監管部門立即啟動調查程序,徹底釐清王府井上述重大事項的內幕消息形成過程、保密措施和內幕知情人登記情況等。
  • ...晶片之母EDA概念魔幻暴漲,9天8漲停股價翻番,這些影子股還趴...
    來源:數據寶作者: 陳見南EDA概念股申通地鐵連續8漲停後,今天早盤大幅高開,盤中一度漲停至14.87元,股價創4年多來新高。申通地鐵之所以如此飆漲,主要是由於其參股國內EDA龍頭公司華大九天。EDA是晶片之母,是晶片產業皇冠上的明珠。
  • 一則大消息引爆,狂拉20%漲停了!公司自己都慌了:估值太高有風險!更...
    一則產品啟動臨床試驗的公告,科創板股票昊海生科8月4日暴漲20%漲停,再創歷史新高,此前一天該股已漲17.99%,兩天合計漲幅達到41.58%。然後連續暴漲,公司動態市盈率估值已經超百倍。公司8月4日晚間也緊急公告提示風險,公司市盈率太高了!並且相比H股股價,A股高出213%。
  • 話企|南寧百貨提振萎靡業績的王牌會是這張免稅牌照嗎?
    當今免稅概念大火,先有格力地產擬收購珠海免稅,後有南寧百貨、王府井、百聯股份等百貨公司獲批或申請免稅牌照,再有海南離島免稅政策大幅放寬。隨著國營百貨公司入局,免稅行業也迎來了「鯰魚」的攪局。近日,此前因獲寶能系增持而備受關注的南寧百貨,由於申報免稅品經營資質再獲資本市場認可。
  • 揭秘「免稅」生意:老牌與新貴,亂象與機會
    我們看到,中免2019年營業成本超過200億元,而其中支付給機場的租金加上免稅收入提成就接近百億。如果能在市內開展免稅,租金成本驟降,免稅生意本來就高達40%50%甚至60%的毛利率還會進一步提升。剛剛新獲得牌照的王府井就有意在市內免稅店拓展業務。說到王府井,它可以說是免稅生意的新貴。
  • 近期暴漲的數字資產究竟有多香
    港交所多位前高管集體「下海」,創辦「香港數字資產交易所」(HKbitEX),這家數字貨幣交易所的7位管理層中有3位曾任港交所要職。有投行人士表示港交所行政前總裁李小加也將會加入,但這一消息目前並未得到李小加的證實。比特幣的暴漲也帶動了區塊鏈板塊股票的上漲。中概股第九城市1月4日宣布成立全資子公司NBTC Limited,專注於從事區塊鏈數字貨幣相關業務。
  • 面值危機公司紛紛展開「自救」,股價站上1元後連續漲停中斷
    在此背景下,面臨面值退市風險的公司,正想方設法展開「自救」,近期已有*ST兆新、*ST金洲通過「自救」實現連續漲停,它們的股價在最後危急時刻站上面值,暫時解除了面值退市危機。不過,股價站上面值後,這些公司連續漲停的走勢卻「戛然而止」。5月13日至6月4日,*ST兆新股價連續17個交易日低於面值,在此期間,公司發起一次面值衝擊未果。
  • 34天22漲停!從木匠、賣鞋到狂犬疫苗,老闆生意堪比茅臺!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市場頗為關注的「疫苗概念」大牛康華生物(300841),狂拉22個漲停後,股價開始狂瀉。8月6日,收報807.3元,8月7日,收報730元,市值438億元。說起2020年個股表現,幾乎鮮少能有與康華生物匹敵的。
  • 李佳琦直播5分鐘:上市公司瞬間漲停 有個股漲超200%
    李佳琦直播5分鐘, 上市公司瞬間漲停!更有個股暴漲超200%李佳琦太火了!一句「OMG,買它!」,上市公司直接漲停。1月5日,上市公司金字火腿(002515)將廣告打到了李佳琦的直播間。但,今日(1月8日),其股價大跌逾5%,截至收盤,報6.02元/股,跌幅5.35%。「直播5分鐘,暴漲12%」被質疑炒作公開資料顯示,金字火腿是專業生產金華火腿、低鹽火腿等火腿製品以及金華香腸、臘肉等相關肉製品的現代化食品企業,為業內首家A股上市公司。
  • 2個多月股價暴漲320%,公司緊急發聲:市盈率1413倍...
    「別惹我,股價漲起來我自己都害怕!」這恐怕是誠邁科技這隻超高人氣股真實的內心寫照。今年十一假期之後,誠邁科技在9個交易日內拉出8個漲停板,迅速實現股價翻番。此後,誠邁科技股價仍青雲直上,不定時仍有漲停板收穫。12月18日,誠邁科技再次漲停,當日收盤價達到134.17元,與9月30日35.15元的收盤價相比,漲幅達到281.71%。
  • 正威「借殼」顯神威 股價狂漲三倍!九鼎新材27個交易日15漲停
    摘要 【正威「借殼」顯神威 九鼎新材27個交易日15漲停】27個交易日15個漲停,股價狂漲三倍,因為「世界銅王」的入主,九鼎新材(002201)成為近段時間A股市場絕對的黑馬。
  • 今天,「奶茅」「水茅」「酒茅」齊創新高,「油茅」暴漲後卻跳水...
    今天早盤A股和港股市場的牛奶、純淨水、白酒、食用油等公司股票,凡是能喝進嘴裡的,盤中都有一波急漲。 不過,部分股票在暴漲後籌碼似有鬆動跡象,金龍魚就在盤中一度漲超12%後跳水翻綠,伴隨成交急劇放量。「奶茅」 「水茅」集體暴漲 「油茅」暴漲後跳水 發生了什麼?
  • 做「人造肉」的公司有多火?上市暴漲、獲比爾蓋茨投資,下一個將...
    繼昨日逆市飄紅後,A股人造肉相關概念今日持續走強,據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5月8日收盤,板塊內29隻個股中有15股收穫漲停。而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公司在美上市首日便暴漲163%。在上市之前,該公司更是吸引了包括微軟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茨、麥當勞前任CEO Don Thompson和演員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等好萊塢名流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