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實驗室一箭折戟,電子火箭第13飛挫敗,全球今年第5發告敗

2020-12-22 騰訊網

火箭實驗室一箭折戟,電子火箭第13飛挫敗,全球今年第5發告敗。

北京時間7月5日5:19,電子火箭第13次發射升空一箭七星,結果出現意外。當升空大約4分鐘後,二級火箭發生故障,導致發射失敗,七顆衛星全部報廢墜毀。

發射速覽

發射時間:紐西蘭時間7月5日9:19:36,北京時間7月5日5:19:36

發射地點:紐西蘭北島瑪西亞半島,火箭實驗室私營發射中心1號發射臺(LC-1),南半球唯一航天發射場

動用火箭:電子火箭

任務代號:Pics or it Didn’t Happen(拍照否則就不會發生),以此向火箭搭載的七顆地球成像衛星致敬

部署衛星:一箭七星,客戶包括日本佳能、美國行星實驗室、英國初創公司In-Space Missions

二級火箭出錯,一箭七星報廢

這枚17米高的液體燃料火箭,部署目標是500公裡的太陽同步軌道分別部署七顆小衛星,但在發射升空大約4分鐘後,第二級火箭燃燒階段發生故障,導致火箭無法達到進入既定軌道所需的推進速度。火箭實驗室發射直播在5分41秒停止。

與此同時,視頻遙測數據顯示,火箭以每小時8509英裡的速度(接近每小時13700公裡)停止加速,火箭繼續慣性爬升大約26秒,最高達到121英裡(194.8公裡),遠低於既定目標500公裡高度,甚至沒有達到近地軌道的最低高度290公裡。之後,二級火箭、七顆地球成像衛星再入大氣層,燒毀報廢。

徹底報廢的七星包括:

●日本佳能的CE-SAT-1B地球成像衛星,這是這次任務中最大的有效載荷。重67公斤,呈立方體狀,比迷你冰箱稍大一些。

●Planet美國行星實驗室五顆「超級鴿子」地球觀測微型衛星,也搭載在這枚電子火箭上。SuperDoves(超級鴿子)屬於Planet中級解析度鴿子衛星系列的高級版本,每顆只有鞋盒大小。Planet總部位於舊金山,目前運營著120多顆地球觀測衛星,每天更新一次全球所有陸地成像數據,為政府企業提供最新變化特徵的新鮮數據。

●英國初創公司In-Space Missions所屬的法拉第1號(Faraday 1),這顆6U立方體衛星只有一個小公文包大小,是In-Space Missions太空任務計劃首顆小微衛星。隨後不久,火箭實驗室創始人兼CEO彼得·貝克在推特上表態:「對於我們今天未能向客戶交付衛星,我感到非常抱歉。請放心,我們會找到問題根源,糾正並很快重返發射臺。」作為此次任務的衛星服務商,西雅圖太空服務商Spaceflight在聲明中表示:「我們當然感到失望,但同時也意識到,發射失敗是太空業務的一部分。」

全球第5次發射告敗

這次電子失敗,還是全球今年第5次發射失敗,前4次發射失敗,具體來看——

●美國一次:專注於機載水平發射模式的維珍軌道首次嘗試發射入軌失敗。太平洋時間5月25日,宇宙女孩搭載發射者一號LauncherOne起飛,大約50分鐘後在太平洋上空發射兩級火箭,原本應該第一級牛頓3號引擎推進3分鐘後與第二級分離,再啟動牛頓4號進入近地軌道,但牛頓3號點火後不久出現異常,未能入軌。

●中國兩次:長七甲、長三乙一個月內兩度發射告敗。3月16日21:34,中國現役最高火箭長徵七號甲(箭高60.13米,比胖五高3米),從文昌首次發射升空,結果失敗。4月9日19時46分,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動用長徵三號乙改進II型火箭發射印度尼西亞PALAPA-N1衛星,因三級點火器失效導致發射失敗。

●伊朗一次:德黑蘭當地時間2月9日19L5,發射一枚神鳥號火箭搭載勝利1號通訊/遙感衛星,結果未能進入530公裡的預定軌道,發射失敗。這是伊朗迄今發射最重的衛星(113公斤)。2015年至今未能成功部署過一顆衛星。神鳥號火箭2016年首飛以來三連敗,據說由朝鮮幫助開發的。

