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哥很有範!」
同事王路生老師在社團群裡發了這句話,並配了一串鼓掌的表情符號。我連忙回復謝謝,其實「有範」說不上,不過我每次參加一個活動,不管是校內的還是校外的活動,我確實會提前準備,並力求每個環節自然、有趣且言之有物;今天的社團招新也是如此。
之前由於自己帶九年級,又負責部門工作,所以沒有帶社團課,今年帶八年級課,當學生處負責找到我,希望我帶一門社團課時,開始我也有所推遲,因為今年自己好不容易有點自己的時間,我確實想在教學上下點功夫,雖說每周一節社團課也不會佔用太多時間,但我了解我自己,我很難做到一心二用,明知道有一個事情在,心裡會一直想著,並且自己還有一些完美主義情結,不做則已一旦做一定要盡最大努力做好,這就註定了我會在很多事情上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
但社團這項工作是學校工作,我作為學校的所謂行政人員是需要首先作出表率的,所以不管基於哪種理由,我也不能推遲的,只是在社團選擇上,我和學生處負責人有一個「折中」:原定的辯論社改成寫作社。相對於辯論,我對閱讀或寫點東西還有點心得,特別是對於語文作文寫作,我還是想深入研究一下的,所以,教他們寫作也是對自己興趣和專業的延續,對孩子們對自己都有益處吧。
下午四點半是社團招新時間,之前我還是花了一些時間思考自己要講些什麼——雖然做了課件,但是如何在最短時間把想表達地說清楚,且有趣地說清楚,還是需要細細思量的。經過認真思考,自己決定從中學生的「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樹人、三怕寫作文」導入,然後有一個互動,我提出「三問」——「你想妙筆生花嗎、你想作文得高分嗎、你想作品發表嗎」,每「一問」和學生們「約定」——學生回答:「想!」經過這樣的互動,學生有一個參與感,這樣可能比我乾巴巴講要好一些。接著,從「閱讀——寫作、採風——寫作、遊戲——寫作、電影——寫作」等角度與大家分享寫作的場景和一些可能性。
事實上,整個過程也是按照這個「預想」進行的,只是在真實場景中有個小插曲:由於孩子們知道這節課選社團,所以很活躍,現場有些嘈雜,先前上去的老師在解說自己社團時,下面的孩子們也在「熱烈討論」著,但老師們也沒有太多在意…可能和自己上課風格有關,我上課是不允許講話的,插話接話都是不允許的,在這我第一節課時就會和他們說明,所以他們大都理解。
同理,在社團招新這個場合,我覺得孩子們的激動心情是可以理解,但維護公共秩序的公德心還是要有的,最起碼的尊重是不能丟的,所以等到我上場時,雖然他們依舊很活躍,掌聲和「賢哥賢哥」的叫聲一波一波湧到舞臺,我也「配合」著他們,於是說:「既然大家喊我「賢哥」,那喊我賢哥的同學鼓一下掌…」,然後下面掌聲一片…「那有喊賢叔叔的嗎?」我故意問道,和預料的一樣,又是掌聲一片…
其實我不是故意要逗他們,而這些也不是事先預想的,只是因為我對他們由於過於激動而發出的嘈雜聲,不想再縱容,所以希望他們用「掌聲」代替「說話聲」,所以接下來,我又和他們約定:現在賢哥不用手裡的話筒了,我相信,即使我不用話筒,咱們現場每個學生還是能聽到我的聲音的——我是故意不用話筒的,這樣做只是為了引起他們的「注意」,進而讓他們留意到站上去的這個人可能會有點與眾不同,所以我故意把音量提高、語速放慢,偶爾聽到哪個角落有說話聲,我便停下來,等現場安靜後再繼續說…
我的同事王路生為我拍的那張照片,應該是我開場和學生互動時的「精彩」瞬間,應該不是我「批評」他們嘈雜聲太大的時候,因為那個時候的一些瞬間,我和他們的表情都不是很好看的,但是,我覺得就是這些「不太好看」的表情,他們中的很多孩子也是理解的,因為當時在舞臺上,我能明顯感覺到很多孩子用微微的點頭和輕聲的鼓掌給予我無聲的支持…我想,這是真正的屬於我和孩子們的「有範」,相信他們也會慢慢會懂…
以上記於合肥2020年9月17日星期四