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運動很燒錢 大學生為拉贊助追求高度難度

2020-12-17 戶外資料網

  正在舉行的「太姥山·2010中國青年喜愛的旅遊目的地推介」活動中,玉龍雪山、梅裡雪山、南迦巴瓦峰等在提名榜中佔據一席之地,這些景區景點是許多熱衷登山的大學生戶外社團團員最青睞的目的地。在他們眼中,高海拔、未被開發的路線、稀薄的空氣、耀眼的陽光正是雪山的魅力所在。

  近日,在中國農業大學舉行的「中國高校傳媒聯盟大學生旅遊實踐營登山類社團第三次交流會」上,「為什麼要登山」與「如何拉到贊助」成為眾成員社團關注的焦點。有代表認為,大學生登山類社團如今陷入一個怪圈,即登山需要資金,為了拉到贊助,社團可能一味追求山的高度和難度,選擇海拔高、攀登難度大、以前沒有人成功登頂的山。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獲得媒體的關注,從而找到好的贊助,如此一來,卻忽視了自身是否有能力挑戰這樣的山。登山類社團最初成立的目的,已經被淡忘。

  登山是一項很燒錢的運動

  「登山是一項很燒錢的運動。」中國人民大學自遊人協會的負責人李秋霖認為,「像高山靴、冰爪、冰鎬這些技術性裝備都很貴,一雙高山靴最便宜的要一兩千,好的要四五千,而且裝備需要經常更新。很多人一輩子就登一次山,為了登一次山讓他花這麼多錢買裝備是不現實的,所以裝備都是由協會提供。在這種情況下,需要拉到好的贊助,才能讓裝備保持更新。」

  在攀登雪山時,技術性裝備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關係到登山隊員的生命安全,「如果你長期使用,它會老化、磨損,要是長期拉不到贊助,迫於無奈,還得繼續使用,這會增加登山時的安全隱患。」李秋霖很無奈地說。

  大學生登山隊因為經費緊缺,每進行一次登山活動都耗費巨大。自遊人協會去年暑假登啟孜峰時,單是吃住行,一行20個人,每個隊員都交了4000元。雖然去年也得到了兩個戶外裝備品牌的贊助,卻也只是贊助了登山包和衝鋒衣等裝備,並沒有資金贊助。今年暑假,自遊人協會選擇的是一座未登峰,「不能說很肯定,但我覺得應該是可以拉到贊助的」。李秋霖很自信地說。

  在交流會上,有人提出大學生登山隊為了能拉到贊助,吸引贊助商的興趣,往往偏向於選更高、更有難度的山來增加自己的籌碼,以從贊助商手中換取更多的支持,從而陷入一種為了贊助而爬山的惡性循環中。李秋霖認為,「當下沒有任何一個學生登山組織會拿這個問題開玩笑。一旦出現意外,很可能整個社團就解散了。並且,一所大學的登山類社團出現意外,很可能牽連所有大學的登山類社團,沒有人有能力承受這個意外。所以,選擇山峰,都是根據自己的社團實際來選的。」

  但同時,也有部分登山類社團的負責人坦言,如果在面臨贊助上還不明確的情況下,還是會把贊助作為一個次要的因素,來選擇一座有特點的山,以便拉贊助過程中吸引商家的注意。

  走體驗式登山之路

  1990年8月23日,北京大學登山隊攀登東崑崙玉珠峰(6178米)成功,從此開闢了中國群眾登山運動的新紀元,全國各高校登山類社團自此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高校有了自己的登山類社團,在西藏、四川、雲南和貴州的高海拔雪山上,也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大學生挑戰者的身影。隨著社團的發展,很多社團每年都面臨著為了登山而登山的困境。

  「現在社團的發展模式,相對以前來說,已經比較進步了,但現在大學生很難真正地自主登山。」作為一個從社團走出來的專業登山者,中國登山協會的周鵬感慨說,「現在大學生登山環境是非常惡劣的。申請一次登山活動的手續非常繁瑣,還得不到學校認可,這是所有高校登山類社團非常頭疼的事情。大學生要進行一次登山活動非常不容易,要去找錢、找嚮導、找教練,需要去找中國登山協會審批、蓋章,聯絡當地政府。要組織起一支登山隊伍,首先要選拔隊員,然後還要訓練,要普及各種登山知識,傳授技術要領……這不是一兩個月能夠做完的。」