截至北京時間7月5日,今年全球總計48次發射:美國18發(2發失敗)、中國17發(2發失敗)、俄羅斯7發、日本2發、歐盟2發、伊朗2發(1發失敗)。

失敗影響預估

這次發射既是電子火箭總計第13次發射,也是第二次發射失敗,首次告敗因地面通信故障導致部署失敗,而火箭發射環節依然成功。接下來連續成功11次,這對於一家新銳火箭發射商來說,非常不錯,非同凡響。要知道,如今已是太空快遞一哥的SpaceX,最初戰況相當慘烈,5次發射獵鷹1號火箭,前3次全部慘敗。因此有理由相信,這次失敗負面影響很有限,如果屬於純技術故障,快速糾錯就會,不會造成長時間推遲後續任務的影響。

此次發射失敗之前,火箭實驗室計劃:2020年下半場至2021全年,按照每月一發的快節奏進行發射。並且增設發射地點,計劃最早8月在美國本土首次發射,位於維吉尼亞州瓦勒普斯島新發射場首飛一枚電子火箭。目前在紐西蘭奧克蘭、美國南加州兩個工廠現有8枚電子火箭正在生產中。電子火箭由碳纖維材料製成,由3D列印的電動渦輪泵驅動,已經成功完成11次商業任務,主要客戶包括美國軍方、美國國家偵察局NRO、NASA等。

大小SpaceX拼殺

正因為電子火箭提供專屬、高效、相對低價、快速響應的一整套發射服務,尤其科研機構、政府部門、軍方都挺看好這家發射商——因此被譽為小版SpaceX,小微衛星發射市場的SpaceX。

而作為全球太空快遞一哥的SpaceX,從今年中期起正式推出小衛星拼車模式,開始與火箭實驗室近身拼殺全球小微衛星市場。根據SpaceX官網公布的小衛星拼車模式:拼車價只需100萬美元/次。即200公斤有效載荷部署到SSO太陽同步軌道,價格僅為100萬美元,附加質量為5000美元/公斤。目前SSO大約是每個四個月發射一次任務,未來隨著需求量增加而增加發射頻次。同時還推出三檔服務套餐:LEO近地軌道、GTO地球同步轉移軌道、TLI地月轉移軌道等拼車模式。拼車流程簡單透明:網上預訂、運送載荷、提供衛星數據包、發射前預備、發射部署。這意味著:SpaceX最新推出的小衛星發射價最低100萬美元/次,已經跟小SpaceX火箭實驗室處在同一檔市場價。因為電子火箭每次發射價約600萬左右,每次拼車5~7顆衛星,對於衛星客戶來說同樣是百萬級美元/次。

所以看得出來,同樣以超低價著稱的大小SpaceX兩家發射商,真可謂是近身拼殺了!從目前來看,SpaceX殺入這塊市場的主流客戶還是大中型衛星運營商,比如Planet Lab、BlackSky、Spaceflight、DigitalGlobe等。而火箭實驗室主要客戶包括NASA、五角大樓、政府部門、科研機構高等院校以及衛星運營商。當然大小SpaceX也擁有一些共同客戶,比如NASA、美國五角大樓、BlackSky等。從全球總量來看,小微衛星市場足夠大,足夠這兩家私營發射商共享分食的。

