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爸看到一位媽媽發的微博,有點生氣,也很有感觸。其實事情很簡單,這位媽媽的兒子剛入園,就咬了一個小朋友,結果就被老師叫家長了。
這位媽媽說道:「昨天大兒子的麻麻陪我在醫院檢查,回到家後在幼兒園被找家長了,麻麻趕到幼兒園後得知大兒子咬了小朋友的腿。大兒子才到幼兒園一個禮拜就能欺負小朋友了,好佩服社會我圖哥!可是兒子啊,咬小朋友是不對的,小朋友很髒的,知道嗎?愛你哦」
這位媽媽,你這麼做,其實是在培養「貨真價實」的熊孩子,你知道嗎?
首先,在得知自己孩子在學校咬人後,這位媽媽非但不生氣,反而還有點驕傲的意思。「兒子才到幼兒園一個禮拜就能欺負小朋友了,好佩服!」這其實就是在變相鼓勵自己孩子可以在幼兒園打人。
其次,孩子咬了人,不知道正向管教,告訴他打人是不對的,反而用「咬小朋友是不對的,小朋友很髒的」這種歪門邪道進行教育,這讓孩子以後怎麼想,咬打扮乾淨的小朋友,就是正確的,沒有問題了?
那麼對於幼兒園孩子咬人這種事情,其他爸爸媽媽們都是怎麼看的呢?
王女士(一位孩子媽媽):
「我孩子才上幼兒園,要打人,要咬人,當然不是很瘋那種.我直接告訴她老師,我說我的女兒希望你在她調皮時,給她挫折感。再不聽話,只要不打臉,直接打她小手和屁股就是。後來老師有次打了她,老師也告訴了我。再後來,孩子不咬人不打人。我感謝老師。」
李老師(一位幼兒園老師):「曾經我帶過一個孩子也經常咬人,隔著衣服咬都讓小朋友胳膊上有完整的口型,多次批評教育無效。有一天他又咬人,我告訴他咬人很疼……然後我拉著他的手稍用力的咬了他一口,他哇的一聲哭了。接孩子的時候我告訴了他媽媽我咬了他…從那之後他再沒咬過人。」
潘女士(河北一位媽媽):「我女兒班上有個男孩把全班幾乎咬個遍,家長還說是天性。我說了一句,狗的天性也是愛咬東西。」
陳先生(山東一位爸爸):「家長的問題,我們小夥伴也咬人,咬了三次口頭教育三次還是不管用以後,孩子每次只要一張口有這個趨勢孩子的媽就是一巴掌照嘴打,打了幾次後再也不咬了,熊孩子都是家長慣的,不痛不癢的說兩句反正咬的是別人孩子,殊不知這種孩子在別人眼裡人見人厭!「
那麼,如果孩子在幼兒園有咬人等暴力行為,怎麼處理才是合理的解決方法呢?
當得知寶寶打人時,家長當時的態度和處理方式相當重要,這對糾正孩子不良行為習慣有著巨大的作用。
家長應該以適當「平和」的態度來對待打人的寶寶,記住一定不要向上面那位家長一樣表示高興,特殊情況下,可以採取一定的懲戒措施。
1、轉移寶寶的注意力,等寶寶平靜以後再跟寶寶講道理。
2、問清楚孩子打人的緣由,和孩子一起分析打人的對錯和需要負起的責任。
3、如果責任在自己的孩子,應主動讓孩子向對方道歉。
4、如果責任在對方,應明確告訴孩子這是一種錯誤行為。
5、如事情較嚴重,應與老師和對方家長共同商量解決。
6、如果是涉及孩子根本利益的原則性問題,則要教育孩子學會適當的方法爭取自己的利益。
7、孩子如果屢教不改,建議直接正面管教,可以採取一定的懲戒措施。
8、給寶寶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有暴力傾向的家庭對寶寶的影響非常大。少讓孩子看暴力畫面的電視節目或故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