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縣四中社團走進浮來春集團 感受企業風採 厚植家國情懷

2020-12-17 大眾網

  大眾網·海報新聞通訊員左永偉 日照報導

  為觀察生活和了解社會,增進對莒地歷史和文化的了解,豐富社團成員的生活,12月5日,莒縣四中河畔文學社和校園之聲廣播站組織社員走進浮來春集團,感受企業風採,厚植家國情懷。

  在浮來春集團,莒縣四中師生受到熱烈歡迎。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同學們興致勃勃地參觀了浮來春集團中華酒城博物館、酒儲銀行、糧食酒釀造車間、公司的黨建文化長廊以及《錦文掇英》書法作品展覽館等,認真聽取講解,並不時地記錄著重要的講解內容。

  在中華酒城博物館,講解員結合莒文化釀酒遺址的考古發現和勿忘在莒等歷史典故,向同學們講解了我縣燦爛的莒文明發展史和悠久的釀酒文化史,同學們不由得發出陣陣讚嘆聲。

  在浮來春集團糧食酒車間,釀酒師傅結合高中生物化學相關知識,現場向同學們講解了白酒以及生物酒精的生產過程,並參觀了整個釀酒過程。身臨其境地學習和全面細緻地講解,讓同學們深刻體會到了從糧食到美酒,科學知識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浮來春集團的「紅曲坊」黨建展覽室,講解員詳細介紹了集團的發展歷史和在黨建品牌引領下集團發展壯大的歷程。從一個產品單一的小白酒廠,到現在以白酒生產經營為基礎,集礦山經營、房地產、園林開發、國際貿易、金融服務、公共運輸、保稅倉儲、海外投資等多元化發展格局的綜合性企業集團,無不記載著浮來春人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一步一個腳印的奮鬥歷程。

  企業壯大了,浮來春集團不忘奉獻社會,20多年間共計捐款4000多萬,幫助無數困難家庭渡過難關,幫助無數寒門學子圓了大學夢。

  在浮來春集團錦文掇英山東館,中國當代大儒、書畫家範曾先生的書法作品深深吸引了全體同學。範曾先生將書中的古典名句,結合深厚的國學造詣,以詩性的語言,歸納概括為「見勝於聞」「與時偕行」等四字短語的國學瑰寶,並揮毫為高雅的書法作品。

  一件件作品讓同學們深刻地理解書中的智慧光芒,同時也感受到範曾先生精湛的書法造詣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巨大魅力。

  參觀結束之後,同學們紛紛表示本次參觀讓自己看到理論知識在生產實踐中的應用,也看到了智慧的莒縣人民通過辛勤的勞動創造了燦爛的文明,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一定努力學習,熱愛家鄉,奉獻社會,做一名有責任擔當的新時代青年。

