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浙江2020年高考普通一段平行投檔線出爐,二段線志願填報也將開始。許多考生經歷了緊張的考場廝殺,現在又陷入志願填報的糾結痛苦中,而很多家長更是覺得一夜間自家「房子塌了」!
圖自視覺中國(圖文無關)
高考分數比預估低了20分
兒子替老媽來「看病」
「醫生,我媽天天在家以淚洗面,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能麻煩您幫幫我媽媽嗎?」前兩天,樹蘭(杭州)醫院精神衛生科蔡巍主任門診,進來一位少年,他是來替他媽媽「看病」的。
少年小志(化名)今年剛剛參加完高考,當時考場出來,媽媽就和他一起回憶內容,評估分數,然後分析計劃填報哪一所高校哪個專業,用小志的話說,媽媽幾乎已經把他後半段的人生都規劃好了。
結果,高考成績一出來,全家懵了,媽媽崩潰了。
「最終成績和我預估的差了20分,就基本上原先計劃填報的學校和專業沒戲了,我媽就覺得我的人生毀了!」小志說,自己平時成績一般,高考也不算發揮失常,「其實我自己還是挺能接受的,上不了一本的大學,還有第二志願可以填報。」
然而小志的「平靜」,讓媽媽更加憤怒。
圖自視覺中國(圖文無關)
高考結束休息在家,媽媽看到玩遊戲的小志,瞬間火冒三丈,「你現在還有心情玩遊戲嗎?你自己未來的前途不好好做打算,以後怎麼辦?」
面對媽媽的質問,小志更「委屈」:
「現在的成績木已成舟,我好不容易空一下,不玩遊戲,難道坐在家裡發呆嗎?」但說完,小志想想,自己也還是理解媽媽的「焦慮」,所以想請專業的醫生幫助媽媽走出這段日子。
解鈴還須繫鈴人。蔡巍主任建議,小志將媽媽也一起帶來診室。隔天,一位哭腫雙眼的母親找到蔡主任,她就是小志的媽媽。
「眼淚汪汪的,一直說,孩子的前途毀了。她自己每天都很焦慮煩躁,什麼事情都不做,想起來就哭,已經完全陷入在這個情緒裡了。」
蔡巍主任和小志媽媽詳細聊了下,然後和她講了兩個小例子——
蔡巍主任任導師帶教,有不少學生本科都是二本大學的醫學生,但通過大學期間的努力,最終也考上了浙江大學的研究生;還有一位曾是蔡巍主任的同事,當年高考考了大專,之後一直學習、考試,一路逆襲,考到博士後。
圖自視覺中國(圖文無關)
「這說明什麼?學習與人生都不是到一個階段就完成和停止的,努力與奮鬥是終身的,只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堅持學習,收穫成長,人生毀不了。」
之後,蔡巍主任為小志媽媽進行認知治療,一般情況,大部分人短時間內無法接受一些現實,但不能一味沉浸在這些負面情緒裡,因此「接受現實」是小志媽媽首先要做的事情,然後重新規劃,鼓勵兒子化「失敗」為動力,繼續努力加油,不自暴自棄。
「如果她與兒子討論,倆人實在不能接受這個分數,那麼調整心態,復讀一年,明年再次高考也可以啊。」
替兒子決定報考「技校」
總是聽從別人意見的媽媽後悔了
如果說,高考是個大轉折;那麼,中考就是個小轉折。趙女士(化名)有個比小志小三歲的兒子,今年剛好中考。昨天,她也是哭著走進蔡巍主任的診室。
「是我的錯,是我把我兒子的人生給毀了!」原來,兒子中考成績不理想,最終只能報考普高,填報志願之前,趙女士聽別人說,讀普高沒什麼用的,以後高考就是陪跑的,而且學校風氣不好還容易把孩子帶壞,不如報個職高技校,有個一技之長,以後也好有專業工作方向。
趙女士聽聽有道理,就自己拿了主意,幫兒子報了技校。
結果志願剛剛填報完,她又聽到別人說,現在找工作這麼難,大學畢業都沒用,技校讀出來能有什麼好工作啊,以後這點學歷怎麼活。
這一下子,讓趙女士後悔莫及。「我兒子就因為我,這輩子只能是個技工,他還小,覺得這也沒什麼,但是這個未來能有什麼前途,都是我害了他!」趙女士十分自責。
圖自視覺中國(圖文無關)
蔡巍主任寬慰趙女士,其實她初衷是為了孩子好,「但不要一味地覺得孩子不懂事,將一些本該由孩子參與的事件,自己全權做主了。況且,既然現在孩子對於學習『一技之長』抱有信心,家長更應該尊重鼓勵孩子,在專業領域學深學透。」
「行行出狀元」不是假的,之前,一位95後的杭州快遞員在專業技能評比獲獎,被評為技術能手,最終認定為杭州市高層次人才,獲得購房補貼100萬元;如今大火的直播電商人才也有可能通過認定,按最高國家級領軍人才享受相關政策。
所以,爹媽千萬別覺得,中高考失利,人生全毀。有時,毀滅孩子人生的,不是考試分數,而是父母替他們下的「蓋棺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