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母」和「咪哥」的故事(組圖)

2020-12-19 網易新聞

  今日中國家庭之狀況,最一針見血的總結應該是—中國式家庭=缺失的父親+焦慮的母親+失控的

孩子

  因為父親大面積缺失,中國家庭裡最常見的矛盾,經常便似乎是「大總管」母親和「聚焦體」孩子的鬥智鬥勇,母親與孩子雙方「互為摯愛、頻發戰爭、威逼利誘、同流合汙、無悔無奈」,使得不少母親不由自主感慨「養孩子就是養祖宗」。

  母親與孩子的「愛恨情仇」各種形式不斷上演,是中國家庭的獨特寫照,這其中,尤以更年期母親血拼青春期

兒子

的壯景最為激烈。比如—

  動物吸引

  「咪哥」堅決考匯文

  在北京市匯文

中學

的校園裡有個學生們一下課就愛去的地方,那裡有羊,有魚,有鵝,有自動匯集而來的尋求餵養的流浪小貓們。這些流浪貓隨意在校園在教室溜溜達達,悠閒自在,是這所重點中學裡非常有趣兒的一個景致,也是這所學校學生們的最愛。匯文中學校長陳維嘉還把在學校裡和孩子們生活了好幾年的一隻叫大黃的貓,定為匯文中學的校貓。這些在校園裡陪伴孩子們一起學習生活的小貓們,成了孩子們眼裡「最可愛的玩伴」,也讓他們青春期裡緊繃繃的神經找到了一個得以暫時鬆懈的路徑。

  匯文中學和流浪貓的故事,隨著一屆屆畢業生口口相傳,使這所有愛的學校成了區域裡即將升入初中、高中的學生們心中最嚮往的學校,孩子們說起匯文,首先就會欣喜地說起學校一隅那個小小的「動物園」以及校園裡悠閒自在的貓兒們。

  「咪哥」就是那眾多嚮往進入匯文學校的孩子中的一個。

  在家裡,「咪哥」和母親有史以來最志同道合的一件事,是倆人共同撿了一隻流浪貓,並毫無爭議一致決定給貓起名叫老咪,從此母親多了一個雅號「咪母」,兒子則主動自改稱謂「咪哥」。

  「咪哥」特別貪玩兒,在應試教育的學生隊伍裡似乎有些「不合時宜」。但是,打從體校網球隊的隊友口中得知匯文中學養了許多流浪貓,得知有一隻代表著匯文仁義友愛的校貓「大黃」在教室隨意走動,「咪哥」的眼睛就閃閃亮起來了—正值「咪哥」小升初之際,一隻腳邁進了青春期。貓的召喚,使「咪哥」對匯文中學有了天然的親切感,也帶給「咪哥」無論如何必須考上匯文中學的動力—參加匯文中學開放日活動,看到校園角落裡的「動物園」和悠閒在校園裡的貓兒們真的如聽說的一樣,「咪哥」就下定了決心考到這裡來,而匯文中學校長陳維嘉充滿仁義友愛的講話,對「咪哥」所下的決心更是如虎添翼,最終變成了實實在在的推動力。

  其實,對於「咪哥」上中學一事,這個家庭原本是有共識的。結合孩子小學階段的經驗教訓,大人孩子一致決定,要給初中生「咪哥」找一所「無學習壓力」的學校……「咪母」甚至已經在目標學校旁邊看好了一套房子,準備或租或買,為孩子上學大搬家,自己上班路遠也不怕。

  讓「咪母」措手不及的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咪哥」想考匯文中學的主意一旦下定,便完全不留給父母大人任何可商量的餘地。其實,「咪哥」心裡,也許還有一個自己的小九九,那就是匯文中學陳校長在開放日所講的反對學生上課外班的觀點,和「咪哥」從未上過課外班也從來反抗上課外班的想法不謀而合了。憑著一份半途而來的感覺,「咪哥」信誓旦旦一定要考上大名鼎鼎的匯文中學。

