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慶雲
電視劇《新世界》即將播出大結局。對於這部電視劇而言,褒貶兩極分化。不喜歡的觀眾,認為該劇過分拖沓。而喜歡的觀眾,則認為該劇塑造人物的能力,是其它電視劇所不能比擬的。對於編劇徐兵而言,他是非常懂得如何進行電視劇劇本創作的,甚至於在自己的劇本創作當中,用到了當下編劇行內的一個秘密原理——小丁丁原理。
在《新世界》當中,鐵林有很大程度的生理障礙問題。因此,劇情當中不厭其煩地展示鐵林的這個問題。關寶慧不僅帶著鐵林看中醫,而且各種吃中藥。老中醫更是多次給鐵林開中藥方劑。關寶慧與鐵林的日常交談當中,喝中藥,也成為重要話題內容。乃至於徐天暈倒,送到醫館,老中醫示好徐天的方式,也是告訴他,「你二哥在我這看著不行的病呢」。
那麼,觀眾們免不得要問,《新世界》當中的這個絕對的反面人物,為何要塑造成一個有生理障礙的角色呢?這裡邊,當然首先是劇情發展的需要。我在前幾天的文章當中寫到過,鐵林在精神欲望上,是想成為豪橫的人物的。但是,因為生理障礙問題,讓他對權力層面上的豪橫更加執迷。
可以說,生理障礙,是促使鐵林稍後各種違背道義的行為的重要人物行為動機之一。鐵林的一生,背棄了太多的道義,但是對關寶慧,卻沒有背棄,為何?其實,《新世界》的劇情當中,已經給出了非常有力的解釋。
馮青波勒令鐵林殺死關寶慧的時候,鐵林如是說:我做這些事情,就是為了證明自己,要實現權力等等,而我要實現這些,是給誰看給誰分享的呢,是我媳婦,要是我媳婦都死了,我再跟著你幹,也沒多大意義了,根本沒有辦法分享我的快樂了。
顯然,鐵林背棄道義,獲取權力,是在證明自己另一個層面上的豪橫。要證明的對象,則是關寶慧。所以,關寶慧是鐵林不能傷害的女人。這些劇情,都是為何要把鐵林塑造成一個有生理障礙的角色的原因之一種。
而另一種原因,則是編劇行業內不願意過多向外界提及的「小丁丁原理」。編劇要創造角色,很大層面是要源於生活,尤其是對現實生活人物的觀察。而編劇的朋友們,則首先成為被觀察的對象。(如果您有做編劇的朋友,而又不想自己被他觀察,就千萬要離他遠一點——像老編這樣的,就應該沒朋友)這麼一來,編劇們創造的大量角色,其實都有著編劇朋友們的影子了。
要是劇作是個無關痛癢的偶像劇、玄幻劇之類的,也就無傷大雅了,胡編亂造即可。但現實主義題材的影視劇,要求塑造人物要有真實感才行。電視劇人物的真實感,首先是故事內容的真實,把角色掛在真實的歷史空間維度當中。其次,則是人物的說話處事,與真實世界的人物相同,或者抓住了真實世界的神韻。
以《新世界》當中的鐵林而言,那個抽鼻涕的表演,就是故意塑造出來的,屬於抓神韻的範疇。不排除編劇徐兵,在自己現實生活的世界當中,真的有這樣的朋友,被這位編劇精準的「採風」了。
對於影視劇創作而言,抓一些朋友的特徵放在人物塑造當中,是常有的事情。但是,這種塑造方式,去呈現正面的人物,朋友們還能相視一笑。一旦朋友的一些特徵和故事被放到了反面角色當中,可能就要撕破臉了。現實生活當中,確實有不少小說和影視劇,被指責諷刺了「朋友」,因此創作者被回擊的。
面對這樣的問題,小說家和編劇們其實已經開始想對策了。大家的對策就是類似《新世界》當中鐵林這樣有生理障礙的「小丁丁原理」。那麼,什麼是「小丁丁原理」,它又是從而來呢?
1998年,在《紐約時報》的一篇報導中,經常接觸誹謗訴訟的律師利昂·弗裡德曼(Leon Friedman)對「小丁丁原則」做出了解釋。
「如果想要因為小說中的某個角色而起訴作者誹謗,就必須保證它和人物原型足夠相像,以至於讀者看到角色便能聯想到現實中的本人。」弗裡德曼說。為了讓人物原型打消起訴的念頭,作家會為角色加上一些不可描述的特質,比如說「丁丁很小」。
「這樣一來,沒有人會跳出來說,『文章裡的小丁丁男人就是我!』」弗裡德曼總結道。
對於《新世界》而言,塑造了一個鐵林的形象,編劇徐兵免不得抓了很多現實生活當中朋友們的特徵。如果朋友們的特徵被用到金海、徐天這樣的正面角色身上,熱情歌頌大家的仗義,誰也不會有意見了。但是,這些特徵被用到了鐵林身上,諷刺的味道太重了,被抓了特徵的朋友們一定會受不了。
因此,搞出一個生理障礙,借用了「小丁丁原理」,讓所有的朋友們都啞巴吃黃連了。畢竟,誰也不會再站出來說「鐵林是影射我」!編劇都是壞慫,業內有不少「小妙招」呢,這只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