相關焦點

  • 電子火箭的夢想與現實:一箭十星,火箭回收,金星之旅
    今天,電子火箭打出第15發,一箭十星,補償性發射今年7月5日一箭折戟的部分替代衛星。並且距離測試一級火箭空中擒獲回收,僅隔一次發射。> 動用火箭:第15枚電子火箭 任務暱稱:In Focus(聚焦),是在向此次搭載的10顆地球觀測衛星致敬 部署衛星:一箭十星,美國行星實驗室9顆超級鴿子、日本佳能1顆,這是今年7月5日電子火箭一箭折戟之後部署的替代衛星
  • 火箭吃飯睡覺打掘金,勇士壓力更大了!兩大難題或使雷霆坐穩第8
    兩大難題或使雷霆坐穩第8常規賽已接近尾聲,季後賽席位爭奪日趨白熱化,西部前8排名變得非常微妙,火箭主場112-85大勝丹佛掘金可以說引發連鎖反應,西部第1的勇士壓力來了,西部第4的開拓者有點慌,而雷霆或許會坐穩第8!
  • 一箭九星!中國長徵十一號系列火箭第346次發射,已超越美國
    我國長徵火箭又傳來好消息。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9月15日,我國長徵十一號火箭已採取"一箭九星"的方式,在黃海海域將"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同日消息,自9月15日起,我國長江口將連續3日發射火箭。填補空白,長徵十一號火箭海上首發!
  • 今天,首枚「海陽出廠」火箭發射成功!一箭雙星!長十一,十一連勝!
    12月10日4時14分,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起飛,以「一箭雙星」的方式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簡稱GECAM)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廠房中的長十一火箭(朱博 攝)本次任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55次發射。「長徵十一遙九火箭,從這裡出發!」
  • 美國火箭實驗室成為全球第二家擁有軌道級回收能力的私人企業,這是...
    火箭實驗室表示,其電子火箭的第一階段成功使用降落傘回收了第一階段,成為全球第二家恢復軌道級助推器的私人公司。據火箭實驗室稱,碳纖維複合材料的一級懸掛在一個圓形降落傘下,發射後,該降落傘將向下降落數百公裡。在回到地面後,一支救援隊會把一級搬到船隻上,以返回紐西蘭進行檢查。
  • 火箭實驗室的這個火箭回收計劃實在太大膽!
    火箭實驗室的這個火箭回收計劃實在太大膽!火箭實驗室也準備重複使用它們的火箭了。火箭實驗室執行長彼得·貝克在8月6日宣布,這家總部位於加州的公司計劃在不久的將來開始回收和重複使用其電子運載火箭的第一級。
  • 長徵十一號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GECAM衛星
    12月10日4時14分,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起飛,以「一箭雙星」的方式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簡稱GECAM)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長十一火箭點火升空此次發射的GECAM衛星由中科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抓總研製,由2顆微小衛星組成,是「多波段、多信使」天文學時代重要的高能望遠鏡。長十一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院研製,截至目前共計完成9次陸地發射任務和2次海上發射任務,創造了十一連勝的佳績。
  • 西部排名:火箭9連勝衝榜首,雷霆4殺爵士緊追,黑馬5連勝升第6!
    北京時間3月12日NBA常規賽繼續進行,截止目前比賽全部結束,雙登組合合砍50分,火箭橫掃黃蜂9連勝劍指第2,威少23分11板8助準3雙,雷霆4殺爵士緊追火箭,加裡納利25分路威34分,快船大勝凱爾特人豪取5連勝升至第6,福克斯23分8助國王不敵奇才季後賽涼涼,具體比分:奇才121
  • 地球裝不下馬斯克和貝索斯了,他倆誰會先飛到火星?
    「一箭七飛」,火箭復用記錄上貝索斯又搶先一步。今年10月13日,貝索斯期下的藍色起源公司又率先創造一項新紀錄:同一枚火箭/太空艙成功實現第7次發射及回收。單從復用次數來看,刷新了全球航天界的新高度。競賽咬的很緊,Space X在一個多月後的11月25日也實現了「一箭七飛」。
  • 馬斯克的SpaceX,用三手火箭,完成了第100次成功發射
