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城市軌道網絡遠期共規劃了20條線路,總裡程約748.5公裡(含彈性發展線路約73.7公裡);同時規劃了5條城際線路,形成約146.2公裡的城際線網,加上國家鐵路,我市軌道交通總裡程遠景規劃將達到1080公裡,軌道規模和密度與東京等國際先進城市基本相當。
根據規劃,我市將繼續保持幹線道路網「七橫十三縱」的總體布局,幹線道路網總裡程約759公裡,比上一輪規劃的路網規模增加了44公裡。
1號羅寶線(已建成,深圳第一條地鐵)
途徑寶安、南山、福田、羅湖4個區,已開通30個站,依次為:羅湖站、國貿站、老街站(龍崗線換乘)、大劇院站(蛇口線換乘)、科學館站、華強路站、崗廈站、會展中心站(龍華線換乘)、購物公園站(龍崗線換乘)、香蜜湖站、車公廟站、竹子林站、僑城東站、華僑城站、世界之窗站(蛇口線換乘)、白石洲站、高新園站、深大站、桃園站、大新站、鯉魚門站、前海灣站(環中線換乘)、新安站、寶安中心站(環中線換乘)、寶體站、坪洲站、西鄉站、固戍站、后瑞站、機場東站。
一期工程於2004年12月28日17時開通,二期西延段於2011年6月15日12點開通。
2號蛇口線(一期已建成,延長未開工)
途徑南山、福田、羅湖,共29個站,依次為:赤灣站、蛇口港站、海上世界站、水灣站、東角頭站、灣廈站、海月站、登良站、後海站、科苑站、紅樹灣站、世界之窗站、僑城北站、深康站、安託山站、僑香站、香蜜站、香梅北站、景田站、蓮花西站、福田站、市民中心站、崗廈北站、華強北站、燕南站、大劇院站、湖貝站、黃貝嶺站、新秀站。
一期工程於2010年12月28日開通。東部延長到蓮塘片區,尚未開工。
截至2014年8月,運營虧損累計4.81億元。
未來20條深圳地鐵線路規劃站點全曝光
3號龍崗線(主體已建成,預留未啟用)
龍崗線由福田的益田至龍崗的雙龍,總長約41公裡,設車站30座。分兩期建設,一期工程由紅嶺至雙龍(草埔站、布吉站、木棉灣站、大芬站、丹竹頭站、六約站、塘坑站、橫崗站、永湖站、荷坳站、大運站、愛聯站、吉祥站、龍城廣場站、南聯站、雙龍站)。二期工程由益田至紅嶺。(益田站、石廈站、購物公園站、福田站、少年宮站、蓮花村站、華新站、通新嶺站、紅嶺站、老街站、曬布站、翠竹站、田貝站、水貝站),預留遠期延長至保稅區的功能。
於2011年6月28日全線通車,平均每天客流量達50.32萬人次。
4號龍華線(已建成,由港鐵運營,故障率高)
沿線各站分別為福田口岸、福民、會展中心、市民中心、少年宮、蓮花北、上梅林、民樂、白石龍、深圳北站、紅山、上塘、龍勝、龍華、清湖。
於2010年7月1日轉交予港鐵(深圳)公司營運,合約直至2040年止。2011年6月16日全線通車,初期配備8輛4節編組列車,加上人流較大,擁擠程度堪稱所有通車線路之最,運行事故故障頻發,引發抱怨。
2014年1月26日,龍華線首批2列6節版列車正式投入運營。2015年1月30日,最後一列4節編組列車退出正線服務。
5號環中線(已建成,延長線已開工)
由南山前海灣至羅湖黃貝。站點依次為:前海灣站、臨海站、寶華站、寶安中心站、翻身站、靈芝站、洪浪北站、興東站、留仙洞站、西麗站、大學城站、塘朗站、長嶺陂站、深圳北站、民治站、五和站、坂田站、楊美站、上水徑站、下水徑站、長龍站、布吉站、百鴿籠站、布心站、太安站、怡景站、黃貝嶺站。
環中線於2007年開工,2011年6月22日建成通車。
按照最新的規劃,將從前海延長到赤灣片區,已開工。
4月20日早晨8時30分許,5號線黃貝嶺站由於一名乘客在站臺暈倒導致人群奔逃釀成事故。
6號光明線(一期已開工在建,延長線未開工)