相關焦點

  • 厚植家國情懷 承擔時代使命 戴樹勝走進學校講授思政課
    厚植家國情懷 承擔時代使命 戴樹勝走進學校講授思政課 2020-12-17 18: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徐洪剛委員:厚植青少年家國情懷
    樊錦詩是全國「文物保護傑出貢獻者」,她因深居大漠,守護敦煌而受到國人的景仰,她的精神偉大而可貴,筆者認為其精神底色正是家國情懷。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至關重要。
  • 化「抗疫精神」為「教育契機」,厚植家國情懷!
    10月17日,「弘揚抗疫精神 厚植家國情懷活動中,援鄂醫療隊隊員的一段段生動的故事,一個個鮮活的人物,伴隨著娓娓講述走進在座每個人的內心一個個溫暖、真實、感人的戰「疫」故事,讓每個人感受到抗疫英雄們不忘使命、恪盡職守、始終堅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的堅強信念,以及他們舍小家為大家,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出的「家國情懷」。通過開展抗疫人才沙龍活動,強化鞏固了防疫知識,更向每個人傳遞了向上的能量,營造出了愛國愛家的濃厚氛圍。
  • 厚植家國情懷,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走進華渝實驗學校
    2020年9月7日下午,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紀念中國抗戰勝利75周年」公益研學進校園活動走進華渝實驗學校,為同學們帶來了一堂別開生面的愛國主義教育課學生通過了解戰時兒童的生活與學習,踐行熱愛學習、珍惜糧食的美好品質;用看視頻、觀察圖片、教師引導等方式,了解抗戰時期重大事件以及重慶在抗戰時期的重要地位,通過製作「我的戰機」來表達學生的報國情懷。
  • 樹立廣袤視野,厚植家國情懷
    編者按:這是一篇今年高考學子的現場作文,作者把握住所給材料的核心內容,從鮑叔牙知賢薦賢說開去,體現了鮑叔牙崇高的家國情懷,視國家利益高於一切,是一篇優秀文章。廈門第一中學 白永忻親愛的老師、同學們:大家好!
  • 「老兵宣講」厚植家國情懷
    何智勇攝八一建軍節前夕,渝水區組織老兵宣講員走進革命博物館,為青少年講抗戰歷史、中共黨史、建軍史,帶領他們重溫崢嶸歲月,緬懷革命英烈,傳承紅色基因,厚植愛國情懷。
  • 大邑縣教育系統社會實踐厚植家國情懷 投身勞動錘鍊核心素養
    「我愛我的國」。「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同學們生長在祖國騰飛的時代,在物質生活優越的前提下,更應銘記歷史,感恩偉大祖國。學校組織觀看電影《八佰》《奪冠》《我和我的家鄉》等愛國影片,並寫下觀後感。
  • 青島理工大學「復學第一課」:厚植家國情懷,增進愛國情感!
    、必勝信心,感受時代賦予青年理工人的歷史使命,教育引導同學們厚植愛國主義情懷,用行動響亮回答「奮鬥擔當」這一宏大時代命題。王亞軍指出,要認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充分認清國際國內形勢,充分認識我們國家在抗擊疫情中展現出的優勢:黨領導一切的政治優勢、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人民生命健康至上的價值優勢、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制度優勢,增強聽黨話、跟黨走的情感認同,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四個自信」;要從抗擊疫情中汲取精神力量,厚植家國情懷,激發責任擔當,擔當歷史使命,將青春夢想紮根祖國的廣袤大地,堅定信心、不負韶華
  • 厚植家國情懷 匯文一小學生展示假期實踐活動成果
    唐晨攝另據了解,匯文一小除了注重傳統文化的教育,也會通過研學和社會實踐活動,將家國情懷厚植學生心中。寒假中學校開展了海洋教育實踐活動,30名學生代表走進海南島,開啟了為期六天的北京市學生海洋科考營活動。走進了海南省博物館探尋海上絲綢之路,參觀了文昌航天發射場,中科院遙感衛星接收站,感受科技的發展和國家的進步。
  • 厚植家國情懷 感恩伴隨成長——這場「校長有話說」不簡單
    厚植家國情懷 感恩伴隨成長——這場「校長有話說」不簡單 2020-03-24 15:49:00來源:央廣網河南分網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烏拉特後旗:紮根校園陣地 厚植家國情懷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烏拉特後旗:紮根校園陣地 厚植家國情懷在學習中樹立民族團結的思想,在娛樂中體驗成長的快樂。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後旗各學校通過課堂教學、主題班會、課外活動等多種方式把愛國情懷融入其中,讓孩子們懂得中華民族是一個多民族「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和諧大家庭。烏拉特後旗呼和溫都爾鎮學校的課堂裡傳出琅琅讀書聲,三年級一班的同學們正在學習課文《大青樹下的小學》。這篇課文講述了不同民族的小朋友在一所邊疆學校共同學習、快樂生活的故事。