  對於大學生登山隊面臨的學校不認可,又找不到贊助的艱難處境,北京工業大學峻野社的姚亦周說:「能拉到,就節省點錢,要是不能拉到,大家『AA』也就去了。」平時社員也會去做些兼職來補貼一下登山時的花費,「我們不是為了贊助而去,是為了登山去的。」像峻野社一樣,很多其他的登山協會在登山時沒有拉到贊助,也會採取隊員均攤的方式,以繼續完成他們的登山夢。

  姚亦周和其他幾名社員對峻野社未來的發展很迷茫。因為社團發展出現了人員斷層問題,才上大一的姚亦周已經擔負起社團的很多工作。峻野社從1998年成立以來,每年暑假都會組隊去登一座雪山。去年協會登山隊登啟孜峰時,因為天氣等原因,幾次嘗試都沒能成功登頂,失望之下,隊員們回來後漸漸退出。為此,他們曾去請教當時一手帶領峻野社創立的陳顏老師。「老師講的一句話讓我很受觸動,他說峻野社當初成立,是因為大家愛好登山,又有能力做這件事,並不是說一到暑假,就必須去登一座雪山,去找人、訓練,然後把他們拉到雪山上爬一爬。一個社團最大的價值,是它給每一個成員帶來了什麼值得讓你記住、珍惜的東西。」姚亦周說。

  每個人一輩子都應該登一座雪山

  「現在登山不再是挑戰人的生命極限,而是去挑戰自己生理上的極限。」兩年前畢業於中國農業大學的周鵬,現在已經是國家登山隊的教練。他認為,「大學生登山,不要在高度和難度上做文章。因為大學生的精力、能力、時間、技術水平還有流動性決定了不可能像專業人士那樣。如果能把登山這項運動普及到更多的人中去,通過大學生這個窗口去宣傳,能讓更多的人關注和參與,我覺得更有意義。」

  從2004年入學到畢業,周鵬爬過7座高海拔雪山,大四時被挑選為奧運火炬手,與其他8位大學生登山代表一起攀登珠穆朗瑪峰,傳遞奧運火炬。「登山是一件很自由、很快樂的事情。」他說,「高校的登山類社團裡都充滿強烈的理想主義氛圍,大家願意為登山而付出。社團裡,我們有一句話:每個人一輩子都應該登一座雪山。登山過程中看到的是絕大部分人不可能看到的風景,體驗的是絕大部分人不能體驗的境界。」在談起登山的危險性問題時,周鵬認為,對於大學生登山來說,經過嚴格的訓練,有專業人士的帶領,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安全是有保障的。

  「登山是大學生們釋放青春的一個陽光健康的渠道。登雪山是大學生表達自己內心追求的一種方式,但不是每個人都必須去爬雪山才能證明什麼。」姚亦周說,「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雪山夢。如果我們現在有這麼一批人,大家想得清楚能力又達到了,那我們可以去爬一座雪山,完成自己的夢想。我們提倡大家為了這種最本質的想法,集合起來,去做同一件事,完成同一個目標。」