初期規劃由深圳北站至松崗,設站20座,依次為深圳北站、紅山、上塘北、元芬、大浪、石巖、上屋北、長圳、觀光、光明中心、荔林、光明北、樓村、南莊、公明廣場、合水口、薯田埔、山門、溪頭、松崗,其中換乘站6座。連接龍華街道新城、石巖、光明、公明、松崗等片區,並通過龍華線換乘至福田中心區,為聯繫核心城區與中部綜合組團、西部高新組團的城市組團快線。全線多數路段採用高架線路。在2011年5月修改通過的《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2011-2016)》中,光明線為三期線路,建設時間為2011-2016年。2014年12月30日,6號線前期工程舉行開工儀式,前期工程開工也就是管線改遷,交通疏導、綠化遷移,正常的話半年後主體工程應該能開工。
在2012年11月20日公示的深圳市軌道交通發展(修編)指出,將光明線延長至科學館站,與地鐵羅寶線(1號線)換乘。二期工程路線圖:深圳北、白石龍、民樂(與龍華線換乘)、銀湖(與梅林線換乘)、八卦嶺(與西麗線換乘)、通新嶺(與龍崗線換乘)、科學館(與羅寶線換乘),目前尚未開工。
7號西麗線(建設中,計劃明年底通車)
連接布心、田貝、筍崗、華強北、福田南、車公廟、龍珠、西麗等片區,是聯繫特區內主要居住區與就業區的局域線。東西向橫穿深圳市區,是深圳市軌道交通線網中的局域線。
線路由太安至西麗動物園,全長約30.2公裡,設麗湖、西麗、茶光、珠光、龍井、桃源村、深雲、安託山、農林、車公廟、上沙、沙尾、石廈、皇崗村、福民、皇崗口岸、河套、赤尾、華強南、華強北、華新、黃木崗、八卦嶺、梅園、筍崗、洪湖、田貝和太安共28座車站,全部為地下車站,其中13座為換乘站。
2012年10月23日動工,預計將於2016年底通車。
8號鹽田線(制式爭議中,未開工)
以羅湖國貿站為起點,經蓮塘、沙頭角至小梅沙終點站,全長約30.4公裡,暫設國貿、春風路、東門、黃貝嶺、羅芳、新秀、蓮塘口岸、蓮塘西站、蓮塘東站、沙頭角、鹽田區政府、鹽田港西、鹽田路、東海道、鹽田港東站、大梅沙站和小梅沙站共17座車站。整個工期原定於2013年開工,2018年6月建成。連接羅湖區和鹽田區,沿途經過仙湖、弘法寺、梧桐山、大小梅沙、東部華僑城等著名旅遊景點。主線外設蓮塘到仙湖、大梅沙到東部華僑城兩條支線,總長約長9公裡,以高架為主。
8號線在規劃之初打算採用普通輕軌制式,投資約47.2億元。但在2009兩會上,有人大代表極力主張採用磁懸浮技術,認為磁懸浮技術建設工期短,不到三年便可以建設完成,並且安全係數比較高。對於這一建議,市政府曾表示,磁懸浮技術可以作為8號線的備選方案之一,但是否採用還要繼續研究。所以目前尚未開工。
9號梅林線(一期在建中,計劃明年底通車,延長線已開工)
線路起自深圳灣公園站,止於文錦站(又稱向西站),全長25.33km,共設22座車站,其中10座換乘站。9號線全部為地下線路,聯繫文錦、紅嶺、泥崗村、梅林、景田、車公廟、紅樹林等片區,是聯繫特區內主要居住區與就業區的局域線。主要站點:深圳灣公園站、僑城南、濱海醫院、下沙、車公廟、香梅、景田、梅景、下梅林、梅村、上梅林、梅林東、銀湖、泥崗、紅嶺北、園嶺、紅嶺、大劇院、鹿丹村、人民南、春風、文錦等。
遠期將規劃至前海站,與地鐵羅寶線、環中線、機場線、港深西部線(港鐵)綜合換乘。還會在沿途與前南線、南寶線換乘。
一期工程於2012年8月動工,預計2016年底通車。遠期西延線工程總體設計通過專家評審,有望在年內動工建設,預計2020年將建成通車,根據最新消息,西延段已經開工。
10號坂田線
(動工建設中,運營無時間表)
起自福田口岸,終點為平湖中心,線路長度28.88公裡,經福田、龍華新區、龍崗三大區域,共設車站23個(龍崗境內16個),其中換乘站8座(龍崗境內2座:五和及平湖樞紐)。
2014年12月30日,10號線前期工程(管線改遷,交通疏導、綠化遷移)開工儀式舉行,目前正動工建設中。
10號線的啟動建設將對華為科技城、坂田、南灣及平湖地區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具體運營目前暫無確切時間表,將按照地鐵施工正常周期60個月時間完工並投入試運營。
11號機場線
(主體工程建設中,二期延長未開工)
