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疫情一波接一波
還沒宣布第三波疫情結束
第四波已經出現
香港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28日下午公布疫情數字,香港28日新增84宗確診個案,涉及35男及49女,31宗從社區檢測中找出。
確診個案中,27宗屬源頭不明個案,另有4宗屬輸入個案,全部為印尼來港。新增個案中6宗與其他個案相關,47宗與歌舞群組相關,有關群組已累計415宗個案(>>>詳情)。
01 跳舞群組共出現上百宗個案,為至今最大的染疫群組
今年七八月份,香港曾出現第三波本土新冠肺炎疫情,當時香港實行自願全民檢測、建香港版「方艙醫院」,內地派出救治、檢測隊伍支援,隨後疫情得到控制。但是這幾天,香港本地確診病例又迅速增多,被稱為是開始了第四波疫情。
從數據上看,香港本地確診病例從19日開始迅速增多,一直到25日,基本上連續三天本地確診病例都在60例以上。據官方通報,26日公布的75例本土病例中,有59例與此前跳舞感染群組有關。
針對此次疫情,特區政府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表示,本地存在多個隱形傳播鏈,本地疫情「急速惡化」。目前,確診病例散發於不同區域、涉及多個群組,包括跳舞群組、的士司機、家庭主婦等。截至11月27日,跳舞群組共出現132宗個案,為至今最大的染疫群組,有些個案源頭至今不明。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24日在電臺節目形容,這次不是普通疫情暴發,而是大型網絡式暴發,猶如 「森林大火蔓延」。他促請各界要儘快截斷「火路」,如果病毒向香港社會進一步滲透,會讓防控形勢急轉直下。
02 特區政府採取系列應對措施,對部分人群強制核酸檢測
針對此輪疫情,特區政府採取一系列應對措施:
03 香港版「方艙醫院」啟用
為了應對新一波疫情,11月25日,香港醫管局重啟亞洲博覽館的社區隔離設施,首階段將啟用200張病床,計劃接收18歲至60歲病情較穩定、年紀較輕和有自理能力的確診病人,以減輕醫院壓力。
首階段將會有超過150名公立醫院醫護人員、40名私家醫生、20名私家護士參與工作。未來,如果疫情持續發展,亞博館還將啟用更多場館,最多容納1900張病床。
04 香港專家建議學習內地經驗 ,全面核酸檢測和推行健康碼
面對反覆來襲的疫情,香港應該如何應對?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周伯展建議,直接複製內地防疫做法,「全民檢測,檢測以後隔離、醫治,其他的人使用健康碼,這樣才可以恢復正常的生活。」
11月中旬,一款名為「安心出行」的行動應用程式在香港正式上線,旨在幫助香港市民利用手機記錄出行情況。目前有超過6000個公私營的場地有相關二維碼,1.8萬輛計程車可使用該應用。但香港醫學界人士表示,該應用的市民參與度、配合度不高,期待政府出臺強力措施推行。
香港醫院管理局主席範鴻齡認為,當前最緊要的一個是全面核酸檢測,上次普及社區檢測計劃是自願性質的,只有20%左右市民參加,現在要把檢測幅度擴大,尤其是高危人群都應該做檢測;另一個是推行健康碼,建議政府強制推行。
05 鍾南山:香港應做一次全民核酸檢測
針對近日香港本土疫情再次反彈的現象,鍾南山建議,應該再做一次全民核酸檢測。
鍾南山認為,在疫情前期階段,香港強調人人都要戴口罩,防控做得相當出色,「作為一個人口眾多的密集型城市,香港能夠很好地控制疫情蔓延,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隨著疫情進入常態化階段,香港的防控有所放鬆。
「香港總共有800多萬人,上一次全民檢測只覆蓋了170萬人,這是不徹底的。」鍾南山強調,現在香港本土病例越來越多,當務之急就是進行全民核酸檢測。
來源:央視新聞、北京日報
南方+、香港商報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