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理論依據:《中醫症狀鑑別診斷學》、《實用中藥辭典》
你好,我是中醫人,文君然。
今天,我給你聊聊牙齦出血這件事兒。
我這裡有一個收集來的小方子,我先寫下來,然後咱們一起分析。
準備地骨皮150克,大黃炭90克。兩味藥放在砂鍋裡面,加水1000毫升,浸泡2小時,加熱到沸騰15分鐘後取藥液。然後再加水500毫升,煮沸10分鐘,把藥液倒出來。兩份藥液混合,用紗布過濾好,加入食醋200毫升,混勻備用。
用的時候,每次取40毫升,含在嘴裡,慢慢漱口,每次至少15分鐘,每天3到5次。脾胃虛寒者不要用,調養期間不要碰菸酒、辛辣、肥膩等食物。
這個小辦法,我從1983年的《陝西中醫》上看到的。我小心翼翼收集起來,日常偶有運用。我記得有一回,我碰上一個年輕小夥子,其實也不年輕了,快30歲了。他就是牙齦出血,牙齦腫痛,而且血色鮮紅,量不小,口臭得厲害,舌紅苔黃厚。大便兩三天一行。我給他用這個辦法4天之後,出血、牙疼、口臭的症狀全部消失。
別說是患者了,我也跟著心頭一喜。
其實啊,牙齦出血這個事兒,中醫又叫做齒衄。《諸病源候論》、《景嶽全書》裡面都有記載。它主要就三個類型。一是胃中實火,二是胃中虛火,三就是腎陰虧虛,虛火上炎。之所以離不開胃和腎,原因在於足陽明胃經和手陽明大腸經全都入齒。陽明經經氣相連。故而當有胃中實火或胃陰不足的時候,牙齒就會有反應。同時,腎主骨,齒為骨之餘,因此腎陰虧虛,牙齦失養,就會發病。
但是總地來看,胃中實火導致的牙齦出血,佔了大多數。尤其是青壯年,飲食無度,攝入大量的肥厚辛辣性熱之品,日久形成胃火上燔。這類人的典型表現,就是牙齦出血鮮紅,量大,舌紅苔黃,口臭便幹,總口渴,想喝涼水,牙疼,脈數。
對這種人來說,所謂牙齦出血,其實就是牙在「上火」。這是比較形象的說法。
這個時候,外用地骨皮配大黃炭是比較科學的。所謂地骨皮,就是枸杞的根皮,顏色灰白,好像骨頭,所以叫地骨皮,它性味甘寒,善於清熱、去火、涼血。大黃炭,就是大黃片放在鍋裡,用武火加熱,炒到表面焦黑,內部深褐色,最後噴清水少許而成。它可以涼血、化瘀、止血。兩者配合,對這種因為有火熱之邪導致的出血,有一定治療意義。
我把這個小方法寫出來,供讀者朋友借鑑批評。此外,也希望讀者朋友能理解,牙齦出血這個事兒,是怎麼來的,應該怎麼去預防和應對。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