自福田站至碧頭站,線路總長51.936公裡。全程51公裡只設17個車站,設計時速達到120公裡。機場線具備快速聯繫城市中心區與西部片區的功能,同時兼顧機場快線功能,串聯了福田中心區、南山、前海、機場、福永、沙井、松崗等片區。由於航站樓位於前方西部的海面上,地鐵線路也從陸地「下水」跟著向西拐建在海面上。由於設站少、速度高,機場線從深圳市中心到機場只需要29分鐘,不僅如此,這條線路還將實現深圳到東莞的軌道連接。
2015年1月13日,11號線最長的單線盾構法區間——寶安至碧海區間全線貫通,開始全面鋪軌。目前,地鐵11號線全線14座地下車站主體結構已基本完成,預計今年4月底前,地鐵11號線將完成所有土建工程主體結構施工,12月底前完成所有附屬工程施工;2016年1月31日前安裝裝修全部完成。今年3月份全面開工軌道工程,7月1日實現短軌通,9月30日實現長軌通,11月30日前軌道工程全面完工。2016年3月20日前完成全線設備總聯調。
另外,根據最新消息,11號線二期工程將從水晶島延長到上海賓館,目前尚未開工。
12號南寶線
(規劃階段,建設時間未定)
南寶線原為10號線。2007年7月深圳市規劃局編制的《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2011~2020)》中,10號線屬於近期建設線路(三期線路),建設時間為2011-2020年。在2011年5月修改通過的《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2010-2016)》中,10號線未進入三期線路,建設時間推遲到四期工程。
2012年11月,深圳市規劃與國土資源委員會發布了《深圳市軌道交通規劃(修編)》,10號線走向進行了重大更改。線路被「腰斬」,由海上世界至桃源居,全長20.7公裡,暫定名南寶線。相關更改引起寶安老城區居民不滿。隨後,深圳市軌道辦表示,地鐵10號線有可能按原規劃方案進行施工。
2013年,地鐵16號線編號改為10號線,並計劃將其納入三期工程,提前建設。深圳市寶安區城市軌道交通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表示:深圳原地鐵10號線沒有取消,原10號線一定會開工建設,但將調整建設時序。
2015年初,寶安區軌道辦主任張聰傑在寶安兩會上表示,原10號線已更名地鐵12號線,納入市四期軌道建設規劃中,最快也要在2016年以後才能動工。
2015年4月,南山區向市裡協調將12號線延長至太子灣。
但據市民諮詢得到的回覆是:目前,軌道12號線尚未列入我市軌道近期建設項目,具體建設時間未定;因尚處於線網規劃階段,沿途站點設置尚未明確。
13號石巖線
(規劃階段,建設時間待定)
根據我市軌道交通規劃修編方案,原軌道15號線更名為軌道13號線,起點為深圳灣口岸,經科技園至石巖,並預留進一步北延條件。目前,我委會同市發改委正開展軌道4期建設規劃,將深入研究軌道15號線建設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儘量爭取早日建設軌道15號線。
14號東部快線
(規劃中,建設時間未定)
又稱作地鐵東部快線,它是目前地鐵遠期規劃中唯一的一條連通關內與整個龍崗的地鐵線。在大龍崗片區,連通坪山新區、寶荷片區、龍崗中心城、橫崗、布吉丹竹頭、布吉石芽嶺片區、布吉老街片區從八卦嶺方向進入市內,終點為市民中心。
15號前南線
(規劃中,建設時間未定)
起終點均為前海,17號線在「在前海畫了一個圈」,該線路主要包圍了前海,後海,南山,寶安新安大部分地區。 與前海灣相依相偎的17號線,顧名思義就是圍繞著前海片區。身為「環線」,意味著其終點和起點「合為一體」。
根據公示的地形圖分析,17號線最西北端已抵達寶安西鄉大道,最南至南山區工業八路,朝東抵達科技園北區的沙河東路附近,最特殊的,是還有一段是橫跨前海灣。
17號線與其餘19條地鐵線路中的多條有著交集,其中包括市民們熟知的羅寶線、環中線、蛇口線,以及尚未建成的南寶線、梅林線、石巖線等。此外,作為珠三角交通樞紐的所在地,前南線還與起點均為前海媽灣站的穗莞深城際線、深珠城際線有交集,對於來往深圳珠海以及東莞的市民,將更為便利。