  兒子能有這樣的決心,「咪母」自然心中歡喜,有那麼一瞬間,「咪母」甚至完全忘記了兒子一直以來的學習狀態,忘記了兒子何以與那些長期奔波在各個補習班、佔坑班的同學們進行競爭,忘記了在課外補習班的大海汪洋中浸泡大的孩子的考試能力到底有多麼強大。

  青春生猛

  「咪母」迷惘又失落

  「咪哥」考進了校園裡養著動物的匯文中學,開始了他自己的初中生涯。

  「咪母」為兒子的如願以償而開心,但她很快就再次遭遇了兒子帶來的措手不及。

  「咪母」供職於媒體,記者生涯把她從一個「嬌驕小姐」磨練成了「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的知感女漢,但她卻經常在兒子面前思維短路,行動「癱瘓」。隨著兒子慢慢長大,「咪母」年輕時的銳氣已然消磨殆盡。兒子上小學時,「咪母」並不看重分數,從心裡替兒子擋著繁重的作業;有老師太過嚴厲,「咪母」挺身與老師理論公平呵護的道理,並為保護兒子憤而轉學,甚至到處找私塾,希望躲開現行教育帶給孩子的壓力……明白人眼裡,在「咪哥」面前,「咪母」智商嚴重下降;她就是一個一切只為了兒子的女人。「咪母」和「咪哥」母子之間,好時就像姐弟,倆人心血來潮可以肆無忌憚地把家當成T臺一塊兒走貓步、演節目,也可以你一句我一句「過家家」式爭執拌嘴。小學階段,「咪哥」就是這樣既快樂又「艱難」地過了六年。

  但中學一開始,「咪母」和「咪哥」的關係,「突然就發生了非常嚴重的扭轉」。

  如願進了匯文中學的「咪哥」,開學不到一個月,貌似就犯上了青春期。他開始躁動不安,眼神變「橫」了,看什麼都不順眼;耳朵變「煩」了,「咪母」的話都當嘮叨。伴隨生理上出現新的「增長點」,少男少女們覺得自己長大了,不由自主地跟著青春期「小鬼」獨立四處出擊,「咪哥」開始回家進自己屋就插上房門,禁止「咪母」的熱詢和刺探,理由是:整個小學階段都是你盯著我做作業,現在我自己可以獨立了……才上初中,「咪哥」顯然就拉開架勢要和「咪母」對著幹了。

  對於兒子的突變,「咪母」由吃驚不適應,到不示弱。她一如既往地「貼」兒子,但兒子拒她千裡之外,並痴心不改。「咪母」固執地認為,因為她的保護,「咪哥」小學六年才沒有留下學傷,並還保持有飛揚的個性和志趣;「咪哥」朝氣蓬勃,保持著一顆完整的少年心,這些都比考試成績可貴得多。

  說實話,中考前「咪哥」一定要上匯文中學的想法,令「咪母」很有些茫然和迷惑,因為兒子眼裡匯文中學的那些好,與「咪母」對重點中學的認識有著相當的偏差。不過,在「咪母」看來,匯文中學有著百年傳承下來的仁愛精神,在今天浮誇的社會中確屬珍貴。在分數高於一切的當下,一所北京有名的重點中學,肯把校園的一隅變成愛心動物園,多少是有一些另類。但正因為有自己精神的傳承,匯文中學的孩子才可以有獨樹一幟的空間。從這一角度講,「咪哥」喜歡上匯文絕對理所當然—雖然考試不拔尖兒,但「旁門左道」「咪哥」卻是樣樣知曉,尤其對世界軍事裝備及世界科技發展,那簡直就是過目不忘。「咪哥」喜歡新奇特事物,曾經狂妄說過長大了要去管理外星人。「咪哥」把大量的時間都放在他喜歡的事情和想像的狂妄中,小學時候老師和同學們就給了他「小博士」的雅號。憑著分數和專長,「咪哥」竟然考上了門檻挺高的匯文中學。這個「意外的結果」說明孩子學習確實需要興趣動力為先。

