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織女」給環衛工系上圍巾後,再送上一個溫暖的擁抱。 苗畬 攝
大雪紛飛中,大學生「織女」為環衛工倒上一杯杯熱氣騰騰的開水。 苗畬 攝
中新網鄭州11月24日電 (記者 門傑丹)11月24日,鄭州裹在突降的暴雪裡,氣溫驟降,跌至-5℃,一些高校的大學生「織女」冒雪走上街頭,為忙碌的環衛工送去會發光的圍巾、手工皂、開水等。據悉,這是繼小雪節氣以來,鄭州的大學生志願者再次集中為環衛工送溫暖。
24日,銀裝素裹的鄭州美麗凍人,在中原路上,記者捕捉到了比雪景更美的風景:一些手提包裹的大學生冒著紛紛揚揚的大雪,為在馬路上工作的環衛工人、交通協管員送上了圍巾、「愛心手工皂」,並為她們倒上一杯杯熱水。
「有這些孩子們關心,就是辛苦點,也值了。」一位李姓環衛工說話間,不住地用手撫摸著脖子上色彩斑斕的圍巾,臉上掛著笑。
另一位環衛工也說,本來大雪天很冷,學生們一來送東西,心裡很暖和,感覺也不那麼冷了,還有點感動。
據了解,送溫暖的大學生是鄭州市電子信息工程學校「愛心織女團」的「織女」們。入冬以來,她們利用課餘時間,一針一線地用毛線織成各式各樣的圍巾帽子等針織品,送給弱勢群體。
「這批圍巾是會發光的,跟傳統圍巾不同,裡面加入了螢光材料。」「愛心織女團」負責人鄭州市電子信息工程學校苗老師說,環衛工人、交通協管員往往在車輛川流不息的馬路邊工作,有風險,給他們送這些會發光的圍巾,希望能為他們帶去一些溫暖和一份安全保障。
因為23日傍晚至24日下午,鄭州突降今冬首場雪,並且還是暴雪,「織女團」臨時決定將已經織好的幾十條圍巾先送出去,讓部分環衛工人、交通協管員先禦寒。接下來,愛心織女團會再趕製出近300條圍巾等針織品,送給特殊學校的小學生們。
「這些針織品和手工皂的材料費用來自鄭州慈善總會,學生進行加工。」苗老師介紹,開展這項送愛心活動,已經是第三年了。為弱勢群體送關愛的同時,也讓很多學生內心得到成長,一舉兩得。
之前11月22日小雪節氣時,鄭州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的大學生志願者就走上街頭為環衛工送去了200多條愛心圍巾,截至當日,該校大學生志願者經過自籌費用自己編織共送出去近400條愛心圍巾。時隔兩日,鄭州市電子信息工程學校的大學生「織女」再次傳遞溫暖和關愛。後天,這些大學生「織女」還將把關愛送給特殊學校的小學生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