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5月15日深夜,天空下著雨,路上行人很少。
在鎮江丹徒高資老農貿市場通道處,一名六旬流浪老婦被強暴殺害,手段十分殘忍。然而,當時警方所獲的線索有限,案件難以取得突破。
隨著時間推移,偵查手段不斷進步,2020年4月,嫌疑人身份終於水落石出。
犯罪嫌疑人王某當年是位24歲的青年小夥,且習武多年,曾做過多年私人保鏢。
歸案後的他滿是悔恨,「都是喝酒惹的禍,犯案之後,原本暴躁的性格,都變得小心謹慎。」
六旬流浪老婦慘遭殺害
△現場門前概覽圖
2004年5月15日凌晨,高資派出所接到在老農貿市場開小吃店的朱某明夫婦報警:常年在此處流浪乞討的一名流浪婦女倒在地上,頭上有血,可能已經死亡。
人命關天!接警後,高資派出所民警立即趕赴現場,並向丹徒區公安局指揮中心匯報,會同偵技人員迅速展開勘驗和調查工作。
△菜場過道住宿處
警方經查發現,流浪婦女或患有精神疾病,死亡時68歲左右,於2001年底流浪乞討到高資鎮,平常在農貿市場過道留宿。而勘驗結果顯示,死者生前遭到性侵,頭面部青紫腫脹,有多處鈍器(磚頭)打擊傷,頸部被卡壓導致窒息死亡。
據丹徒公安分局當年參與該案偵查的老偵查員介紹,死者流浪逗留高資兩年多,因本身有精神疾病,接觸人員極少,真實身份不明確,現場雜亂且留下的痕跡太少。
當時,最寶貴的線索,就是嫌疑人的體液被提取到,關鍵證物被成功地保留了下來。
不過,受制於當時偵查和技術條件局限,雖經半年多百餘警力全力排查、篩查和屍源的追尋協查,該案並未取得實質性的進展,一時陷入僵局。
十幾年後,嫌疑人浮出水面
丹徒公安分局技術室主任娜晟東告訴記者,多年來,鎮江市和丹徒區兩級公安機關刑偵部門始終未放棄對該案的偵破工作,每年落實專人開展線索的查證、比對,並將該案件中現場提取的DNA數據提交省廳刑事技術部門,在全國庫中進行常規滾動比對。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9年11月,江蘇省公安廳刑偵局在全國DNA數據滾動比對中發現,該案現場遺留的證物與2018年浙江省溫州市公安機關辦理的1起敲詐勒索案嫌疑人王某高度一致。
△開會部署
轉機出現!鎮江市、區兩級公安機關立即組織偵技、網安和情報民警,成立「2004.5.15故意殺人案」專案偵查組,分成信息研判、刑事技術和調查追捕三個小組全力開展攻堅。
專案組克服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風險,分赴江浙皖等地,圍繞源頭信息校準和對王某的真實身份、家庭構成、活動軌跡、人員關係、過往表現等展開仔細核查和深度研判。
警方調查發現,王某曾於2004年出現在鎮江網吧,進一步佐證了王某曾在鎮江出現過;刑事技術組趕往浙江杭州,對被比中的嫌疑人DNA樣本採集合法性、準確性進一步校核、確認。
與此同時,調查追捕組從王某涉嫌溫州市公安機關偵辦的那起敲詐勒索案件中了解到,嫌疑人經常閱讀一些疑案偵破之類書刊,具備一定「反偵抗審」能力。
3月26日,調查追捕組在王某的安徽省懷遠縣老家成功將其抓捕並押解回鎮。
習武多年曾當過保鏢,3次離婚未成年孩子有5個
然而,王某矢口否認有任何違法犯罪,天南海北閒扯避要害。
△犯罪嫌疑人在安徽落網
偵查組民警分赴其老家安徽蚌埠、江蘇南京等地,深入追查王某案發前後近20年間的生活,發現其先後有三任妻子,與多名女子同居生活。
「3任妻子最終都是離婚,未成年的孩子就有5個。」 偵查員周天一說。
民警了解到,王某乃家中獨子,平日父母對其溺愛有加,成人後尤其是2004年後,在浙江杭州、義烏等地,勤懇掙錢養家,當第三任妻子為其生得一子後,他對父母倍加孝敬,對兒子異常疼愛。
4月11日,經過連續的審訊,王某心理防線出現缺口,先是深感後悔,自抽兩記耳光,跪地懺悔並供述。
16年前,他才24歲,為謀生攜妻子投靠到在鎮江市丹徒區高資鎮的親友處打工,妻子因懷孕回老家養胎。
△犯罪嫌疑人跪地認罪
2004年5月14日晚,王某酗酒後獨自從暫住地逛到高資農貿市場。當時,天氣下著雨,他想出去買香菸,然而前面幾家商店都關門了。當他走過受害人休息處附近時,老婦的喃喃自語及罵人聲,惹怒了王某。王某遂上前質問、拉扯遭到老婦反駁和抵抗,王某遂用身邊的磚塊將老婦砸傷後進行了性侵,接著將其掐死。
案發次日,王某潛逃至浙江,投靠那裡的親友藏身、務工度日。
「都是喝酒惹的禍,犯案之後,原本我暴躁的性格,都變得小心謹慎了,不敢輕易與人發生矛盾。」王某自述。
據其稱,自己從小習武,身手了得,曾在廣東當過私人保鏢,私下和其他厲害的保鏢比武時,一拳就能把人放倒。後來因為得罪過人,便從廣東離開了。而案發後,原來的性格也收斂了。
目前,王某已經被檢方批准逮捕,等待王某的將是法律的嚴厲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