  循著這樣簡單的道理,一個小學老師眼裡成績普普通通的孩子,因著在大人眼裡不起眼,甚至不叫動力的動力,如願進了自己選定的中學。「咪母」對「咪哥」的中學生活不禁有了美好的遐想。

  在匯文中學,孩子的快樂是明顯的—秋天到了,校園裡的動物們,魚、羊、貓、鵝和我們一起欣賞著匯文的秋,咱匯文的著名的喵爺自由自在,時而草地上打滾兒,事兒樹下睡覺做著喵夢,不愁吃不愁喝,還處處有美麗的秋景做伴,匯文的小動物們是有福氣的—「咪哥」這篇寫匯文的秋天的作文,老師說是有感而發,「咪哥」備受鼓勵,從此愛上了寫作文。

  但「壞」消息也接二連三。

  期中考試後第一次家長會,各科老師普遍反映,「咪哥」的學習習慣太差,優秀同學記下滿滿厚厚的筆記本,「咪哥」則基本上僅按興趣和心情把莊嚴的筆記變成了「隨筆」,「咪哥」的期中考試成績自然是從後邊算。靠小聰明上了重點中學,可這個平臺上都是「大聰明」的孩子,「咪母」不知道,自己到底該拿「咪哥」怎麼辦?

  最要命的是,「咪哥」開始了青春期的自我封閉,回到家就把自己反鎖在自己的房間,甚至吃飯都不要和大家在一起,已然無計可施的「咪母」,和所有家有青春期孩子的家長一樣,苦惱又迷茫。孩子的學習壓力尚未得解,青春期問題又不請自來,「咪母」的神經一天比一天繃得緊。

  「這是我們想要的生活嗎?」精疲力盡中「咪母」時常捫心自問。「這不是我們想要的生活,可我們就在這樣的生活裡生活著。」「咪母」在無可奈何中繼續堅持著。文/圖 J071

