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者和老師幫孩子們試穿衣服。
12月5日是國際志願者日,當天坊子區、峽山區201名孩子收到了一份特殊「禮物」,那就是由濰坊市鳶都義工公益服務中心、濰坊市領航社會工作事務所的志願者發放的壹基金溫暖包,內有量身定製的棉衣、棉鞋等物品。
衣物均為量身定製
12月5日上午,記者來到坊子區坊城街道前寧小學,該校87名學生聚集在一間教室裡,不時將目光鎖定在堆放在牆角的紙箱上,上面畫著豔麗的藍色圖案,標籤上寫有現場孩子的姓名信息。「裡面裝的是我們籌集到的溫暖包,溫暖包裡的棉衣和棉鞋都是根據孩子們的身材量身定製的。」濰坊市領航社會工作事務所理事長孫志強說,溫暖包裡的物品很豐富,有棉衣、棉靴、耳套、圍巾、手套、美術套裝、袋鼠玩偶、書包、兒童減災讀本、護手霜等13樣物品。
孩子們領到溫暖包後迫不及待地打開,將一件件新衣服穿在身上。在藍色衣帽襯託下,孩子們變得格外精神。「這是我今年收到的第一份禮物,將來我一定要成為一名志願者,回報社會。」今年12歲的王子儀說,以往收到社會上的愛心物資,多為金錢、衣服等,收到小袋鼠的玩偶還是第一次,而且還有護手霜等冬季常用物品,讓她覺得十分暖心。更令她感動的是,衣服是根據自己的尺寸量身定製的,穿著非常合身。
除前寧小學外,當天上午,濰坊市鳶都義工公益服務中心、濰坊市領航社會工作事務所的志願者還前往了坊子區、峽山區5個村,共發放201個壹基金溫暖包。
孩子鞠躬感謝志願者
收到溫暖包後,今年8歲的劉晉峰格外感動,當天下午特意寫了一封感謝信,讓校長轉交給志願者。劉晉峰表示,他父親長期在西藏邊遠山區工作,母親在濰坊一所學校任教。父親一直不在身邊,母親工作又很忙,很少有時間陪伴自己。當天收到溫暖包,讓他感受到了來自社會的關心與愛護,心裡暖暖的。
記者了解到,當天參加溫暖包捐贈儀式的孩子,他們有的生活在單親家庭、有的家境相對不好,或有其他特殊情況……小孩子最大的願望就是過新年能有一套新衣服,可對不少孩子來說,一件新衣服家裡買得起,卻因種種原因往往不能如願。
當天,省派「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駐坊子區工作隊也參加了捐贈儀式。「我以前也接受過社會的幫助,讓我更加感恩社會,希望這群孩子將來長大成才,能夠回報社會。」省派「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駐坊子區工作隊相關負責人袁春振說,看到孩子們主動向幫助自己穿戴衣物的志願者鞠躬致謝,他也覺得十分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