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歷越高越容易不孝順父母?父母們別用執念讓孩子背上「不孝」

2020-10-15 豌豆媽媽育兒

很多人說,學歷越高的人越容易不孝順父母嗎?

學歷和孝順之間真的有關係嗎?我身邊就有一個真實而暖心的案例。

真正的孝順是和學歷無關的

表姐的伯伯90年代初去了美國,和很多出國鍍金的人一樣,剛過去時的生活同樣十分艱辛。

夫妻兩人在站穩腳跟之後,就把大兒子接了出去,又過了幾年表姐的奶奶也被接去了美國。

表姐的伯伯在國外讀到了博士後,在美國是中產階級,把老太太接到美國之後,如今已經過了二十多年,而這位大伯也成了大家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有出息、學習好、孝順。

因為在很多人看來,老太太其實可以不用接出國,因為家裡還有一個小兒子,在說老太太當年已經六十多歲,一個農村老太太,大家都覺得沒有必要出國了。

但是這位伯伯的做法卻恰恰相反,在自己站穩腳跟之後就把自己的母親接去了美國,這讓村裡的老太太們無比羨慕,別說村上,這個楷模在整個鎮上都有名氣。


出國之後,老人家經過幾年也逐漸適應了美國的生活,幾年前回到自己的村子,和村上的那些老姐妹聊天,老太太皮膚白皙,人看著也更加年輕。再看看農村老太太,瘦、黑、腰背都挺不直。這種反差,讓老人家的優越感更加明顯。大家都說老人家生了個好兒子,一個孝順兒子。

兩年前,老人摔了一跤,年紀大了,臥床不起,雖然十分想回到老家,但是考慮到醫療條件,兒子最終還是決定讓媽媽呆在美國。

這是我身邊的一個真實故事,也可以看到孝順和學歷真的關係不大。之所以會說學歷越高越不容易孝順父母,是因為很多子女和父母對孝順的理解不一樣,正是這種不一樣,讓子女和父母越走越遠。

父母別把「聽話」當孝順

學歷越高越容易不孝順父母,這裡的孝順多建立在孩子對父母的言聽計從上。

2年前,北大學子出國留學,拉黑父母十年,一時間傳遍全網。

這位北大學子叫王猛,高考狀元,北大畢業,去國外留學讀了研究生,卻最終拉黑父母十年,12年沒有回家過春節。

為了和父母斷絕關係,王猛寫了一篇15000字的長文控訴父母對自己的傷害。

在他15000字的信中,回顧了自己長達30年被父母的「肆意操控」。

他說自己內向、敏感、不擅交際,是因為母親一直傾向於把自己關在家裡,按自己的喜好包辦事情。

他說從小到大所有的衣服都按照父母的喜好來包辦,自己沒有選擇的權利。小學一二年級,學校文藝匯演要穿短褲,母親不由分說讓自己穿長褲。

他說自己小學喜歡奧數,但是媽媽不贊同他上奧數,自己上完奧數,放學回家文件夾被劃壞並塗抹,媽媽看見了不但沒有安慰他,反而說,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吧。

為了逃離父母他考上了北大,但是發現依然沒有逃脫父母的「控制」,父母讓他給大姨打電話,大姨甚至和王猛的同學打電話了解他情況。

因為父母從小到大的控制,王猛自卑、不善於交際、動手能力差,北大畢業後好幾個工作都做的並不順利。

王猛的覺醒是在出國讀研究生後,為了弄明白自己到底怎麼了,他選擇了心理學專業,在學校的心理諮詢中心,諮詢師說他幾乎有了創傷性應激障礙的所有症狀。

王猛的父母覺得非常冤枉,自己把孩子養大送進最高學府,孩子卻對自己視如仇人。他的父親認為即使有問題,他17歲就出門讀書,也是在他人生後半部分經歷的不順造成的。但是這對父母一直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究竟在哪裡。


這世間大多愛都以聚合為目的,只有父母對孩子的愛,最終以分離為目的。

很多父母不理解這句話,他們一直把孩子當做自己的附屬比如王猛的父母。父母對孩子的孝順的標準是你服從我,就是孝順,但是讀書多的孩子,他們內心往往更有力量,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嘗試著獨立解決問題,這樣的過程中孩子們會慢慢形成邊界意識。

如果一件事大家可以保存不同想法,那麼可以和平相處。相反如果有一方非要控制另一方,結果就是被控制的那一方難受。

所謂的不孝順也就會在此時出現。

正是因為年輕人和父母對於孝順的理解不同,最終導致他們的行為不同,從而矛盾產生。孩子所謂的不孝順只是擁有獨立意識,不願再去服從父母。

父母要理解真正的孝順從來不是強人所難

孩子大了,擁有自己的獨立意識,不再屈從於父母,這是孩子成長的標誌,很多父母卻把這看成是不孝的開始。

朋友的老公和公婆關係很差,就是因為自己爸爸總找在政府部門工作的兒子辦事,結果兒子一看到父親就掉頭走掉,父親嘴裡最常說的是:別人家都能辦,怎麼到了你就不能。

所以我們經常能夠聽到父母罵子女:你翅膀硬了,敢不聽我的話了。

作為父母我們應該明白,孩子幸福,父母才會幸福,孩子的孝順不應該是對自己的話言聽計從,真正的孝順是也是建立在彼此平等、彼此尊重的基礎上。


在《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這本書裡,作者提到了被動父母和主動父母,主動父母會看到孩子的成長而高興,被動父母會焦慮、害怕。