  近年來部分大學生登山事故

  1999年8月1日,北京大學女子登山隊21歲女隊員在岷山雪寶頂遭遇山難,滑墜身亡。

  2001年7月28日,南開大學學生張曉新與6名同學結伴攀登太白山時不慎墜亡。

  2002年7月,清華大學登山隊攀登西藏中南部的寧金抗沙峰,途中遭遇雪崩,險些遇難。

  2002年8月7日,北大山鷹社攀登西藏境內的希夏邦瑪西峰,5名隊員遭遇雪崩身亡。

  2004年7月3日,清華大學登山隊在貴州登山遇難,一名隊員墜崖身亡。

  2005年8月5日,北京大學學子在鳳凰嶺爬山時遇險,滑落約20米深山澗,墜亡。

  2005年10月,8名海南大學學生攀登五指山迷路被困20個小時。

  2006年8月,中國農業大學登山隊攀登卓奧幼峰遇險,被困8天。

  2008年4月6日,成都一高校學生攀登四姑娘山時意外死亡。

相關焦點

  • 大學生拉贊助容易嗎?
    大學生拉大助容易嗎?我是實話說不容易,怎麼拉啊?其實感覺拉贊助的話。就像是坑蒙拐騙。拿不出底氣,駕駛的那種感覺,然後。然後外出拉贊助也不知道如何進行,也沒有學哥學姐帶著就完全靠自己,所以說我想問一下,有沒有什麼方法?
  • 大學生拉贊助自拍紀錄片
    這兒正在舉辦的不是學術講座,也不是文藝晚會,而是一部大學生自導自拍的紀錄片的首映式。    首映式的主持人毛湛文,是新聞與傳播學院一名大二學生,也是這部長達40分鐘的城市紀錄片的主創人員之一。    從去年9月,毛湛文和好友莊磊有了拍一部紀錄片的念頭。
  • 大學生能否拉贊助拿提成?一大學教師博客上質疑
    學生會拉贊助拿提成,該不該?  大學教師博客上質疑這一做法引起高校師生爭議  近日,一個名為「靜悄悄」的新浪博客受到了大學生的高度關注。在博客中,寧波某高校一位輔導員老師,對大學學生會成員拉活動贊助抽取提成的「潛規則」表示了質疑。
  • 高校社團頻拉贊助 商戶對大學生下"逐客令"
    離高校開學還有一個多月時間,許多高校社團為了在開學後有足夠資金進行宣傳和開展活動,已經開始對學校周邊的商戶展開廣告攻勢,而對於大學生頻頻來拉贊助、要求資金支持等各類請求,商鋪感到不厭其煩。很多商家只要聽到「老闆,我是某某社團……」,便馬上下逐客令。
  • 大學生怎麼拉贊助
    大一學生經過各種筆試、面試,剛入各種社團、組織,面臨的便是是工作了,大學活動都是需要經費的,但是上面的經費發的並不夠,這時就要去拉贊助了,拿到策劃部的策劃書,人生地不熟的還要跟社會打交道,怎麼拉到贊助呢。明確活動類型。
  • 大學生暑期拉贊助惹爭議 社會實踐要量力而行
    本報訊 你聽說過大學生為了社會實踐還要拉贊助嗎?記者近日在就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採訪時,竟意外地發現,某些高校學生為了社會實踐竟然也要到企業拉贊助!而這也引起了不少學生的爭議。  高同學是南京某高校大二學生,今年暑假他組織了一個15人的社會實踐小分隊到青海去支教,整個活動預計費用是2.2萬元,而學校提供了每人400元,其餘要自己找贊助。「我們找了好幾家企業,但是沒有一家感興趣,後來還是輔導員的一個私人朋友贊助了一萬元,其餘的就由大家分攤到成員身上,每人800元左右。」
  • 大學生拉贊助 鍛鍊自己又雙贏
    據記者了解,包括晚會在內的大量學生活動資金不完全來自校方,學生自己組織拉贊助也是各類活動資金的重要來源。學生個人怎麼與贊助單位接觸?雙方能否通過合作達到雙贏的效果?針對這些問題記者進行了採訪。各類活動普遍 需學生拉贊助  學生組織的活動形式多樣,內容也很豐富,但不是所有的活動都能得到學校資金的支持。「除了一些學校承辦的大型活動學校給的資金比較充足,其他的活動都需要拉校外贊助。」
  • 四川農大學生為抗戰老人補辦婚禮,為拉贊助奔波一月
    近日,在成都市溫江區公平街道頤家老年公寓,川農動物科技學院的大學生們為老人們補辦了一場特殊的婚禮。禮堂前聚集了很多人,老人們在歡呼聲與掌聲中走進了「婚禮的殿堂」。川農的同學得知這個消息後,決定為老人實現這個多年的夢想。
  • 長沙在校大學生籌資辦商業演唱會 拉贊助遭白眼
    長沙在校大學生籌資辦商業演唱會 拉贊助遭白眼 來源:紅網 作者:朱青 編輯:李豔華 2014-04-16 23:59:01
  • 大學社團拉贊助策劃書
    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大學社團拉贊助策劃書,歡迎大家下載使用。
  • 高校社團拉贊助頻繁周邊商戶不堪擾