相關焦點

  • 王繹龍發閩南語洗腦電音《你要吃蝦咪》
    王繹龍發閩南語洗腦電音《你要吃蝦咪》時間:2019-02-19 14:00   來源:搜狐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王繹龍發閩南語洗腦電音《你要吃蝦咪》 一直以洗腦電音神曲締造者著稱的王繹龍,曾發行過《電音之王》《午夜DJ》《搖擺哥》等眾多洗腦電音神曲。
  • 《媽媽咪呀》系列:脫離舞臺走向大眾的女性故事
    仔細聽完ABBA所有專輯和單曲,我發現《媽媽咪呀》和續集《媽媽咪呀2:再次出發》串聯的是阿巴整個職業生涯的金曲,有些在第一部裡用得太隨意的歌,在續集裡會「再次出發」。《媽媽咪呀2:再次出發》海報《媽媽咪呀》是最有影響力的jukebox音樂劇,整部劇作都圍繞阿巴的歌曲創作。
  • 《媽媽咪鴨》有聲故事電子圖書獨家授權寶貝聽聽、寶貝童話
    日前,萬達影視和原力動畫聯合出品的《媽媽咪鴨》傾情點映,收穫市場廣泛好評。作為獲《媽媽咪鴨》電影的獨家數字內容授權的北京企鵝童話科技有限公司,3月9日也將在平臺上同步發行《媽媽咪鴨》獨家兒童有聲故事和電子繪本!
  • 《媽媽咪呀》複賽更有戲 林志玲將加盟主持?(組圖)
    有網友推測,李靜雖然形象氣質皆符合《媽媽咪呀》的節目宗旨,但她同時擔綱了多檔談話類節目的主持人並身兼數職,並且她很少作為現場主持人現身,因此可能性不大。而柳巖雖然曾作為《媽媽咪呀》的明星加油大使參加過節目,但其過於火辣、性感的個人形象畢竟不太吻合《媽媽咪呀》的節目定位,加之她重回江蘇衛視已成定局,因此也不可能。
  • 組圖:中文版《媽媽咪呀》首演 ABBA原主唱亮相
    中文版《媽媽咪呀》群舞片段。新民網記者 周晏珵 上海大劇院回傳新民網記者 周晏珵 上海大劇院回傳  【新民網·獨家報導】7月11日,中文版音樂劇《媽媽咪呀》在上海大劇院舉行了首演禮,包括ABBA原主唱比約恩·奧爾瓦斯及原版《媽媽咪呀》製作人朱迪·克雷默均到場祝賀。同時,首演禮也意味著中文版音樂劇《媽媽咪呀》全國巡演的正式開始。
  • 「編故事選手」上《媽媽咪呀》認錯 母子相擁而泣
    在東方衛視《媽媽咪呀》節目中也有一些這樣「回鍋肉」選手,與其他人渴望再度展現個人風採不同,本期的媽媽選手姜蕾帶著十歲的兒子登臺,懺悔曾經參加某衛視選秀時編故事博同情,她此番上臺對著兒子承認當時的錯誤,母子倆最終在臺上相擁而泣。
  • 《媽媽咪呀》評委金星:和黃舒駿"一見鍾情"
    《冠生園·媽媽咪呀》將於9月8日起每周六晚20:30登陸新娛樂頻道。金星與黃舒駿雙雙出席擔任節目評委,他倆首次搭檔組成的「黃金」組合著實令人無限期待。而金星也毫不避諱對黃舒駿的好感並直言,「我和黃舒駿在評委臺上一見鍾情,非常默契。」
  • 媽媽咪呀
    人氣和口碑雙贏的貼切描述。    11月15日,由《今日加油》與百禾傳媒聯手引進的世界第一音樂劇《媽媽咪呀!》中文版將空降鄭州。《媽媽咪呀!》一段21年銘記心底、欲忘難忘的愛情,一段21年風雨過後依然熠熠生輝的友情,一段21年含辛茹苦相濡以沫的母女親情。13年歷史的《媽媽咪呀!》
  • 有料有故事才能登臺 《媽媽咪呀》被指故意煽情
    □記者 楊新會  《媽媽咪呀》在東方衛視已播出兩期,許多觀眾被登臺媽媽們的故事所感動,給出好評。與此同時,質疑聲也接踵而至,一些觀眾對每個登臺的媽媽都有感人、離奇的故事表示懷疑。
  • 駐哥打基納巴盧總領事陳佩潔訪問吧巴縣(組圖)
    (原標題:駐哥打基納巴盧總領事陳佩潔訪問吧巴縣(組圖))   2016
  • 《媽媽咪呀》影評,聆聽每一位媽媽的故事,欣賞她們的才華
    《媽媽咪呀》是一檔專門為媽媽設計的一檔綜藝節目,時至今日,已經是第六季了,每期節目都會邀請不同的評委,這一期是胡可,相信大家對胡可這個人並不陌生,沙溢的老婆,有兩個可愛的兒子,評論說大兒子安吉和宋仲基長相相似。
  • 《媽媽咪呀》完美收官,龍牡為您分享決賽圈辣媽身上的故事