因為大部分父母都是被動型父母,看到孩子的成長第一感覺不是高興而是害怕。

父母要認識到,不是學歷越高的人越容易不孝順,而是學歷越高的人越獨立,越容易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控制」,越發容易不遵從父母的意願。

真正應該反思的是父母,做主動型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長,才能跳出這狹隘的思維怪圈。

相關焦點

  • 學歷越高的孩子越容易不孝順父母?
    為什麼現在很多父母感覺孩子長大上學以後反而和自己之間沒有那麼親密了?學歷越高以後越不聽自己地話,越容易去忤逆自己?是孩子不愛父母了嗎?有這些感覺的父母可一定要注意了,你越這樣想,孩子可能你之間的隔閡越大!
  • 孩子學歷越高將來越不孝順?這3個原因,既現實又讓父母寒心
    為什麼學歷越高的孩子將來越容易不孝順父母呢?這種大環境容易讓缺乏見識的孩子,在進入更高的領域後迷失心智,變成以個人為中心的精緻利己主義者,甚至忘記自己當初的理想和抱負,更不會想著自己的父母需要孝順。二、文化水平越高與人隔閡越多有的孩子文化水平越高,越不能理解父母的辛苦
  • 為什麼一個家裡越孝順的孩子,越不受父母待見?真相很戳心
    文|文兒越長大越能認識到社會上的一些殘酷問題,現在也是有孩子了,回家後和一些親戚朋友聚在一起,討論的話題大都是一些家長裡短,孩子們的工作生活,誰家孩子孝順不孝順了等等。同時也會發現一個很殘酷的現實,在孩子比較多的家庭裡,往往最孝順的那個孩子過得最委屈,也最不受父母待見。為什麼一個家裡越孝順的孩子,越不受父母待見?真相很戳心。
  • 為何不被父母看重的孩子很孝順,越寵愛的反而越不孝?原因很現實
    人們普遍認為,家長如何對待孩子,孩子未來長大後就會用相同的方式去對待家長,比如說家長在養育孩子過程中,為孩子付出了很多,給予了孩子足夠的愛,那麼未來孩子就會用相同的方式去回報父母、孝順父母,實際上真是如此嗎?並不是!
  • 為什麼越不孝順的孩子,越受父母喜歡?
    在家庭生活中,經常出現這樣的現象:越孝順的孩子,越不受父母喜歡,偏偏不孝順的孩子,更容易得到父母的喜歡,為什麼?一、不孝的孩子有脾氣,父母只能討好通常,不孝順的孩子會發脾氣,當他們不滿意時,他們會發脾氣並表達自己的意願,這類似於哭泣的孩子有奶吃,父母首先會安慰甚至取悅這樣的孩子,隨著時間的流逝,不孝順的孩子
  • 為什麼學歷越高越不孝順?孩子見過世面後,才懂得父母是否愚昧
    當今社會,很多家長都覺得,自己的孩子似乎越來越不孝順了。隨著孩子的年齡不斷增長,讀的書越多,孩子仿佛與家長開始有了更多的隔閡。很多家長都痛心疾首的說道:「像養了白眼狼一樣,你將辛苦養育大了,他讀了書飛黃騰達了,開始不孝順你了,仿佛已經忘記了自己。」
  • 父母太寬容不是好事,容易讓孩子不孝,這些辦法可以讓孩子孝順
    所以說這類父母身上存在一個非常有趣的一點,那就是不論孩子犯下的任何錯誤,父母們都喜歡為孩子背黑鍋,並且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受到任何的責罰,不然的話他們就會非常心疼。因為過多的寬容對於孩子來說絕對不是一件好事,這很有可能讓孩子變得不孝順。
  • 這3類父母很辛苦,卻容易養出不孝順的孩子,希望你不在其中
    導讀:這3類父母很辛苦,卻容易養出不孝順的孩子,希望你不在其中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這3類父母很辛苦,卻容易養出不孝順的孩子,希望你不在其中!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兒女的學歷高低,什麼時候與是不是孝順父母有關係了?
    知乎上看到一個很奇葩的問題:學歷越高的人越容易孝順父母嗎?先說觀點:孝順父母這件事,與兒女學歷高低沒有任何關係。這個問題的潛臺詞,應該就是學歷高,代表工作以後收入高,代表這個人了具備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中的不少優良品質。是嗎?這兩點,就需要打個大大的問號。
  • 父母為什麼不待見孝順孩子,反而偏心不孝順的?3個老人說真心話