    高校社團拉贊助頻繁周邊商戶不堪擾 學校周邊商戶不堪其「擾」對登門大學生一律下逐客令離高校開學還有一個多月時間,許多高校社團為了在開學後有足夠資金進行宣傳和開展活動,已經開始對學校周邊的商戶展開廣告攻勢,而對於大學生頻頻來拉贊助、要求資金支持等各類請求,商鋪感到不厭其煩。
  • 廣州大學生拉贊助技巧
    下面我們詳細介紹拉贊助的策劃方案,供參考之用。拉贊助可分為四個階段:策劃、溝通、落實、反饋。一、策劃階段 首先,策劃的目標要明確:說服對方,使之與你建立合作關係。如何說服?這是問題關鍵。一般而言,整個說服過程必須建立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即在權衡雙方利弊後提出一個使雙方受益的合作方案。            策劃階段必須考慮的問題 1.對方需要什麼?
  • 拉贊助做軟體 90後大學生依靠"校花"賺第一桶金
    7月12日,兩名90後大學生經過四個多月的籌備,推出的「校花」大賽第一場暑期活動亮相春熙路。  15日,本網記者找到當時兩名90後大學生。其中之一西南財大天府學院大二學生蹇維表示,此次「校花」大賽是自己找的贊助公司,並策劃整個活動。
  • 登山運動是一種信仰追求 紛亂中讓運動淨化心靈
    對於狂熱的登山愛好者而言,有一張照片一定了熟於心。在這張照片上,尼泊爾嚮導丹增·諾爾蓋站在峰頂手舉一塊冰,上面插著隨風飛舞的旗子。給諾爾蓋拍下這張照片的,正是世界上第一個登頂珠峰成功的紐西蘭登山家埃德蒙·希拉蕊。  1953年,紐西蘭登山家埃德蒙·希拉蕊成功登上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轟動了整個世界。攀登珠峰凱旋後,山下的同伴親眼目睹了希拉蕊返回大本營時的情景。
  • 外聯部就是拉贊助:某些學生組織成了「名利場」
    某高校一個社團外聯部部長在納新時放話:「只有招來能拉來贊助的人,我們腰杆才能硬。」     大一剛進入外聯部的新生,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跟著部長四處「拉贊助」。     「跑腿部」是當今大學生對校園外聯部的定義。在國內很多高校,校學生會有外聯部,院學生會有外聯部,各個社團也有自己的外聯部。但外聯部只是名字好聽,地位其實並不高。
  • 高校社團拉贊助過於頻繁 周邊商戶不堪其"擾"
    學校周邊商戶不堪其「擾」對登門大學生一律下逐客令離高校開學還有一個多月時間,許多高校社團為了在開學後有足夠資金進行宣傳和開展活動,已經開始對學校周邊的商戶展開廣告攻勢,而對於大學生頻頻來拉贊助、要求資金支持等各類請求,商鋪感到不厭其煩。很多商家只要聽到「老闆,我是某某社團……」,便馬上下逐客令。
  • 體育小知識:盤點中國登山運動的5個概況,你知道嗎
    ,定名為「中華全國總工會登山隊」。隊員們舉著冰鎬歡呼首戰告捷,表示要在更多的山峰上,留下我國登山運動員的足跡。1957年,中華全國總工會登山隊登上了四川省西部海拔7556米登攀難度很大的貢嘎山頂峰。這是我國運動員第一次獨立組隊進行的攀登活動,也是首次獨立徵服7500米以上高峰。我國登山隊獨立攀登貢嘎山的成功,刷新了我國登山運動的紀錄,並以此為標誌,中國現代登山運動進入了蓬勃發展的新時期。
  • 中國戶外運動人口佔比僅為歐美1/ 5 登山成為在線旅遊新發力點
    封面新聞記者 蔡世奇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攝氏度,假設海平面的氣溫為30攝氏度,海拔達到5000米以上,氣溫就接近冰點,這被登山愛好者稱為「雪山門檻」。8月3日,四姑娘山迎來了近400位戶外運動愛好者,裝備整齊的「攀登者」們共同挑戰雪山登頂。
  • 全球最燒錢的七大運動有哪些?
    尤其是一些非常專業和極限的運動,不同於我們在業餘時間進行的活動。從事這些運動的人們不僅需要嫻熟過硬的專業技巧,還有一點很重要的就是——要有足夠的經濟實力能為這些運動燒錢。
  • 知乎網友:紅牛贊助這麼多極限運動不虧嗎?
    圖片:搜狐網怎麼樣,來個總結:有作死……哦不不,有極限運動的地方,就有紅牛的贊助身影。而在問題之後,才貌雙全的知乎網友們是這樣回答我的:@圖靈Don:嗯……贊助極限運動沒幾個錢???而我們看到的那些國外極限運動贊助,自然也是來自非亞洲市場——奧地利紅牛的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