16號龍坪線
(規劃中,建設時間未定)
全長39.8公裡(其中地下段31.1公裡,高架段8.7公裡),設站26座。由福田區到龍崗中心城片區,連接福田南、福田中心區、梅林片區、中部(平湖)物流組團、龍崗中心城等。該線南起益田,東北至深圳東莞交界。設站有:益田站(換乘龍崗線)、水圍村站、福民站(換乘龍華線、西麗線)、崗廈站(換乘羅寶線)、崗廈北站(換乘蛇口線)、蓮花村站(換乘龍崗線)、有線電視臺站、福田黨校站(換乘梅林線)、豐澤湖站、雅寶站、雅園站、五和站(換乘環中線)、吉華站、華為站、雪象站、雪象北站、甘坑站、上李朗站、黃牛湖水庫站、木古站、華南工業城站、新南站、平湖站、大望站、龍平路站、油甘埔站、官井頭站、回龍埔站(換乘坪山線)
17號平湖線
(建設時間未定,延長規劃未定)
大致沿平湖大街布線,在穿越龍舟百貨後,脫離平湖大街,偏向東走向,最後與10號線的平湖中心站匯合。18號線從深圳體育館出發,終點位於平湖站以北。在未來的地鐵網絡中,與已經投入使用的龍崗線交叉,同時與尚未建成的梅林線、南寶線、坂田線、龍坪線均有交集。此外,未來的東部快線與其在白泥坑社區附近有交集,東部快線可抵達深圳東站,而白泥坑社區正是目前深圳市最大菜籃子——平湖海吉星農產品物流園的所在地。
深圳地鐵18號線跨越福田、羅湖、龍崗區三個大片區,是布吉、南灣、平湖前往羅湖和福田的最近、最便捷的一條地鐵路線。布吉、南灣、平湖人非常盼望早日開建。
18號沙井線
(遠期規劃,建設時間未定)
地鐵18號線(原13號線),大致沿平龍西路布線,與10號線的平湖樞紐站匯合。起點濱江新城,終點平湖樞紐,途經沙井、光明、觀瀾、平湖等地,定位為快速服務線路,屬我市遠期規劃線路。
19號坪山線
(規劃中,建設時間未定)
從坪山碧嶺出發的19號線,朝著東北方向延伸,終點抵達坑梓。與市區內多條線路重疊的便利相比,該線路將同規劃中的龍坪線一起填補坪山地鐵交通的空白。還將把坪山和坑梓串聯在一起,可更好地方便兩地居民出行。值得一提的是,該線路與位於坪山的原深圳東站(屬廈深鐵路)相距較近,將有力支撐這一深圳東部交通樞紐。
20號福永線
(規劃中,無縫接駁東莞地鐵,建設時間未定)
起點正好是羅寶線的終點——機場東,之後向西北延伸,有利於福永街道塘尾、橋頭等社區居民的出行。大空港特殊的地理位置,也決定了該線路不僅與尚未建成的機場線、沙井線有交集,重點是與連接深圳與茂名的深茂鐵路有交集。特別的是,東莞市的地鐵R2線也與深圳20號線無縫接駁,對於兩地交流更加便利。
21號
(傳說中的寶安快線,規劃和建設時間均沒有確切信息)
在南寶線改線引起的爭議過程中,寶安區軌道辦主任張聰傑表示:2014年,在區發改局的支持下,區軌道辦委託市軌道中心(市四期軌道規劃單位),結合寶安區的交通現狀做了一份《寶安區軌道交通規劃》。設計了一條寶安快線,在寶安區內設置有24個站點,以彌補11號線、6號線在寶安區站點較少的缺點;此外,該線路還能配合107國道市政化,只有道路改造和軌道交通齊頭並進,對周邊的經濟帶動才會有突飛猛進的效果。
「寶安快線還是只一個設想,暫時被列為地鐵21號線,區裡也正在力爭。」張聰傑稱,寶安現就此規劃正在與市交委溝通,希望由寶安區政府、市交委、前海管理局三個部門一起向市政府爭取,呼籲將寶安快線納入深圳市四期軌道規劃,能和地鐵12號線同期建設。
綜合各方面的規劃信息繪製的遠期規劃圖,應該是目前第一份20線方案的線路圖
1、未開通線路的表示色和站名並未完全按照規劃用色及用名。
2、港鐵和國鐵接駁線路都沒表示出,待後續完善。
整體預覽圖:
線路說明圖:
局部詳細圖:
寶安光明
寶安西鄉
寶安前海
南山蛇口
福田羅湖中心區
福田南山
南山龍華
光明龍華觀瀾
龍華坂田
坂田布吉
羅湖
平湖龍崗
布吉龍崗
鹽田羅湖
龍崗坪山
龍崗中心
坪山坑梓
坪山新區
本文轉載來自:深圳論壇,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