  • 巢湖學院學子開展「共築青春堤壩」—防汛救災厚植家國情懷活動
    為積極響應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的活動號召,切合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獻給祖國的活動主題,巢湖學院經濟與法學學院「共築青春堤壩」——防汛救災厚植家國情懷志願服務宣傳團隊於8月8日至18日在雲端、線下開展2020年大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此次活動由抗洪救災時訊報導、先進個人事跡發揚、雲端課堂宣傳演講、線上線下問卷調查共計四部分內容組成。
  • 厚植家國情懷 當好小小東道主 江岸區中小學生同上開學第一課
    厚植家國情懷 當好小小東道主 江岸區中小學生同上開學第一課 2019-09-02 21: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教師代表王新泉在2020級研究生開學典禮上的發言 | 厚植家國情懷...
    厚植家國情懷,直面壓力挑戰——在2020級研究生開學典禮上的發言生命學院教授 王新泉親愛的同學們,尊敬的老師們:大家上午好!很高興能夠作為教師代表,在清華大學2020級研究生開學典禮上發言。第一點,希望你們能厚植家國情懷。自古以來,無論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大任擔當,還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赤膽忠誠,都說明家國情懷早已沉澱為中華兒女的內在品格,滋養著我們每個人的心靈。
  • 南京審計大學金審學院: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近年來,南京審計大學金審學院黨委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使命,厚植愛國主義情懷,紮實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廣大學子涵養愛國之情、砥礪強國之志、實踐報國之行,激勵廣大青年學生成長成才,著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 「津玉良言」傳承津沽文化 厚植家鄉情懷
    傳承津沽文化厚植家鄉情懷2020年12月23日是天津建城616年紀念日。為了讓幼兒園的孩子們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家鄉天津,感受家鄉的變遷與發展,激發孩子熱愛家鄉、熱愛天津的家國情懷,天津市實驗幼兒園開展了"傳承津沽文化厚植家鄉情懷"的主題活動,各年齡班從不同形式讓寶貝們感受津沽文化,將對家鄉天津的熱愛付諸於筆端,寄情於雙手,共同祝願我們美麗天津616周年生日快樂!
  • 傳承紅色基因,厚植愛國情懷——江蘇省南通市海安明道小學丹鳳校區...
    傳承紅色基因,厚植愛國情懷——江蘇省南通市海安明道小學丹鳳校區少先隊員在行動 2020-11-19 0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石家莊鐵道大學校長龍奮傑寄語2020級研究生:塑造學術品格,厚植家國情懷
    在開學典禮上,校長龍奮傑以《塑造學術品格 厚植家國情懷》為題,寄語2020級研究生:要聚焦學術研究的核心,做好學術志趣、學術能力、學術道德和學術理想這四篇文章。要以學術為志業,以科學為情懷,以滿腔熱情投入到新的學習生活中,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引領自我成長。
  • 培養青少年的家國情懷
    成立「家國情懷」講師團,厚植中國文化根基,通過新媒體途徑,講述各地自然人文景觀、優秀歷史文化,將視頻植入地方課程或思想品德課堂,激發愛國主義情感;開展堅定製度自信主題教育活動,加大主題作品生產和傳播,用青少年易於接受的話語體系、身邊的鮮活事例,以小見大,深化愛國主義情懷;引導理性分析時勢,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注入「儀式感」豐富集體主義教育,強化青少年對中國制度凝聚力的感悟。
  • 以愛國主義精神厚植家國情懷
    而家國情懷與文化自覺正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情感歸宿與文化基礎。  回顧中華文明中的愛國主義精神,個人與國家命運的統一幾乎成為世代中國人的共識。漢代的司馬遷「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北宋的陸遊「位卑未敢忘憂國」,這種共識滲透在每一代中國人的核心價值理念當中,它來自於個人對客觀歷史的認知,也體現出了個人對國家共同體中維護其他同胞利益的責任感,更成為了中華文化中象徵著自強、自尊和自愛的集體文化基因,它本身已經成為一種文化認同的要素,並且構成了一套完整的使得個人經由國家最終又回歸個人的作為價值追求的家國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