    第100次發射具體情況如何?SpaceX凱旋的背後還有什麼隱患?三手火箭完成第100次成功發射不是第100次發射,而是第100次成功發射。這次的發射任務,是馬斯剋星鏈計劃的第15批「一箭60星」升空。第二,這次發射使用的獵鷹9是一枚「三手」火箭,並且在此次發射任務完成後,又一次被成功回收。而在過往的100次成功發射任務中,獵鷹9佔95次,獵鷹重型火箭3次、獵鷹1一次。其中63次發射任務進行了一級火箭回收,45次發射重複使用了先前火箭,其中還有兩次用了「六手」火箭。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46期:火箭機器人7天造出一枚火箭?
    火箭機器人為Rocket Lab提速 7天一枚火箭不是夢私人太空飛行公司火箭實驗室(Rocket Lab)推出了一款新型火箭製造機器人,旨在加快Electron運載火箭的製造速度火箭實驗室說,有了Rosie的助力,現在能在短短12個小時內生產出Electron火箭的碳複合材料組件,而這一過程在過去要花費400多個小時。Rosie的面積為1,507平方英尺(140平方米),身材龐大,可容納一輛公共汽車,從而為處理整個兩級Electron火箭及其有效載荷整流罩提供了充足的空間。此前,火箭實驗室每30天生產一架Electron運載火箭。
  • 長徵火箭家族再填新丁,「全家福」來了
    北京日報客戶端12月22日消息,當日,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以「一箭五星」方式將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是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的首次飛行任務。2003年10月15日,長徵二號F火箭成功將中國第一位航天員楊利偉送入太空,圓了中華民族多年的「飛天夢」。截至2016年10月,長徵二號F火箭已發射13次,發射成功率100%,共發射了6艘載人飛船、5艘無人飛船和2個空間實驗室。
  • 火箭12連勝戰勝掘金
    自去年12月29日以來,火箭取得21勝4負,目前擁有NBA聯盟最佳戰績46勝13負。在最近的12連勝中,火箭平均每場贏對手12.5分,與掘金的這一場是他們在這一波連勝中勝分最少的一場。掘金最近狀態不錯,兩勝馬刺,還擊敗雄鹿。本1967-68賽季領下球隊在處子賽季取得了45勝33納步行者隊。該賽季 拉裡·布朗獲得年度的最佳教練,而鮑比·瓊斯也入選最佳新秀陣容和最佳防守陣容。
  • 一箭九星!長徵11號火箭成功完成海上發射,帶你重溫震撼場面
    一直以來我國在運載火箭領域是具備世界先進水平的,尤其是在固體火箭這方面。我國多款彈道飛彈就是使用了固體火箭發動機,給長徵11號運載火箭的研製提供了良好的基礎。中國再次完成壯舉,長徵11號發射「一箭九星」。
  • SpaceX火箭能飛多快取決於這個數學方程式
    SpaceX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宇航公司,今年5月它完成了一項壯舉——成功發射龍飛船2號並與國際空間站(ISS)對接,這是歷史上第一次由私營宇航企業進行的載人航天飛行。
  • 獵鷹9號火箭第100次成功發射 搭載SpaceX升級版貨運龍飛船首飛 為...
    美國東部時間12月6日11時17分,SpaceX執行第21次商業再補給服務任務(CRS-21),全新一代貨運龍飛船搭乘獵鷹9號火箭從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首飛,攜帶超6400磅(約合2903千克)實驗設備和物資奔向國際空間站。
  • 官方實力榜:8連勝火箭榜首 勇士第2騎士第13
    官方實力榜:8連勝火箭榜首 勇士第2騎士第13 體育資訊來源:央視網 2018年02月13日 08:17 A-A+ ,火箭隊繼續排在榜首,勇士隊和猛龍隊分列第2和第3,騎士隊維持在第13,湖人也繼續排在第19。
  • 高能,我國「長徵」系列運輸火箭
    高能,我國「長徵」系列運輸火箭無論是運輸物資還是載人,人類的遐想總要通過運輸火箭飛往太空。下面就來看看我國不斷進步的輸送者——「長徵」系列運輸火箭吧。長徵一號火箭曾發射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1970年4月24日,中國使用長徵一號(LM-1)運載火箭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
  • 火箭靠反推力飛行,太空中沒有空氣,火箭反推力從何而來?
    1765年,瓦特發明了世界上第1臺實用蒸汽機,這種以煤、或油為燃料的機器,能夠把化石燃料中蘊藏的化學能,連續轉化為機械能。 連續非常重要,代表著可被利用的價值。 但是,這並不是世界上第1臺能夠把化學能轉化為機械能的裝置。
  • 「海陽出廠」火箭發射成功!
    12月10日4時14分,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起飛,以「一箭雙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