    導語:那些不待見孝順孩子,反而偏心不孝順孩子的父母,他們都是什麼想法?為了讓老二聽話,為了讓老二不那麼胡鬧,所以我分了更多的愛給老二,我更偏心老二。林女士:兩個孩子我也沒辦法做到一視同仁,一個個性比較乖巧,一個脾氣比較壞。脾氣比較壞的那個,當然比較不孝順,但是越不孝,越得順著他,越不孝,越得偏向他。不然的話,他只會越來越壞。
  • 有三種父母,容易養出不孝順的孩子,責任在家長
    導讀:有三種父母,容易養出不孝順的孩子,責任在家長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有三種父母,容易養出不孝順的孩子,責任在家長!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俗話說,孝心至上。
  • 孩子長大後不孝順父母,只是因為父母做了這些錯事,很扎心
    錯誤的教育方式,是導致不孝的根源其實,孩子能否孝順父母,跟距離或者學歷等因素都是不成比例的。胡大爺夫婦的兒子,真的很優秀,但是對於父母卻沒有盡到自己應盡的義務。其實,這都跟胡大爺一家的教育有關。除了學習什麼都不用管,就是根源。
  • 是不是孩子學歷越高,父母的教育越成功?
    近期由於疫情影響,父母、孩子在家相處的時間比較長。面對孩子的教育,很多父母的焦慮明顯上升。很多父母擔心孩子不好好學習,將來考不上大學。孩子沒有高學歷,將來怎麼立足社會,怎麼成家立業? 是不是孩子學歷越高,父母的教育越成功?答案是否定的。
  • 父母這幾種「偷懶」行為,容易讓孩子不孝順,希望你早點改正
    一次媽媽和樂樂開玩笑,在樂樂的蛋糕上咬了一口,沒想到樂樂馬上就不高興了,甚至還反手把蛋糕扔在了地上「我的蛋糕你不許吃!」看到樂樂情緒激動的模樣,樂樂媽媽心裡百感交集。顯然,樂樂身上的「不孝」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父母們對他缺少陪伴造成的。沒有陪伴的童年讓孩子缺少安全感,自然也無法與父母們親近。
  • 為什麼越懂事孝順的孩子,父母越不待見?過來人講出實情,很戳心
    但是有些家庭的父母,卻對懂事孝順的孩子視而不見,偏偏寵愛囂張跋扈的孩子,還覺得他們可愛。△ 父母不待見懂事孝順孩子的三個原因,你認同嗎?性別這個東西是天生的,沒有辦法改變,只能看父母的心態是否過於執著。如果太過於執著的話,那麼不管孩子怎麼懂事孝順,在他們眼裡始終沒有另外一個好。
  • 為什麼越高學歷的人,反而容易「斷根」,這可不是危言聳聽
    科學研究發現,選擇丁克家庭的人群有三個明顯的特徵:年輕化、高收入和高學歷。到底是什麼原因,高學歷的人更容易選擇「斷根」一般的丁克家庭?觀念改變,不拘泥於「傳宗接代」。以前古代都有「養兒防老」「無後就不孝順」的觀念,現在社會越來越包容,養老也不再只是依靠子女 。而對於傳統習俗的一些「傳宗接代」,「為了對得起列祖列宗」的說法,高學歷的人,觀念就會越先進,不拘泥於傳統習俗,他們只崇尚科學,甚至會把很多習俗歸類到迷信。
  • 為何父母越不看重的子女越孝順,越寵愛的子女越不孝?真相看哭了
    鄭阿姨一生生養了4個孩子,老大老二是兒子,老三老四是女兒。除了小女兒遠嫁到海南以外,其他孩子都在自己身邊。鄭阿姨說,自己的4個孩子都很成器,都在市區買了房子,而他只想和老伴住在農村。為此,她大兒子和小兒子不止一次勸說過輪流接她住,生怕別人覺得他們不孝順。
  • 「新型不孝」正在逐步蔓延,比啃老更傷父母心,子女們卻渾然不知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父母為孩子操勞一生成為了理所當然,從孩子出生開始,父母的人生似乎都圍繞著孩子而轉,好不容易等到孩子成年,有了自己的收入時,父母還需為孩子買房、買車,當孩子成家有孩子後,父母還需幫忙帶孫子。
  • 長大後「不孝」的孩子,從小就愛說這3句話,父母別手軟該打就打
    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以後能孝順自己,也因此,許多人都會為了防老而想生男孩子,但是如果沒有在孩子小的時候糾正孩子一些愛說的話,那麼即使是想要養兒防老,孩子長大後仍舊會"不孝"。比方說張女士家的孩子,就出現了這樣的情況。
  • 父母常對孩子說這6句話,會讓孩子反感,長大不孝順
    導讀:父母常對孩子說這6句話,會讓孩子反感,長大不孝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父母常對孩子說這6句話,會讓孩子反感,長大不孝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