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備考行測中,有一種題型是不可避免的,那就是邏輯填空。這種題型對於語境和詞語本身的積累要求很高,而且從正答率來看,維持在50%左右,考生們很是為這種題型煩惱。尤其是詞語積累,紛繁複雜,無從下手,我們就來分析詞語如何積累,才能記得快,記得牢,還有效。中公教育在此進行全面分析。
1. 積累詞語要成組記憶
很多考生記憶詞語總是一個個單獨記憶,其實這種方法效率很低,容易忘記。我們主張把詞語看作一個家族來記憶,比如彰顯「多」的家族詞彙有:不計其數,汗牛充棟,俯拾即是,比比皆是,多如牛毛等等;而我們也可以由此聯想到這個家族的對立面:表達「少」的意思的詞彙群:鳳毛麟角,絕無僅有,空前絕後,寥寥無幾,獨一無二等等。這樣我們就記住了關於「數量多少」的兩個大「家族」。
2.積累詞語要重點記憶差異
考試對於詞語的考查很大程度上是辨析詞語的差異,如果只是記憶詞語本身的含義,意義不是很大。舉個例子來說,「隱諱」和「隱晦」這兩個詞語,僅有一字之差,我們只需要把握「晦」和「諱」的區別就可以啦!這樣我們就記住了:「隱晦」是模糊,不明顯的意思;而「隱諱」是有顧忌而隱瞞不說的意思。只需要根據語境做出選擇就可以。
3.積累詞語要重點記憶例句
這是考生最容易忽視的部分,但是我認為卻是最重要的記憶方法。大家之所以沒有去有意識記憶例句,是因為覺得太麻煩,記憶量太大。其實不然,一來我們大腦就是一個對意義和語境敏感但是對抽象詞彙麻木的系統,即使是簡單的具象的實詞也是結合生活經驗和語境感知記憶的。因此,關於詞語積累,如果只是記憶詞語本身,而不去積累語境素材,無異於本末倒置。
此外,我們沒必要把原句一字不差地記憶,我們只需要積累語境就可以,這裡所謂的「語境」是指語言使用的環境,它包括承擔的語法成分,色彩,側重,輕重和搭配對象等細節。只要要素點到就可以,而且最好用我們能夠理解的白話積累就可以。沒必要用複雜的書面語。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詞語積累還是有技巧的,我們還需要系統的整理這些詞彙家族,讓他們變得有意義,變得生動起來。這樣我們的詞語積累就可以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