    作為《媽媽咪呀》的特約贊助品牌,健民龍牡壯骨顆粒接下來就為您分享決賽圈辣媽身上的故事。   因為有家庭和孩子需要照顧,楊冉冉無暇顧及事業,她原本決定將《媽媽咪呀》的表演作為告別演出,但在得到家人理解和全力支持後,她又重拾了信心,現場挑戰起了更高難度的雜技,重新踏上了藝術之路。
  • 《媽媽咪鴨》媽媽咪呀,媽媽咪鴨
    今天,小編想跟大家分享一部動漫,《媽媽咪鴨》。這是一部充滿了中國風和教育意義的影片。也許,有人認為,動漫是給小孩子看的東東。但我卻覺得,動漫是將人生感悟以特殊的方式展現出來。《媽媽咪鴨》講述了雁群往南方遷徙的途中,「最棒飛行家」大鵬桀驁不馴愛搗亂,和他的女友晶晶調情時不慎撞散了一群趕路的鴨子。
  • 《媽媽咪呀》:異時共賞 異地共存
    《媽媽咪呀》:異時共賞 異地共存  慕 羽  《媽媽咪呀》故事簡介:上世紀70年代西方性解放時期,媽媽唐娜曾有三位男友。  《媽媽咪呀》畢竟不是等閒之輩,名稱來自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紅透世界的瑞典流行樂隊ABBA樂團1975年年度排行榜冠軍的同名單曲,表示驚嘆的語氣。ABBA源自於樂隊成員姓名的首字母。樂隊主創本尼·安德森和比約恩·烏爾法厄斯並不是音樂劇的新手,早年的《棋王》就已奠定了他們在音樂劇界的地位。
  • 《媽媽咪呀》的尷尬
    音樂劇是西方社會的文明產物,近年來被頻頻引入國門,其中不乏經典,比如《想變成人的貓》、《美女與野獸》、《42街》、《芝加哥》等,這其中也有因為政治、文化背景不同,難以引起中國觀眾共鳴的,比如,反映種族問題的《西區故事》就和中國觀眾產生了距離,因為很多東西在中國不存在,就產生了差異性。《媽媽咪呀》的故事更是與中國傳統道德倫理相悖。
  • 陳靜儀參加《媽媽咪呀》 張栢芝黃磊被故事感動
    在4月26日播出的東方衛視《媽媽咪呀》中,來自香港的25歲混血辣媽陳靜儀是兩個孩子的媽媽,而最大的孩子已經8歲了,這讓現場的觀察員和觀眾們驚訝不已。雖然自己的學歷不高,但她選擇娛樂圈能幫助她賺更多的錢,即便很辛苦,只要看到兩個孩子她也覺得值得,而這次來參加《媽媽咪呀》,陳靜儀也直言說明是為了讓更多內地的觀眾認識她,能多一些賺錢的機會。對於陳靜儀的經歷,觀察員黃磊表示她是先做了長大的事情,才開始長大的。
  • 《大理寺日誌》:餅哥和各路人才齊綻放,而我只想吸貓
    那些熱血的探案故事,也隨著音樂重新流回身體。今天,我們來重新認識一下大理寺日誌的主角們。01哥就是餅,餅就是哥陳拾,半文盲,原本是陳家莊的農民。心地善良,動手能力強。出場時有點憨,原本是去找哥哥的。但是即不知哥哥長啥樣,也不知哥哥姓甚名誰。
  • 《媽媽咪呀2》原班人馬回歸
    北京日報訊 由經典音樂劇改編而成的歌舞電影《媽媽咪呀!》系列的續篇《媽媽咪呀2》近日發布最新預告,原班人馬梅麗爾·斯特裡普、科林·費斯等悉數回歸,並攜手莉莉·詹姆斯等一眾新陣容,在歡樂歌舞中共同回溯主角們年輕時候的故事。《媽媽咪呀!》音樂劇是百老匯的賣座經典,全球累計觀眾超過兩千萬人。
  • 中文版《媽媽咪呀!》再回歸
    劇照由主辦方華人夢想提供新華社北京1月3日電(記者劉暢、翟翔)旅居海外的80年代著名歌手沈小岑,仍然清楚記得2010年在英國收到第一季《媽媽咪呀!》中文版面試通知的一刻。「能主演《媽媽咪呀》是我歌路歷程的最終夢想,但更讓我激動和嚮往的是,終於有機會能夠站在祖國、用自己的母語演唱這部風靡世界的經典作品。」
  • 《媽媽咪呀!2》 可惜了這齣好戲
    而且,由於這個故事講述的情感模式,跟中國人的愛情婚姻觀念很不一致,所以一般的中國觀眾接受起來可能會有點困難,作為舞臺藝術的相對小眾消費來說還沒問題,但是作為比較大眾化的電影來說,就有點障礙。不知道這是不是電影版《媽媽咪呀!》在2008年海外上映以後,未能引進內地的原因之一。作為續集,《媽媽咪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